[佛學釋解] 六祖壇經通釋 (網頁版)

    本 來 無 一 物               
  何 處 惹 塵 埃            孫 劍 鋒 居 士 編 釋          1999 10 初印  2002 04 增訂

六 祖 壇 經 通 釋
 昔日迷時為有心, 爾時能悟了無心;   雖復無心能照用,照用常寂即如如。
   無心無照亦無用,無照無用即無為; 此是如來真法界,不同菩薩與辟支。
      ─ 菩提達摩「無心論」─

  目   錄

(P.1)
  六  祖  壇  經  通  釋                 孫 劍 鋒 居 士 編 釋 199910 200204
          前      言
通釋緣起 
在佛學中,般若最為重要,釋迦牟尼佛在世講法四十九年,其間講般若、就講了二十二年,幾乎佔了他老人家二分之一的教學時間;許多大經也都說:「般若為佛母」,「一切諸佛都從般若生」,可見般若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了。我們學佛,當然也要學般若,但要從那一部經入手呢?心經和金剛經是我們常見到和常讀的經典,可是它們太難了;經文雖少,太深了,不容易領悟。其實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法寶壇經》,是一部最好的般若教科書,只有兩萬多字,又是自己中國人講的,容易懂;但也要細心去體會,才能了解,獲得利益。
六祖壇經完全是中國人的著作,不是由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但內容與佛所說的一切大乘經典、無二無別,而且所述,又是整個佛法的精華。所以雖說是禪宗的經典,實際上無論那一宗,那一派,那一個法門,在修學上都離不開此經。而且它在一般人的生活起居,處世待人裡,也是非常的重要。因此,特依據丁福保的箋註,以及近代大德們的解釋,將重要的部份,詮譯解釋,以供讀者參考。
「通」釋者:宗亦通,教亦通;古言亦通,今言亦通;古說亦通,今說亦通;修行參考亦通,一般誦讀亦通;故名『通釋』。
禪    宗 
大梵天問佛決疑經載:佛在靈山會上,大梵天(初禪第三天)捧金色蓮花,請佛說法。佛祇拈花微笑,不說一句。全會大眾,不知佛意,群皆默然;獨摩 訶迦葉微笑;佛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囑汝摩訶迦葉。此為禪宗(P.2)建立之緣由,摩訶迦葉尊者是為禪宗初祖。正法眼藏涅槃妙心者,即是世尊四十九年、說法三百餘會、之全部佛法,亦即法華所謂「佛之知見」也;以現代話言之,即是研究宇宙妙理之妙心也。禪宗教授方法,是以心傳心,不依經文,但亦不排斥經文,不過不執著文字就是。
摩訶迦葉尊者傳二祖阿難尊者,遞傳至二十八祖 菩提達摩大師,於南朝粱武帝時(約公元502年 ),由海道至廣州,來我國宏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禪學,是為我國禪宗初祖。後傳二祖慧可大師,三祖僧璨大師,四祖道信大師,五祖弘忍大師,六祖惠能大師;是為禪宗南派,主張頓悟。六祖後再分為五派(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溈仰宗,都是以壇經作為修行原則,但修學方式各有不同;自宋代迄今,以臨濟宗最為普遍。這就是「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的應驗。
五祖門下有上座神秀大師,因未見性,未得衣缽。五祖卒後,去北方宏法,為武則天及中宗國師;是為禪宗北派,主張漸修;範圍極廣,南頓則偏處東南一隅。
   
禪,為梵文禪那 DHYANA 之略。正譯為「靜慮」,「思惟修」;亦名定,禪,三昧,正受,三摩提,奢摩他,解脫。禪,為中國用語。
按、靜即定,慮即慧,定慧均等即是禪那;修得禪那可生四禪天,故外道為此而修,是為世間禪。佛家不作此想,而依之以發無漏智;是為出世間禪。
禪那,原是六度之一,但達摩大師所傳、唯靜坐默念以發明佛心,其外相一如禪那,故稱為「禪宗」;所以禪宗之禪,不是六度之禪定。於是就有如來禪(六度所攝)祖師禪(達摩所傳)之分;故與其稱為禪宗,實不如直稱為「佛心宗」來得實在。(P.3)除了如來禪、祖師禪外,現代又興起一種時代禪,可以名之為「現代禪」。
來禪是傳統佛法上的禪,從戒定慧入手,以禪定為主。由戒生定,從定發慧,慧發起時,即是證果;無論大乘小乘,均可由此以證佛果。所有三藏十二部所說的道理,絕大部份都是說如來禪;如來禪屬於清淨禪。
祖師禪是由如來禪演變而來,可說是中國佛法的一個特色。它特別注重般若;本來佛家各宗的修行,最後都要歸向到般若。一定要般若成就了,才能成佛;可是,禪宗卻是要我們先領悟到般若,明心見性後,再行起修,走的是相反的路子。
祖師禪之先悟後修,成就比較快。因為已經明心見性,再從真心本性向外去修,自己的習氣業障,善惡念頭,了解得非常清楚,該放下的就會放下,該做的便努力去做,如此,習氣就會慢慢的改了,成就自然快了。但是,要想明心見性,必須是上根利智的人,再加上大善知識的指導,才能有所成就。
如來禪是從外面向內修行,行者心迷,業障阻礙,對自己的習氣,煩惱,妄念,都看不清楚,所以一生的成就都不大。輪迴常有隔陰之迷,下一世縱得人身,也難繼承前世所修成果;因此,由如來禪求證佛果,實在很難。這也就是祖師禪興起的道理。
然六祖大師自云,所傳乃是如來清淨禪。後來唐代仰山慧寂禪師,創立祖師禪名目,謂:祖師禪是達摩所傳心印,如來禪為未了之名。此是祖師禪之由來,迄今仍如是傳用。但六祖大師如是說,則壇經所言,自應屬於如來清淨禪者。不過,現代禪宗已經沒落了,原因是許多開悟了的人,不肯悟後起修,自以為開悟了就是佛,何必再修什麼呢?可是,旁人看他,言語行為,跟凡夫沒有兩樣,貪瞋癡一樣不缺,我執更重;於是禪宗的開悟,竟是如此的麼?
(P.4)的疑問興起,焉得不沒落呢?其次是近代科技發達,印刷方便,禪學興起,所有公案與佛學典籍,人人都可研讀。這不但產生了更多的文字障,禪師帶領指導,更是非常困難,久而久之,學者變成了禪油子,只有口頭禪,難得真正開悟,於是禪宗不得不沒落。
其實,真正開悟了的禪者,確是到達了聖潔的境界;在這個聖潔的境界裡,他們的內心、時時刻刻都會與正道相應,他們的思想、觀念,自自然然不會偏離正道。這就是說,真正開悟的人,絕不可能破戒,他們用不著依靠任何戒律,任何道德規範,他們的行為、自然而然的會歸屬於戒律範圍之內,不會有所差誤;這與那些自說開悟了的「野狐禪」,「邪禪」,或禪油子是完全不同的。可是,現代人喜歡神通,喜歡裝神弄鬼,喜歡受騙,這種風氣,把禪宗給害得沒落了,真是可歎!
禪宗所說的「悟」,不是哲學家所見的「絕對待自然」或「本體」,乃是、即萬法的現象而從因緣關係中所見的空性。它雖可通過邏輯思辨、以說明因緣生法無非虛幻,但卻無法讓每一聽者 親自體驗到此空性的實相;因為既是實相,便不是虛無;既是空性,便不是實有。如果要想體驗這種非空非有的實際狀況,唯有進入禪宗的悟境才成。佛教觀念與諸哲學家神學家都不同,佛教不肯定全體,也不否定全體,不肯定個體,也不否定個體。從因緣的觀點言,諸行無常,萬象無非幻起幻滅,所以不能肯定其有恆常不變的理體。若從因果的觀點言,諸法的起滅,無非前因與後果的連續,所以不能否定其有因果價值的事實。所以從禪宗看,任何哲學家與神學家的「悟」,都不是真悟。
(P.5)禪宗的悟,是講頓悟,是不落任何階次或法門的頓悟,只要涉及任何禪觀或方法,例如數息觀,白骨觀等等,都便視為「漸修」法門。可是我們要知道,不假漸修而能頓悟成佛的人,如六祖大師,實在太少太少。我們從禪宗歷代祖師們的開悟過程來看,大多數是在積年累月的修行之後,才能得到一個入處(破參見性),開了一線、或是一瞬間的智慧眼之後,才去參訪明師,求證他們的所見是否正確?到了什麼程度?獲得明師指引後,乃棲隱於水邊林下,深山幽谷,長養聖胎。此後或大悟澈底,或轉生下世以頓悟而成佛,成為所謂上根利智資材。由此可知:所謂頓悟,實皆由漸修漸悟而來,並非天生者也。
現代社會流行的「現代禪」,實際上只是一種心理學的應用。禪師使用坐禪觀心的方法,把習者原來所受到的工作壓力,或情緒壓力,暫時舒解。所以習者在極短時間內,常能獲得極大的精神解脫,但這種效果並不能持久;因為這不是真正開悟。
在這個時代,要想解決個人的修行成就問題,惟有修彌陀念佛法門。其實,誦經也是禪定,念佛還是禪定;無論上中下根,只要深信,只要一心,這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定成佛,其成就超過禪宗多了。
宗通說通
楞伽經云:一切聲聞、緣覺、菩薩,有二種通相,謂宗通及說通。壇經無相頌的第一句即是: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永嘉大師證道歌中也說: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心通即是宗通。
依楞伽經的開示,行者修習止觀,定慧相應,證入法性,是為宗通。然後說九部種種教法,離異、不異、有、無等相,以巧方便,隨順眾生如應說法,令得度脫,是名說通。禪宗則更進一步,認定「宗」是禪,「說」是教;禪人應(P.6)通禪,亦應通教。通者,從禪出教也;宗通者,藉教悟宗也。如果離開了禪的修證,一切經教都只是一般學識而已;佛法最重要的是修行與證悟。法惠禪師說:宗通者,即悟諸佛之心宗也,乃達摩大師單傳直指之道,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惟在當人自證自悟、到無證無悟之地。所以從上諸老遞相出興,向千聖頂脖上提持者一著子,俾學者盡得單傳直指之妙,方謂宗通也。然後命掌藏鑰,披閱一代聖教,備知頓漸秘密不定之方,藏通別圓之味,方謂說通也。...宗說既通,定慧均等,方為圓明。  (箋註)
佛陀涅槃後,通經說法者稱為法師,持律講律者稱為律師,諷讚並讀誦經法者稱為經師,研究阿毘達摩者稱為論師,習定學禪者稱為禪師。從歷史上看:天台初祖南嶽慧思,二祖智者大師,華嚴四祖清涼澄觀,五祖圭峰宗密,以及明末的雲棲袾宏等,均被稱為禪師;他們不但有修證,而且通經教。明末禪師中有語錄及註釋的,有三十四人之多;不但有禪宗語錄,而且有經律的著作。宋初法相宗的永明延壽禪師的〈宗鏡錄〉,禪宗的人看,法相宗的人看,天台華嚴的人也都在裡面能看到有關天台華嚴的東西。明末的蓮池、紫柏、憨山、蕅益四大師,均持「禪 教 律」並重的態度;認為禪是佛心,教是佛語,律是佛行,三業並行始為完整。這就是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修行人必定要既通宗也通說。宗通了,說出來的話,一定和教理相應.不會違背佛法。禪宗自稱教外別傳.「以心印心」「不立文字」,意思是以真心為根本,言教為方便。若悟得根本的心法,便應捨去方便的言教。可知禪宗之主張不立文字,只是為了掃除知解葛藤的虛妄分別;就是說、不依文字為根本,並不是不用文字作方便。所以禪宗行者並不離經教,此觀(P.7)禪宗諸祖,都是藉教悟宗,悟後以經印心,禪與教必須相應;如不相應,就是魔說而非佛法。
佛法的總綱,乃是戒定慧三學,缺一不可。佛法最主要的兩大原則是信因果,明因緣。世間有因果,如不造惡業,則不墮三途;行五戒十善,必得人天福報。出世間也有因果,修無漏戒定慧,得阿羅漢果。阿羅漢迴小向大,則小乘是大乘的因法,三乘共法、是大乘不共法的因法。菩薩行即是佛的因行,佛是菩薩行的果位。無論是在生死、或出三界,都不離因果。如果說,學了禪、便可不在因果中,那決不是佛法,而是魔說;自斷善根,並斷他人善根。凡夫造業受報,固在因果中;出世的人,以修行為因,以證悟為果,也在因果中。主張見性大悟之後,既已成佛,可以不必繼續修行,可以不落因果,那是野狐邪禪。(聖嚴法師)
即心即佛
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又云:自量心現...隨入如來身。所謂「自量心現」,就是要遠離內外境界,心外無所見,了解三界如幻,這樣就「隨入如來身」。這兩段經文、都是說「即心即佛」。觀無量壽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更是明白的指出了「即心即佛」的真理。
達摩祖師東來,傳二祖慧可大師心法時云:吾有楞伽經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法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這是禪宗最初「即心即佛」的頓悟教法。
慧可大師語三祖僧璨大師云:宜依佛法僧住。璨言:今見和尚,已知是僧,未審何名佛、法?可云:是心是佛,是心是法;佛、法無二,僧寶亦然。可知、二祖肯定了「即心即佛」的教法。
三祖僧璨大師有一篇「信心銘」,中說:一心不生,萬法無咎,無咎無法,不生不心...將心用心,豈非大錯。心若不異,萬法一如,契心平等,所作俱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從這些文句看,都是「即心即佛」的發揚。
四祖道信大師說:非心不問佛.問佛非不心。這就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的意思。又解釋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表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無有變異。
五祖弘忍大師開示六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 人師 佛。這就是「即心即佛」的意思。
六祖惠能大師在第一次說法時,就說: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一念修行,自身等佛...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這就是說明了「是性(心)是佛」,「即身等佛」的意思。
他答復法海和尚參問「何謂即心即佛?」說: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這兩對句,都是說「即心即佛」;所以法海讚歎說: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六祖以後各代,都是說「即心即佛」,如:本淨禪師說:若欲求佛,即心是佛。馬祖禪師說: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
明心見性
何謂「明心見性」?明了自己真心的形相與作用,徹見自己生命根源的本性、之妙體與真理。
其實,真心就是本性,乃是宇宙萬法之本體,宇宙萬法之根源。其形狀也,空空洞洞,無形無相,如薑之性熱,如黃蓮之性涼,都不可以眼見,不可以(P.9)耳聞。又如花之有香,如鏡之有光,皆不可以雙手捉摸,所以一般人都不知曉自己有本體。但自古以來的中外哲人,無不研究這個本體問題,以求解決人生種種痛苦。我佛釋迦,悲憫眾生出苦無由,乃應現世間,四十九年隨順根機,說大說小,說偏說圓,說頓說漸,都是要眾生明心見性,回復真常,出離生死,息滅苦輪。所以一切經論所有法門,無不是圍繞著「明心見性」而闡揚發明,故明心見性實乃佛教之精髓,超生脫死之重要關鍵也。
本性就是真心,在佛學上與宗門內,常簡稱之為「性」,萬法為「法性」,眾生為「佛性」。在經論上,又名:空性、自性、佛性、真心、真如、實相、實際、法身、法界、本體、一真法界、一本、大本、第一義空、大圓滿覺、一實境界、妙明真心、妙真如性、性淨明體、不生滅性、不思議界、不二性、全體境界、全體大用、大圓鏡智、本地風光、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
真心乃是靈明的本體,妄心則是本體的盲動,萬事萬物、即是妄心種種活動所變現的幻相;此即「一切唯心造」也。 真心無知而無所不知,真心無相而無所不相,真心無作而無所不作。真心在生死中、從未生死,真心處五濁四大內、從無垢染;所以真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妄心是幻生幻滅,隨緣變化的東西:就它的闇鈍說,叫無明。就它能障覆自性說,叫業障。就它能薰習纏縛說,叫習氣。就它動擾不安說,叫煩惱。就它固執自是說,叫執見。就它貪戀不捨說,叫情愛。這一切都是生滅不已的妄心。以譬喻言:真心如水,妄心如波。如何止波復靜,即是參禪與修行著力處。
也可以說:性如水,心如波;就是說:本性如水,妄心如波。要特別注意分辨。(P.10)
迷時迷此一心;悟時悟此一心;修時修此一心。所以,迷時曰眾生,證悟即諸。故心、佛、眾生、三無分別也。
真心無形無相,本性卻是真心的能量,有能量就能起作用;所以一念無明,就能感現山河大地,招來生死輪迴。也由此、我們才能得見、無相無形之本體。這正如同世間之理與事:事無理不成,理無事不顯;理立、正所以成事,事成、正所以顯理;理即事,事即理,理事不二;故見理須從事上見,離事亦無理可見。但事用雖有形相,可以眼見,然、似有實無,以緣起性空故也。真心雖不可目見,然、似無實有,以性空緣起故也。二者相輔相成,離體無相,離相無體,故曰: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即空即有。
由此可知:吾人對一切事相不可執著,亦不可捨棄,而應透過幻起之事相,以明見本真的性體;這就是明心見性。
真覺禪師云:心性雖有體用理事之分,但其實際,非一非異。因為從事相來說,妙用隨緣,可顯萬法,似有形相;而妙體不動,絕諸對待,離一切相,故非一。
但、用從體發,用不離體;體能發用,體亦不離用,故非異。經云:一切事相,皆性之顯現。又云: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歸還此法界。可知:性是真空妙體,相是妙有顯現。是則、相即性,性即相;相外無性,性外無相也。故真見性,非但心地法眼可以見道,肉眼也能徹見真性。古德云:山河及大地,盡露法王身。又云:萬相叢中獨露身。即指宇宙萬相皆我性體所現,然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們如果能夠徹底了解、萬相都是虛妄幻影,就不會逐妄,就知道有真,相就不能障性;(P.11)則於日常生活中,就能即相而見性。即是面對任何塵緣境相,決不執著,決不分別,也決不厭棄,於是立刻就可以超越萬有,我們的清淨不動的真心本性,就會立刻顯現;這時、目之所及,耳之所聞,無一非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種「不被相轉,我可轉相」的方法,宗下謂之「直指心性」。
又須知,心性本自空靈無住(= 無執著,無分別,無厭棄),方能成其妙用,若說空說有.說迷說悟.說真說妄.都是戲論,因為「但有言說,均無實義」。如徹悟心源,明見真性,迷妄既無,悟從何立?「不立」亦不立,了無一法可得;所以說:人我空、非真空,須法我空,更復空空,方真到家穩坐。此即古人所說:無所成,無所得,無所修,無所證,方真成、真得、真證也;之意。
眾生本來是佛,不因修成(無修)。昔時一念迷妄,如今醒悟,恢復本性,有何證?有何得?
眾生迷盲認影,執相造業,故召五濁穢土;諸佛見性遣相,清淨無染,故感淨土莊嚴。其真、妄、淨、穢雖殊,然現相之性體則一;如果能夠將認影執相之誤,轉換為見性遣相,則穢土當下即是淨土。故維摩經云:隨其心淨,即佛土淨;欲淨其土,先淨其心。   (綜合)
淨土宗念佛法門的「理一心不亂」,正相當於禪宗的明心見性,是時、能念所念,頓時脫落,彌陀真性,灼然現前,親見法身,當下現生實報莊嚴淨土,即為初住菩薩。至於念佛的「事一心不亂」與「功夫成片」兩個階段,是禪宗所沒有的,其中尤以「功夫成片」最為奇特,只要念念佛號能壓伏妄念,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臨終就可帶業往生、西方凡聖同居淨土,繼續修持;這是依恃彌陀願力的他力法門,不必等到明心見性,這比禪宗一定要求、要(P.12)明心見性,方便多了。
由此述來,可知「明心見性」,實在是佛教的綱宗;不論何宗何派,只要真正想出生死,成佛道,不管採用任何法門,都是以明心見性為目的,可見其重要了。在明心見性以前,無論修行什麼法門,無論如何用功,都跳不出盲修瞎練的範疇,以未見真心,疑慮礙心,故修在悟前,非真修也。等到明識本來之後,天真無作,動靜常禪,任運定慧雙修,即是無修之真修。所以任何法門行者,都應以明心見性為期,學佛始能有所成就。學者尤應明白,所謂頓悟、頓修、頓證者,非上上根人不能得入,一般利根,還是得先悟後修。修心訣云:凡夫無始劫來,流轉六道,堅執我相,妄想顛倒,無明種習,久已成性。雖到今生頓悟自性,本來空寂,與佛無異;而此舊習卒難除斷。故逢順逆境,嗔喜是非,熾然起滅,客塵煩惱,與前無異,若不以般若著力薰修,焉能對治淨明,得到大休大息之地?由此可知:頓悟與漸修,乃如車之二輪,缺一不可者也。     (淨空法師)
「覺」有本覺,始覺,漸覺,和究竟覺之分。
始覺是因本覺已被無明蒙蔽,乃用修行,漸除無明,漸息妄心,於是乃能初見佛性;即是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本性,體驗到自己的本性、跟其他人的本性是完全一樣的。體驗到自己的本性,也就體驗到法界一切眾生的本性,也體驗到法界一切法的本性。才體會到任何一法同於一切法,一切法等同於一法。本性是清淨無礙的,無垢無染的,但是不離垢染,不離世間法,正如六祖惠能所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覓兔角。其意就是說,出世法就在世間法中。禪宗稱此始覺為見性,或明自本心;到此程度的修行者,始見到無始以來的本來面目,但尚未得自在解脫,仍待繼續努力修行,重重突破。
(P.13) 再進一層講,不論是什麼宗派,禪定乃是共通的修行方法。不論用那一種禪定方法,在入門或證悟之後,一定尚有更遠的修證路程要走。雖然說禪宗是不歷階次,頓悟直進,但從無一禪師不在悟後進修;即使六祖,在受五祖印可並傳法之後,還在獵人隊中隱身一十五年。這就是說,修證有其層次,每一個層次代表一個階段。根據華嚴經及瓔珞經,佛道的修證,全程有五十二個階段,從初發菩提心,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與妙覺。所謂「見性」,並沒有一定的說法,在此五十二個階段中,究竟到那個叫見性?通常的所謂「親證法身」,是指天台判教、通教的初地菩薩。但禪宗不採取這個觀念,禪宗說:見性就能見到法身。一般講,初地菩薩開始見性,見性以後所見的那個性,就永遠再不會退失了,這與禪宗所講的見性並不相同。禪宗所說見性之後,可能還會退到牛腹馬胎中去受報。所以見性以後,如不繼續努力,仍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因此,禪宗的見性,並不是一旦開悟,就一了百了;所謂頓悟成佛,所成的是一之間的佛,或一時之間的佛;過了這一念一時,依然是眾生。所以要繼續漸進漸修,修了再修,悟了再悟,一層一層往上提昇,直到究竟覺而成佛,這就是漸覺。( 按:通教初地菩薩、相當於圓教初住位法身大士,故禪宗見性,淺者相當於圓教初住位菩薩,必須繼續修行,以歷十住十行十迴向,至初地菩薩時,即得不退。 )     (聖嚴法師)
禪海云:宗門之徒,約有三說:一、謂先修後悟,二、謂修悟同時,三、謂悟後起修。第一說者,主若不做工夫,不依教奉行,縱有所悟,皆是狂見;工夫到處大悟自易。第二說者,主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即行即悟,事(P.14)至理圓,方為穩當。第三說者,主楞嚴所謂: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當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及五祖所謂: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此三說各主一理,如欲發心求悟,自然已入薰修之林,既入門矣,漸漸薰習,必有所益,漸至開佛知見,日久功深,一旦豁然,了了無物。然後不修而修,修而無修,乃入佛知見。到得此時,若欲不修,自不能已也。故曰:不異舊時人,祇異舊時行履處。當人到此自知,必於其平常 心行習氣上,痛下針砭,自知轉處;從朝到暮,自夜達旦,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降伏鏡裡魔軍,大作夢中佛事也。三說雖異,通途是一,根器不同,當知適應也。
後世禪宗大師又有「三關」之說,「破參」為初關,續破「重關」,再破末後「牢關」。但各大禪師對三關之行,並無定論,亦有設六關者,亦有設山海關 雁門關者,能不令人訝異乎。一般的說法是:未得破參,但確信有此一事,或先能認得這個、所謂主人公禪者,謂之「知有」或「有省」。破本參後,見得空性,意識不起,分別不行,於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是謂「初關」。由空性起用,識得妙有,於是「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是謂「重關」。至人法皆空,頓超佛地,是名「末後牢關」。
又有說:「初關」乃破第六意識,「重關」乃破第七末那識(我執),入人空境。
「牢關」破第八阿賴耶識,人法雙空矣。

亦有說:破初關乃菩薩登初地(歡喜地),破重關乃至八地(不動地),破牢關方超十地(法雲地);此說係不諳教理之言也。凡此制定階梯之路,已落漸修,何有於頓哉!
禪與淨土
(P.15)淨宗是以念佛為主要修行手段,即是從有門入,看似與從空門入的禪宗,絕不相同;如果仔細研究一下,就可以知道:淨即是禪,禪即是淨。
何以說「淨即是禪?淨宗念佛,必定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把一切放下,使六根門頭緊閉,這就是「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壇經第一品 )的明心見性時刻;上根的惠明,因之立刻見了性;但中下根的念佛人,卻必須將六根門頭的見聞覺知,攝注在一句佛號上,以清淨心一句一句、不斷的念佛號,以轉移妄念,使淨念能夠繼續不斷。可見得 淨宗也是要明心見性,只是由祇念一句佛號入手而已。經又云:入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就是三昧,念佛能證到三昧,就是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一時脫落,也就是能所雙亡,根塵脫落的時刻;這就是宗下所說的「桶底脫落」明心見性的時刻。可見,淨即禪,禪即淨,禪淨一家也。
清徹悟禪師云: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又云:總佛一代時教:三藏十二部,半滿權實偏圓頓漸種種法門,無非顯示唯心自性,圓成無上妙覺而已,得非總一大念佛法門耶!至於禪宗,達摩大師西來,但當曰:直指人心見性便了。而云成佛者,非宗門亦念佛門耶!故合二派五宗千七百則公案,不過指點當人本源心性,顯示本有清淨法身。法身橫遍豎窮,無所不遍,而參禪人要須時時現前,頭頭相應,此何在而非念佛法門哉。
般若,乃即緣起而明性空;雖性空而不壞緣起。淨土,乃即性空而明緣起,雖緣起而不礙性空。此空有兩門、互不相礙也。不特如此,正以緣起故性空;(P.16)若非緣起,說誰性空?此則緣起為性空之所以。又以性空故緣起;若非性空,何從緣起?此則性空為緣起之所以。若然者,空有兩門不但不相礙,且復迭互相成矣。...是知佛說種種般若門,無非顯示此本源心性;佛說種種淨土門,亦無非顯示此本源心性。從本源心性,流出種種般若淨土法門;而種種般若淨土法門,皆悉指歸本源心性;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歸還此法界」也。昔有人問雲棲大師云:參禪念佛,如何得融通去?大師答云:若然是兩物,用得融通著。噫、旨哉言乎!夫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本非兩物,用融通作麼?然則般若淨土兩門,既唯一本源心性,不唯分無可分,亦且合無可合;分合尚著不得,況可更論其相成相礙也哉。
明代憨山大師說:佛說一大藏教,只是說破「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佛滅後,弘法菩薩解釋教義,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識立相宗;各豎門庭,甚至分河飲水,性相二宗不能融通,非今日矣。馬鳴菩薩乃作〈起信論〉,會相歸性,以顯一心迷悟差別。依一心法立二門,謂心真如門,心生滅門。良以寂滅一心,不屬迷悟,體絕聖凡,今有聖凡二路者,是由一心有真妄迷悟之分,故以二門為聖凡之本。立真如門、顯不迷之體,立生滅門、顯一心有隨緣染淨之用。故知、一切聖凡修證迷悟因果,皆生滅門收;其末後、拈華為教外別傳之旨,乃直指一心,本非迷悟,不屬聖凡,今達摩所傳禪宗是也。其教中修行,原依一心開示,其所證入,依生滅門悟至真如門以為極則。而唯識所說十種真如,正是對生滅所立之真如耳;是知相宗唯識,定要會歸一心為極。此唯楞嚴所說一路涅槃門,乃二宗之究竟也。學人不知其源,至談唯識(P.17)一宗,專在名相上作活計,不知聖人密意,要人識破妄相以會歸一心耳。故依生滅門中,以不生滅與生滅和合而成阿賴耶識,變起根身器界,以示迷悟之源。了此歸源無二,則妙悟一心,如指諸掌矣。
宋延壽禪師〈禪淨四料簡〉云: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 此言單只修禪,根性不足,難達明心境界,若不修淨,無有保證。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 此言單修念佛,雖下下根、能做到信願行者,可往生西方繼續修行。
      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世作佛祖。
         = 能禪淨雙修,其利莫大焉。
      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 祇修禪淨以外其他法門,必經生生死死,毫無依靠與把握。
    從歷史上,各宗派修行過程來看,大乘各宗派,除了三論宗(中觀派)和部份臨濟宗的禪人,不用淨土念佛法門外,其餘各宗各派,無不兼修彌陀念佛法門,所以,禪乃淨土之禪,淨土乃禪之淨土,是實言也。
壇經體用
六祖云:我此法門,從上以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於諸境上心不染著,曰無念;即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
...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
...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外若著相,(P.18)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第四品 )
這三者,實際上是三而一;蓋有念即立相,無相即可無念也。無相則法體清淨,即是自性清淨,即是一般所說的「自性清淨心」;所以也可以說:壇經以自性清淨心為體,以無念無住為宗,以見性成佛為趣。
壇經所言「自性」,即是佛經中的「佛性,真如,實性,般若三昧,菩提涅槃,解脫知見,諸佛之本源」。亦即「自本心,自本性,明心見性,禪定解脫,不思善.不思惡.即自己本來面目」。
言自性之體─自性本不生滅,本無去來,本來清淨,本自具足,本不動搖,如如不動,第一義不動,無有一法可得。
言自性之用─自性真空,能生萬法。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能善分別諸法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眾生是佛。佛性本無差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離心無別佛。所以自性自度,自識自見,自淨自定,自悟自解,自修自行,自開心中之佛知見,不假外求皈依自性天真佛。一悟即見心地上覺悟如如。
如能瞭解上述之自性體用,然後再讀壇經,以自本性證乎了義;則天機利者,一悟即入大圓覺海;鈍者,亦能得其深處。故謂之圓頓教,謂之最上乘,謂之如來清淨禪,謂之菩薩藏之正宗也。
心性二字,空宗與性宗等解說、各不相同,但禪宗則毫無分別,觀上所說即可了知。黃檗禪師云:心性不異,即性即心;心不異性,名之為祖。又云:(P.19)  諸佛菩薩與一切蠢動含靈,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就即是佛。
南陽慧忠國師語錄:問曰 未審心之與性、為別不別?師曰 迷則別,悟則不別。問曰 經云佛性是常,心是無常;今云不別何也?師曰 汝但依語而不依義;譬如寒月,水結為冰,及至暖時,冰釋為水。眾生迷時,結性成心,眾生悟時,釋心成性。由此可知,禪宗主張心性非異矣。
禪宗之「禪」並不是六度中第五度之禪定,而是第六度「般若波羅蜜」,學者須先記住此點。    ( 箋註 )
壇經來源 
六祖係示現不識文字相,故平生無著作;他在大梵寺講法三十七年,由其嗣法者法海記述其說法之語,編為一冊,六祖名之曰《法寶壇經》。茲後南派諸家,俱依此本為弘法依據,世稱「曹溪本」。但南方抄錄研學者極多,抄寫錯誤自然不少。加之明代以後,讀書人喜依己意竄改,因之流行版本達十餘種之多。直至近世,經學者根據敦煌出土之壇經手抄本,校對改正,知曹溪本最為正確。坊間流行之「丁福保箋註本」係根據明代正統刻本校正,較曹溪本多出若干外增經文,但於原文無損,且可增加經文之了解性。本書即係採用此箋註本,但重新標點,以利閱讀了解。
壇經宗旨 
壇經最要之宗旨,在於示明一切萬法、皆從自性生。自性即是自心,自心即是真佛。故不必捨自佛而求他佛,但覓自心佛可也。其重要之下手處,在於依法修行;修須自修,行須篤行。其所修所行者,先去殺生.偷盜.邪婬.妄言.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愚癡.等十惡,再去邪見.邪思.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等八邪。
去十惡八邪,即是去除自性中不善心.嫉(P.20)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見他人之是非善惡;是之謂「皈依自性天真佛」。故六祖謂: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也。
若不能依法篤行,口善心不善,雖誦經念佛奚益?南轅而北轍,其去真佛也遠矣。故學者之於壇經、皆宜誦讀之,講貫之,思索之,體認之,以反求之於夙夜 飲食男女 衣服動靜 語默應事接物之間:
         六祖之所謂「心平何勞持戒」;吾則求 吾心之如何能平。
         六祖之所謂「行直何用修禪」;吾則求 吾行之如何能直。
         六祖謂「恩則孝養父母」;    吾則求 孝養父母之所以盡其恩。
         六祖謂「義則上下相憐」;    吾則求 上下相憐之所以盡其義。
         六祖謂「讓則尊卑和睦」;    吾則於尊卑 思所以行其讓。
         六祖謂「忍則眾惡無喧」;    吾則於眾惡 思所以致其忍。
於此六者,無一不致其精微曲折之詳,無一不能貼向自家身心上做工夫、以截斷其舊習,以變化其氣質;雖讀此一經,而已入聖賢仙佛之境界矣。嗚乎!獨處不能謹,口誦不能行,徒以經典梵唄嚴飾於外,偽也。欲以虛偽之善,蓋真實之惡,自可欺,人不受欺;人可欺,佛其可欺乎?!     ( 箋註 )
諸障之生
明屠隆曰:佛者覺也。覺,悟也,悟本性也。本性之中,妙湛圓寂,本自無迷,又焉有悟?眾生染著塵溷,播弄識神,昭昭靈靈,精光外走;六根四大,不悟假合,于是有形骸障。飲食男女,妄生貪著,于是有嗜慾障。豪傑殫智力以營世務,于是有功名障。才士騁聰穎而工藻績,于是有文字障。拘常隨俗,縛而不解,則有事障。窮玄參妙,悟而轉迷,則有理障。種種顛倒,總(P.21)屬無明;沉淪諸趣,輪轉生死,實由于此。
初祖西來,盡掃文字見解;單提性宗,頓悟成佛。是故迷情未盡,則歷萬劫而不超凡;自性若明,則一剎那而立證聖。既曰自性,本自如如。迷時謂之眾生,自性非減,佛是眾生;譬之水結為冰,不離此水。悟時謂之佛,自性非增,眾生是佛;譬之冰消為水,本自無冰。迷則有縛有解,愈解愈縛;悟則無縛無解,并解縛而兩忘。迷則以藥治病,藥即是病;悟則無病無藥,合病藥而雙遣。
當其久在迷塗,千生萬劫,無限轆轤。及其豁然大悟,一了百了,有何階級?故悟惟一頓,安得有漸?分頓漸二門,不悟者之言也。何以故?六祖一樵採獦獠,聞無所住而生其心,言下立悟,遂傳諸佛心印;神秀之徒,時時定攝,時時拂拭,而爭祖爭衣,貪瞋不除。故知悟必以頓,漸則未悟;悟之法門,有一無二。六祖之法寶壇經,蓋言悟也、言頓也。其言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心悟轉法華,心迷法華轉,悟之謂也。其言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頓之謂也。打迷網於一空,耀心珠于獨朗;布寶筏於苦海,秉慧炬于昏衢,未有若此經之明白直截者也。六祖未嘗讀書識字,而吐語為經,符契千聖,乃知般若之中,何物不照,何義不了?!            ( 箋註 )
定慧均等
證道歌曰: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宏德禪師注曰:宗通者,即悟諸佛之心宗也。乃達摩大師單傳直指之道;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唯在當人自證自悟到無證無悟之地。所以從上諸老遞相出興,向千聖頂擰上提持者一著子,俾學者盡得單傳直指之妙,方謂宗通也。然後命掌藏鑰,按閱一代聖教,備知頓漸秘密不定之方,藏通別圓之味,方謂說通也。宗說既通,(P.22)定慧均等,方謂圓明不滯空也。
大般若經實說品云:知諸有情及諸佛土,以無性為自性;雖行一切法,學菩提道,而知菩提道無性為自性。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安住一切法,學菩提道;已圓滿故,由一剎那相應妙慧,證得如來一切相智。
大般若經嚴淨佛土品云:諸菩薩摩訶薩若已圓滿一切法,乃至已圓滿無量無邊不思議諸佛妙法,從此無間,以一剎那金剛喻定,相應妙慧,永斷一切煩惱、所知二障粗重習氣相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乃名如來應正等覺。
六祖小傳
六祖大師名惠能,父盧氏諱行韜,母李氏,誕大師於唐貞觀十二年(公元六三八年)二月八日。本籍范陽,父謫官、流放嶺南新州為百姓,早亡;故大師賣柴奉養老母。二十四歲聞客誦金剛經有悟,乃往湖北黃梅、五祖弘忍大師處求道。五祖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澈大悟;五祖乃付衣法,令嗣祖位,時龍朔元年(公元六六一年)也。返嶺南隱居一十六年,以避迫害。儀鳳元年(676年),時年三十九歲,復出廣州法性寺,由印宗法師為其剃髮受具足戒,開始弘法,開東山法門,是為我國禪宗之始。次年至韶州曹溪寶林寺,說法三十七年;霑甘露味者,無計其數。明心見性,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逐後演化為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五宗,禪風大振,延續至今。大師於玄宗先天二年(713年) 八月初三日入滅於新州國恩寺,世壽七十有六,入塔寶林寺,今曹溪南華寺是也。


(P.24)
      經  題  解  釋
經題: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 禪宗第六代祖師。六祖姓盧,名惠能,於唐太宗貞觀十二年二月八日,
    出生於嶺南新州(今廣州市西南之新興縣),採樵 奉母為生。二十四歲聞經悟道,經五祖印證,付衣法、嗣祖位。
祖=   初祖達摩云:明佛心宗、行解相應,又明他心、知其今古,不厭有無、於法無取、不賢不愚、無迷無悟;名之為祖。
祖師= 創立宗派及繼嗣之人,稱為祖師。
大師= 瑜伽論:能善告誡聲聞弟子、一切應作不應作事;能化導無量眾生、令苦集滅;能摧毀世出世間邪穢外道;故名大師。
      四教儀集註:大師者,群生楷範。(群生者,天、人、畜等有情也。)
      資持記:大師者,即天人之師;佛十號之一。等覺以下大菩薩稱「大士」。
法寶= 諸佛所說之妙法,可以珍重如世之貴重珍寶者然,故名法寶,為三寶之一。
      翻譯名義集五、引光明玄曰:至理可尊,名曰法寶。
壇=   堆土為高台曰壇。此壇特指劉宋時、求那跋陀羅三藏在今廣州法性寺所建之壇,並曾在其旁立石碑曰:後當有肉身菩薩於此受戒。故六祖法語集、(P.25)以此而名《壇經》。
經=   凡載、道義法制之至當不可易之書,謂之「經」。梵文之「經」名『修多羅』,具有四義:
1貫= 全經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前前後後之意義,都能貫穿。
2攝= 能攝化一切眾生;眾生應依自己的根性程度、來選讀適合自己的經典。
3常= 佛說經義,置之四海而皆準,萬世以俟聖人而不惑,恆常不變。
4法= 可以為眾生行為的標準與法則;依之,可成就道業。

(P.26)
行  由  品  第  一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剌史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
師升座次,剌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大師告曰:善知識!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
大師良久、復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解】
時= 唐高宗儀鳳二年(公元六七七年)二月八日;時六祖四十歲。
這一品、與後面般若品第二,原是一章,是六祖一次講法的完整記錄,也是六祖留下來的、唯一講法原文,彌足珍貴。以後各品、則是六祖一生所講的要點彙編記錄。本次講法,在曹溪本、是一整編,題為「悟法傳衣第一」;流通本則析分為兩品,如本書所錄。
寶林寺= 在現廣東省北部曲江縣南之、曹溪上游南華山中,六祖居此弘法三十七年,直至示寂,始歸新州國恩寺;於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七一三年)八月初三日滅度,世壽七十六歲。
大梵寺= 在曲江縣城中。
儒宗學士= 儒家碩學之士或學者。
善知識= 凡自己能修善去惡,且教人修善去惡之人,稱為善知識。大師謙虛敬人,稱大眾為善知識。
總= 統統要。常常用清淨心念...。佛家無論那一宗、那一法門,統括在內。
淨心念= 學佛人應該經常用清淨心,念念追求圓滿究竟智慧的摩訶般若波羅蜜。
△如果圓滿究竟的般若智慧現前了,就成佛了。所以一切眾生都可成佛,只要把你自己的妄想執著的障礙去掉,恢復自己的本來面目,就成佛了。
△清淨心= 心中無善念、無惡念,即是無念之心。從無念心裡念一切眾生,教化眾生,利益眾生,此即清淨心;此即是佛法。
△心如果清淨了,念頭清淨了,般若智慧自然現前。佛法修學入門,禪宗從覺門入,教下從正門入,淨宗從淨門入。覺正二門較難,淨門較易,人人都可以做到;大師所說,是要聽眾從淨下手,比較容易。
△淨宗之念「阿彌陀佛」佛號,即是修清淨心;當妄念一起,即以佛號代換之。
初得功夫成片,即可往生西方凡聖同居土。若得事一心不亂,往生方便有餘土。只要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必定成佛也;但這個程度,比之禪宗標準,只是得禪定,並未見性。禪宗之念「摩訶般若波羅蜜」,要念到明心見性,見性才能成佛,這個程度相當於淨宗的「理一心不亂」,往生實報莊嚴土,非常的難。所以比較上說,淨宗之念佛號修清淨心,往生西方,人人可以做到,(P.28)是易行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能渡過生死苦海的究竟圓滿大智慧。多、是尾音,可有可無。
良久= 無聲一會兒。令聽眾安靜,淨心,放下萬緣,則一切開示可得而印入也。
菩提自性= 覺了的自性,即是「自性覺」,即是「覺性」。
覺性、就是「佛性」,人人都有,是自己的真性;它本來是清淨的,卻被污染了、而成為妄心( 迷心 )。如果能「總淨心念」,把纏縳的妄想執著去掉,恢復本有的清淨心,即是成佛;所以說「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菩提自性四句,是「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的解釋。
 「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就是掃除迷妄,恢復清淨心的方法。
這四句,是全經的綱領;可說是成佛的原理,明心見性的原理原則,淨土人修行一心不亂的原理原則。於是六祖又把他自己「但用此真心」獲得大徹大悟的經過,說出來 給我們參考學習;那就是下面所說的「得法事意」,這是六祖三轉法輪的「證轉」。
菩提即是自性,自性即是菩提,不是二事;清淨原是自性的本相,即是眾生的本來面目。因此,菩提不因清淨而增,不因煩惱而減;只是因為人們不明瞭這個本來面目,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才要修、要證,但這也是方便法,故曰:修證則不無。
但如何而得修證?還是要藉菩提自性中、所發諸幻影幻業的妄心,以反見本來,悟見自性,直下承當,明了無餘,即是直了。正直了時,並此直了之心,亦了不可得;此時寂然湛然,非佛而何?須知清淨自性中,一塵不染,還有什麼善惡、是非、成敗、佛不佛等二見耶?既然都無,則但用此心直了之而已矣。此即所謂:彈指圓成八萬門、是也,其捷如電,其明如鏡,更無(P.29)次第相對等、三大阿僧祇諸法也;凡此 皆因緣不同而方便之說也。
有一喻可譬說:佛家常喻、以指指月,因月與我相對,易見也。若身在月內,我本是月,又何從而指示哉?此非慧眼上根人不能自悟也。地前菩薩都是盲目中求道,但知前面有路而不辨東西也。六祖是再來人,夙世根已成熟,一聞經語,心即開悟,智慧日日增長,故永不退轉矣。
世間第一重要事,無過於成佛;世間第一快當事,亦無過於一念成佛。有力者一箭射穿十重鐵鼓,乃剎那間事;如其力不足,則絕對不能假借,無半點人情做作也。「總淨心念」,即是成佛的直了辦法。
△傳心法要云: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但是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不知息念忘慮,佛自現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為眾生時、此心不減,為諸佛時,此心不添。乃至六度萬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緣即施,緣息即寂。若不決定信此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與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無別佛,亦無別心。此心明淨,猶如虛空,無一點相貌;起心動念,即乖法體,即為著相;無始以來,無著相佛。修六度萬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無始以來,無次第佛。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六祖說:但用此真心,兩邊不著,中道不立。這正是金剛經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就是禪,如如不動就是定;這就是真正的修禪定。不取於相是慧,如如不動是福;這就是福慧雙修。如此,定慧等運,一定成佛,所以「但用此真心,直了成佛」,直接了當就可以成佛,不必著相外求也。
(P.30)如果不用真心,須知、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是妄念;若不起心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落入無明。我人的清淨真心是本有的,分別執著的妄心是本無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中說: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所以六祖說,如果我們用本覺本有的真心,就可以直接了當成佛;如果用不覺本無的妄心,就是六道輪迴的凡夫。
△由出席六祖此次法會的人仕─儒道僧尼俗人及官吏─來看,可知「佛教」,確是「佛陀的教育」,不是一般宗教無疑。既是教育,任何人士都應研究學習,以了解宇宙、人生與我們的真實關係,以及正確肆應之道。

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惠能嚴父,本貫范陽,左降流於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客曰:金剛經。復問:從何所來,持此經典?
客云:我從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
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
惠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惠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梅參禮五祖。惠能安置老母畢,即便辭違,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
【解】(P.31)
左降= 降職降級            流= 古代五刑之一,將降職之官,放置邊防之地。
嶺南= 五嶺以南至海地區,今為廣東省,昔為未開化地區
新州= 今廣州市西南地區    南海= 今廣州市西南南海縣
蘄= 音同其,蘄州、黃梅在今湖北省東南角,江西省九江市北,長江對岸。
弘忍大師= 五祖蘄州黃梅人,從四祖道信大師得法,在黃梅縣西南之東禪寺弘法
主化= 主持教化─主持教學及化度眾生;「化」是變化眾生氣質,使能超凡入聖。
持= 篤行也。念念能離四相四見,自能見性;僅讀念經典,不持行,無用。
宿昔有緣= 可能當時六祖聞金剛經開悟後,對四周圍談之聽眾解釋經意,聽眾滿意而驚訝,都有樂意協助之心,即有一客資助十兩;此種種、即是宿昔有緣。

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
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
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
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
予曰:惠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
祖云: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
【解】
惟求作佛= 大智度論云:求佛道者,從初發心作願,願我作佛。六祖這種口氣,何等自信!這就是發的無上菩提心;以一個砍柴樵夫,發如此堅定初願,就是後來成佛作祖的先聲。凡學佛人實都應具此志向與抱負,才能與佛相(P.32)「 惟求作佛」稱性求道也;「不求餘物」心無所住,已破情執,見自性也。
獦獠= 南蠻獠人之從事打獵者,即是「獵獠」。
據潘重規教授根據敦煌佛經寫本研究,「獦」為唐代以前流行使用的「獵」俗字。「獦獠」即是「打獵的南蠻獠人」。
若為堪作佛= 一個犯殺生重罪的南蠻野人,怎麼有資格作佛呢?
獦獠身與和尚不同= 我這個打獵南蠻子,雖與和尚的親教師身份有大差別,但本自具有的佛性、又有何不同呢?
和尚= 梵語,意為親教師。對、能教人學戒定慧、且有學德的大師或方丈的尊稱。
也是僧徒對其師的尊稱。
△後來,六祖隱跡於獵人隊中十五年,時與獵人隨宜說法,可能就是受了五祖的「獦獠」這個斥責、而為獵人們說法,勸導他們不可殺生。
△世人要想事業成功,必定要立志,世事尚要立志,況作佛乎?六祖不求餘物,但求作佛;因地既正,果地自圓。出口便不凡,且毅然不折,所云「佛性無分南北」,為天下學道者,開此平等法門;仁人之言,普利有情眾生也。
△五祖聽了、惟求作佛的話,知道此人不凡,所以就再考試一下,看有資格作佛否?六祖這兩句回答,非常高妙;後一句更是高明,一下就要與祖師看齊了;這是真正大氣魄,這樣一答,就真的有資格作佛了。
作務= 作比較粗重的工作事務。凡初到寺院的人,掛單者,都要做這些粗重工作。
△此因五祖怕自己的徒眾們嫉妒,傷害這個從南方遠來的、高明單身外鄉人,所以不繼續談問了,叫他去做苦工以修福。
即是福田= 這幾句話,說明了六祖自己現在的自性境界,使五祖更明白一些。
六祖說:作務是修福,可是我不必修福了,因為我不離自性,就已經是福(P.33)田了;可以有資格應供,接受大眾的供養,因為我就是真實的福田。
△這個境界,可以證明六祖己是一個大徹大悟的人了。這時、六祖二十三歲半。
大利= 太利
槽廠= 後院之碓坊

惠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經八月餘,祖一日忽見惠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
【解】
行者= 帶髮在寺中修行,服行各種雜務者。但在其他經論中,亦稱修行人為行者。
碓  = 石臼也,中盛榖粒,以石椎搗之,破殼可出糙米。
踏碓= 以腳踏木,使遠端石椎上下搗榖,即是踏碓。
八月餘= 做粗重工作八個多月,就是在修甚深禪定,在修福修慧;福慧雙修。六祖明白了五祖給他的指示,認真在修福慧。
可用= 可以成佛作祖。(P.34)  
生死事大= 了生死,出三界,是一般人及修行人最重要的第一件大事。
百年光景,全在剎那;四大幻身,豈能長久。每日塵勞汩汩,終朝業識茫茫;不知一性之圓明,徒逞六根之貪欲。功名蓋世,無非大夢一場;富貴驚人,難免無常二字。爭財爭勢,到底成空;誇力誇能,必竟非實。風火散時無老少,溪山磨盡幾英雄。綠鬢未幾,看白髮早侵;賀者纔臨,而吊者隨至。愛河出沒幾時休,火宅煎熬何日了。不願出離業網,只言未有功夫;閰王忽地來追,回首家親不見。受足業報,復入輪迴;頓失人身,換個皮袋。戴角披毛,負鞍啣鐵,生被刀砧,或相吞食。那時追悔,學道因循;何如直下承當,莫待今生嗟過。       ( 摘自釋金剛科儀 )
諸經云: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輪迴六趣中,備受諸苦毒。輪迴六趣,如旋火輪。
六祖金剛經註云:心若清淨,一切妄念不生,能度生死苦海。又云:善惡都莫思量,當處便出三界。
自性= 上至諸佛菩薩,下至蜎飛蠕動,無不以不變之真性為體。若迷失此真性,則被煩惱所覆障,而成生死流轉;若悟此真性,則能出離生死,得入涅槃。此真性名為自性,即本自有之自性也。自性不遷不變,又名真如,自性真如。
福何可救= 種福田,只能求得人天福報,不能脫離生死輪迴之苦。
即使參禪得有定功,未能明心見性,縱上升至色界無色界天,定功盡還墮六道輪迴。心地觀經云:三界之頂、非非想天,八萬劫盡,還生下地。轉輪聖王,千子圍繞,七寶具足,受諸快樂;琰魔使至,不免無常。大智度論云:
(P.35)以十善業貿得富貴人身,實則人身多苦少樂,壽盡多墮惡趣中。
自看智慧= 知世諦者曰智,了第一義者曰慧。即是能空有雙照,通達了解、世出世間一切法、而無障礙的能力。
本心般若之性= 本心覺性。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就是般若之性。
般若是圓常大覺,圓滿而永遠不變的覺性,是真正的覺,絕對不迷。般若經中說,般若有三:
1實相般若,是本體,不單是般若智慧的本體,也是一切萬法的本體。
2觀照般若,是從體起用,即是行者自受用。

3文字般若,亦名方便般若,也是從體起用,是他受用;
一體兩受用,學者必須分清楚。本體是不變的,現在卻把本體迷了,因此觀照就失去了,也就是自受用他受用都沒有了,但是本體還是存在。學佛修行的目的,無非是要恢復觀照,證得理體。要恢復觀照,就要依靠文字;狹義的說,就是要依靠佛教的經論,以開導我們的觀照,提起我們的觀照般若,以恢復我們的覺性。所以,是以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證了實相般若以後,從本體中再顯現出文字般若、以度化眾生;這就是他受用。
所謂方便般若,不單指文字,所有六塵境界,人事環境,全都是方便般若;只要能時時刻刻、在境界裡提得起觀照的功夫,這叫做「歷事煉心」。如此,行者的心,才能永遠保持清淨;清淨心就是實相般若。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般若智慧、圓常大覺,就在我們的眼前,可惜的是、我們竟不能證得。
若悟大意= 若是真正開悟,明心見性了。
如果你們各自認為、自己已經見了性,就寫一個偈子,呈給我看。讓我驗證,(P.36)你是不是真的開悟了;如果真的開悟了,我就把衣缽信物、和正法眼藏傳授給你,由你來做第六代祖師。
五燈會元云:達摩曰:內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
傳心法要云:祖師直指、一切眾生本心本體本來是佛,不假修成。不屬漸次,不是明暗。不是明,故無明;不是暗,故無暗;所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入我宗門,切須在意;如此見得,名之為法。
思量即不中用= 思慮較量,即落入第六意識中,不是真心所說,就不是見性,就不適用了。見了性的人,毋須思量,真心立刻反應說出;就像是在戰場上舞刀對敵作戰,必須立刻決定,不容細想;否則自身性命難保,全軍亦將覆滅。見性之人,言下須立見,一經思量,慧命不續矣。
見性= 徹識自心的佛性。即識自己本性之相貌;此相貌為不生滅,不污染,不動搖。卻能示現生滅、污染、來去諸幻相,終不隨幻相而轉,畢竟清淨。
永平道元法語云:見「性」,即佛性也,萬法之實相也,亦即眾生之心性也。
可知:眾生之心性、即是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就是萬法實相,所以萬法就是一切眾生;心性既是實相,所以見性就不是凡夫。
又云:眾生迷於此性故,輪迴六道;諸佛覺悟此性故,不受六道之苦。
頓悟入道要門云:見性者即非凡夫,頓悟上乘超凡越聖。迷人論凡論聖;悟人超越生死涅槃。迷人說事說理,悟人大用無方(事理不二,自在無礙)。迷人求得求證,悟人無得無求(無智亦無得)。迷人期遠劫證,悟人頓見。

眾得處分,退而遞相謂曰:我等眾人,不須澄心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頌,枉用心力。諸人聞語,總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後,依止秀師,何煩作偈。
神秀思惟:諸人不呈偈者,為我與他為教授師。我須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見解深淺。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卻同凡心,奪其聖位奚別?若不呈偈,終不得法;大難大難。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畫棱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流傳供養。
神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書著,從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執燈,書偈於南廊壁間,呈心所見。偈曰:
(P.
38)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解】(P.37)
遞相= 相互言說
將呈= 拿來呈給
謾=   隨隨便便
神秀= 俗姓李,河南省尉氏縣(開封市南)人,身長八尺,龍眉秀目,博讀經史多聞,投五祖出家苦修三十年,為上座講師,未得衣缽。五祖入滅,去在江陵當陽山弘法,武則天太后迎入都城,跪拜求法,中宗繼位,尤加寵重。於是禪宗漸修之學,大行於北方。
覓祖即惡= 若是為了尋求繼承祖師之位,即是罪惡。
供奉= 唐代官名.凡有高超材藝之人.入朝為皇帝服務者。盧珍處士精繪畫為供奉
變相= 將楞伽經中,佛講經情形及重要事件,用畫圖繪出形像,以供大眾閱看者。
血脈圖= 繪出 自初祖達摩大師至五祖間,歷代承傳、受法之經過情形。
從= 聽任也。
△讀上面經文,可見神秀一再思慮猶豫,患得患失;有思有慮是有為法,可知神秀並未見性。
秀大師與能大師給我們示現了兩個榜樣:前者是示現為何不能入門,後者示現如何才能入門。我們初學者、應該深刻的理解,然後反省自己:為何不能入門?應該如何改進,精進,才能有所成就?聽經讀經總要「消歸自性」,修行要在「轉識成智」,如果我們能做到這兩點,隨時都會有進步,而且在塵境中,不容易被迷惑。   (淨空法師)
心如明鏡臺= 此偈前面兩句是比喻:我們的身心本來是清淨的;身如菩提樹永久不凋,光鮮無變;心如明鏡,光潔照人,一塵不染。
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說:如喻心以鏡,蓋謂鏡能照物。物未來時,鏡無將迎;物方對時,鏡無憎愛;物既去時,鏡無留滯。聖人之心,常寂常照,三際空寂,故喻如鏡。然取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實無知,心、果若如是之無知乎?則冥然不靈,何以云妙明真體?
(P.39)這個比喻告訴我們:境界現前時,要用真心,不能有妄心。貪瞋癡慢,喜怒哀樂,都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清淨的,不動的。所以神秀把真心比作一面鏡子;即是說:佛菩薩用心,如同鏡子,常寂常照。雖然在照,心地仍是清淨,一塵不染;我們修行,就是要學這一點。所以後面兩句,是講修行的功夫。
時時勤拂拭= 後兩句是講修行用功的原則。我們的身心為什麼不清淨了呢?因為受了各種污染,各種煩惱塵垢,使得菩提樹(身)凋謝,明鏡失明,所以要「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兩句修行用功原則,通一切法門,不論修學那一個法門,都要時時刻刻提高警覺,把煩惱習氣掃除,不可一時或一次的放鬆。一般以貪瞋癡慢四種煩惱最重,我們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一天到晚,眼見色,耳聞聲等等時,無不起貪心;貪心就是塵埃,是心性中的塵埃。一定要做到決不起貪心,這就是時時勤拂拭;所以修行人要「歷事煉心」,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拂拭的方法呢?觀照,觀想,誦經,念佛,持咒都行。以念佛法門言:我們念阿彌陀佛,總要在日常生活起居中,隨時警覺,一有起心動念,立刻提起佛號,這就是「時時勤拂拭」;起心動念、就是「塵埃」。如果我們不能適時提起佛號,把煩惱伏住,就是念佛的功夫不得力;也就是沒有把塵埃拂拭掉。
△從神秀大師的行動和偈子來看,尤其他直認塵埃為實有,無明與菩提、竟是二物,人我相對;可見他沒有見性。他的程度,比之於念佛法門,只達到「功夫成片」境界。他平常講經說法,大體上是博學多聞,加上修學誠敬所致。 ( 淨空法師 )
(P.40)「身是菩提樹」是身見未忘。「心如明鏡臺」是執心不動,我相尤存;對我之鏡相,是人相在。「時時勤拂拭」有修德之時際,是壽者相。`勿使惹塵埃'是以何法修,以何法斷惑,即是眾生相。四相全在,難承祖位也。
△北宗提倡看心看淨,即是由第三四句而來。所謂看心,是於十二時中,於禪坐中,看自家一念,從何處起,即檢點不放過,日久便見工夫。
「時時勤拂拭」屬於看心;「不使惹塵埃」屬於看淨。六祖云:住心觀淨,是病非禪;看心則心有所住。付囑品凡三云:汝等慎勿觀靜。(靜即淨)

北宗既重實修,所以執定有修有證有得,卻不知菩提自性本自圓成,可內證,不可硬求。神秀執著修得功用,偏於有相,於去惡就善,自是有益;但惡道可免,生死難了也。

秀書偈了,便卻歸房,人總不知。秀復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到五更。
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天明,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壁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報言:供奉卻不用畫,勞爾遠來;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歎善哉!
祖三更喚秀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
秀言:實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法。
神秀作禮而出,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行坐不樂。
【解】
聖意= 聖人之意也,尊敬說法;聖人指五祖。
報言= 當時就對盧供奉言說: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金剛經經文。虛則不實,妄則不真;既不真實,相即非相。
盡誦此偈即得見性= 依此偈修,能得人天福報,實話也。五祖以門人根器不能大受,只得令門人禮敬,庶可引之向見性之途而行耳。此為鼓勵門人時時勤拂拭,毋使惹塵埃,培積福德,減少罪業,有朝一日,可以見性也。
三更= 五祖白天在大眾前,極口稱讚、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三更始喚秀大師一人入室,秘密的告訴他、未得見性,此因
   1.秀大師平日苦修,雖未入門,但有甚高成就,應予鼓勵。
   2.秀大師現為眾門人教授師,為大眾楷模,必應予以珍重,不可當眾說其未見性,而於三更單獨給予開示。
   
(P.42)這種珍重別人顏面的處世方法,我們一定要學習!
有少智慧否?= 有少許智慧否?= 您看我有沒有開智慧?請祖師慈悲為我印證.
了不可得= 黃檗禪師云: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但發無所得心,決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故金剛經云:我於燃燈佛所,無有少法可得,佛即與我授記。
    心經云:無智亦無得。亦是此意。
無上菩提= 這一段是說見性的境界。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是說、修行人必須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如同六祖所說:
惟求作佛之語。當知,我既有此自信成佛,或我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則對此世界人物事務的看法,必大改變。沒有了得失心,對任何人都會心平氣和,對一切事物沒有留戀,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心自然就清淨了。
見性,並不是像石火電光一樣,一剎那間又沒有了。它是「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不會失掉的。無求的心就不生,無著的心就不滅。所以對世出世間諸法,一法不求,一法不執著,心裡清清淨淨,這就是「不生不滅」的心,自性自然現前。這個境界,禪家謂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念佛人則是理一心不亂。
自見,即是「自性見」。自性譬若明鏡,鏡中雖無像,能見一切像;自性本來清淨,湛然空寂,即於空寂中能生自見。心既無所生,即無所住;故萬法皆無所住,即無所滯。如念念見性,則一切皆離虛妄;離虛妄即一真,故一真一切真,故萬境自如如也。譬如:一月當空,千波現影,影有現滅,月實自如( 月喻自性,影喻萬境 )。此喻:自性即是佛性,佛性如一月當空,如如(P.43)不動,大江也好,小溪也好,臭水溝也好,都可以反映月影,無所愛好選擇。佛性如如不動,善也不喜,惡也不怒;世事如幻如夢,有何可喜?有何可憂?離去這一切迷假幻相,才能如如不動,才能還我本來面目,「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才能成佛作祖。
昔日達摩祖師東來傳法,祇有慧可大師一人,確信自心就是菩提心,自心具足萬法,自心能生萬法,所以言下立刻了解:即心是佛。可知我們的毛病,就是沒有自信心,雖然修行多年,不能見性,仍不得成佛。
禪家常說:身心俱無,是名大道,本來平等,所有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異,即心即性。我們要知道,一切法的真相是非有非無,有無是同時的,所以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拿做夢來作比喻說,夢中有各種境界,夢中有身,夢中有心;在夢中時,身心本是無,卻因迷而以為有。可是、醒來後,就知道夢裡的身心是無。可知,俱有俱無,是同時存在的,或者說:非有非空,非有非無。這就是菩提大道,因為身心俱無,一切一切都是平等;自己的身心俱無,眾生的身心俱無,諸佛菩薩的身心俱無,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聖賢凡人的身心都俱無,那自然就是平等了。因為真如本性是一個,這一切都是真如本性所變現出來的幻相,本來就是平等。所以、我們起心動念的這個妄想心,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妄想心。真如本性迷了,就是妄心;妄心覺悟了,就是真如本性。   (淨空法師)
不生不滅= 黃檗禪師云:百種多知,不如無求、最為第一;諸學道人,若欲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但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P.44)不滅便是佛也。
佛說諸經,是要眾生深入經藏,博學多聞,以利修行,但卻有許多人分別言說,執著經文,死在經藏文字之中,所以祖師才要我們「總不用學」,把我們救出來。這正如同老子所說:為學日增,為道日損─為了增加世間學問,要天天讀書以增加學識;如果是修道的話,那麼,世間學識就要天天減少。─的道理是一樣的。這不是要我們不要讀經,如果望文生義,錯解了這個意思,就不對了。讀經論時,總要「無學而學,學而無學」。甚麼是無學呢?大乘起信論說:研讀經論時,要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這就是無學;可知、(有)學與無學是同時的,「總不用學」一句,應如是解。
念念自見= 剎那剎那、毫不中斷自性見。若能心無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滅,自然清淨,則能念念見到自性。若於世間人事,有求有爭,如何清淨?即對佛法,也應無求無爭,才得清淨。
萬法無滯= 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六祖金剛經註:一切萬法,皆從心生;心無所生,法無所住。
一真一切真= 一真指絕待真理而言,即是真如,即是自性。念念見自性者,一切皆離虛妄,一切皆是真,故「一真一切真」。
心中恍惚= 由此四句,可見秀大師心為境轉,如果心是清淨的,就不會被境所轉。經云:若能轉境,則同如來;若被境轉,即是凡夫。秀大師是凡夫也。
(P.45)
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坊過,唱誦其偈。惠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子曰: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惠能曰: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上人,我此踏碓,八個餘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童子引至偈前禮拜;惠能曰:惠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
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惠能聞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別駕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
惠能啟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別駕言: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
惠能偈曰:(P.46)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
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眾以為然。
【解】
童子= 未成年,未落髮,在寺院中作務的少年。非沙彌也。
爾這= 這一段,可看出未見性人(童子,凡夫)與已見性人之言詞,態度都不一樣;童子口語傲慢,看不起獦獠。六祖則一切平等,口稱童子為上人,望上人...
上人= 增一經云:人處世,有過能自改者名上人。今釋:上德之人;為比丘尊稱。此處係六祖謙稱童子為上人也。
江州= 今湖北省武漢市南、直至江西省北部地區。
別駕= 州剌史佐吏
輕= 輕慢,輕視。凡是對人有分別心者,是二心,就不是一心;一心就是佛。
學佛就是要學一心─平等心,要從普賢十願第一願─禮敬諸佛(一切眾生)做起。
沒意智= 有埋沒智慧的時候。此二句=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偈= 菩提並不是什麼樹,明鏡也不是什麼鏡台;自性真心本來就是坦蕩蕩的空無一物,有什麼地方可以沾染塵埃呢?
菩提本無樹= 見前「了不可得解。
明鏡亦非臺= 心鏡並無形相,亦無明暗之影,更無鏡臺之物。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本來就沒有任何障礙,又從何處得來灰塵與污垢呢?真心本性,卓立無依,靈靈不昧;如鳥飛空而不住空;似魚游水而不滯水;從本以來曾無所礙。既無一物,有何可執?有何分別?有何值得起心動念?有何得失?凡此,都是迷人所迷;見性之人知其本來無一物、而不執著也。
嗟訝= 驚奇而贊歎。
肉身菩薩= 沒有多長時間,竟使他成了肉身菩薩。(或:要不了多長時間,他就(P.47)會成為肉身菩薩。 )
眾以為然= 五祖恐人妒害惠能故,擦去其偈,而云猶未見性,使惡者聞之心快意快,毋生傷害,大法可以密傳,慧命不致中斷也。

次日,祖潛至碓房,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
乃問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解】
腰石= 惠能身矮體輕,重量不夠,乃在腰上拴一塊大石頭,以增強踏碓的力量。
當如是乎= 應當是這樣的!
米熟也未?= 雙關語,實意是:你悟道透徹了沒有?(旁邊的人,聽不懂也。)
米熟久矣  = 雙關語,實意是:我早已大徹大悟,只是無人為我印證;希望祖師為我印證。
遮圍= 用袈裟遮在窗戶上,防別人看見燈光而窺探。
說金剛經= 以金剛經通於一切大乘經故,般若會一切法歸摩訶衍故。若非般若不  能究竟度到彼岸故。「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為全經關鍵,通徹傳佛心宗故。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六祖金剛經註云:眾生之心,本無所住,因境來觸,遂生其心。不知觸境是空,將謂世法是實,便於境上住心。正猶猿猴捉月,病眼見花;一切萬法,皆由心生,若悟真性,即無所住。無所住心即是智慧,無諸(P.48)煩惱;譬如太空無有罣礙,有所住心,即是妄念,六塵兢起,猶如浮雲,往來不定。維摩經云:欲得淨土,但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離卻有無諸法,心如日輪,常在虛空,自然不照而照,豈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時,無棲泊處,即是行諸佛路,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你清淨法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因為萬物都是心變現出來的,如果心有所住,它的功能就失掉了,就不能變現出十法界依正莊嚴;正因為不住,才會有變現的功能。有所住心,就是妄心;無所住心,才是真心,真智慧。
須知、無住是體,生心是用;心本不生,生者幻有(心本無生因境有);本來是無住,不關 心之生不生也。此明 無住之體,不礙一切妙用也;所以不生滅中,不動搖中,能生萬法;體用一如,是名「具足」。雖生萬法,於本體畢竟絲毫無礙,故曰「無動搖」。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可知自性中、具足一切法,是名法性身。由自性中,起諸幻心,心不可得,則善惡、是非、成壞、煩惱、菩提皆不可得;所謂「一幻一切幻」也。但萬法不離乎真如本體,則善惡、是非、成壞、煩惱、菩提,亦不妨權作為真,所謂`一真一切真'也。說幻說真,均屬於法,諸法空寂,則善惡、是非、成壞、煩惱、菩提都屬幻法相對,畢竟同此空寂,所謂`平等不二'者也。因為本來平等不二,故曰清淨。圓此義者,即見菩提本相;由是而觀 世上一切善善惡惡,無一非真如體性矣,無一非菩提矣,更何喜怒哀樂之可立?而又何必不分喜怒哀樂也哉?!
何期= 想不到(感到意外也)(P.49)
本來清淨= 自性就是真心,真心永遠是清淨的,不受染污。凡夫的真心是透過妄心起作用,就如同好眼睛戴著污穢的眼鏡看東西,樣樣不實在;悟入自性的人,去掉妄心用真心,就如同把污穢的眼鏡丟掉,用好眼睛去看東西,看到的東西才真實。
本不生滅= 六祖云:眼對色謂之見,耳對聲謂之聞;見聞是根,色聲是塵。色聲未對之時,我性常見常聞,未曾暫滅。色聲相對之時,我性未曾暫生。此是菩薩了悟真性、活潑潑的、洞然同於太虛,所以不曾生滅。凡夫卻被妄心所覆,隨六塵轉,即有生滅。故塵起即心起,塵滅即心滅,不知所起生滅心,皆是妄念也。若見六塵起滅不生,即是菩提。( 菩提即自性也 )生滅心,就是念頭;我們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剎那剎那、生滅不停,所以念頭是虛妄不實的。
本自具足= 自性之中,有無量的智慧,無限的德能;虛空世界,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說:自性本自具足。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即是因上至諸佛,下至含識的自性,沒有差別;凡夫與佛不同之處,只是迷(P.50)與悟而已。
性就是心,心就是佛,佛就是法;佛法僧三者原是自性所具有。也就是一心具足佛法僧三寶,一心具足體相用三大,一心具足世出世間一切萬法。如此就是信心清淨,信心清淨,能生實相;實相就是明心見性,就是理一心不亂,就是見性成佛也。
本無動搖= 楞嚴經云:真心如如不動;即不會為外境所動。妄心會被外境所動;人家讚嘆幾句,就(妄)心生歡喜;罵他幾句,又要生氣幾天,這就是妄心被外境所轉動。「不動」就是禪定,就是智慧;能夠做到「八風吹不動」,就是真心起用。
能生萬法= 一切萬法 統統是自性清淨心變現出來的,本自具足,不假外求。
譬如作夢,是意識心變現出來的境界;如在迷位,就不能隨心所欲的控制夢境,因為變現的動力是業力。如在悟位,就可以控制,因為是願力變現的。同樣的道理,在現實中,真心本性能變現出六凡四聖的十法界,就要看所用的是業力,抑或是願力了。
傳心法要云:此靈覺性,與虛空同壽;未曾生,未曾滅,未曾有,未曾無,未曾穢,未曾淨,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無方所,無內外,無數量,無形相,無色象,無音聲;不可覓,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識,不可以言語取,不可以境物會,不可以功用到;諸佛菩薩與一切蠢動含靈,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名雖不同,意思相同。)
不識本心= 頓悟入道要門云:問 其心似何物?答 其心不青不黃不赤不白,不長(P.51)不短,不去不來,非垢非淨,不生不滅,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
學法無益= 普照禪師云:若言 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堅持此情,欲求佛道者,縱經塵劫,燒身鍊臂,敲骨出髓,剌血寫經,長坐不臥,一食卯齋,乃至轉讀一大教,修種種苦行,如蒸沙作飯,只益自勞耳。但識自心,恆沙法門無量妙義,不求而得。世尊云:普觀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又云: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是知、離此心外,無佛可成。
丈夫.天人師.佛= 此三,各為佛十種名號之一。五祖給惠能大師作印證:你已明心見性,見性即是成佛,你已有丈夫、天人師、佛的資格了。
丈夫= 勇健之人,精進修道而不退轉之修行者。
天人師= 諸天與人間的教化師。
佛= 依天台家六即佛論,惠能大師是「分證即佛」位,是真佛,只是尚未達到究竟圓滿的程度(究竟即佛位)
依華嚴經言,圓教初住菩薩,就可以稱`佛',也有資格在世間示現佛的身份;如法華經普門品云: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惠能大師此時可以示現佛身來度眾了。
  △以念佛法門言,達到`理一心不亂',就是這個境界,就是成佛。
  △學道之人,要想成佛,修行的方法,請仔細研讀上面的註釋、並篤實踐行之。
簡略言之:行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外境之前,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不要起心,不要動念。也就是、要在一切法中,求一個不動心,不著相。於一(P.52)切法中無所求,就是心不生;於一切法中不執著,就是心不滅。學佛、要先學一個「不生不滅」的真心;這個真心、就是佛。
修行人如果在境緣中起心動念時,應立刻提起觀照,將妄念止息。
念佛人當起心動念之時,應立即提起佛號、以替換所起妄念,此即「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的方法。這個方法比觀心法,方便容易多了。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佈將來,無令斷絕。
聽吾偈曰: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解】
頓教= 頓悟的教法,使迅速成佛果也。修心訣云:頓悟者,凡夫迷時,四大為身,
      
妄想為心,不知自性是真法身,不知自己靈知是真佛。心外覓佛,盲修瞎煉,
      
忽被善知識指爾入路,一念迴光,見自本性。而此性地,原無煩惱;
      無漏智性,本是具足,即與諸佛,分毫不殊,故云頓悟。
衣缽= 如來袈裟與石缽,歷傳至達摩祖師,再傳中土,以為禪宗代代祖師嗣位之信物。曾預言、二百年後,因爭奪衣缽、會導致法與嗣位者、命如懸絲,衣止不傳;故六祖入滅時,衣缽不再傳。又因六祖後,禪宗大興,分為五宗派,各以世次定傳承,不再稱祖。
善自護念= 好好的保護自己,不要讓外來的邪惡侵犯自己;自己的心,念念要生善法。廣泛的幫助一切有情眾生,教化一切眾生;使得頓悟大法,能夠一代(P.53)一代的流傳下去,不可以讓他斷絕;總要盡心盡力去做,三寶自然會加持。
偈曰= 菩薩要廣撒 成佛的種子於眾生,眾生會漸生 覺悟之芽而結佛果;
     
但這不是對眾生有感情、也沒有下什麼佛種,既沒有什麼佛性、也沒有什麼佛果產生。
△金剛經:菩薩滅度無量無邊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後兩句就是要離相。「無情」就是不著我相,「無種」就是不著眾生相。我們每天度化眾生,努力不懈,做了又不著相,這才是修菩薩道的方法。四個「無」字,叮嚀六祖不要執著四相。

祖復曰: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
惠能啟曰:向甚處去?祖云:逢懷則止,遇會則藏。
惠能三更領得衣缽,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
五祖言:汝不須憂,吾自送汝。
祖相送直至九江驛,祖令上船,五祖把艣自搖。
惠能言:請和尚坐,弟子合搖艣。祖云:合是吾渡汝。
惠能曰: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祖云: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
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惠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
(P.55)✽五祖歸,數日不上堂,眾疑,詣問曰:和尚少病少惱否?曰:病即無,衣法已南矣。問:誰人傳授?曰:能者得之。眾乃知焉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缽。✽
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粗糙,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擲下衣缽於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爭焉?
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
惠能遂出,盤坐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
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默良久。
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解】
以心傳心= 心性本不可思議,得到了也無法說得出,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所以前佛後佛,都是用心來傳心,不立任何文字。因此必定要由自己去理解,自然的悟得。
佛佛惟傳本體= 自古以來,前佛與後佛、佛佛所傳的祇是諸法的根本自性,祖祖所傳的也只是「是心是佛」這個被認為深奧的道理而已。至於衣缽,傳到你本(P.54)人為止,不要再向下傳了;若再傳下去,(接下句)
命如懸絲= 傳者受者之命,必被鬥爭至死,禪法亦將斷絕。
逢懷遇會= 懷集縣,在廣西省蒼梧附近。四會縣,在廣東省肇慶附近
艣= 櫓,在船尾,操船工具。
合= 應該
悟了自度= 可知悟了後,還要繼續修行自度,並非無事;六祖十五年在獵人隊中,即是用功自度。
自性自度= 弟子當循自性而修萬行,行行不離自性,性修不二,直證菩提。自性若非自度,更誰可度?
          故眾生唯自度,佛不能度也。

以後佛法= 專指達摩祖師東傳之禪宗佛法。
不宜速說= 說法時機未至,不宜現在就說。速說不獨無益,且致佛法難以興起。
✽✽= 二星之間,曹溪本有,箋註本為註說,特加入以明其脈絡。
詣= 音意,進見也,到也。    誰人傳授= 傳授給誰了?
能者得之= 雙關語:有能力者得之。惠能得之。    
逐後= 追逐於後        趁= 追及
提掇= 提拾,拿取也。衣缽不重,以四品將軍居然拿不動,是因為護法神在護持也。惠明緣熟了,心中有所感悟,念頭一轉,大叫道:我為法來,不為衣來。
作禮云= 由此可知,惠明回頭了,妄念沒有了,瞋恚心熄滅了;非常難得。(P.56)
屏息諸緣= 達摩祖師云: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慧海和尚云:萬緣具絕者,即一切法性空也;法性空者,即一切處無(妄)心是。
又云:無念者,一切處無(妄)心是;對諸境色,永無起動,是即無念。
黃檗云:一念不起,即十八界(諸緣也)空,即身便是菩提華果(菩薩與佛果也)即身便是靈智(般若智慧也)。
放下萬緣,使心清淨,一點牽掛都沒有,對外境六塵,決不起心動念,一念都不生,這時的心,就是真心、至誠心,也就是菩提心;也就是能夠得法的時候。但此時極易落入空寂,若不能識透本來,可能會轉入斷滅空;所以六祖又引之曰:不思善......。可見,參禪學道,必要有真正 好禪師指導,不然,就會走火入魔。
良久= 歷時極久。六祖是讓惠明的心定下來,心定一段時間後,再說法,效果最大。
△「屏息諸緣,一念不生」,可說是緣熟的標誌。如果用這個心念佛,一定能念到理一心不亂,上品上生。所以修行人、心裡的念頭越少越好;須知,所有的念頭,都是妄念,都是在造業,都是你六道輪迴的根本,惟有「阿彌陀佛」一念,才是正念。
不思善不思惡= 不要想善的任何事情,也不要想惡的任何事情,善惡兩邊都不要想,都要離開。就是一念不起;就是「不應住境生心」。
正與麼時= 正在這個時候。
那個=「那個」者,言語道斷、而又了了覺知者也。
本來面目= 修心訣云:諸法如夢,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諸法皆空(P.57)之處,靈知不昧;即此空寂靈知之心,是汝本來面目。亦是三世諸佛,歷代祖師,天下善知識、密密相傳的法印也。若悟此心,真所謂不踐階梯,徑登佛地。
△按此句,「那個(THAT)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另本為「哪個(WHAT)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似應以前句為正確,後句係參話頭之用,不適用於本處經文。
言下大悟= 可見惠明在五祖會下讀經聽講修行,從未暫息妄念,所以不能開悟;今日緣熟了,即是他能夠屏息諸緣,一念不生,所以一經六祖開示,立刻大悟。諸君何日能夠`緣熟'?就看諸君何日能夠、屏息諸緣,一念不生也。

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
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
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
惠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
明又問:惠明今後向甚處去?惠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明禮辭。
✽明回至嶺下,謂趁眾曰:向陟崔嵬竟無蹤跡,當別道尋之;趁眾咸以為然。✽惠能後至曹溪,又被惡人尋逐,乃於四會、避難獵人隊中,凡經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常令守網,每見生命,盡放之。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或問,則對曰:但吃肉邊菜。
【解】
上來= 從上代祖師以來。     密語密意= 深奧難解之玄妙語意。
全句= 除了從上代祖師們、傳下來的那些深奧難解的玄妙法語外,還有沒有其他(P.58)的深奧法語傳授呢?
密在汝邊= 那個玄密,惟在於你自己自性自悟耳。意謂:解了,悟了,還有什麼玄密呢?你要不悟,那就是難解的玄密啊。
冷暖自知= 雖已知一切,但無可言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無法言說。
同師黃梅= 六祖謙虛稱惠明為同學,更囑善自護念受持;蓋理雖頓悟非行莫證也
逢袁則止= 惠明為避師諱,後改名「道明」,居江西袁州蒙山,宏揚禪宗。
✽✽= 二星之間,曹溪本有,箋註本為註說,特加入以明其脈絡。
向陟崔嵬= 崔嵬,土山上之極大石岩。我剛攀登上那塊大石岩,四方尋遍沒有惠 能蹤跡,應當從另外那條路追下去。
一十五載=
凡宏大法,非經魔難不得昌明;因佛與魔,其力均等。魔即菩提,本如來藏性中所變幻,與之相逆,其勢必張,以利在於惑也動也;然不動不變之佛性,亦賴之而證得。故大覺則不動不搖,以利在於明也定也。諺云:見怪不怪,其怪自敗;若見境而惑,先自生魔,外而疑謗,內而擾亂,從而種種災患,如病苦水火發生,皆人自造也。五祖誡「不宜速說」者,恐因緣未至,逆之,反張其勢也。故魔難不足患,患在自患耳。六祖韜光養晦一十五載,一以待機宏法,不逆魔勢;一以用功修行自度,以備他日度人。
(P.59)凡己見本性者,必定要參學修行,其方式是歷事煉心,即是經歷一切世俗事務,在其中煉心。修行者、修正自己的行為也,即是隨時隨地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身與口、要修「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等大乘諸法,這些就是歷事。心、則煉清淨心、明瞭心,要做到不思善不思惡、一念不生,這是定。明瞭一切是智慧,綜合起來,就是定慧雙修。這也是最高修行的原則,六祖一十五年修的就是這些項目,真正的歷事煉心。
佛法中的飲食規定,可以做到衛生,衛性,衛心。一般世俗的飲食,只重衛生。若干宗教如回教飲食,還可以做到衛性,即許多性情不良的動物的肉、不吃,以免傷害自己的性情。佛教的飲食,更可以保衛自己的心,即保衛自己的清淨心、慈悲心,戒殺生,禁吃五葷,即五辛(蔥蒜韭洋蔥興渠)。六祖在獵人隊中作工十五年,在諸般逆境中歷事煉心,並相機弘法度生。
昔達摩祖師對慧可大師云:至吾滅後二百年,衣止不傳,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潛行密證,千萬有餘。此即說明後世修行人,縱有悟者,悟後亦不肯勤修而自度,或竟老死而前功全棄。許多說法講經之人,只知照本宣科,並不了解如來真實意。不過,在末法時期,仍有千千萬的秘密修行而獲得證悟的人,他們在世不為人重,甚或為人鄙視,如六祖即是;他們一旦自度功成,遇機緣出而度世,必可使佛法大揚於世。可知六祖此十五載之修行乃大用也。 (淨空法師)
△金剛經云: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P.60)可知古今聖賢,都曾經過大苦大難的磨煉,才能有所成就,修行亦復如是。正如同孟子所說:天之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同一道理。
六祖一生,從兒童時代開始,中經喪父,窮苦,聞經求法被追殺,隱藏一十五載潛修,始得出來宏法,光大禪宗門庭。假若六祖是生在富貴人家,只怕難有如此成就;吾人修行,實應以此為法,不懼艱難困苦諸磨煉也。

一日思惟,時當弘法,不可終遯,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旛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旛動,議論不已。
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印宗延至上席,徵詰奧義;見惠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於是作禮,告請傳來衣缽,出示大眾。
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
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
惠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解】
時當弘法= 弘法的時機成熟了,不可以老是這樣躲躲藏藏的。遯= 遁,逃避也。
法性寺= 在廣州城內西北區
印宗法師= 吳郡(今江蘇省)人,姓印,出家後精研涅槃經,曾隨五祖學法,後至廣州主持法性寺,講涅槃經,遇六祖乃得開悟。從壇經事實看,印宗非常人也;蓮池大師云:六祖固古佛之流亞,而印宗亦六祖之儔類也;聖賢聚會,豈偶然而已哉。此說極是;六祖隱遯修行十五年,而印宗經營東南弘法事業,已具基礎,六祖到來,即可接手宏揚明心見性心(P.61)法,十五年時光,並未浪費。此豈偶然哉,此豈偶然哉!
旛= 長形布旗,懸於寺外旗竿上,表示有宣講法會,請來聞法。自古佛家教育,只有自動來學,未有拉人入教受教者。
心動= 心生一念曰心動。仁者心動,打破彼等偏見也。蓋萬法本閒,惟人自鬧,若不落分別,誰知動者。一落分別,則風為能動,旛為所動,能所對立,如此一念,成生死根本矣。故溈智云:
    風旛不動人心動,直指分明休懵懂;若將知見巧商量,大似夢中加說夢。
徵詰奧義= 求問講解佛經中的深妙義理,在求證六祖的來源也。
不由文字= 悟理者,超於文字相,不執著於經句文字。悟則以文字傳般若,迷則文字成葛籐。
作禮= 印宗知禮,知其為禪宗六祖,乃行弟子見祖師大禮。
告請= 請求將傳法衣缽信物,拿出來給會眾觀看,一則產生信心,二則表示祖師來到本寺,乃是光耀之事。
指授= 指導與教授。五祖所交付給你的宗法,有些什麼指導和教授呢?
惟論見性= 沒有什麼指導與教授,祇是講了`見性'的問題,並不講禪定與解脫。
(P.62)血脈論:若欲見佛,必須見性;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守戒,亦無益處。自性,是一切眾生本覺真性,亦名佛性,又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摩門下展轉相傳者,是此禪也。
由此可知:頓悟自性,即是見性,即是禪定;非見性之外,別有禪定也。
解脫者,解惑業之繫縛,脫三界之苦果而得自在也。入道要門論云:有問、云何得作佛去?師曰、不用捨眾生心,但莫污染自性。經云、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曰、若如是解者,得解脫否?師曰:本自無縛,不用求解。
由此可知:自心即佛,自心即自性,只要不污染自性,即是解脫。非見性之外,別有解脫也。
所以六祖說:若說見性,又說禪定解脫,那是二法,就不是佛法了。佛法是不二之法;因為見性即是禪定解脫,禪定解脫即是見性,如上所說。
入道要門論:
慧海問曰、欲修何法,即得解脫?師答、唯有頓悟一門,即得解脫。
  問、何為頓悟?答、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
  問、從何而修?答、從根本修。
  問、云何從根本修?答、心為根本。
  問、云何知心為根本?答、楞伽經云:心生即種種法生,心滅即種種法滅。
(P.63)維摩經云: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遺教經云:但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佛名經云:罪從心生,還從心滅;可知善惡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根本也。若求解脫,先須識根本;若不達此理,虛費功勞;於外相求,無有是處。禪門經云:於外相求,雖經劫數,終不能成;於內覺觀,如一念頃,即證菩提。
問、夫修根本,以何法修?答、惟坐禪,禪定即得。禪門經云:求佛聖智,要即禪定;若無禪定,念想喧動,壞其善根。
問、云何為禪?云何為定?答、妄念不生為禪,坐見本性為定;本性者,是汝無生心。定者,對境無心,八風不能動。八風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若得如是定者,雖是凡夫,即入佛位。何以故?菩薩戒經云: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得如是者,即名解脫。
按:六祖云:外不著相為禪,內不動心為定;與上說同。

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
        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
        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
於是為惠能薙髮,願事為師;惠能遂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
惠能於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似懸絲。今日得與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非累劫之緣,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
一眾聞法歡喜,作禮而退。
【解】(P.64)
講涅槃經= 印宗法師專修專講涅槃經。惠能大師雖不識字,但十五年前曾為無盡藏比丘尼講過此經。當時是無盡藏把經文唸給他聽,他加以解說;只不過聽一遍而已,十五年之後,他還記得這樣清清楚楚,這就是見性成了佛的境界。
無盡藏比丘戒尼的事,見本壇經第八品。涅槃經廣談常住,宣明佛性,宏闡一乘不二法門。你當明白佛性就是不二法門。「高貴德王菩薩」= 這一品,在涅槃經第二十一到二十六卷。這裡是其中的一段。
犯四重禁= 犯(破)了殺、盜、淫、妄,四戒,破此四戒,是不通懺悔的。
作五逆罪= 指殺父,殺母,害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犯者墮阿鼻地獄。
   
惡意對待佛教,惡性毀謗佛法,等如出佛身血。
    四個以上比丘,共守六和敬者,始為和合僧團。
    現代中,以破壞佛法,擾亂道場,破壞和合僧團事,為罪最大。
一闡提= 梵語,指沒有「成佛性」的人,譯作「不信」,不信佛法也。涅槃經云:
    一闡提者,不信因果,無有慚愧,不信業報,不見現在及未來世,不親善友,
    不隨諸佛所說教戒,如是之人名一闡提;諸佛世尊所不能治。故又名不可治。
當斷= 1當斷善根否?2當斷佛性否?
佛言= 1善根有兩種:一種是常(不斷,無漏),一種是無常(斷,有漏);這是相對的二法。可是佛性非常非無常,是不會斷的,所以是不二法。
2善亦有兩種:一種是善,一種是不善;這也是相對的二法。可是佛性非(P.65)善非不善,所以是不二法。
由此可知:凡是相對的,就是二法,可以把這個原則應用到一切法上去觀察。
蘊之與界= 五蘊(色、受、想、行、識)與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
五蘊與十八界,二者涵蓋了世間一切萬法。凡夫識淺,看它們是兩種法。可是有智慧的人,即覺悟了的人,能夠通達、了解一切法;他們知道五蘊就是十八界,十八界就是五蘊。因為一切萬法,歸納起來就是五蘊,展開來就是十八界。從相上講,固然品類繁多;但從體性上看,都是從自性中變現出來的,是一不是二。華嚴經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可知這個不二之性,即是佛性。
某甲= 印宗法師自稱,謙稱。     仁者= 對六祖的敬稱。印宗法師這四句話,是讚歎。
薙髮= 剃髮為比丘。時唐代儀鳳元年丙子正月十五日。六祖受法,及度惠明時,尚屬居士身,且禪宗二十八祖中亦多以居士身受法,可知,佛法在心不在相也。
願事為師= 印宗法師在法性寺講經及經營十多年,深得民信,卻能轉拜六祖為師,後得開悟,誠非常之人也。參見前、印宗法師註釋。
東山法門= 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俱住黃梅東山,六祖也在東山得法;道統相承,六祖繼續,所以仍稱為東山法門,即是「禪宗」。
懸絲= 生命吊在一根絲線上,隨時可以斷線而送命。
莫非..亦是..= 無非是多劫以來、我們共同所結的法緣,也是我們過去多生中供養諸佛,一同種下的善根,才能夠使我們大眾聽到如上所說、得到頓悟法門的經過與根由。
願聞先聖教者= 願意接受先聖的開示教導而效法之者。教之者,轉凡成聖也,可知佛陀的教育,即是聖人的教育,我們必定要見賢思齊,以達轉凡成聖的目的。
各令淨心= 各淨其心,使無污染,恢復本具之清淨心。金剛經云: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即真我也,如想證道,必須從清淨心著手。宗鏡錄云:破妄我而顯真我之門,斥情心而歸淨心之道。
各自除疑= 各個人斷除疑惑;能夠斷疑,就能見性;能夠見性,就和佛菩薩( 先世聖人) 沒有兩樣。
得法的關鍵,就在此處所講的淨心與除疑。「淨心」就是要修清淨心,像惠明在五祖會下多年,未曾開悟,就是因為他心不清淨。等到他拿不動祖師衣缽時,頓生警覺、而生慚愧心,乃向六祖求法。六祖首先要他「屏息諸緣,勿生一念」,身心放下;他做到了,所以他就能得法而開悟。
平日我們學佛,疑慮極多,所以佛才為我們說了那麼多的經典,來開導我們。我們對佛的教訓,一定要誠信無疑,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尤其在選擇修(P.67)行法門時,要誠誠實實的根據自己的根性來選擇;如果自己是中下根性,最好修行念佛法門,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絕不懷疑,絕不聽信他人之言改變,這樣,才能念到一心不亂,終能見性。 (淨空法師)
    △六祖的悟境,可分為三個階段:
(1)感悟─送柴去客店,聞客誦金剛經,一聞經語,心即開悟。這是本覺內薰,始覺初生的景象。凡是初次對佛法起信的人,都會有所感悟,只是機緣和感悟的深淺不同而已。
(2)理悟─六祖作菩提本非樹四句偈時的悟境,只是理悟,而且偏空;所以五祖才說:亦未見性。如此偈寫成:菩提權作樹,明鏡假為台,本來無污染,說淨亦塵埃。才是見性之說。
(3)證悟─聆五祖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大徹大悟,連說五句何其自性;而且這五句中,有體有用。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不動搖 三句是體;本自具足,能生萬法兩句是用。不偏空,不偏有,即空即有,是真正的見到了本性。這五句乃是全部壇經的精義。
△佛性,就是我們的自性,也就是自己的真心,真性。六祖悟的就是這個,諸佛菩薩所證的,也就是這個。我們學佛修行,還是修學這個。壇經以及一切經論,所開示的,也還是這個。我們如果想要在這一生中,能夠有所成就,能夠了生死出三界,能夠證得一心不亂,或明心見性,首先就要懂得這個道理。
六祖的法門,必須是上上根器的人才能受用;中下根器不得其門而入,無(P.68)法受用。可是淨土法門的一句阿彌陀佛,卻能使下下根器,也能成就此一上上智慧。
我們二六時中,只念一句阿彌陀佛,這就是不二法門,這就是無二之心,也就是一心。更就是修無上勝妙禪,就是修首楞嚴大定;大勢至菩薩就是用念佛法門、修成首楞嚴大定的。
一心,要在哪裡修呢?要在境界極不正常的時候修,要在你心情極不平靜的時候修,才能見到你的修持工夫。人在很生氣的時候,要能提得起佛號,把它壓住;在很歡喜的時候,也能用一句阿彌陀佛、把它壓住,這才是真工夫。如果你的心總是隨著外面的境界轉,就是工夫不得力;如果在臨命終時,那就非常危險了,必定會被境界牽著跑了,因為你自己做不了主啊!所以,念佛一定要在極憤怒,極快樂,極危險的時候修一心,多注意,一點都不放鬆,有了自己主宰的力量,才有把握往生。
△佛法修學的綱領,就是三皈依,皈依:覺、正、淨;三者是一而三,三而一。一樣得到了,另兩樣必定能得到。覺悟的人、就不會邪知邪見,心必然是清淨的。同理,心地清淨的人,必定是覺,必定是正知正見。須知:千經萬論,無量法門,方法手段,所修所證,就是覺正淨三。猶如一間房子有三個門,覺門正門淨門,無論從哪個門進入,都可以進入這個房子。但是,三個門、卻有難易之別。
從「覺」門而入者,是禪宗,就是六祖這個法門。走這個門的人,必須是上根利智;我們一般普通人走這個門,不容易進入。
從「正」門而入者,是教下。如天台宗,法相宗等宗派,都是從研習經典中、培養正知正見。走這個門,需要時間長,要深入經藏,修正自己的邪知邪見。從這個門進入,也不容易;但中上根器的人都可以走這個門。
從「淨」門而入者,是淨土宗和律宗,是念佛和持戒的人。走這個門、比走前兩個門,確實要方便一些;不通教理也可以,沒有很高的悟性也可以。只要念佛,念到心地清淨,就進了門。
對於我們末法時期的普通常人來說,唯有念佛法門、最有把握成就;所以佛在華嚴經中就提倡: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善才童子五十三參的成就,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普賢菩薩發十大願王,也是願臨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我們必定要死心塌地的、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壇經所述,可以幫助我們念佛得清淨心;並不是要我們去學禪講道,因為我們都不是上上根智的人。       ( 淨空法師 )
(P.70)
      般  若  品  第 

次日,韋使君請益。師陞座,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復云: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
【解】
復云= 此表大師語氣稍停,使聽眾放下萬緣,淨心聞法,以接受開示。
菩提般若之智= 覺悟自性真佛的般若智慧,有情眾生本來人人都已具有,只因一 念迷惑不覺,就沒有辦法自己體悟得到。
本自有之= 華嚴經曰:如來普觀法界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可知,般若不由外生,只在自己內證澈悟。
假= 借也,藉也;利用之意。
大善知識= 如善才童子得文殊菩薩的開示與指導,乃能五十三參而得證無上菩提。吾人當知、諸大菩薩從未離開我們身邊,如果我們誠心向道,日日精進,必得諸佛菩薩加持,即是得大善知識示導,而日有進步也。
示導見性= 開示指導見性之法;其法有三:一神變示導.二記說示導.三教誡示導.
迷悟不同= 六祖金剛經註云:凡夫不見自性,妄識分別,自生高下;諸佛自高,眾生自下。菩薩了悟人法二空,上至諸佛,下至螻蟻,皆有佛性,無所分別,(P.71)故一切法皆平等,豈有高下也。
又云:人人具足,個個圓成,本來是佛,與佛無異。迷則佛是眾生,悟則眾生是佛。
唐慧海法師云:迷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覺。迷人修因待果,悟人了心無相。迷人執物守我為己,悟人般若應用見前。愚人執空執有生滯,智人見性了相靈通。菩薩觸物觀照,聲聞怕境昧心。悟者日用無生,迷人見前隔佛。
志心諦聽= 專心一意的仔細攝耳而聽。
各得智慧= 似宜為「各開智慧」;以智慧本有,非外來,故不名得;能啟發,故宜為開。敦煌本無此句,在「示導見性」之下,僅有「善知識,遇悟即成智」一句;此即「各開智慧」之意。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解】
口念般若= 念金剛經、心經,固是口念般若,但廣義的說,一切佛經統統是般若。口裡雖然念經,卻不解其義,不能實際運用於日常生活之中;也就是修行與實際生活脫了節,這就是盲修瞎練,未得其正。
說食不飽= 楞嚴經曰: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與沒有聽聞是一樣);如72  人說食,終不能飽。華嚴經曰: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如果不能好好的修行,不能了悟自心的般若真性,佛法懂得再多,又有何用?
口但說空= 只會口說般若空,而不能真正修行,結果是見不到空性,終歸無用。
大智度論云: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般若波羅蜜中皆空,如上十八空義說。
如幻如化= 摩訶般若經:解了諸法如幻(魔術表演),如焰(五彩焰火),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回聲),如犍闥婆城(海市蜃樓),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神通所變化之物,空而無實),皆無實性也。
如露如電= 如朝露,如閃電,一現即滅;諸法如是,人身亦如是。
口念心行= 依文字般若教示,起觀照般若妙行,即可還照實相般若妙理,處處不離自性,心口自然相應。身口意皆智慧行,直達本性底源,即心是佛,離性無別佛也。
本性是佛= 入道要門論云:僧問:何者是佛?師曰:離心之外,即無有佛。
達摩血脈論:一切時中,一切處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
楞伽經:心外見法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槃;離生死故。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解】(P.73)  
猶如虛空= 摩訶不僅是大,乃大方廣且恆久圓滿義,無物可喻,不得已而以虛空喻之,更以下面八句形容之。
    六祖金剛經註:此心無始以來,無形無相,不曾生,不曾滅,當下便是;動念則乖。猶如虛空,無有邊際。
無有頭尾= 沒有開始,也沒有收尾。
諸佛剎土= 我們不僅對「我」法不能執著,對諸佛剎土、也不可執著,因為都是虛空。世間所流傳的舍利,肉身,聖蹟等等,也只是紀念事物,都是虛空,不可迷戀執著。唯有心地清淨了,一塵不染,諸佛剎土,就真能得到了,此即「心淨則土淨」也。
△佛法裡的真妄,「真」是永遠存在的,永遠不變的;凡是會變化的,就不是真的。我們看看我們的四週,有什麼是不變的呢?只有虛空是不變的外,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都是無常的,都不是真的。因此我們要覺悟到,萬物有、確實是有,都擺在我們眼前,但都不是真有,只是假有,幻有,妙有。「妙有」意指『有而非有』,真妙!它們全非真實,是因緣法所生,緣聚則生,緣散就滅,既然它們沒有自體,所以沒有自性。色法是極微積聚而成,就是因緣所生,沒有自性;所以色性是空。譬如水與波:水喻空,波喻色;水動波生,水靜波止,二者是一。所以色是空變現出來的,所以色空不二,所以說「色不異空」。反過來,從真(虛空)入假(色)看,即是「空不異色」。這種由真空或真心中,造作出宇宙人生森羅萬象,就是六祖所說的「何其自性,能生萬法」。那,自性本體又是什麼樣子呢?「本來無一物,何(P.74)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卻又能生萬法,一切具足,真是太妙了!不可思議!雖然生了萬法,一切具足,但其本性卻仍是一塵不染,還是「本來無一物」;仍然繼續顯示萬物,仍然還是一塵不染。因此古人常以鏡子作譬喻:鏡面乾乾淨淨的,什麼都沒有,本來無一物,卻能照映出外物而顯萬法;但鏡子依然是空空的,空有同時.空有不二。這個譬喻說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理論,比較容易懂。我們的真性,即自性起作用,同這個一樣,用水與波的譬喻,或用鏡子的譬喻說明,就可以明白。
我們再進一步來看,「色不異空」是從一切智上觀照到的,「空不異色」是從道種智上觀照到的。如果要得到事實最究竟的真相,就必須用一切種智去照了,才能得到最究竟的真相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中道智慧。諸法無性,緣生有相,整個宇宙人生、即一切法,都沒有自性。沒有自體,有事有相,這就是因緣生法,特別著重在「緣」上;「無性真空,緣生幻色」,這就是空與色的來源。何以說它是真空?因為它無性,無自體。但卻緣生諸法,森羅萬像;體相不立,空色不二。真是體,色是相;正如同水是體,波是相,水波不二。幻外無真,故曰真空;真外無幻,故曰幻色;這就把真相徹底說明了。在智慧的照見下,無有一法不是實相,真妄不二了。這就是「萬法歸一」,一切種智現前、萬法歸一了;性相不二。一就是大徹大悟,二就不能入門。六祖大師說:佛法不二,二不是佛法,不二法是一真法界,超越了十法界;十法界中有分別,有二,有真妄。一真法界中沒有分別,真外無妄,妄外無真。我們可以用做夢、來說明`全真即妄,全妄即真',就可以懂得了這個道理。
(P.75)我們常常問:我們的心是什麼樣子?平常日子的心,是什麼樣子,不曉得。但做夢時,心變出許多樣子給你看,夢境就是你的心的樣子。全心都變成了夢境,心是真的,全真即妄;整個夢境就是你的心,全妄即真。整個夢境既是你的心,全心就是整個夢境,此即:心境一如,心境不二;是一不是二。既是一,豈不是整個夢境、都是你自己?不能說、在夢境中的那些人身不是自己,是夢到別的人了。夢裡的一切哪裡來的?夢裡的山河大地,樹木花草哪裡來的?全是你自己的心變現的,那怎麼不是你自己呢?由此可知,開悟的人了解:法是什麼?一切萬法都是自己一個人變現出來的,一切萬法就是自己;這樣,就是證得了清淨法身。不再以這個肉身為自己的身,而是以萬法為自己的身;他多麼自在呀!他開悟了,從此不再以己身為自己,而是以萬法為自己,所以才能大慈大悲。愛誰呀?愛自己也,他沒有愛別人,因為一切法都是自己;沒有一法不是自己變現的。你卻不曉得,正如同做夢一樣,一下就覺悟了。呀!我正在做夢,這一切都是我自己;這個是改變的關鍵。從此,對冤家不生氣了,為什麼?都是自己變現的,如果生氣,那不是自己同自己過不去嗎?一切分別執著通通沒有了,顯示出一片慈悲,大慈大悲;所以慈悲是性德,是本性裡面的,正如王陽明先生所說的:良知良能。所以幻色以外沒有真,幻色就是真,故曰真空。正如夢境,夢外無心,故曰真心;真外無幻,心外無夢,故夢曰幻色。幻色真空是一,不是二,故說:全幻即真,全真即幻。是一法,決非二法,這是中道第一義諦,是一切種智照見的(P.76)境界。
妙性本空= 「空」,不是無,是「有」。只因為它沒有體相,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連心意也思惟不到,真是「言語道斷,心形處滅」;但它是確確實實的存在著。所以六祖才說:「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萬法。」這一點,要切實注意;切不可把「空」、解釋成『一無所有』!
雖然自性能變現一切萬法,但若是想在一切萬法之中、有所得的話,那又大錯了。「得」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屬於百法明門論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法之一,得不到的!縱使成佛之後,所得到的,仍是自性之中本來具足的。自性以外的東西,有哪一樣我們可以得到呢?所以佛陀教我們一定要除掉`得'、這個念頭(心經─無知亦無得),因為這個虛妄的概念,會障礙我們明心見性。
佛法並不排斥一切物質享受,也不是說物質享受不需要,試看華藏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的享受,何等殊勝。只是佛菩薩的種種享受,不同於我們凡夫;他們心中沒有執著,以清淨心享受五欲六塵。他們在享受中,有覺有觀,不迷惑,不起貪著,不生煩惱。他們不把享受當作真實事,沒有得失之心;沒有得失心,就不會生煩惱。凡夫不然,一享受,就會迷在境界之中,就想得到這個境界,就想佔有這個境界,這就錯了呵。
當然,在初學階段,我們先要嚴持戒律,切不可放任。修學到了高階段,進入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法界,能夠不生貪瞋癡的煩惱了,就可以享受適當的物質生活了。
我們應遵從佛的教導,在一切法中,離分別,離執著,離一切妄想;這樣,才能「得」到一切法,正如同金剛經上所說的一樣。 (淨空法師)
無有可得= 傳心法要云:此心即是佛,更無別佛,亦無別心。但悟一心,更無少(P.77)法可得,此即真佛。佛與眾生一心無異,猶如虛空,無雜無壞。如大日輪,照四天下;日升之時,明遍天下,虛空不曾明。日沒之時,暗遍天下,虛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奪,虛空之性,廓然不變;佛及眾生,心亦如此。若觀佛作清淨光明解脫之相,觀眾生作垢濁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歷河沙劫終不得菩提,為著相故。唯此一心,更無微塵許法可得。故若不悟此心,向外求佛,便是心上生心,著相修行;是惡法,非菩提道。
自性真空= 非空之空為真空,非有之有為妙有。
自性真空與虛無頑空不同。虛空無覺,故稱頑空;自性有覺,故名真空。但空其名非空其實,只空其相非空其體。真空不空,不空真空,是名第一義空。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
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解】
便即著空= 因為講到自性空,六祖又怕我們執空,所以要破我們對空的執著。 佛講萬法皆「空」,是為破凡夫的執萬法皆「有」;可是凡夫破除了對有的執著,卻又轉而執空。佛也就一再告誡,「空」也不能執著。而且、執空的病,比執有的病更嚴重,因為這是一種最惡劣的習氣;要改,難如登天。所以說法,一定要先將空義予以透徹的開示,才不會殺人慧命於不覺,慎之哉!(P.78)所以要空、有兩邊都不執著,自性就能夠現前,這就是禪家的「明心見性」的境界,也就是念佛人的「理一心不亂」境界。
空心靜坐= 指打坐時,任何念頭都沒有,修成的禪定,叫作「無想定」,果報在第四禪天中的無想天。佛家稱無想天為「外道天」,仍在三界內,定功大約是兩萬大劫,時限一到,幾乎沒有不墮三惡道的。而且無想天空空洞洞的,一點點享受都沒有,很不值得。著「有」還可以享受到人天福報;著空什麼都沒有,結果還得墮三惡道,真是可怕。
如果以為什麼都不想,就是心清淨了,其實這是著了「空」相。這是一種斷滅法,就是所謂的「惡趣空」,這種禪坐,非常危險!行者誤解了「空定」二字的意義,硬壓妄念不起、以為究竟;不知「壓制」仍是妄念,妄上加妄,怎麼會是定呢?這是外道禪的錯誤。
禪家靜坐時,在靜中是有「覺」,有「觀」;不是任何念頭都沒有。通常,古代禪家靜坐時,多半「觀心」,就是觀察念頭的起滅。念頭起來了,不管它是善是惡,只是很細心的去觀察:它從哪裡起來的?一注意到,念頭就沒有了,再繼續觀察它的去處。古人只在注意念頭的起滅上用功夫,後世人用這種功夫不得力,就改用「參話頭」的方式;這比觀心容易多了。由此可知:參禪靜坐,不是沒有念,不是沒有想。
六祖所傳的禪定,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是活活潑潑的,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中,不著相,不動心,不起愛憎,不起是非,不起善惡,不生煩惱。所以不是「死定」,而是「活定」。
(P.79)講到修行最方便,最保險的法門,還是念佛法門。念佛中有境界;念念都有阿彌陀佛,念念都有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行住坐臥,都可念佛;打坐念佛,就是有覺有觀;念到理一心不亂,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一句佛號,對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全可做到,樣樣具足,實在神妙!    ( 淨空法師 )
無記空= 不著善惡諸念的枯寂心性。此時,沒有般若智慧來判斷善惡,分別損益,是一種昏懵的枯寂心性。
世界= 世者、分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即是遷流現象;時間義也。界者、東南西北上下中央為界,即是方位區劃;空間義也。合之,與「宇宙」同義。
萬物色像= 這一段經文,先說世界雖然是虛空,但能生萬物;即是「虛空無實,卻又包羅萬有」。亦即「真空能生妙有,妙有即是真空」。也就是心經所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是一,不是二。
同樣的,我們人的自性真空中,並非空無一物,也同樣的具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一樣也不少。
我們明白了「自性本空」的道理後,就應該對一切萬物,包括自己的身形壽命在內,不起得失的念頭;如此、才能打破我執法執,自性才能圓滿現前。
世人性空= 大智度論云:性空者,諸法性常空,假相來相續,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熱,止火良久,水則還冷;諸法性亦如是。未生時空無所有,如水性常冷;諸法眾緣和合故有,如水得火成熱。
    又云:空者性自空,不從因緣生;若從因緣生,則不名性空。
(P.80)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解】
這一段,是說日常修行的方法。
善知識!我們的自性虛空無實,卻又包含了世間無窮的萬法,所以是大。當知世間萬法,都是在人性中顯現出來的;如果我們覺悟了,在一切人性中,無論是見到他人的善行,或是惡行,統統不取不捨,既不執著,也不受污染,更不要存有「我心量如虛空,一切皆能包容」的念頭。惟有這樣,你的心境才如偉大無邊的虛空,才能稱之為「摩訶」。
可知,我們的心量應該廣大如虛空,並且連「虛空」這一念,也不要執著,才能徹底遠離諸見,自證無上菩提。中觀論云: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空見就是諸見之一。如果我們離了諸見,卻又著了空見,終無是處。
我們學習佛法,要修「心行」,一切要在自性上見工夫,千萬不要著於機境;佛也好,法也好,都是機境。如果說心、說佛、說迷、說悟而有一法可得,即是有所著,就不是澈悟。
為邪見故= 因為他們的思想方法錯誤,不合正道的緣故。(非指撥無因果的邪見)
△對於一切善法,能夠不取,是沒有貪心。對一切惡法不取,是沒有瞋恚心。
(P.81)如果心想:「這是善法,我要學習。」「那是惡法,我要捨掉。」你的心就被染污了。要做到沒有取捨,心中清清楚楚,乾乾淨淨,這才是真正的覺悟,這才是真正的佛法。要時時覺悟到,虛空是何等的廣大,何物不能容?虛空是何等的清淨無為,有什麼污染可以沾染?我們週邊、縱有許多事情或環境惡劣化,感到滿肚子的不愉快時。或者,他人對我有些不禮貌的言語或行為,正引起我的怒意時;我們就要想到「世人本性,盡同虛空,無有一法可得。」這些小事,為何我這虛空不能容納?我應該容忍!我應該效法虛空!惟有如此從自己的內心改進,力求廓大自己的心量,恢復自己的自性,才是真正的修行。決不是裝模做樣,空心靜坐,唱唄念經,只說不行,這都是邪謬之見,不是真修行。
△大般涅槃經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謂之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恆,無有變易。
    大般若經云:
    不行色若苦若樂,是行般若波羅蜜;乃至不行一切種智若苦若樂,是行般若波羅蜜。
    不行色是我非我,是行般若波羅蜜;乃至不行一切種智是我非我,是行般若波羅蜜。
  
  不行色淨不淨,是行般若波羅蜜;乃至不行一切種智淨不淨,是行般若波羅蜜。
這兩段經文,都是告訴我們不要執著兩邊,更不可以執著任何一邊;通常是會執著常樂我淨而修行。如果執著常樂我淨的話,就會產生思惟籌量的心,(P.82)即生煩惱而墮生死之途。可知六祖開示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與佛說無異。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解】
用即了了分明= 真心一旦起用,就對盡虛空遍法界,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一切,無不清清楚楚。不起作用的時候,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起作用時,無所不知;雖然無所不知,但是沒有染著。可知,真心的「體」是大定,「用」是大智慧。
應用便知一切= 這是華嚴經所說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就是清淨心,心清淨到極處。當它起作用時,就無所無知。
六祖沒有念過書,沒有學過教,一生只聽了三分之一的金剛經,其他的經典都沒聽過,又是在獵人隊裡混了十五年。可是,他一出來與世出世間一切法接觸的時候,就無所不知,講得頭頭是道,還留下這部壇經給我們研讀。
他的智慧從哪裡來的呢?就是從心量廣大,心清淨而來。清淨心,廣大心之中,本來具足一切智慧(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是不必學的;這種智慧稱為「無師智」或「自然智」,也就是般若智慧。
(P.83)自然智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的,不過我們把它迷失了。何時不迷,這個智慧就會立刻顯現出來,如同六祖一樣。所以我們修行的目標,就是要明心見性,以求從自己的本性中,把般若智慧顯發出來。瞭解了一即一切的道理,即體即用,自自在在,無有滯礙,就是般若。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是「體」,一切指「用」。體就是用,用就是體;體用不二,體用一如。
一即一切者,體必具用,真如體中具足萬行功德莊嚴之用也。一切即一者,用不離體,萬法皆無自性,畢竟空寂,必歸於一真也。本來即體即用,無不自在;了之即縱橫無滯,是般若行也。
        一= 無知        一切= 無所不知
        一= 禪定        一切= 智慧
        一= 清淨心      一切= 清淨心起作用
        一= 鏡子        一切= 鏡子所照見的境界
        一= 能作夢的心  一切= 所作的夢境
「體」最重要,抓住體,「用」就自在了;迷失了體,用就不自在了。所以佛法教我們悟入自性,就是悟入本體,然後在用上得大自在。大自在就是不障礙,就是「事事無礙,理事無礙」;就是「來去自由,心體無滯」,就是般若。
這個修學的重點,首在修「一心不亂」。初步的功夫,就是要做到『八風吹不動』,功夫得力了,不為現實境界所轉動,慢慢的、一心不亂了,一切智慧自自然然就會現前。   ( 淨空法師 )
(P.84)一與一切相融,即其體為無礙。華嚴第九初發心菩薩功德品云: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這是最究極的意義。因為世間萬法,在真如法界中,雖現種種差別相,但其本體中並無絲毫的差別。種種之法,悉為絕對,而與一切法鎔融時,知其一,即知一切;如嘗海水一滴,即能知一切大海水之鹹味也。
從天台觀法言:有、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之說;示一境三諦之圓理。
又從觀境言:有、一心一切心,一陰一切陰,一境一切境之幽意。
在諸法上說:一塵一切塵,一法一切法,一界一切界,一國土一切國土,一相一切相,一色一切色,一毛孔一切毛孔,一眾生一切眾生,一身一切身,一人一切人,一字一切字,一識一切識等說。
如從修證迷悟言:有、一斷一切斷,一行一切行,一位一切位,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一顯一切顯,一欲一切欲,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一入一切入,一成一切成,一智一切智,一理一切理,一究竟一切究竟,一門一切門,一種一切種,一受一切受等說。
從破立權實言:有、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權一切權,一實一切實等解釋。 ( 箋註 )
傳心法要云:若能了知、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心境無二;一切即一心,一心即一切,更無罣礙。又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諸佛圓通,更無增減。
流入六道,處處皆圓,萬類之中,個個是佛。譬如一團水銀,分散諸處,(P.85)其貌,喻如屋舍;捨驢屋入人屋,捨人身至天身,乃至聲聞緣覺菩薩佛屋,皆是汝取捨處,所以有別;本源之性,何得有別?
永嘉禪師云: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
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 「生」宜作「起」,表性中本有,隨緣而起也。壇經記錄,每多語病,列出改正意見,作為參考,以利解釋,請勿誤會。
真性自用= 一切般若智慧,全部都是從自性產生,並不是從外面學習得來的,你們千萬不要錯會了意思。這種「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的能力,名為「真性自用」。只要心清淨了,即是真如顯現,真如如如不動,所變現的萬法,也都是實相;這就是「一真一切真」。
心量大事= 明心見性,轉迷開悟,乃成佛之大事,絕不可作 空心靜坐那樣不合正道般的小道之事。
凡人= 平常小老百姓。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 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
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解】(P.86)
唐言= 唐代使用之語言,即中國話也
一念愚= 一念迷    一念智= 一念覺
    一念愚即般若絕,=「絕」宜用「隱」(「絕」字落於斷見),
    
一念智即般若生。=「生」宜改「顯」(「生」字落於常見)。
念念不愚= 智能照境,慧能了境,有照了之功,方名般若。故於一切處所,於人於法,行住坐臥,一切時中,念念常照,不為境愚,不為惑迷,決不動心,決不起念,不逐任何塵緣,即是般若妙行。
一念=
1時刻之極短促者也。
2夫所謂一念者,蓋謂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如此,而無復有他念也;猶言心心如此,而無復有他心也;故心心念念,自懺前愆;心心念念,自悔後過。心心念念,去假歸真;心心念念,離假離真。心心念念,棄邪歸正;心心念念,無邪無正。心心念念,見性以為功;心心念念,平等以為德。心心念念,內心謙下以為功;心心念念,外行於禮以為常。心心念念,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心心念念,和光接物,通達無礙。凡若此類,是皆一念之大旨也。  (林子壇經訊釋)
真空= 指空有不二的「空」,不取不捨不染著、叫真空。
無形相= 六度中,前五度有形有相,般若沒有形相。心在一切事相之中,不迷不執著,就是般若智;如果一念著相,一念愚迷,般若智就失掉了。
西國= 印度  西國語= 梵語
波羅蜜= 到彼岸  = 究竟圓滿
解義= 引伸的意義
離生滅= 謂遠離六塵,解脫生死也。因為一切塵勞煩惱,皆由因緣和合,妄有生(P.87)滅,根塵相觸,為境所牽所致。如水之有波浪,前簸後湧,把舵不定,即名此岸。故生與滅是兩邊,離開兩邊、就是波羅蜜。
生滅起= 生滅就是生死,到彼岸就是離生死。六道輪迴是一個生滅相,如果能夠捨掉生滅,得到不生不滅,就是到達彼岸之相。一切法都有生滅相,生滅相是從生滅心來的,如果我們的心不生不滅,那麼見到外面的相,也是不生不滅。我們凡夫之所以見到、一切境界有生滅,是因為我們的心有生滅;我們的念頭剎那剎那的不斷生滅,這就是六道輪迴生死根本。生滅相是妄心、亂心,佛陀教我們修定;定心沒有生死,「定」是一心。一心所見外面的境界、就是一境,佛法稱之為「一真法界」。我們如果能修到「一心不亂」,就可以看到真相了;凡夫用生滅心、所看到的是幻相,不是實相。
如果從境界之中、去求不生不滅,是求不到的,應該迴轉來求之於自心。自心清淨了,外面境界就清淨了;清淨心中可以生起圓滿的智慧,照住外面的境界,那就叫做「彼岸」,那就是「一真法界」。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就是「圓滿的大智慧」;是禪宗證悟的標準。念佛法門的「理一心不亂」,與此相等;如果在娑婆世界念不到這個標準,可以先念成「功夫成片」,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彌陀教導下再繼續往上修,終必完成佛道。這是念佛法門比較殊勝之處。   (淨空法師)
凡夫之所以起生滅心,是因為忘本!世人無事常生波,處處自縳自礙,不知(P.88)水常流通之妙。世事無一件不是苦,但無一事不可轉苦為樂,轉樂歸空,而臻極樂。倘知心如虛空,萬法無滯而常流通,即可因慧得福,福慧雙修。奈世人不信此義,不修此行;若如六祖所言:一念修行,自身等佛。人生福緣,莫大於此也。又眾生同具佛性,本可同得此福緣,然而信者上登佛聖,不信者下墮三途;相形之下,大悲心不覺油然生起矣。故執我堅固者,待人必薄。人情涼薄者,必不了達人倫之義,對佛對父母對師長,尚無恭敬心,安望其能慈悲於眾生乎?此理不透而欲成佛,可乎?!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解】
迷人口念= 迷人只曉得口念,不知道「力行」才是修行的正確方法。念經念佛,念中生妄想,生執著,就是錯誤。何況在日常生活中,又不持戒,不依照經示修正自己的錯誤行為。須知、念中有妄念,則煩惱障起;若有是非,則業縛流轉,都不是般若行。
念念若行=
正確的修行方法是「力行」,修學目標是「覺,正,淨」。
依般若修行的過程,有三個層次:初學的人用「觀照」。觀照、就是提起警覺,隨時注意,發覺過失錯誤,立刻即時改正,使其不致於一直錯下去。雖然
(P.89)錯,時時錯,但時時覺,時時改;這就是古人所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的意思。這個「覺」,就是觀照功夫,覺得越快越好。我們所有做錯的事情,都是因為不覺。譬如說,聽到旁人講句不順耳的話,脾氣馬上生起來了,立刻一句「阿彌陀佛」,覺悟了,馬上把瞋恚之心壓下去了,就不會繼續錯下去了;所以要覺悟得快。如果能夠時時刻刻、都能很快的覺悟,就是功夫得力了。念佛的功夫也有三個層次:第一個是「功夫成片」,相當於「觀照」。念佛時,如果煩惱習氣一旦生起,立刻用一句「阿彌陀佛」取代煩惱,這就是覺。不過,念佛的方法比觀照的方法要容易,更得力,功德更大,因為念佛法門是二力法門,與彌陀願力相應,佛號念久得力了,自然就會得定,提升到第二階段。
禪宗的第二個階段是「照住」,到此時,煩惱就不起現行了,就斷煩惱了。觀照是伏煩惱,照住是斷煩惱。再提升,就是「照見」,這是破無明的功夫,是最上乘的功夫,就是心經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的功夫。
念佛人的第二第三階段,是「事一心不亂」和「理一心不亂」,與禪宗的照住和照了照見相當。禪宗的照住和照了,都很難做到,但念佛法門因為依仗彌陀願力的協助,只要念到功夫成片,伏住煩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繼續修行第二第三層次,終必完成普度眾生,究竟佛果的大願。
大乘經典全都是講般若,都是從世尊般若海中流露出來的,如果我們口念心不行,沒有觀照,就是迷人,有妄也有非。如果天天念經念佛是提醒自己,時時觀照,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與行為,這就叫「真性」。覺悟到「這個法門真好」,就是得了「般若法」。照著這個方法來修行,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P.90)見解、行為的人,就是般若行。   (淨空法師)
一念修行=「一念」就是「一心」,就是「清淨心」。只有一念,不能有第二個念頭;一念是真,二念就是妄。只要能夠一念,就與佛沒有不同。
凡夫即佛= 凡夫與佛的本性是相同的,佛性與凡夫性是一性,非二性;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迷了就叫凡夫,悟了就叫做佛。
煩惱即菩提=
貪瞋癡三毒是根本煩惱,所感果報就是三惡道,佛以戒定慧三學治之。煩惱體性與菩提體性也是相同的,是一,不是二;迷了叫煩惱,悟了就叫做菩提,一椿事情,兩個名詞而已。迷人念念生煩惱,悟人念念生智慧。所以「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所以「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
為什麼會著境的呢?因為執著!心中對外境起分別執著,迷了,於是煩惱痛苦產生;譬如說,看到一個女子,心中覺得她很美,就想追求佔有,於是種種煩惱痛苦產生,於是終日、終年,甚至終生不得安寧。其他如財寶,名位,學問,莫不如是。假如能看得開,真正覺悟了,知道這一切都是無常的幻相,五欲六塵,都是虛幻的存在;但如果是自己的福報,是可以享受的。雖然享受,一方面、決不可以執著,把它當夢境看待,自在的享受。另一方面,要惜福,不可過份享受;當知、現在的過份享受,即是未來三惡道的業因。
佛陀教導我們:要隨緣而不攀緣。其意、就是要我們不要去執意追求五欲六塵的享受,自然的福報可以享受,但也要不取不捨不執著,這就得大自在;這就是轉煩惱為菩提。反之,起一念分別執著,就會起十分的煩惱痛苦;那就是轉菩提為煩惱。  (淨空法師)
(P.91)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
【解】
無住無往亦無來= 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從自性中流出,念念不住,沒有過去的事相,也沒有任何的執著與分別。三世諸佛之成佛,是因為他們的自性圓滿智慧現前,不是從外來的。因此人人都是佛,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是佛。
五蘊= 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蘊近似物質,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受蘊就是感受,想蘊就是想像,行蘊就是行為或造作,識蘊就是了別。色蘊屬於物質,後四屬於精神,乃是構成有情身體的五種要素。
色從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識由妄念而生,故五蘊諸法,如幻如化,從因緣生本無實性,當體即空。
塵勞= 塵者六塵 (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乃六根所緣之外境,能污染清淨真心,形成諸種煩惱,使本性不能顯發) ,勞者,勞苦疲倦。合之,由諸多煩惱而造成之勞苦疲倦,即是塵勞。又此詞常與「煩惱」同義,此處不作此解。
△此句似應為:當用大智慧 空彼五蘊煩惱塵勞,為宜。( 五蘊非可打破,只要息妄,真心自顯也;空五蘊亦非屏絕廢除。如 心經:照見五蘊皆空。)
三毒= 貪、瞋、癡(無明)謂之三毒。
戒定慧= 破相論云:三聚淨戒者,即制三毒心也。菩薩於過去因中修行時,為對(P.92)三毒發三誓願:誓持一切淨戒以對貪毒,誓斷一切惡,常修一切善以對瞋毒,誓度一切眾生、常修慧以對癡毒(無明)。
誓斷一切惡,即攝律儀戒,戒也。誓修一切善,即攝善法戒,定也。誓度一切眾生,即饒益有情戒,慧也。故云:變三毒為戒定慧。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歎,莫能具說。
【解】
八萬四千= 無量無邊,喻也。如:世人有無量無邊煩惱,所以有無量無邊智慧。
若無塵勞智慧常見= 息妄即真也。但若無塵勞.難顯智慧.故不有塵勞.何用般若.
無念= 無妄念,即心清淨;乃無念之念,生無生相,住無住相,滅無滅相,有如明鏡照物,不染一塵,不將不念;是為無念。
無憶= 過去種種事相,概取為空;即是無住,亦是不取(一物)。
無著= 不執著、不分別於當境一切事物;即是無來,亦即不捨(一物)。
無憶無著= 若無追憶過去,就不會有執著,就不會生誑妄心而起惑造業。若用自性般若,發智慧心光,觀照十法界一切法,都無自性,故不取。以一切法不離自性故,離心無法故,故不捨一切法;捨之即成斷滅空。不取不捨,即是(P.93)見自本性,而成佛道也。
甚深法界= 一真法界。清涼大師觀經疏云:一真法界,謂寂寥虛曠,沖深包博,賅括萬有,即是一心。要知:一真法界是所入、所證,一心不亂是能入、能證;此意,一心不亂是修因,一真法界是證果。如果我們能修念佛法門到一心不亂,就能證入一真法界,其法至為簡捷。
三昧= 三摩地,正定也。住緣一境,離諸邪亂之意。慧遠大師曰:三昧者,專思寂想也;思專則志一不分,想寂則氣虛神朗。氣虛則智恬湛照,神朗則無幽不徹。
三昧,中譯為「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者持諸功德也。合之,以正心持諸功德也。此意:謂以平等心對待一切境界,則一切境界無不平等,即是等持,或三昧。
般若三昧= 大智度論:般若不異三昧,三昧不異般若。般若不異菩薩三昧,菩薩三昧不異般若。般若三昧即是菩薩,菩薩即是般若三昧。又:散亂心中,但有智慧,不名三昧。今從師聞已,一心思惟,名為三昧。攝心不散,智慧變成三昧。
持誦= 信受篤行謂之持,朗讀熟記謂之誦。
具說= 一一詳細解說。持誦金剛經之功德;請讀金剛經經文。
△六祖以上所說`修般若行'云: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又云: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又云: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可見,修般若法、就是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六塵莫存印象,不要記憶,不94  要執著;也就是要做到「無念」,使我們的心清淨。但對六塵卻也要不捨一物,才能顯現心量廣大。看起來、想起來這個修法,似乎很容易,可是真正做起來卻很難。因為有情欲的眾生,要想不被六塵所引動而無念,正如要截斷四十里江流一樣的困難。而且,心念是連續不斷的,任何一念生,都是妄念;如果真能做到一念不生,卻又是無明,極可能趣入斷滅空。所以,後來的禪家,都以參話頭的方法,來代替直指心性。
淨土念佛法門,卻是用一句佛號來代替這一念:眾生的真心就是佛,就是阿彌陀佛,這是本覺。眾生口念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這是始覺 。四六時間,口念阿彌陀佛不停,即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也是漸進覺。往生見佛,圓成佛道,就是究竟覺。這個修行的方法,簡單迅捷,修清淨心,開般若智,無論上中下根修此,人人都可達到六祖的標準。

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受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
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解】(P.95)
最上乘= 一佛乘也;不見垢法可厭,不見淨法可求,不見眾生可度,不見涅槃可證,不作度眾生心,不作不度眾生心,是名最上乘。
天龍= 諸天與龍神,為護法八部眾之二眾。
閻浮提= 新譯「南瞻部洲」,為須彌山南方之大洲;即吾人所居之地球也。
如漂草葉= 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喻佛說一乘大法,化澤一切,普及法界。城喻權教大乘,邑喻中乘,聚落喻小乘。三乘權機,都不明如來出世本懷,故聞一乘大法皆不信受,故喻云:悉皆漂流,如漂草葉。若雨大海,乃喻會權歸實,一乘大法雨,普澤群機,平等平等,毫無差別之意。
本性自有般若之智= 所以六祖聽金剛經開悟,只是一個增上緣而已。若從事緣來看`開悟',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三項,都是自己本身必須要具足的,佛菩薩,或善知識只能給我們做增上緣。
觀照= 以智慧照察事理也。
不假文字= 楞伽經:我等諸佛及諸菩薩,不說一字,不答一字;所以者何?法離文字故。但諸經論文字如此眾多者,是為學者工具故,學者心中千萬不可存有文字是法的觀念;如有此念,學道即生障礙。經句乃是借用法門,觀照還在自己。尤須知,頓教是因某人緣熟,故一聞即悟,若是心馳於外,累劫不能證入。
經文猶如鏡子,可照見面孔污垢,總以擦面為主;光看鏡面,污可去乎?經文在漸修,修行緣熟,清淨心現,智慧自見,即可如六祖一聞即悟,再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徹大悟;千萬不可誤會而不讀誦經文也!
悉受蒙潤= 譬如下雨,大樹吸收多,小草吸收少。佛說法,也是一味,不論上根(P.96)下根,吸收悟解,各各不同,但最後還是像雨水一樣,由溪河流歸般若大海,同為一體。
頓教= 對漸教而言。頓者極其迅速之意,說迅速成佛之教法,謂之頓教。
根性小者= 猶如苦旱三年,植物盡枯,忽然下雨,頓成甘露。但大樹非小雨可救,大雨又非小植物所能堪受,都被沖倒;其雨不能兩全。說般若法,小根人聞之,定然恐怖;所學已有成見也。故學法不可有執見,世事無定義,是非乃假名,一定要能通達,決不固執,`無住'之妙用方顯,方不為浮雲所覆蓋。
大智人=
邪見障重= 眾生本來沒有差別,現在出現差別的原因是什麼呢?「邪見障重,煩惱根深」。根性的大小,就是業障的淺深;業障淺,就是有善根,或有大根性的人。業障重,就是沒有善根,或小根性的人。
(P.97)業障的輕重,其實都是假的,從真實法上來講,眾生都是平等的;關鍵是、要去掉見解。佛法最高明之處是,不要求你接受佛的見解,佛只要我們大家、把各自的見解統統捨掉,由此實現平等。佛要我們把所有的見解,所有的疑慮,所有的分別執著,統統放下,恢復本來面目。所以說:有知有見,就是邪見(就是凡夫) ;無知無見(如同木石),那是無明。諸佛菩薩把兩邊離掉,中道也沒有,這個心才真正清淨了。
念佛人一句阿彌陀佛,就能避免「有知有見,無知無見」的邪見與無明,比禪宗的觀照方法,便捷多了。  (淨空法師)
開悟頓教= 開悟於頓教。說頓悟之教以得明心見性也。唐慧海法師:此頓悟門,以無念為宗,妄心不起為旨,以清淨為體,以智為用;不離此生,即得解脫,是為頓悟之教。何以知之?譬如獅子兒,出生時即為真獅子也。
常起正見= 正者本來清淨無染也,以慧照力見及於此者,乃為正見;實即不動心,遠離一切邪知邪見。非指善惡邪正相對之正也。
常不能染= 人,永遠也不能做到沒有煩惱塵勞,因為有業報也;重要的是要做到不染污。就是心中不要有任何執著,心地清淨;任何煩惱臨身,平靜處理,知道這是因緣果報,不怨天,不尤人,理智辦事,保持清淨心即是。

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
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 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大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
【解】
內外不住= 心於內於外一概不執著,正是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意。
(P.98)內指根性,即八識、五十一心所,不許六塵落下印象;外指六塵,決不執著。
要把這些統統放下,不要放在心中,則內心清淨,來去就自由;否則就不自由了。
凡夫執有,二乘執空,權教菩薩執度眾,菩薩執「有眾生可度,自己可度眾生,眾生為他所度」;這些都是執著,都要除掉。一定要學「無住生心」,通達一切事理的實相,才沒有障礙。尤其要注意,這個有「要除掉」的念頭,也是染污。
譬如說,有些人念佛,總是想「求一心不亂」,這個想,就是障礙,必定要除掉,才能達到一心不亂;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就是這個意思。這四句是指出、佛廾二年講說般若經典之宗旨與綱領。
執心= 人我執、法我執是一切執著的根源,般若經云:人空,法空,空亦空。這才真正破除了執著心,才能達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做到真正通達無礙。
般若經= 汛指世尊廾二年中所說的全部般若經典總名。如大般若經,放光般若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等等。(P.99)
修多羅= 譯為「契經」,即佛所講之諸經典也,因能契合眾生上中下諸根性,貫穿一切法相,所以名之為契經。要知:經為迷心者說,註為迷經者解。一切諸經皆因不同根性而各說,故因機說法,必定要有般若智慧方能建立。「諸文字」指歷代祖師大德,對諸經典研讀所寫的各種文章。
大小二乘= 對小機說羅漢道,名小乘。對大機說作佛之道,名大乘。從經典言:四部阿含經為小乘,法華經維摩經等為大乘。
十二部經= 即「十二分教」,乃就佛說諸經典,依其體裁分為十二類,如:契經,應頌,諷頌,自說...等等。
小人大人= 指根性小者為小人為愚人,根性大者為大人為智人。
即與智人無別= 人,都是平等的;智人、愚人、大人、小人,只不過是迷悟程度的差別而已。迷了,就是愚人,小人,凡夫;悟了,就是智人,大人,佛。所以學佛人的宇宙人生觀,一定要建立在「萬法平等」的觀念上,才容易破邪見,斷煩惱。須知,一切煩惱都從不平等產生,高下、美醜、貢高、好惡等等觀念一產生,煩惱就來了。
平等觀念也是菩提心的基礎;沒有平等觀念,真正菩提心永遠也發不出來,只不過是嘴巴上說說而已。常修平等心,清淨心,菩提心自然現前。
(P.100)
真如= 真實(非虛妄)如常(無變易)也;謂此真實,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 如。真如又名:佛性,實相,法身,如來藏,法界,法性‥‥即是自性清淨心。
宇宙萬法就是如,一切萬法盡在我人心中;你要知道心是什麼樣子嗎?萬法就是心的樣子。唯識說得很明白,一切萬法乃是心的相分,是心所變現出來的。譬如做夢,夢中境界歷歷如真,醒來卻空無一物。夢中境界從哪裡來的?是自心變現的,所以夢中的境界,就是心的樣子。
心裡面本來沒有東西,但能變現出萬法,所以六祖才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能生萬法。夢中變現出來的,有自己,有好人,有壞人,有山河大地,有冤家對頭,結果都是自己的心所變現;你還能嫌厭那些冤家對頭嗎?你還能糟蹋山河大地嗎?他們都是自己的心的變現幻像;由此深思,平等心自然現前了。也可以了解,佛要我們在自己心裡求法,不要到萬法裡去求法的道理了。  (淨空法師)
我= 非指日常所見肉體之「我」,乃指自性心靈之主宰我。
本元= 本源。我本來源頭的自性,原是清淨毫無染污的。
自性清淨、就是自心沒有妄念;如果自心裡頭有妄念,有思惟,有想像,就通通落在第六意識,就不會開悟。一定不要用第六識,要離心意識,離一切分別。離一切執著,就是離第七識。一切不落印象,就是離第八識。如此,才是用心如鏡,照得清清楚楚,卻無一塵可染;才能轉識成智。
若識自心= 明心。明心即是見性,心性一也。本性迷了叫做心,叫做阿賴耶,心(P.101)意識.心就代表無明.把無明去掉.心明了就是性.就是見性.見性就是成佛.
淨名經= 即《維摩詰所說經》之別名。
即時豁然= 當時一下子全都明白了,識得了自己的真心本性,自然能成佛道了。
頓悟菩提= 禪宗教學的手段是頓悟,教學目的是見性。
佛門的教學是 信 解 行 證,都要專一。即是:
      信一心─自性清淨心。    解一理─實相般若。
      行一門─一門精進。      證    ─無上菩提,正等正覺。
大善知識= 凡能為一大事因緣,出現世間,荷擔大法,普攝群機,化導眾生,皆令見性者,始稱大善知識。
直示正路= 此大善知識必然以直心對我們開示正道。這是因為雙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因緣關係;大善知識才能教化指導,學者一經指點,即得見性。本經前所述之惠明禪師,與後將述及之志誠禪師等,皆此事也。
化導= 教化指導也;化導之目的在令學者能得見性。
(P.101)
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
何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解】
本自具有= 華嚴出現品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相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相,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若能明心見性,一切智慧現前,則世間一切法,無不通達,毫無障礙;所以說:若自(性)悟者,不假外求。
若一向執謂= 如果一直執著的認為:必須要向一個善知識去求法,才能得到解脫的話,那就錯了;因為那是「心外求法」,是迷惑,絕對不能開悟。阿難尊者就是犯了這個錯誤,他以為他的大哥釋迦牟尼佛一定會給他智慧,自然可以成道,何必苦修呢?結果,害得自己一生沒有證果。所以,千萬不可心外求法,不可有依靠他法他人、可以得道的想法。
正真般若觀照= 正當的方法,就是自己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所有妄念統統消滅了;所以諸佛菩薩對般若萬分重視,其理即此。因為般若一起,無量劫來的妄念煩惱和業障,通通消滅,絕對不會存留。經中說,般若就像太陽一樣,無數劫來的妄想、分別、執著、煩惱、業障,就像霜露一樣的消失了。可是,正真的般若觀照,是從自己的清淨心生出來的,其最佳方法就是「一心不亂」。一心的作用就是般若觀照;一心是體,般若觀照是用。我們修行,(P.103) 修的就是要得清淨心;念佛若能念到一心不亂,一剎那間,你的妄想業障全部消滅。宗門的無念無住,參話頭,其作用也是如此;一心不亂、就是般若起時!
識自本心= 唐代慧海曰: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處,即名了了見本心,亦名了了見性。這個不住一切處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脫心,亦名菩提心,亦名無生心,亦名色性空;經云,證無生法忍是也。汝若未得如是之時,努力努力,勤加用功,功成自會;所以會者,一切處無心即是會。言無心者,無假不真也;假者,愛憎心是也;真者,無愛憎心是也。但無愛憎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脫也。
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 此指出:法身、解脫、般若三德。
此三,成△形,表三德各不相離,互相攝入;開則為三,合則為一,總成三德。其妙處在:但淨本心,即明本(心)不染雜,即現法身,而成△三德。(P.104)
無念= 頓悟入道要門論云:無念者,一切處無心是;無一切境界,無餘思求是,對諸境色永無起動,是即無念。
又云:頓悟門、以無念為宗,妄心不起為旨,以清淨為體,以智為用。
    問、既以無念為宗,未審無念者,無何念?
    答、無念者,無邪念,非無正念。
    問、云何為邪念?云何名正念?
    答、念有念無,即名邪念。不念有無,即名正念。
念善念惡,名為邪念。不念善惡,名為正念。乃至苦、樂、生、滅、取、捨、怨、親、愛、憎,並名邪念。不念苦樂等等,即名正念。
問、云何是正念?
答、正念者,唯念菩提。
問、菩提可得否?
答、菩提不可得。
問、既不可得,云何唯念菩提?
答、當知菩提,假立名字,實不可得,亦無前後得者;為不可得故,即無有念,這個無念,是名真念。菩提無所念;無所念者,即一切處無心,是無所念。如上所說種種無念者,皆是隨事方便,假立名字,皆同一體,無二無別,但如一切處無心,即是無念也。得無念時,自然解脫。
(P.105)簡單的說:無念,只是念而無住,不是不用念。即是面對六塵,無分別,無妄念.無執著.不捨不離;但持一正念。此一正念,禪家即是所參「話頭」,淨宗即是「南無阿彌陀佛」一句;此一句佛號,實為殊勝。因始覺合於本覺,如果淨念相繼,即是「是心作佛」,即是明心見性也。
但淨本心= 只要使自己的心清淨,無論運用在任何地方,一概不染不著。
使六識= 諸佛菩薩使用六識,是在瞭解八識情況,轉成四智運用;凡夫是在糊里糊塗的亂用,所以動輒受污染。凡夫必定要得到清淨心,轉八識成四智( 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 ,則於六塵中,才能無染無雜;才能來去自由,通用沒有障礙。
無念行= 直了自心,無性無念;則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手執捉,在腳運奔。六根門頭,無障無礙,六塵堆裡,無染無雜;謂之無念行。(海水一滴云)
當令念絕= 如果不明其理,將無念認為是不能有任何一點念頭,一片空白,使自己的念頭道道斷絕,這就被「空法所縳」,落入了根本煩惱五惡見的「邊見」中。
      ( 五惡見= 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統稱見惑。)
    如果如此修定成功,即成外道「無想定」,升無想天(在四禪天中),壽命終了,還墮惡道,未免輪迴也。
(P.106)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解】
同見= 對於見解相同,修行相同,同此深入一乘,信而無疑的人可以傳授;大家埋頭實修,如同奉侍佛一樣,畢生精進不已,必定能夠超凡入聖,證得果位。可是一定不要忘記,代代相傳下來的、以心傳心、以心印心的默傳交付手段,也不可隱藏正法任何一部分而不傳授。
對於那些見解不同,修行法門不同的人,就不必講授這個法門,以免遭致毀謗佛法與祖師大德之過。
同見同行,以佛性同,則一切同,可以傳授頓教;若非同見同行,則人我對立,易生誤會。以我之故,引彼之惱,致生疑而毀謗於法,不獨是我罪過,且損毀前輩祖師大德,連般若妙用亦昧之矣。
默傳= 以心傳心,見性成佛,此等傳授,在言語之外,付與個人,故曰默傳分付。
別法= 指非禪宗一派者,亦指非同一師承者,又指中根以下者;非其人傳之,兩 無益也。般若以觀機為第一,自己無力,勿急於慈悲;慈悲而無方便,即作孽矣,慎之哉!
前人= 前輩祖師大德。
(P.107)
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
【解】
無相頌= 理絕眾相,即名無相。
    於一切相離一切相(無取無捨也),即是無相。無相之相,是為實相。
    大智度論云:般若波羅蜜是無相相。故無相頌者,心地無相之歌頌也。
頌= 又名偈頌,是十二部經中體裁之一,其形式如同我國的詩歌,但不講究押韻與平仄,以三,四,五,六,或七字為一句,四句為一首偈。其目的是便於背誦或朗讀。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1)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2)
【解】
說通= 又名教通,說法逗機之相也,意即教學、說法自在也。楞伽經云:謂說九部種種教法,離異不異有無等相,以巧方便隨順眾生,如應說法,令得度脫,是名「說通相」。
心通= 即宗通;能了悟諸經所說主要旨趣也。宏德禪師曰:宗通者,即悟諸佛之心宗也;乃達摩大師單傳直指之道。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惟在當人自證自悟,到無證無悟之地。所以從上諸老遞相出興,向千聖頂、擰上提持者(= 這)一著子,俾學者盡得單傳直指之妙,方謂宗通也。
(P.108)佛法中,所說的「宗」,通常是指禪宗,所以「宗通」實指、在禪宗中一切通達;亦即、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如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宗通,也就是心通。此時,妄心捨離,真心現前,十法界依正莊嚴,一切事宜無不通達。得心通,乃能得說通。如心不通,即是有煩惱障所知障等惑障,業障,報障,即不能將佛意說得通達順暢。
清涼大師云:宗通自修行,說通示未悟。這是說:宗通自己開悟,開悟後才能教學眾生,這才是「自覺覺他」的真意。
又云:宗說俱通,為大宗師。
如日= 明心見性了,自行化他,其心如太陽常在虛空,並無依靠,此即「無住」。真如本性,雖周遍法界,如如不動,但光明四射,不照而照,此即「而生其心」。這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體有用。從本文看,心通就是體,說通就是用。
唯傳= 佛法教學的目的,就是教眾生明心見性,諸佛出世所傳,亦是如是,所以六祖所傳,也就是明心見性的心宗方法。凡不以明心見性為宗者,都是邪宗,都不是正法。世間法所傳者,都是說通之法,佛法不注重說通之法,因為得了心通之後,自然就有說通之法。
法即= 佛法教學,無論自修或教授,沒有頓法漸法之分。
【偈一二首語譯】=
1. 我已十分透徹的說明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心法。
悟得了心通之法後,就如同太陽常處在虛空中一樣,如如不動;但光明四射,不照而照,普度眾生。
傳授給眾生的是、諸佛唯一所傳的明心見性道法;對於此外的法門與外道,就要破除它,使歸於一佛乘,以顯佛的正法。
    2.佛法的學習與傳授,並沒有頓法漸法之分,     只是由於學者的根基有所不同.在沉迷開悟的時間上.就有快和慢的差別.
      但是,這個「明心見性」法門,  卻不是一般根性較低的人、所能明白了解。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3)
       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4)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5)
【語譯】
  3.千經萬論的說法與法門,雖然無量多,    總合起來,其理卻只有一個─一心,或清淨心,真心,見性。
    處在諸多煩惱的黑暗境界中,    總要修清淨心,使自性般若、能發出如太陽般的光明智慧,以照破黑暗。
4.邪念若發生、就產生煩惱,    正念卻可以除去煩惱;    但是,一定要邪正兩邊都不立,中道也不存,    心中要清清淨淨,除佛念外,一念不生,才能照到一真法界。
5.菩提本是自己的本性,(P.110) 只要起心動念、無一不是妄念,    清淨心處在虛妄境界中,    只要保持邪正都離的菩提正念,如念佛,發願度生,就不致發生三障的障礙。
【解】
說即= 說教的方法,雖有千萬種,但綜合其理,卻只有一個「一心」(真心,見性),所謂「千經萬論,歸於一心」是也。
慧日= 般若智慧如太陽,能照破黑暗陰冥。如果學佛能到一心不亂( 明心見性 ),心中就能常生智慧,照破一切煩惱,渡一切苦厄。
邪正= 如何生智慧呢?就是要兩邊不立,中道不存,清淨無餘。最重要的就是「邪正俱不用」才能得到清淨心,即是一心;清淨心所照的法界,就是一真法界。
菩提= 如何自覺呢?要記住:菩提`本來'就是自己的自性,在任何境界中,千萬不要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即是妄!不起心動念,就是覺。也要知道,發心宏法,發心度生,這是發的清淨心,不是妄心。
清淨心在虛妄的境界中,一定要保持`邪正都離'的正念,如念佛,如度生,就不致發生三障─煩惱障,業障,和報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6)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7)
【語譯】
6.世人如果想要學道、修道,    無論行善的人作惡的人.任何式樣人.在任何環境裡.都可以修學佛的正道;
(P.
111) 只要常常警覺自己的過失,立刻加以修正,    時時保持清淨之心,這樣,就合乎佛道。
7.一切有情眾生,各有各的色身,各有各的生存方式,各有各的修行方法,    明瞭了這種道理,就不應該相互有所妨害、而產生煩惱。    應互相尊重其生存道理,而講求互存之道的觀念去修道,才是正道;    離開了這個道理去修道,是不會有修道成功的結果。
【解】
一切= 無論是何種樣人,多善根福德,少善根福德,甚至無善根福德;無論修學在順境,在逆境,在山林,在鬧市,都可以學道,修學佛法。但要把握一個原則─要常常自己看見自己的過失。古德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就是妄念,就是邪見;妄念邪見若起,立刻覺醒,就可立刻改正,這就合乎「覺道」。我們在四六時中,要時時警覺,任何起心動念,都是過失,都要修正,這樣,才合乎覺道;合乎一心不亂的要求。一切盡不妨,是於善惡 是非,心自平等,不存二見;並不是說:一切行為無妨修行,可以放縱也。
色類= 一切有情眾生各有各的道理─生存的道理,生活的方式;但各各不相妨害,不相擾亂,這是我們與眾生相處之道。之所以會有妨惱,一定是因為造業及受報而發生。明白了這個道理後,在眾生環境中,就決不要起心動念,要不分別,不執著,保持清淨心。如此,才能發現眾生的真相,才能發大慈悲心去救度他們;但,也要明白,要眾生機緣成熟,才能去救度。否則,反會妨害他們被度的時機與因緣;相機施教,甚為重要。脫離了眾生的道理,另找其他的方法去修道,那是得不到結果的。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8)
       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9)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10)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腿臥。(11)
【語譯】
8.勞勞碌碌的奔波了一生,沒有早早的修學佛法,沒有好好的認真修道,    到老來卻只落得悲哀和懊惱。
    要知道,佛法的真道,    祇是要行得正。為人正直無欺,不著心意,這樣、就是真正的佛道。
9.自己若是沒有積極追求佛道的心,卻迷迷糊糊 顛顛倒倒,    就彷彿是在黑暗中行走,摸索不出一條正確的修行道路。
    如果是真正的修道人,自性清淨平等,無有妄想分別心,    因此就不會看到世間任何的─無論是人獸的,或環境淨髒的過失。
10.如果看到了他人或環境的過錯,    就起了是非分別心,那就是自己的過失、而不是正道。
    他人犯了過失,我不應興起是非分別心,以保持自心的清淨;    如果興起了是非分別的妄心,那就犯了喪失清淨心的過失。
11.我們總要排除種種的是非心與分別心,保持內心的清淨平等,    自然就能夠打破一切的煩惱,和執著的痛苦。
(P.113) 修道的人要做到、對憎恨喜愛絕不關心,絕不沾染境界好惡,一切不取不捨,                   切不可因別人的造作、而興起是非分別的妄念;    這樣,就可以身心自在,伸腿伸腳的睡大覺!
【解】
波波= 勞碌奔波,一生未能苦求真道。
懊= 懊悔,懊惱。到老年,懊惱這一生沒有得到真道,沒有好好的認真修行。
行正= 身口意三業都不起心動念,邪正都不立,中道亦不存,使清淨心現前,心 無所著才是正道。這不是指邪正之正,邪正是善惡相對之法,非正(真)道也。
道心= 自己修道的決心。
闇行= 迷惑顛倒的心思行為。有了闇行,一定見不到一真法界,得不到真道。
不見= 世間眾多罪過,看得清清楚楚,但我的清淨心如如不動,一塵不染。眾生各有各的生存之道,我卻毫不污染。我的心是平等的,清淨的,慈悲的,這就是清淨心,決不因外境變動而生波動。又如對人的行為,如有所獎懲,目的仍是慈悲,那是利他的行為,是菩薩行;所以菩薩心中並沒有他人的過失看法。是非即是二法,是非心起,則愛憎心生,愛憎心生,一切煩惱增長矣。世間是非極多,我但學無心人,莫生妄想分別;自性本來清淨,即是修行菩提。
若見= 如果看到別人行為或是罪過,一起評斷心,那就是自己犯了是非心的錯誤,就不是正道了。因為判斷一件事的標準各各不同,無論有情無情,各有各的生存之道。甚至一件我看似不好、或罪惡的事情,可能卻是一件合乎法律,或合乎正義的事件。又如看到一隻腌髒生病的流浪犬,我不應該想到、它很(P.114)討厭,很可怕,是那一個人缺德把它搞成這個樣子的。而是應該想到、它好可憐,我能幫它一點什麼忙呢?可是你也不能逕直把它收養,因為會妨害社會。所以他人他事之非,我決不可非之;我若非之,自是有過,且會引起諸種是非煩惱,喪失清淨心和菩提心。若能去卻非他之心,自心空寂,自無煩惱。
他非= 他錯他非,我決不起是非分別心。如果我起了分別心,自然是我有了過錯。
自卻= 卻、去也,離也。只要自己遠離是非分別心,一切煩惱就不會發生了。
入道要門論云:若「無我」者,逢物不生是非,是為通達佛道。...智者任物不任己,即無取捨違順;愚人任己不任物,即有取捨違順,即有是非分別,煩惱叢生矣。
憎愛= 慧海曰:見一切色,不起染著,即是不起愛憎心,是即「無所見」也,即名佛眼。若見一切色,起愛憎者,是即「有所見」,即名眾生眼。
長伸= 能常見己過,生大慚愧心,生大懺悔心,則諸緣頓息,不生妄想分別,無人我,無勝負,無是非,無貪瞋,無愛憎;於一切時,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大智慧現前。即能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得見自性而成佛道,則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故曰:長伸兩腿臥也。

        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12)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覓兔角。(13)
      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14)
      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15)
【語譯】(P.115)
12.如果想要度化世人,    自己應先 見性,以發生大智慧;才能運用善巧權宜的教法。
    循循善誘,莫使他產生疑問,    如果能夠打破他的固有疑團,便能使其見性。
13.須知、佛法的目的,是要教化一切有情捨迷妄、得真悟,    所以佛法是積極利世救人的真理,絕不會捨離世間的一切有情而逃避現實。
如果修道人想要遠遠的離開、這個有因緣有愛恨的人世間,去尋求菩提大道 的話,    那真是像尋求、一只頭上長角的兔子一樣的無望。
14.覺而不迷的正見,能使世人超越十法界而得淨行,所以稱為 出世間見;    凡非正見的顛倒見,能使世人淪落三界,永墮輪迴,所以稱之為 世間見。    但、如果想要見性成佛,卻必須邪正兩邊都打掉,中道亦不立,    菩提自性才能顯現。
15.這篇偈頌,所說的是、速疾頓悟而成佛果的教法;    也是能渡過三界生死大海的大法船。
    聽了此法不悟的人,要經過無數無量劫、才能有所成就;    但覺悟利根之人聞到此法,剎那間立刻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解】
方便= 權宜便利也。法華云:施為可則曰方,善逗機宜曰便。
如果想要度化他人,自己須先見性,自性明則智慧生;則能採用種種權宜善巧方法,循循善誘,破疑生信,以示導迷人。彼人疑團打破,便見自性。此(P.116)即「能盡己之性,則能盡人之性」之意也。
世間= 菩提就在世間,求佛道應在世間求,成佛也在世間成。
法華經云: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如者實相也,在十法界中,每一法界各有十如是,故這十如是,說明了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也證實了`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的事實。
兔角= 兔角龜毛,有名無實,必無也。
正見= 覺悟的見解,覺而不迷的見解。因能超越十法界,而證一真法界,故名出世間見。非正見即是邪見,乃淪落三界之見,故名 世間見。
此四句,正表出世入世不二之義,真心並無出世入世之分。心有煩惱顛倒,所以建立世間;若欲出世,仍必從煩惱中出。苟無煩惱,佛法亦無所用矣,亦無可修之資矣。愚人必強分之為二,以不知世間一切,無一不是佛法;以無一事能離性體也。同一法,住則煩惱,名曰入世;不住則無罣礙,名曰出世。知此義者曰覺,覺則出世;不知者曰迷,迷乃入世。是以同一見也,正者名出世,蓋依於智而正合清淨覺性者也。邪者名世間,以依識而隨世情顛倒者也。故真出世者,在其境而不在外表,心意超然,非人可測;且係剎那間事,所謂「言下見性成佛」者是也。眾生皆具般若智慧,般若妙用,即是心用;心無入世出世之分,而事有究竟、不究竟之別。究竟者,必於不究竟中反顯。世法無非依於識,若以智轉之,即出世矣。其妙處在「總淨心念」一句,但只要放下即得,實不必再轉識成智而多事也。因為識智非二也,初為分識(P.117)分智者,眾生也;再為轉識成智者,二乘也;次為即識即智者,菩薩也;終為非識非智者,佛也。最重要者,此皆幻心之起滅也。
邪正盡打卻= 邪正俱不著(第四偈);邪正兩邊都不著,中道亦不存,則菩提自性顯然可見。( 無邪,自然無正,如果妄立一正,即是頭上安頭,妄也。)
大法船= 欲出離三界生死大海,必假一佛乘大法船,方得度脫。
迷聞= 菩薩修行正法,須經三大阿僧祇劫;迷人尚不祇此數。悟人則剎那成佛。

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法成佛。時韋使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不省悟。一時作禮,皆歎:善哉!何期嶺南有佛出世!
【解】
一時作禮= 此表身業;皆歎善哉,表口業;身口二業合表大眾內心之誠敬─意業。

(P.118)
      疑  問  品  第  三  

一日,韋剌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剌史請師陞座,同官僚士俗肅容再拜。問曰:
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慈悲,特為解說。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
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師曰:是。
公曰:弟子聞達摩初化粱武帝,帝問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
達摩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
【解】
第三= 曹溪本為:釋功德淨土第二本品是、韋剌史對達摩大師所言有無功德?及往生西方等二事,提出疑問,六祖一一回答。〈唯識樞要〉云:問 含有五種意義:
      1.由於不了解,因此要問。
      2.對事物有懷疑或迷惑,所以要問。
      3.測驗對方的學識程度、與對此事的看法深淺而問。
      4.為加深彼此間的關係而問。
      5.為利樂有情眾生而問。
韋剌史具有學識素養,對佛法自亦有相當知識,今此所問,實全有以上五種意義在內,不可當它第二種看。惠能大師乃一代祖師大德,非等閑之輩,故所答都與佛經相應,語語中肯。
大會齋= 大法會兼吃齋也。齋,指日中以前的飯食,午後非時不可食,戒也。
凡赴會者都接受齋食供養,這種普遍供養,福德甚大。(P.119)素食是中國佛教的規定,從粱武帝時開始,其他國家佛教無此規定。
再拜= 請法也,佛經云: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
和尚= 親教師,即直接教導我們佛法者,受教弟子以此稱之;不是一般出家人 (沙門,比丘 )的稱呼,不可錯用;通常一寺的常住主持,可以當此稱呼。
不可思議= 所言理之深妙,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說。
可不是= 豈不是
宗旨= 主要旨趣也,正確意指也;今人指行事主張或目的所在,亦名宗旨。
 △和尚所開示的,不正是依照達摩大師、祖祖心傳的主張嗎?
 △師曰:是。由此可知:釋迦牟尼佛傳與迦葉尊者,以後代代相傳,傳與六祖,大梵寺一(兩)天統統說盡了。所以壇經的第一二兩品,是最重要的一篇,修學者應當熟記熟讀,才有篤行觀照的功用。
粱武帝= 南朝粱武帝(公元五○二─五四九年),博學多文,篤信佛教,捨身為僧,大建寺院四百八十,護法之盛,無與倫比。公元五二七年達摩大師初至廣州,被迎至建業(今南京)請法,語不契(如經文),大師遂渡江,於嵩山少林寺面(P.120)壁九年,傳法與慧可大師後入寂。武帝親撰文,石刻於鍾山以紀之。
朕= 我。先秦口語,秦始皇始定為天子專用詞。
實無功德= 帝問:何以無功德?師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此可參閱金剛經,得大解答。)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
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
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
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解】
心邪= 心不明正法,即是迷於有相功德。此正為一般凡夫之大迷信,以為布施齋僧即是功德。六祖所說,功德乃心性所顯,此對中下根人說也;若真見性,性空即是功德。須知,功德亦是假名,實不可得,故曰:實無功德。若說真無功德,則造寺度僧,布施設齋,皆自法性之所建立,又未嘗不是功德也。其實,功德不功德,只在覺不覺;覺則一切處全是功德,以有無兩不著也。迷則雖具一切功行,仍非功德,以偏執有相而未達究竟也。執「有」之最堅固者曰有我,有我則貢高我慢矣,我人四相立矣,何功德之有?故本段結論: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然亦非離布施供養而可成也。故福德與功德,名別而體不異,在於我人識不識耳。
法身=
1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所以華嚴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說明了、情與無情都有法性法身;自然具有。(P.121)
2一切諸功德法而成之身,謂之法身。這說明不是一切眾生都有法身,惟有諸佛菩薩及乘願再來者才有功德法身;必須修功德才有法身。
本經所述,應與第二意義相應。
見性是功= 這是見性了的大菩薩才有。見性了,就是清淨.平等.覺,所以是功德。
念念無滯= 前二句說明、見性是功。真實妙用本是得,因見了性,乃成為德。
內心= 上面所說,是諸佛大菩薩的境界,修行人只有實踐內心謙下等以下功德。修行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要「禮敬諸佛」,「諸佛」即指眾生。心一定要謙虛,才是真正禮敬,否則就是虛偽。這兩句,是修行的基礎。
自性建立= 盡虛空遍法界 所建立的一切萬法,亦即十法界依正莊嚴,或整個宇宙萬物、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者;這是功,是九法界一切眾生都有份者,可是,沒有德。何以故?因為我們的心,在萬法上起心動念,故不能夠顯出其德。如果我們能夠離念,即是做到三輪體空;在一切法中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即是離念。既能建立一切萬法,又能離一切分別妄想,則諸法實相現前,即是功德;此是法身大士所證得。
不離自性是功= 這是一切眾生本來具足,例如,眼能看,鼻能嗅等六根作用,都沒有離開自性,可知本性之功,從未間斷。只因六根接觸六塵時,都被污染,(P.122) 本性功德無法顯現。所以應學諸佛菩薩、在應用六根時,不染不著,不為境界所轉,這樣,自性功德就能現前。
但依此作= 只要依1.內心謙下,外行於禮。2.離一切分別妄想。3.在日常生活中,不被六塵染著而作,即是真功德。
不輕= 不輕慢所對一切眾生與一切事物。
普敬= 普遍恭敬一切有情無情眾生,即是普賢菩薩十大願中之`禮敬諸佛'。
吾我不斷= 貢高我慢不斷。
即自= 那就自自然然沒有功了。
念念= 正念也,正念即是無念,即是無妄念(參見前般若品解釋)。真如本性正念不斷,即是無間,自然是功。心 即意,是平等。行指身的造作和口的言語,(P.123)都合乎正直,與覺心相應,這就是德。這個功德,要法身大士才能具足。
自修性= 自己修行,達到明心見性,就是功;是為律己。自己修行,達到身口意平等,合情合理合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就是德;是為對人。這是我們修行人能夠做到的功德。
△不著空是功,以能修一切善巧諸法也。不著有是德,以本性原本空寂,了無可得,是其本相也;所謂福德性者,非福德相可與比也。造寺度僧是福德相,若外不廢造寺度生事業,內不立造寺度生之見,兩皆不著,則功德莊嚴矣。須知,德非功不顯,功非德不全;無德者,功而無功也。今之布施護法為外功者,不由自性般若中起用,善惡之見太深,瞋念不斷,平等心何由發哉?重果而不重因,事終不能徹底,或竟始善而終惡,功德何可建乎?出世何可求乎?
剌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
師言: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
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心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
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
眾皆頂禮云: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
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忘,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眾聞說了然見性,悉皆禮拜俱歎善哉。唱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
【解】
阿彌陀佛= 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意無,彌陀.意量,佛.意智慧或覺,合起來,意為「無量智慧」「無量覺悟」。當六根接觸無量無邊的境界時,都能夠覺而不迷,是為「阿彌陀佛」的意義。這也說明了西方極樂世界教學的宗旨是「無量覺」。( 我們娑婆世界的教學宗旨是釋迦牟尼;釋迦意仁慈,牟尼意寂默、即清淨。以我們世界眾生不仁慈,心太亂不清淨之故。)(P.124)
善聽= 聽而善解其意義,不可誤解。( 但後世仍有誤解六祖是反對淨土法門者。)
世尊= 佛十種尊號之一。佛具萬德,為世出世間所共尊重故。
舍衛城= 中印度、憍薩羅國之都城。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講阿彌陀經。
引化= 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教化之。
去此不遠= 當時因佛法都由印度傳來,佛在印度,遂有往生西方,即是往生西方之印度誤會,所以六祖順意而說:分明去此不遠,若從事相上講,有個十萬八千里路遠,也就是中了十惡八邪。以此來解說:若不能見性,即無淨土。
相說= 若從事相上來說、相距有十萬八千里之遠。十萬八千、乃口講俗語。
十萬八千里、與阿彌陀經所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不同,後人以此質疑。須知,六祖乃根據「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而開示,其重點不在經文之一字一句,而在教學宗旨上解說。
十惡= 十不善:殺生.偷盜.婬欲.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貪心.瞋恚.愚癡。
八邪= 與八正道相反者: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便是說遠= 這是說得遠一點;這樣說遠,是為了根性較低的人而說。如果說西方去此不遠(近),乃是為上根上智之人所說。
隨其心淨= 維摩詰經云: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P.125)
故六祖一再要學者、自淨其心,即是要修清淨心,才能明心見性。所以淨土念佛,得到理一心不亂,就是得到清淨心,就是禪宗的明心見性;但念佛的方法方便多了,也穩當多了,因為是二力法門的原故。
使君= 奉朝廷使命之州群長官之尊稱。
東方= 東方與西方乃相對之說詞;二者有罪無罪,全以有無清淨心而定,此六祖開示之比喻也。如添二字即明白:假如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
身中淨土= 即是真心湛寂,如如不動,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但惟如來真實居在,因等覺尚有一分生相無明,故等覺菩薩以下所居,皆非真正淨土也。
在處一般= 在在處處,都是一樣;祇因心中有寂光妙土也。
安樂= 平安快樂。能心安身安,則得快樂之果報。要安,心要平,所謂平安是也。心要平,先要做到公,公平是也;不可事事為己。事事為人則心平,心平則身安心安、而得快樂。心地觀經云: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P.126) 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榖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此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 心要如大地之平之公,乃能生產萬物以養萬民。)
先除十惡= 先去除十惡,就等於走了十萬里;再去除八邪,又走了八千里,西方馬上就到了。這是六祖比喻之說,所以接著又說:如果念念見到本性,自己的行為、經常平等正直,則彈指之間,就可以見到阿彌陀佛了。
無生頓法= 頓悟無生法忍。慧海大師曰:不住一切處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脫心,亦名菩提心,亦名無生心,亦名色性空。經云:證無生法忍是也。
明心見性 即是無生法忍境界。淨土念佛,到理一心不亂時,往生即得無生法忍;迴向偈說:花開見佛悟無生;即是指此境界。由此可知:六祖不是反對淨土,也不是破淨土,而是期勉修學淨土者,務要取得上品上生,往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這才是六祖開示這一段的本意。
頂禮= 五體投於地,以吾頭額 觸尊者足前地面,最敬之禮也。
色身= 吾人身體,由四大五蘊之色法構成,故名色身。
佛向性中求= 血脈論云:若知自心是佛,不應心外覓佛。
慈悲即是觀音= 願給一切眾生安樂為慈,願拔一切眾生痛苦為悲。觀世音菩薩是西方阿彌陀佛的左脅士。
如果能夠高高興興的給予一切眾生安樂,或拔除一切痛苦,這個人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了。千萬不要把觀世音菩薩當神拜,只祈求他賜福賜子除病痛,自己卻千般造罪業而不知修福;這樣,便是迷信,不是佛法。
喜捨名為勢至= 「喜捨」意為高高興興的布施一切。「勢至」即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右脅士,代表大智慧。
(P.128)如果能夠高高興興的把自己的一切布施出去,這個人就是具有大智慧,決不為自己爭取任何一切事物,那就是大勢至菩薩了。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西方極樂世界眾菩薩必修的功德,所以兩位大菩薩就代表了四無量心,通常說是代表大悲大智。
能淨即釋迦= 「釋迦」意為能仁;因一切清淨,一切放下,所以能仁。如果我們能放下一切,儘量為眾生著想,則心地清淨,自然也就是一位釋迦佛了。
平直即彌陀= 有平等心正直心、乃能成無量覺。阿彌陀佛以正直心,發四十八大願平等接引眾生,所以能為清淨平等覺。我們如能修具平等心、正直心,也就是一尊阿彌陀佛了。
須彌= 須彌山是大山,居四天下之中心,一日一月圍繞之而行,此喻為一大障礙;即人我執也。凡人恆常固執己色身為我,是為人我邪見,於是生出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由此而生出種種罪業;所以說:人我見是大如須彌山的障礙。人我是須彌句、以下,共八個障礙比喻,吾人必須努力斷除,行十善。
自心地上= 自家心地上的、覺悟自性如來,便可以放出大光明,照使六識出六根(P.129)大門,接觸外面的六塵,而不受污染;還可以照破六欲諸天 (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 的欲業。
覺悟的自性如來,向內自照,就可以消除貪瞋癡三毒的作祟,把以前自己所造的地獄,畜生,餓鬼等罪業立刻消除 (般若智慧大放光明,轉識成智,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所有罪業種子都轉成智慧) 。如此,心境的內外,都是光明透徹;這樣,縱然還沒有往生,在現世、與西方極樂世界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不照這樣修行,返觀自心的覺悟( 明心見性也 )的話,又怎麼樣能夠到得了西方極樂世界呢?( 明心見性的修行,是西方實報莊嚴土的境界,念佛的理一心不亂,也是如此;可知,六祖就是苦心的希望行者、能修行最上乘的佛法,一直逕入最高境界。 )
了然見性= 了解明白大師所說的、修行以見性的佛法法門。
善哉= 太好了!太好了!太難得了,這樣的法門,這樣的開示!
普願眾生=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聽到了這樣的佛法,當然希望法界眾生都能聽聞到,都能修行,都能明心見性,超越三界,脫離生死之縛。
不由= 用不著到寺院出家修行,在家修行也是一樣。
出家修行,持戒再嚴,如果未能得定,那仍只是修福。在家修行,能行五戒十善,瞭解般若,修清淨心,一旦得定,即開智慧而得明心見性;或修念佛法門而得一心不亂,現世都可證得一真法界。
△自性覺即佛,自性迷即眾生。「慈悲喜捨能淨平直」即是覺,即是自性佛,即是佛弟子。「自性外照六門清淨 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即是自性土。這是六祖說明「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並不是什麼破淨土,或不主張往生西方淨土。

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
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作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
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解】
心平= 持戒本是止惡防非,如果已經能夠做到心心平等,何必去出家,再受持比丘戒律呢?這句話是要我們不要死在戒句之下;在理上說,如果持戒達到清淨心,就有能力隨緣自在,自在隨緣。但在事相上說,戒律必定要嚴持,不可隨意鬆弛。
行直= 行為正直是由直心而來,維摩經云:直心是菩薩道場。既然己是菩薩道場,已經無有妄念,已經見性,又何必再修禪定以攝心呢?這仍是從理上說明,如已見性,自然不必參禪以求定。但在家修行者仍應嚴持戒律以求定,才能(P.131)培養直心。
直心,就是直道而無諂媚歪曲之心,亦即、正直無虛假之心。
恩則= 報恩則應從孝養父母開始。佛法是建立在孝道上,觀經說: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就是「修三福」,其第一條就是「孝養父母」。孝養父母、必定要身口意同時恭敬,論語也說:不敬,何以孝乎?。孝養父母要能善順父母之心,善盡父母之志;使自己能成為聖賢豪傑,以光榮父母。擴而大之,應該孝敬諸佛如來,孝敬法界一切有情無情眾生,才能發揮到極致。
義則= 義指個人的正當行為和公益的事務,如正義,道義,俠義。有義,必能體恤他人,扶危助難;如此即能發揮人類互助互勉的精神。
讓則= 謙讓即是忍辱波羅蜜的初步。我們對人對事物,總要剋制自己的脾氣,多多體諒別人,才能上下和睦相處;一家如是,則社會如是,則一國如是。謙讓的極致,就是「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忍則= 忍辱波羅蜜能破瞋恚煩惱,要從謙讓,守法做起,養成寬宏大量的性格,決不與人斤斤計較。他人對我惡意,我修忍辱以溫和言語態度對待,則可能化解敵意,甚或贏得友情;所修忍辱度亦能日趨波羅蜜境界。

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禪。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解】(P.132)
鑽木= 只要能有耐心,能像鑽木以取火那樣,慢慢的,終身勤勞的,不休不息以修正道,以修心平、行直、孝養、仁義、忍讓,再加上這種精進不已的精神,必定能夠在、如同卑溼淤泥的煩惱障中,生長出如紅色蓮花一般的佛果來。紅蓮者,轉凡入聖也。
良藥=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忠言者,忠直之言也,佛菩薩之聖言量也,能純正我們的邪惡思想,不正當的行為;前句為後句之比喻。
改過= 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此妄想執著、皆由我執而來,若能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消除人我執,則清淨心現前,即是般若智慧現前。否則,即是固執的保有我執,口說修行,內心卻是自以為是,不肯修正自己的過失,如此,一無是處,不是賢聖。
日用= 日常生活起居中,起心動念,都要使法界一切眾生、得到最豐富的利益;決不可為自己利益作想。這是諸佛菩薩的心,能想到,並盡自己的力量去做,這就是佛了;譬如念念不忘宏揚佛法,俾眾生都能脫離輪迴之苦即是。須知,四宏誓願雖有四條,其實只有第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才是真正的目的,其下三條是達成第一誓願的修為;這個第一誓願就是「饒益眾生」,就是這裡所說的「日用常行饒益」。所以成佛作祖,並不是用錢財布施等福德去買來的。
菩提= 大覺也,佛也。求大覺,求成佛,只要向自己的內心去尋求;趕快回頭,心外求法,決無可得。
聽說= 聽從我所說的這一切修行方法,並依照著去篤實修行,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一定可以現前。千萬不要口念阿彌陀佛,卻不履行孝義忍讓,只希望能夠(P.133)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不可能的事。

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卻來相問。
時,剌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解】
總須= 在會所有男女聽眾,對於我所說法,通通務要照著去篤實修行,俾能明自心,見自性,才能往生淨土,直接圓成佛道;這是惟一的佛法。
法不相待= 佛法是不能用其他的所謂道法來對待的,佛法也不會白白的等待你來成佛,你必須努力修持、才可以證得。
時= 當時
各得開悟= 開悟程度有深淺;聽了,懂得了正確的佛法,明白了過去的錯誤,也是開悟。吾人今日讀壇經,至少也能獲得此種開悟;如能依教奉行,亦可獲得更深開悟,甚或明心見性,頓悟成佛也,勉乎哉!
△由此結語看來,前第一、二品乃是六祖大師,第一天說法全文。本第三品,乃是第二天答復兩個疑問的開示。曹溪本所列時日,似較正確。
△前面所說的「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乃是就理上說的。因為我們的真心,「心包太虛,量周法界」,西方極樂世界也包含在我們的真心中;我們的本性,本具佛性,也是佛,自然也可以是阿彌陀佛。古人原恐學人把此聖境看得太高,不敢直下承當,所以就說了這兩句比較親切的話,來鼓勵我們、只要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必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面見阿彌陀佛;西方去此不遠,就在真心(P.134)之中。學禪未得之人,卻誤認為、淨土彌陀皆非實有,這是不明理事的錯誤,我們千萬不可有此看法。平平實實的說法應是:生則一定生,去必一定去;所以我們還是老老實實的、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吧!  (淨空法師)

(P.135)
      定  慧  品  第  四

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諸學道人 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
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解】
△從本品以後,都是六祖一生、三十七年說法的語錄,由門人蒐集分類編篡而成。
定慧= 定即禪定,寂而常照也。慧即般若,照而常寂也。
一般所說的戒定慧三學,其意義是:戒者,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定者,六根涉境,不隨緣轉。慧者,心境俱空,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內根外境概不執著。心境俱空,即是`本來無一物',乃能照了一切萬法、無不明了通達,這是真正的智慧。所以戒定慧是一體的。
我此法門= 狹義指釋迦佛傳與迦葉尊者,遞傳至六祖之禪宗法門。廣義言之,則指大乘佛法;此二者通通都以「定慧一體,定慧等持」為根本。小乘則以禪定為根本。
定慧等學= 定與慧是一體之學。楞嚴經說:見性是體,見性是自性本定,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是常住真性。起作用時,卻能隨時隨地照見萬法,這就是智慧作用。所以自性與照見是一,名相是二而已。可知禪門與教下的(P.136)根本是相同的。
涅槃經云: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見佛性。聲聞緣覺,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緣不見佛性。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見佛性。
各別= 不要說: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各分段或先後、分別發生作用的話。我們通常所說: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是佛為教學方便而說。真實上,是沒有先後次第的;戒是解脫,定是法身,慧是般若,三者是一體,形成△形態,不可誤解也。
作此見者= 作此分段先後見解者,顯然是存有分別心,法就有二相了。正如一人口說善語,內心卻是不善,這種人空有一些定慧,因為定與慧不相等。假若心中所想,與口中所說都是善的,內外表裡一如,他的定與慧就是平衡相等。所以我們要覺悟,修行不可有任何先後分別心;若是諍論先後或勝負,就是迷惑執著的人。
不斷勝負= 勝負之心,如不斬斷,即執成敗,得失,能所,輸贏等兩邊之心,增長我執法執,不離四相;金剛經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P.137)則非菩薩。不是菩薩,即是凡夫也。
    六祖解說四相:
有我相者─倚恃名位權勢者,有財寶藝學者,攀高接貴者,輕慢貧賤愚迷之流者。
          若於自性無求無得,湛然常住,是為清淨我見。
有人相者─有能所心者,有知解心者,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者,自持持戒、輕破戒者。
          若見自性本自具足,是清淨人見。
有眾生相者─有苟求希望之心者,言正行邪者,口善心惡者。
          於自心中本無煩惱可斷,是清淨眾生見。
有壽者相者─覺時似悟、見境生情者,執著諸相者,希求福利者。
          自性無變無異,無生無滅,是清淨壽者見。
猶如何等= 定與慧的關係,猶如什麼樣的東西關係呢?猶如燈與燈光的關係。燈與光名雖有二,實質卻是同一本體,不可強說燈先光後,或光先燈後。定之與慧,亦復如是:定是寂,慧是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定慧一體也。

師示眾云: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莫心行諂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
(P.137) 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縳。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解】
一行三昧= 一者,一心也,直心也,至誠心也。行者,行為也,即身口意三業的行為。三昧,又名三摩提,華譯為正定,或等持;即離諸邪念,把心安住於一境,平等維持而不散亂之意。所以於一切處,一心不亂,專修正定,即是一行三昧。大智度論云:住是三昧,不見諸三昧、此岸彼岸,是名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又名真如三昧,一相三昧,一三昧,一相莊嚴三摩地。
一行三昧者,定慧等持之功也,隨處無不定慧交資,打成一片,即是一行三昧。一是體,是寂;行是用,是照;體用是一,不是二;寂照是一,不是二。
故一行三昧,是定慧等持之功;在一切時,一切處,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定慧交資,即是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可分為:
1.理一行三昧─定心觀法界平等一相之三昧。入此三昧,知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無差別相。故眾生於行住坐臥一切處,能純一直心,直成淨土。
2.事一行三昧─一心念佛之念佛三昧。文殊般若經云: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了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直心,平等定心也。深心,清淨慧心也。大悲心就是定慧一心。三心合起來,就是菩提心;所以一行三昧,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覺心,乃是諸佛之心
直心= 質直無諂之心,誠實之心,平等正定之心,即一心不亂也。所以一心不亂、就是真正的清淨道場,就是菩薩淨土。如果我們建立了自己的直心,則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我們的道場,都是我們的淨土。
淨名經= 即維摩詰經,或維摩經。
諂曲= 歪曲事實,諂媚討好他人的思想與語言。不可內心諂媚討好,而口卻說正直的話;口說修行一行三昧,內心卻是諂媚歪曲的思想。最重要的是,祇要依直心去做,對一切法不要執著。
無情= 沒有感覺的礦物植物與其製品。此處可假設為大石;枯坐不動,大石頭也。迷而不悟的人,常常執著法相、來修一行三昧時說:常常靜坐不動,可使妄想不起於心,這個就是一行三昧。抱這種見解的人,就同一塊無情的大石頭一樣;而且這也是障礙修道的因緣。
通流= 江河一潟千里,即是通流;如中途阻塞,必致潰堤決岸,危害於人。修道也是如此,不可以阻塞入道的流暢。心若不執著於法,修道即是通流;心若執著於法,是為法執,即是自己綑住了自己。
何以卻滯= 為什麼要把它阻塞滞住呢?
自縳= 即是法執,纏著於法也。圓覺經云:菩薩不與法縳,不求法縳。
宴坐= 不言不語的在樹林中坐禪。
舍利弗= 佛之大弟子。曾在林中樹下坐禪,維摩居士訶他說:你不應該如此坐禪,(P.140)真正的大定,是心在一切法中,如如不動,了了分明。此即一行三昧也。
看心= 初期修定,內觀自己的妄念起滅,直修到妄念不起,是好進境;但如果執著此法,即成迷人,可能著魔。
宗鏡錄:西域崛多三藏、見秀大師弟子獨坐觀心。師問作什麼?對曰:看靜。
師曰:看者何人?靜者何物?其僧無對;問此理如何?師曰:何不自看?何不自靜?
觀靜= 觀淨也,看心止妄,在求清淨心,故說:看心觀淨。(唐代,靜淨通用)
從此置功= 置,設也、立也。從此置功、意謂:就用這些方法來修功夫;迷人不懂道理,以為這就是成佛的方法,所以固執的一直在坐禪中死求定相;越用功,心越呆,最後卻著了魔(發癲也);這類的事很多。用這類方法去教授學生,實在是大大的錯誤。
但是,看心觀淨在初學入門時是有用的,大有助於止妄攝心,只是不可執著。
念佛法門是用唸阿彌陀佛聖號、來攝心入定,穩妥活潑簡便多了。
△須知。心本不有,何心可看?原本清淨,觀即不淨。以此為功,便立人我;不動不起,強力壓制;皆不可取。倘能直下見性,頓得圓成;中下根人,逐步漸進,務必如水之流通,或動或靜,隨器而轉,方能無滯。法是借用,故無定法;法須活用,故無不變,其主在我,不可執著,此即流通之意也。
△唐人寫經,淨靜不分。靜即是淨;故敦煌本作「看心看淨」。參見坐禪品第五。
(P.141)
師示眾云: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
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縳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
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云何立無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解】
正教= 所說經義,都合乎正理,即名正教。
頓漸= 頓悟之教、與漸進之教。釋見第一、二品。
利鈍= 上等根性曰利根,用頓悟之法,契入心性,立刻明心見性。中下根性,謂之迷人,即是鈍根,採用由淺入深的漸進教法,使其漸悟而得明心見性。但見性以後,平等平等一無差別。起始是為了教學方便,故立頓漸兩個假名也。
從上以來= 從釋迦佛傳給迦葉尊者,遞傳直到現在(六祖當時),就是以無念為宗旨(修行要徑也),無相為法體,無住為根本。
無念= (參見第二品註「無念」)於念而無妄念也。譬如念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時,心不在阿彌陀佛這四個字上起分別執著,即是「無念而念,念而無念」;誦經念咒,皆應如此。
心不染,就是無念;於一切處無心即是心不染。此染,乃識與境所合成之幻影,以般若智慧照之即解;真心本來無染(不垢不淨)也。故念而無念,有即不有,即是無念。千萬不可當`有無'之『無』解,自錯猶可,若如此勸他人,(P.142)地獄有分也,慎之哉!故六祖曰: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
入道要門論云:無念者,是名真念也;若以念為念者,即是邪念,非為正念。
何以故?經云:若教人六念(用眼耳鼻舌身意)為非念。故有六念名為邪念,無六念者即真念。經云:善男子!我等住於無念法中,得如是金色三十二相,放大光明,照無餘世界,不可思議功德。佛說之猶不盡,何況餘乘能知也。得無念者,六根無染故,自然得入諸佛知見。得如是者,即名佛藏,亦名法藏,即能一切佛一切法。何以故?為無念故。
無相= 外離一切相,即是無相。大智度論云:諸法空者,即是無有男女長短好醜等相,是名「無相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法體者,有為無為諸法之體性也;法體恆有者也。
諸法實相,就是一切法無相。經云:實相無相無不相。要注意:「無」實作妙有講,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幻」,故用「無」以明其真意。實相是在萬相中不有分別,若在相中區分是佛、是畜生,即是取相。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也是說的「無相」,我們若能明白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實相、是無相之相,是夢幻泡影,我們就不會執著這一切了;就不會染著、而得到解脫了。
金剛經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對外相了了分明,不取一相,就不會被外境所轉;是為無相。
(P.143)迷人看一切有為法,即身邊世事諸煩惱,盡以為實,若能知一切皆夢幻泡影,心就不會起對應了;心既不起,法依何立?外相者,外魔也;心法者,內魔也。一般學者都歸罪外魔,以為外物不誘,心不動搖,遂以摒絕外緣為究竟;此二乘之劣見也。外相本來如是,形形色色,何礙於我?乃我自心攀緣,妄起分別,於物何尤?學人當知此也。
但是,惟有無念,才能見到無相之相;也惟有做到無相之相,才能做到無念。
無住= 無住者,無有來去生滅,乃是人之本心自性,亦即是實相,實相即性空,所以、無住即是性空。可知無念、無相、無住三者,實是三而一。以有念即立相,無相即不住也。對初學者,不得不分別說耳。
人之本性本是清淨無為,世間一切善惡好醜是非,都是人心的虛妄分別。若果明白了、這一切本不是自己真如本性所原有,而且這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就不會在任何境況中生虛妄的分別與執著了;這就是無住。
入道要門論云:汝若欲了了識無所住心,正坐之時,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惡,都莫思量。過去事已過去,而莫思量,過去心自絕;即名無過去事。未來事未至,莫願莫求,未來心自絕;即名無未來事。現在事已現在,不起憎愛分別心,即是無著,現在心自絕;即名無現在事。三世不攝,亦名無三世。心若起去時,切莫隨去,去心自絕。若心住時,亦莫隨住,住心自絕;即無住心。
離相= 離分別、執著、妄想也,相本是在,但要知這個相是妄想,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是實相;不明白,就是妄想。實相無相是從體性上說,無不相是(P.144)從現象上說;現象是有相,體性是空寂;所以我們一定要離相,即「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也。
傳心法要云:學道人若學得知要訣,但莫於心上著一物。譬如常言、佛真法身猶若虛空,實則法身即虛空,虛空即法身;虛空與法身無異相,佛與眾生無異相,生死與涅槃無異相,煩惱與菩提無異相;故離一切相即是佛。
人之本性= 「無住」就是人的本性,也就是佛性。佛性是無所住的;因此,世間不論善的、惡的、美好的,醜陋的,甚至冤家或親人,當彼此之間,發生口角,人身攻擊,欺騙哄詐,爭論不休的時候,知道這一切都是空虛的,也不會想到去作報復傷害對方。
念念之中= 初修道人,在念念相續不斷之中,主要做的就是、不思眼前所發生的任何事務景境;對其不起妄想 (此事如何發生?結局將如何?等等) ,不起分別(此事是壞事,某人是好人等等)。此念不想,接下來的念,再接下來的念,再再接下來的念等等,都不思不想,任其自然,即是「無住」;如此狀況,即是「無縳」。
否則,一念一念一念一念連續妄想下去,即是前念、今念、後念相續不斷,即名「繫縳」。
繫縳,就是「煩惱」,能纏縳身心,不得自由,而生痛苦。正法念云:如繩繫飛鳥,雖遠拉即還;眾生業所牽,當知亦如是。這「業」、哪裡來的?念念繫縳或煩惱來的!如果還不覺悟,何有解期?
可是念念之中,若作到不思不想,極其容易走上無想定的修定中,而成為二乘人;此時行者尚以為修為日進日深,不知已墮落也。故念佛法門,用阿彌陀佛佛號替補妄念,形成正念。佛號不斷,即正念不斷,即是無(妄)念、無住不斷;此法較為容易得一心,且安全可靠多了。
境上生心= 唐有源律師問慧海曰: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師曰:飢來吃飯,困來即眠。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師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般須索 (嫌鹹嫌淡嫌冷嫌熱,要這要那等等 );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想東想西,想這想那等等),所以不同也。
(P.146)吃飯時要這要那,睡覺時想東想西,都是境上生心;可以推知其他也。
自迷不見= 因為自己不識法意,即是不了解修行法門的真訣,卻教他人打坐,百物不思,把念頭斷絕。這是盲修瞎煉,自己迷了還不懂得,又勸他人如此修學,誤己誤人。墮落地獄時,卻罵佛經誤他,遂又犯了毀謗佛經的過失。
口說見性迷人= 口中說他自己是見了性、卻仍在妄念中打滾的迷人,他們在外境上常起妄念,妄念上便生起邪見,於是貪瞋癡慢疑一切塵勞、由此產生。
自性本無一法可得= 心經云:無智亦無得。智是能證之智,得是所證之菩提涅槃,兩者俱不可得。
傳心法要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身無相故。不可以心得,心無相故。不可以性得,性即便是本源自性天真佛故。不可以佛更得佛,不可以無相更得無相,不可以空更得空,不可以道更得道;本無所得也。無得亦不可得,所以道無一法可得。祇教你、了取本心,當下了時,不得了相;無了無不了相,亦不可得。
若有所得= 既然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迷人卻說有所得,甚至亂說如此修行是福,那樣修行是禍等等,這些都是一類境塵煩惱,和不正確的意見而已。(P.147)
無二相= 無差別相。所謂無,就是無差別相,無塵勞煩惱之心。
塵勞= 煩惱之別名。
真如本性= 真如有其自性,所以能起作用(念),即起觀照,使眼能見,耳能聽,舌能嚐,鼻能嗅,身能觸,意能知,從不間斷。所以六根的根性是常住真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這是說明`念即真如之用'。真如從不被萬境所染,常人所云污染,譬詞也,所染、乃合境而成之影,以般若智慧觀照,即可解除,性體畢竟無染也,故曰:清淨法體。故曰:不垢不淨。故曰:真性常自在也。
眼耳色聲= 眼耳代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代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
見聞覺知= 六識也;眼見,耳聞,鼻舌身覺,意知。
真如自性起念= 真如自性若起念,就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外六根所起的念;因為真如本體有其本性,所以能夠起念。假如沒有了真如本性,六根六塵立刻失去作用。善知識!尤其你們要知道,真如自(本)性起念時,六根雖然產生了見聞覺知的作用,但真如自性卻不會被萬境所污染;真如本性、不垢不淨,不生不滅,恆常自在。因此,維摩經上才說:見性以後,了解真如自性的究竟,就能隨順眾生的各種差別與不同的知見,為他們一一說明其善劣得失,引導(P.148)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無論取什麼樣的權巧方便,本性如如不動,絕不會違背第一義諦的真理。
分別= 分別有三種:自性分別,計度分別,隨念分別;任何一念,三種具足;前一是性體作用,後二是相上作用。此處著重在計度分別,謂用思量以推度種種差別之事也。
善分別= 能夠隨一切眾生的知見,為他一一指陳諸法相的善劣得失,即是善能分別諸法相。如諸佛菩薩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分別無量無邊的法相。凡夫的分別,是心隨境轉;諸佛菩薩的分別,不會被境所轉,如如不動,所以都能合乎第一義,即是合乎真理之道;即是真如起真性作用。如此,乃能智慧清淨,得大自在,是真正的涅槃,是真正的聖樂處;此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境界也。故說、能`於第一義而不動',意即、能合乎第一義而如如不動也。
法相= 一切世諦,無論有為無為,通名法相,即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差別相也。
第一義= 至高無上的真理也,凡聖智自覺所得,非言說妄想而成之義;此處指第一義諦而言。第一義諦即是真如,實相,真心,本性,涅槃等等。遠離空有兩邊,在諸法上,不住一切法,亦不離一切法,是為中道真理之最勝義,名為第一義。見得第一義,於種種法上,本性皆如如不動,故說「於第一義而不動」。
(p.149)
     坐  禪  品  第  五

師示眾曰: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菩薩戒經云:我本性元自清淨。善知識!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解】
    △此品分兩段,曹溪本將後段排在前面,以文順也。丁氏版本(本書)經文順序,應是本書之後段為第一段;請讀者注意。
坐禪= 坐而修禪,息慮凝心,以究明心性之術也。達摩東來,法始盛於中國;此與四禪八定不同。
悟性論云:不憶一切法(心中乾乾淨淨,亦即本來無一物),乃名為禪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臥,皆是禪定。由此可知:並非一定要坐、才是禪。
海水一滴云:坐禪雖標(身口意)三業不動,然一切處心不動,則語默動靜,無往不禪。若謂坐是禪,其他非禪,則非是祖師門中正禪( 祖師門中正禪、即不憶一切法乃禪定 )。
禪定,是大小乘修學的根本法,俗人亦多稱贊並學習坐禪道法。
六祖云:「此法門中,無障無礙」;華嚴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即是如(p.150)來所說的坐禪。「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這說明了、不是要我們盤腿一坐幾小時,「坐」只是代表穩穩不動,很自在。只要我們在行、立、坐任何狀況中,對外境六塵,了了分明,但都能不動心,不起念,如如不動,就是坐禪。
六祖又說:「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所謂離相,就是於一切相不執著;不取於相,就是離相,就是禪。一心不亂就是定。不單世間法相不可執著,連佛法中的一切法相,也不可執著;如果執著了,修行就會有大障礙,修行人要特別注意!
自淨自定= 本性原是不垢不動,清淨無為。高子遺書云:但自默觀吾性、本來清淨無物,不可自生纏擾。吾性本來完全具足,不可自疑虧欠。吾性本來蕩平正直,不可自作迂曲。吾性本來廣大無垠,不可自為局促。吾性本來光明照朗,不可自為迷昧。吾性本來易簡直截,不可自增造作。所以菩薩戒經云:我本性原自清淨。
海水一滴云:非是脫塵垢而得淨相,佛及眾生本然性空,謂之清淨。深達此理,則念念禪定,事事空行,常住無間那伽大定。所以說: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也。( 那伽,華譯為龍,象;常靜有定力。故那伽大定即佛之禪定)
因為本性自淨自定,所以真正的禪定,如佛在楞嚴經上所說的,都是「自性本定」,這就是「首楞嚴大定」;六祖此處所說禪定,與此同義。
真定= 真正的禪定。眼見諸境,了了分明,不取不著,心不為亂,即是真正禪定。
自修自行= 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可知求佛無益也。
(p.151)
師示眾云:此門坐禪,元不看心,亦不看淨;亦不是不動。若言看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看也。若言看淨,人性本淨,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看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看者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功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縳。
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
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看心看淨,即障道也。
【解】
元不看心= 原就不看心,也不看淨,更不是修身不動。
神會語錄云:問.何不看心?答.看即是妄;無妄即無看。問.何不看淨?答無垢即無淨;淨亦是相,是以不看。
故六祖言:若言看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看。人性本淨,由於妄念蓋覆了真如;只要沒有了妄想,本性自然清淨。如若起心看淨,就會產生執著「淨」的妄念。妄念沒有一定的場所和方向,看淨的人首先就染著了妄念。本性本來清淨,一塵不染,並沒有任何形相;現在卻認為有「清淨相」,而且還自以為是下了一番修行工夫,才得到這個「清淨相」。這種見解和工夫,就會障礙自己的本性,而被「淨相」纏縳了。
「淨妄」「淨縳」用字極妙;妄固無處所,淨亦無有處所。妄無形相,淨亦無有形相。著妄是妄,著淨亦是妄。所以修行人固要專心一行,但斷不可執(p.152)著;即使是念阿彌陀佛,也不可執著,總要注意「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尤其要做到、雖見他人之是非善惡過失,切不可立是非善惡過失之見,自性總是如如不動,才是正行。
身雖不動= 迷人學習坐禪,眼觀鼻,鼻觀心,身子一動也不動,很像個不動的樣子;可是,一開口說話,就是張兄長,李哥短,王家好,錢家惡,這是與本性清淨(道也)相違背,更是見性的大障礙。
由此可知:身子動不動,沒有關係,主要的是本性不要被外境所動,才是真正的坐禪。至於眼觀鼻,鼻觀心的打坐,還是重要,只是要做到「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就是。也切不可誤解六祖這番開示,而執著不參禪了,不打坐了;將這品經文多讀幾遍,了解其真意所在才對。

(p.153)
      懺  悔  品  第  六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如是陞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
【解】
  △本品共有五段,是六祖開示、見性的修因致果的過程方法:首說戒香,是解門;修行必定先要有正確的知見,才能有所依據。
次說懺悔、就是斷煩惱,除去修行的一切障礙。其三說立願,即是世俗所說的立志,以導引自己的修行,朝向一定的目標。其四說自性三歸,這是正式修行,定慧並重。其五說自性一體三身佛,即是所證之果,亦即華嚴所說:入佛不可思議解脫境界者也。這五段就是修行的五個程次,極為重要。
懺悔= 懺,梵云懺摩,意為悔過。梵漢各取一字,合成「懺悔」一詞。懺悔,有許多種類,如:理懺,事懺,無生懺,取相懺,無相懺;本品係指無相懺悔。
廣韶= 廣州韶州所轄廣大地區;韶州府治,即今曲江。
洎= 及也,讀如計。
四方士庶= 四面八方的讀書士人與一般百姓。(p.154)
駢集= 並肩成群的雲集南華山中,朝拜六祖,聽宣佛法。
來= 非常親切的招呼口語。來呀!你們各位鄉親父老!關於修行成佛的這一件事情,一定要從各人的自性覺悟講起、做起。    須知,求了生死之法,在念念自淨其心。淨心之法,只在斷卻前念;前念者,一切情見分別也。眾生情見未除,念念相續,都是三毒;如能轉念,前念頓斷,則清淨心剎那現。然而習氣根深蒂固,業力太強,如何轉得了,如何斷得了?自問、也是自以為罪業根深,要想頓除,只怕做不到。所以未見本性,不了性空,淨心實在不易!因此佛陀教以先持戒為開始;要持戒,必須懂得懺悔。對中下根人告以「一懺則前罪都消」,「一句彌陀,可以頓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使其放心;然後告以「悔」法,悔其後過也。前罪已滅,後罪不起,其心淨矣;這就是「從自性中起」者也。
對於上根人,使其明瞭「罪福性空,無罪可懺」之理;以性本清淨空寂,幻心何時滅,幻罪即何時空;仍是「從自性中」下手。人有利鈍,懺悔則一;法門無量,歸元無二也。
於一切時= 在任何時間與任何場所,念念要保持自己的清淨心,不為外境所轉。自己要自動自發的 依照正確法門修行,俾能早日明心見性,現自性法身,見自己本性真心佛、完成自度自戒的因地功德。
經文「念念」下之連續五句,如上語譯,乃修行綱領,極為重要。
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丁本斷句)= 才能不虛到此一行。大家155   都從遠方前來,聚會於此,是彼此大家、都有此一相同的因緣。
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曹溪本斷句)= 能做到這五點,才是真正的修行人。來到此地,都是遠來聚會於此,是彼此大家、都有此一相同的因緣。
胡跪= 胡人(外國人)跪法:右膝著地,左小腿豎立,也可互換;起立較便也。凡聽聞宣講佛法,都應恭跪一心敬聽。
五分法身香= 「香」指法身因果也;「法身」即佛身。五分法身香者,修行五件功德法,即能成就佛身之果也。六祖先傳大眾五種初步修行方法,依此而修,必證佛果,即得法身。
戒定慧三香,是修行之因而得名;解脫香,解脫知見香是從得果而得名。
解脫者,謂由慧斷惑,惑斷盡之處,即名解脫。解脫知見者,出纏破障,返照觀心,即是解脫知見。
無相懺悔= 懺者,明說露佈過去罪惡,知其性空,一覺頓了;而其患在後念復起,故必有「悔」。悔者,止未來之惡,使勿再起也;倘若不常警覺悔過,前時之懺有何用乎?日日不警覺,必日日懺,行同形式了。尤其初學人之懺悔,如在煙霧中,以悔扇扇之,稍一停扇,又迷其目;必須時時警惕,至苦也。故最好能見性,見性以後,始知業障之真相。業障者,心數數起之法也;此法不論善惡或無記(非善非惡),凡足以障我成佛之路者,概名業障。要知此全是性體上所起之幻影,故曰幻心;即是業。如能不住於相,照見為空,使歸於寂滅,即不成障;否則、即為無明,為煩惱,為罪惡矣。甚至善業之不究竟者,亦必入惡而成障;所以說,未見性之前,起心動念,無不是惡,無不(p.156)是障也。明心以後,乃知一切均是幻心所化;心既無有體相,則諸業亦無體相,一覺頓空;此乃至淨至捷之懺悔法也。
懺指過去,過去如夢,一覺便醒,實無別法;此對果地而言也。悔指未來,言未來諸惡,皆能預覺,苟一不慎,必致後悔不已;此對因地而言也。愚人認為罪惡實有,雖經懺悔而轉念又生,即數數懺悔亦難消除。殊不知舊時之業,因數數而成,以致成習;今亦必數數而化,改正其習,由大而小,由小而空,使之無力而退,此但用一「悔」足矣。普賢行願品於「悔」法開示曰:後不復造;於「懺」法不提一字。由此可知:懺法全在覺知,不認其為實有,此即無相懺悔也。

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
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
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
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
【解】(p.157)
戒香= 破相論云:佛在世日,令諸弟子,以智慧火燒(修也)如是五件功德法之無價寶香,供養十方諸佛。今時眾生,不解如來真實之義,唯將外火燒於世間沈檀(最高級的沈香檀木)薰蕕(薰,香草。蕕,臭草)質礙(固體)之香,希望福報,云何可得乎?
今日寺院焚香乃表法,言不可忘記五戒十善諸戒條也。
達摩大師云:戒香,能斷諸惡,能修諸善。(斷一切惡,修一切善。)
戒者,禁止之意,止其惡也。初學、應先止其粗分之惡,故殺盜淫妄定為厲禁;酒為諸惡之媒,亦應戒止。此五戒救於果者多,是為戒相。大乘菩薩戒則戒於心,以心淨為主;心不淨者,即是失戒。此貴乎自省自覺,不必講求形式而能自範者也;此乃因地自救。須知,真修行人處處不離乎戒;如行為犯戒,卻大言,我乃守菩薩戒者,不在乎小行小節者也;是乃欺人之談也。
戒為修行之首要,蓋由戒始能生定,有定才能生智慧,開了智慧才得解脫;智慧與解脫乃根本智。有了根本智,才可廣學多聞,以得解脫知見,是為後得智。故六祖開示以戒香為首,實是佛法修學程序之關鍵。戒香者,無非,無惡,無嫉,無貪瞋,無劫害( 不白而取曰劫,即偷盜。乖違慈心曰害,即殺生 )。試與五戒作一比較,即知此五係大乘戒,必須自覺自省自範。尤其無非無惡,即是真如本性如如不動,不為外境所轉,既是戒,也是定。
定香= 定者,內不亂也;心不惑不動之謂也。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就是定。心空無染,隨境不移,內空我見,外離諸相,法法(p.158)平等,妙用自在;這就是更進一步的`正定'。正定,本來人人可以做到,只是定的時間太短太短,剎那間又已動搖。故所以說:終日是佛而不佛者,眾生也;能見境制止,守定勿移,厭凡取靜者,二乘也;能自覺者菩薩也;境來隨應,體自不動,無亂無定,活潑自如者,佛也。
定從心,不從相;定無動靜,凡不變者為定。譬如水,濕是水之體,可變為茶,為酒,為湯,為藥,千變萬化,濕性始終不變,此定也;靜亦定,亂亦定,然濕性之體勿失,故為大定。人若知此,時時刻刻自覺自範,決不為境所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斯可以大定矣。
然欲在千奇百怪的社會環境中,我們凡人要想不動心,要想自覺自範,談何容易。所以,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不離口,不離心,就容易攝心多了;久而久之,自然得到大定。古來幾位淨宗祖師,原本都是禪宗大師,都己明心見性,但他們了解、要想迅速確實完成佛果,必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得成就;所以他們一心念佛,宣揚念佛法門,終至成為淨宗祖師。可知,念佛功不唐捐也。                                                (淨空法師)
慧香= 慧者,幻化心之妙者也;實則就是平常心,只是體不動搖而已。世有千千萬萬事相,我有千千萬萬方法應付,權度在我,因應咸宜,心不住相,此即是慧。所以,隨緣不變其體,即為定中之慧;能不變其體而應付環境,即是慧中之定。定以生慧,慧以養定,定慧相成,體用如如,即是般若。
六祖所言:敬上念下,矜恤孤貧;乃世俗社會處世待人之道,亦即仁義之理,十善之實用也。行此諸善之時,應不著行善之相,即無我.人.眾生.壽者四(p.159)相,是即慧香也。
解脫香= 達摩大師云:能斷一切無明結縳,覺智明了,則名解脫。
覺智明了,即是定慧相成,般若智現前,已出三界,逕登佛位,不待身死,已生極樂世界矣;頓超三界,當下心空,是為解脫香也。直言之,解脫是由定慧所生,就是自心無所攀緣;天天斷惡修善,決不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即是解脫香。
解脫知見香= 既得解脫,心無攀緣,當專注無相觀時,極易執著空相,墮入七地沈空難中,淪為二乘。此時應積極由體起用,廣泛的向大善知識學習,更深認識自己的本心,以開佛知見。對眾生絕不有所苟求,對事總要祥和光明正大的委曲求全,對物要使用以時以儉;與此同時,尤應做到無我無人無眾生相。由此直至菩提大道,真心體性不動不變;是為解脫知見香。
定慧與解脫,乃根本智,獲得以後,就當外出參學,博學多聞,以求增進後得智;如華嚴所說,善才童子五十三參,其目的即在博學多聞。俾能歷事煉心;即六祖所謂: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之意。這幾句,正是四十華嚴─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內涵,或總綱領;換句話說,四十華嚴全是這幾句話的註腳。所以,參學是為了明心見性,見性即是成佛。
所謂執著空相者,當知「空」非有無相對之空,乃本來空也。亦非虛空之空,乃緣生緣滅、本無性體之空。世間一切一切,都是因緣法生;譬如做夢,知其為夢可矣,何必說夢中空、夢後空。世人執一空相,又立一不空相,二相既對,何以名空?因求空而厭有,因厭有而取空,正是有上加有,恰如求定(p.160)者,因求而不能得定,是同理而不得空也。當知空本無相,心無繫縛即空;於境離境,於法離法,於佛離佛,於空離空,斯乃空矣。總要不取不捨,不執不染,受而不受,心亦非心;意若虛空,而無虛空之量,乃可言空也。這是入佛第一步,必證入菩提,方能見此空相。
菩提者,空性也;於一念未起時,見聞了了,不落顛倒。心無比量,不入斷滅。大則遍十方,收則一微塵。一切無不攝受,無不是我,無不是空。外不著境,內不著心,更不著空,斯乃大空也。
既空矣,則無境可取,無事可惑,此定也。既空矣,則包羅萬有,無所不照,此慧也。定慧雙集,戒也;五分香全備矣。六祖為普益眾生,乃從戒定慧等順序而說、而勉修,方便說也。若上根人,應依究竟說、從解脫香入手為是。
內薰= 修行要先明自己的本覺真心,用本性薰習無明,使歸正道;絕不可向外攀緣。也不可向外求真理而成外道,外道不能了生脫死,出離三界也。

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已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罪不滅,後過又生。前罪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解】(p.161)
懺悔= 凡修行前,都應懺自己已犯之罪業,決定悔改不再重犯,以保持自己身口意三業清淨,俾能接受如來的教誨。無相懺悔之意義,見前面註解。
三世= 過去現在未來。若法生已滅,是名過去世;若法生已而未滅,是名現在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來世。
一時道= 各人隨著我所說,同時朗聲宣說出來:
念念= 前註已說明、罪惡只因心念未淨,未淨是因未見自己本來清淨面目。念、未必即是罪,念念執著繫縛才是罪。故罪由念起,亦由念懺;然心念本來無相,,假立名相,知幻即離,罪業亦空寂矣;故無相懺悔,當以先明本來為主,六祖說以`念念不被...',即是此意。
愚迷= 愚癡迷惑。愚癡,無明也。四十華嚴: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憍誑= 憍慢誑傲。即是驕傲狂妄;唯識百法、二十隨煩惱中之憍與誑也。
嫉妒= 害賢曰嫉,相忌曰妒。唯識論云:嫉妒者,聞見他榮,深懷憂慼,不安穩故
△憍誑以貪為體,嫉妒以瞋恚為體,愚癡即是無明;故此三即是根本煩惱,三(p.162)毒煩惱。用無相懺悔法將三毒根本剷除,才是真懺悔。六祖是用一般人常有的、容易看出的缺點來懺悔,實在管用也。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
    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盡誓願斷,
    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
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
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
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
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解】
既懺悔已= 真正做到了懺悔,三世罪業已經消除,達到了身口意三業清淨的要求。
四弘誓願= 心地觀經:一切菩薩復有四願,成就有情,主持三寶,大海劫終不退轉。云何為四?一者誓度一切眾生,二者誓斷一切煩惱,三者誓學一切法門,四者誓證一切佛果。
法界次第:此四者,廣普之緣謂之為弘,自制其心名之為誓,志求滿足故云願也。
願者,行門之先導也;即通常所謂之志願。人若無志,一生行事即無方向,無目標,終至一事無成;學佛亦是如是,先必立願發願,即是立志。佛門志願,可說是無量無邊,但四弘誓願可以概括其餘。
六祖所說四弘誓願與一般四弘誓願,略有不同;各句後面七字意義全同,但六祖於各句前加了二字,強調自心、自性,因眾生、煩惱、法門、佛道皆自心故。眾生由迷自心之所幻現,故迷心即是眾生,悟自本心即是佛;若悟自心,心內眾生已度脫矣。煩惱無性,顛倒妄起,若離妄緣,顛倒即滅,是為(p.163)斷自性煩惱也。自性無量法門者,是自性本具法藥,乃治一切心病之妙丹;一切眾生心病無量,心病還須心藥醫,無症不瘥也。佛道是自己心中之佛道,心外無佛道可成;若能識自本心,見性成佛,不假方便,是故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也。
正聽= 諦聽也;恭敬仔細的聽。
豈不道= 大眾平常豈不都是這樣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嗎?
恁麼道= 照這樣說,我惠能就不能度你們了,因為必定要自性自度才是真度也。
入道要門論:眾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眾生時,過去諸佛如微塵數,一切眾生總應度盡。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當知眾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自度,莫倚他佛力。經云:夫求法者,不著佛求。
佛不能度眾生,祇能把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和自度成佛的方法,境界,詳細的告訴我們;我們如能深信不疑,切實修行,佛能予以護佑和加持,俾我們能成佛而後已。這正如同學生進學校求學一樣,老師只能用最好的教學法,(p.164)給學生指導,學生成績好不好,還得靠學生自己努力。
自心眾生= 自心所現的各種妄念,如邪迷心誑妄心等等,就是自性眾生。用修行把這些妄念去掉,代以正知正見,即是「將正見度」;自性裡的邪見煩惱愚癡,用正知正見、自己努力自我修正,這才是真度。
須知,修行先要成就自己,然後才能去幫助他人;千萬不要自作聰明,自己還不了道,就熱心的去開導他人;教錯了,壞了他人的慧命,就是下地獄的罪過。不要以為我是存心善良,錯了也無妨,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當然,發菩提大願,是一時一刻不可少的,但實行,卻有賴於你的修行成就。
如是等心= 如是等等等等邪心;不可勝數也。
正見= 明知苦寂滅道之理也。正見之人,知心空無,見無所見,已超迷悟,故為正知正見。
真度= 用般若理智打破自心的愚癡,誑妄,嫉妒等等不善心惡毒心;邪起正度,迷了悟度,愚來(理)智度,如是度者,即是真度。實在說,這就是`修行'。平常我們會問:何謂修行?修什麼行?六祖給了答案:修行者,修正自己的行為也。用理智修正自己的嫉妒,誑妄,愚癡等等的不善心理和行為;即是以正度邪,以悟度迷,以誠懇度誑,以信度妄,以大悲心度不善,以喜(心)度嫉,以捨度妒,以善度惡,以智度愚,均使合乎聖道。更進一步,如能瞭解萬法皆空,見無所見,不離不捨,隨緣自在,以實踐四弘誓願為已任,即是佛道也。(p.165)
煩惱= 煩擾惱亂身心者也;煩惱無數無量,唯識百法歸納之為二十六種,其根本則有六種,所謂:貪瞋癡(無明)慢(憍誑)疑及不正見(邪知邪見)。復可總結之為:貪、瞋、癡三,是名三毒。其實,無量無邊的煩惱,都從`貪心'而來;貪乃人生煩惱的大根。無數劫來,我們頭出頭沒的在六道中輪迴,都是因貪所致。因此菩薩所行六度,就是對治各種根本煩惱的方法;其第一項就是佈施;佈施者,度慳貪者也,這是修行的一大妙法。所以要了解,菩薩行佈施,是為了度自己的慳貪,是自性自度;解救他人困難,只是附帶目的耳。佈施者捨也,捨棄一切,無罣無礙,自性般若智慧現前,能除一切虛妄煩惱思想。
法門無盡= 在明心見性之前,佛門修學,必須依靠老師指導,才能正確。我們娑婆世界的導師,就是釋迦牟尼佛,所以稱他為本師佛。佛入滅後,留下許多指示,那就是經典;其中開示了八萬四千法門,俾利各種根性的眾生修學。八萬四千法門者,就是無數無盡的法門,都以佛說經典為依據。我們每天不斷的研讀經典,每天都能獲得進步,尤其精神境界,天天都能昇高,這是在(p.166)現實世界的離苦得樂。等到大徹大悟了,明心見性了,起心動念,都與心性相應,無不是正知正見;所以學道總要先求明心見性,見性了,無盡法門盡在心中,這才是真正的修學佛法。
無上佛道= 普賢十大願云:禮敬諸佛,稱讚如來。禮敬就是能自卑尊人,即是常能以卑下心對待眾生,這是修佛道的起始。一切行為,都要迷覺雙離,兩邊不立,中道亦不存,佛性才能現前;這才是行為的真正標準。如此當下明心見性,見性即是成佛。總須不斷的依照所發的四弘誓願正理來修行,不可稍有鬆懈,佛道終必圓成也。
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大家要常常念記著、修行這個自性四弘誓願的有效力法門。無論是頓悟法門、漸修法門,都要依賴強大的願力;如果願力弘深,必定可以成就。如果不重視誓願的重要性,就是沒有願力,沒有堅決的意志力,修學佛法的道路、就非常艱難了!

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善知識:
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
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
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
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
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解】
三歸依=
弘誓既發,願望已具,當有依靠歸回之處;行願無靠無歸,則成虛願。
歸,回頭也;依,依靠也。從愚迷邪惡中回頭,依靠佛法僧三寶。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即是歸依覺、正、淨;是名自性三寶。
從迷惑顛倒中,歸依覺而不迷的自性覺,是為歸依佛。(p.167)
邪知邪見中,歸依正而不邪的自性正,是為歸依法。
從一切污染中,歸依淨而不染的自性淨,是為歸依僧。
兩足尊= 佛具滿自覺覺他二行,福慧兩兩滿足,為十界中最崇高者,故名兩足尊;為佛十尊號之一。
我人如自性覺悟,對塵境不求不取,遠離財色,少欲知足,內心不邪,外惑不迷,則福慧俱能滿足而為兩足尊。須知,自性覺即「佛」,歸依自性覺即是正道,切不可歸依違背佛法之各種邪魔外道以自誤。
離欲尊= 自性歸依正見,念念正大光明,不執我見,不生邪見(法執也),澈底破除四相,則貢高我慢,貪愛執著,都遠離我行,即為人中離諸欲望的尊者;故自性正即「法」。
眾中尊= 自性清淨,一切塵勞愛欲,皆不染不著,故自性淨即「僧」,乃是眾生中的最尊貴人士。(p.168)
邪魔外道= 不明佛法者為邪道,妨害佛法者為魔道;心外求法者,不依佛言者,概為外道。
三寶= 一切佛陀稱佛寶,佛陀所說教法稱法寶,隨其教法而修業者稱僧寶。
自性三寶= 又名一體三寶,自體三寶,同體三寶。自性靈覺,覺而不迷,即佛寶;性本寂滅,正而不邪,即法寶;性無乖諍,淨而不染,即僧寶;此即自性三寶。
一般三寶:指「佛,法,僧」。住持三寶:指「佛像,經典,僧伽」。
        ┌佛寶本覺┐      ┌體大┐    ┌法身┐            ┌法身
歸依自性┼法寶正念┼即自心┼相大┼克證┼般若┼三德復顯自性┼報身
        └僧寶清淨┘      └用大┘    └解脫┘             化(應)身

若修此行= 若依照此去修行,內心外行不離覺正淨,才是真正的自性三皈依。切不可只在表面上,早早晚晚口唸三歸文,心行卻偏離正道;那是凡夫的愚癡不了解的作法─口唸心不行。
(p.169)尤其要了解:假若只說`歸依佛',佛在那裡呢?如果看不到佛,那不是成了謊言了嗎?我們一定要小心學習研究,不可搞錯了;華嚴淨行品說:自歸依佛,當願眾生,紹隆佛種,發無上意。明明白白說的是`自歸依佛',是自性歸依佛。自性原是佛,那就是自性歸於自性佛,即是自性歸於自覺,才能破自己的愚迷,不是歸依他佛他覺;這樣、自性佛才能有所依歸,才能破迷開悟。
自心三寶= 入道要門論云:心是佛,不用將佛求佛;心是法,不用將法求法;佛法無二;和合為僧,即是一體三寶。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三業清淨,名佛出世;三業不淨,名佛滅度,是即自心三寶。因此修行人、總要內心念念無邪見,遠離四相;外表要修「禮敬諸佛」,敬上念下,謙虛下心,矜恤孤貪,使身口意三業保持清淨,這才是真正歸依自性三寶。

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了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
       「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性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何名清淨法身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
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自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
善知識!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  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
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己過不可得;
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
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
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何名千百億化身?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癡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歸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
【解】
志心= 留心也;心之所之為志。每一個人都要留心諦聽,我與大家說一體三身自性佛。
一體三身= 凡夫積聚業報以成肉身,佛因業盡識空,故有三身。性宗名說如下:
1.法身= 積聚真如法性以為身。真如法性,無始無終,圓滿清淨,遍一切處(p.170)(無形無相,盡虛空遍法界)。又名自性身,法性身,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釋迦佛法身如來名為、毗盧遮那,譯為、遍一切處。)
2.報身= 積聚一切種智以為身。真智圓滿,有始無終,一切妄惑清淨;即是法身理體之相也。有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之別。圓滿報身盧舍那佛。(釋迦佛報身如來名為、盧舍那,譯為、淨滿;即是、妄惑清淨,真智圓滿。)
3.應身= 積聚無量功德以成身。經三祗勤修以積聚福慧,歷萬劫以種相好,應緣出現;有始有終;乃法身理體之用也。又名應化身,變化身,千百億化身佛。(梵網經心地品: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花台,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 釋迦佛名也)
相宗三身是:自性身(即法身和報身),受用身,變化身。
大小乘通用三身是:法身,報身,化身。
悟性論云:飛騰十方,隨宜救濟者,化身佛也。斷惑修善,雪山成道者(以釋迦佛為喻 ),報身佛也。無言無說,湛然常住者,法身佛也。
見三身= 瞭解自性佛的三身意義,澈底覺悟自性本就具有三身,不要外求。大家通通都要依照我所說的道理,跟著我唸說:把自己的色身,歸依自性清淨法身佛;把自己的色身,歸依自性圓滿報身佛;把自己的色身,歸依自性千百億化身佛。(p.171)
色身= 父母所生之肉體身,名為色身。色身乃是我們每一世的臨時屋舍,猶如旅行者之寄住客舍一般,並非永有,所以不可依靠。自性才是永有,上面所說三身佛,自性中通通永遠有,毋待外求。只是眾生愚癡迷惑,不懂得這個道理,妄向外面尋覓三身如來,了不可得;卻不知、不見自性中的三身佛。
汝等聽說= 你們要聽從我所說的道理,就可以使大家瞭解、在自己的自性中,本就具有自性三身佛;向外面去求三身佛,是得不到的。
清淨法身佛= 傳心法要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知一切諸法皆由心造,乃至人天地獄六道修羅盡由心造。即是萬法皆從自性生,前面所說(p.172)六祖悟道時曾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就是此意。所以我們想惡、就做惡事,想善、就做善行;這些都是自性所生。我們的自性,就是一尊金剛佛,智如日照,慧如月圓;只是人性飄浮游蕩不定,五塵六欲和五陰,就像厚厚的浮雲一般,把自性的日月光輝蓋覆了。如果能依照正法篤行,自除迷妄,就能像大風吹散重雲,日月大放光明一樣,自性的萬能萬德,自然現前,顯現了人們的自在本性,這就是自性清淨法身佛;我們的自心、必定要歸依自己的自性清淨法身佛,這才是歸依真佛。要如何歸依呢?就是要依照、前面所說的三皈依戒,除卻自性中的種種不善心,如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慢心,貢高心,邪見心等等不善行為。常見自己過,不說他人好惡,謙虛下心,禮敬諸佛;如此修行,便能使心胸開闊通達,不會再有一點阻滯障礙,自性顯現。這便是歸依自性法身佛。
風吹雲散= 般若智慧之風、吹散無明之雲。
上明下暗= 雲上日月常明,表自性恆常光明,不垢不滅;雲下一片黑暗,表六道輪迴,頭出頭沒,無有盡期也。(p.173)
自見己過= 終日不見己過,便絕聖賢之路;終日喜談人過,便傷天地之和。
常須下心= 對人對物,必定要常常謙虛和氣,一體平等的誠敬對待,不可有分別心。
圓滿報身佛= 一燈就能除去千年的黑暗,所以智慧就能滅去萬年的愚癡無明。不要總是回想以前的過去如何如何,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渺不可得;總要常常思考未來,念念都要圓融通達,合乎理性,自然就會慢慢的見到本性了。
人有善惡表現的不同,但人的本性卻沒有不同;萬法本性,一而不二,名之為實性,也就是佛性。實性是善惡兩邊都不沾染的,所以能圓滿顯現萬德萬能,這就叫做圓滿報身佛。
如果自性中生起了一點點惡念,就會使萬劫以來所積的善因消失;一念善,也可以消除如恆河沙那麼多的罪業。念念是善,念念自見本性,直到成就無上佛道,這就叫做報身。
莫思向前= 過去所作的事,不論善惡,都己過去,不要再想它。回想善事,就執了有相,使此善事成為有漏福報。回想惡事,第一次是懺,接下來就應是念(p.174)念悔改,不可光想惱恨過去事實;須知,每想一次,八識心田即多種下一粒罪業種子,不但無益,而且有害。所以,六祖告誡我們、不可回憶過去,只能思考未來,念念警惕勿犯惡行,念念只求利益眾生,不為自己;這就是念念圓明之意。
實性= 真如也;諸法實性,清淨平等,非有非無。唯識論云: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性。亦即楞嚴經所說:六根根性─在眼曰見,在耳曰聞,見聞嗅嚐觸知之性,就是實性,不染善惡。污染者妄心;妄心者,虛妄者也。萬法雖各有其本體,但萬法本體,一而不二,名曰真如本性;又名實性,萬法實在之本性也。證得此實性境界,即名圓滿報身佛。
千百億化身= 當我們不思量任何境界時,本性是如虛空一般的空寂平靜,一旦思量,本性就會產生無量的變化。想惡,境界化成地獄;思善,境界化為天堂;想毒計害人,就變化成毒龍毒蛇;一念慈悲,一念菩薩,念念慈悲,念念菩薩。智慧可以變化成、諸天以至佛果的上界,而愚癡變化成六道輪迴的下界。
自性的變化甚多甚多,迷惑的人不能省察覺悟,總是念念起惡,常行惡道;(p.175)其實、只要一念回頭向善,就能產生智慧而重生。這種種變化身,就叫做自性化身佛,也就是千百億化身佛。
變化= 改其舊質、謂之變,馴致於善、謂之化。自有而無、謂之變,自無而有、謂之化。
地獄= 悟性論: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
宗鏡錄:心能作佛,心作眾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獄。
龍蛇= 遺教經:心之可畏,甚於毒蛇。王維詩:安禪制毒龍。毒龍,心也。
菩薩= 菩提薩埵之略稱。菩提為無上道,薩埵名大心,合之為「無上道大心」,意謂:此人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
又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
又以: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以化他,故名菩薩。
天台戒疏義: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云:大道心成眾生。菩薩以慈悲為心;吾人一念慈悲,即一念是菩薩,念念慈悲,即念念菩薩;故云:慈悲化為菩薩。(p.176)
總結= 善知識,清淨法身,人人本自具有。如果能夠念念自見自性,明心見性,那就是報身佛。如果能從報身產生智照,那就是化身佛。能自己了悟自性本具功德,又能自己修積自性功德,這才是`真歸依';皮肉構成的色身,是臨時宅舍,是無常虛假的,所以不可以說歸依色身。祇要能了悟自性、本自具有法身報身化身等三身,就認識了自性本來就是佛。
思量=「從報身思量」之思量,乃「智照」,智慧的照應也。其意正如楞嚴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所說: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這就說明了觀世音菩薩得以完成感應道交,顯現千百億化身的道理,是智照,不是一般的意識思量。
△所謂法身者,是法爾天然之身;是人人本具,個個現成,生佛皆同,聖凡一致的真如妙體,即是清淨法身佛。於念念自性中,能以般若智慧、寂然常照諸法,即是自性報身佛。從報身起智照,則隨機應現,是為千百億化身佛。
三身原是一身,永明延壽大師云:夫化佛者豈他歟?報身圓應之用。報身者何哉?悲智所成之體也。悲以廣濟為理,智以善權為業,所以因時降跡,隨物現身。身跡者用也,悲智者體也;體是其本,用是其末。依本興用,攝末歸本,欲求其異,理可然乎?報身即化也,化身即法也。可知是一身圓具三身也。
古德云:一切佛事無邊化門,皆依自法融轉而行。由自心中有真如體大,今日體解,即引出法身。由心中有真如相大,今日了達,引出報身。由心中有真如用大,今日修身,引出化身,乃至十波羅蜜,一切塵沙萬行;都是自心中幻出,未曾心外得一法,行一行。若言更有從外新得者,即是魔王外道說。
(p.177)
吾有一無相頌,若能誦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消滅。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唯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忽絕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解】
我有一篇無相頌送給各位,如果能背誦持行,立刻可以使各位、以往多劫所積聚的迷惑罪業,一剎那間完全消滅。
首六句= 一般世人都以為行佈施諸供養(財供養法供養無畏供養),就是修道;其實有相佈施供養、只是修得有漏人天福報,不是功德。雖然修積了許多人天福德,卻不知道心識中、原就藏有過去生所造的貪瞋癡許多罪業種子。一般人甚至 一面行佈施修福,一面卻又、心中貪瞋癡三毒不斷,行為則害人謀利,毫不懺悔停止。總以為、修福可以將所作罪業抵銷,卻不知有因必有果報;惡歸惡報,善歸善報,何者力大,何者先報。
永嘉大師証道歌云:住相佈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此說、人天福報乃三世怨也:前生聚積有漏福報,今生獲得享(p.178)福,恣情娛樂,多造罪業,臨命終時,福盡業在,加上前生罪業,必定墮三惡道受種種苦;故說、招得來生不如意也。
次六句= 如果了解、只要向自己的本性懺悔,盡除貪瞋癡三毒與邪惡行為,念念行諸正道,就可以消除罪業。這是大乘的真正懺悔法,除去邪行,念念正道,就可以銷除罪業。學道人若能返觀自性,證自性佛,就與諸佛先聖別無二致。
入道要門論云:人問:一心修道,過去業障得消滅否?師曰:不見性人,未得消滅。若見性人,如日照霜雪。又見性人,猶如積草等須彌山,只用一星之火;業障如草,智慧似火。
六祖金剛經口訣云:昔我如來為說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可入,皆可到真如之地。每說一法門,莫非丁寧實語,欲使一切眾生、各隨所見法門入自心地;到自心地,見自性佛,證自身佛,即同如來。
後八句= 從達摩祖師以來,祖祖相傳的就是這一個頓悟教法,希望眾生都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與諸佛成為一體。如果行者想要修行以證得自性法身,祇要保持自性如如不動,把一切貪瞋癡慢疑諸惡法相,從內心洗盡就行了,得之並不難也。
努力自動不斷的修善呀!切莫悠悠恍恍、浪費寶貴的時光;要知,什麼時候一口氣接不上的話,這一世的生命就結束了,下一世能否再得人身修行,實不可知也。如果瞭解了大乘這種頓悟見性法門時,你應該萬分虔誠恭敬的合十、用至誠心來學習這種成佛之道。(p.179)
總結語= 各位都應該記取背誦、我所說的開示和偈頌,了解其意義,實行懺悔。然後依照修行,當會在這些開示下見到自性三身。如此,縱然我們分開有千里遙遠,仍像就在我的身邊一樣。如果對於我這一番開示,不以為意,即使我們現在面對面,也如同相隔千里之遠;因為修福是外求有漏福德,修道是內省積聚成佛功德,兩者相隔更不止千里之遙,那又何必這般殷勤的跑來求法呢?
各位善自保重,路上諸多小心!
到會一眾,聞到大師所說之無相懺悔與自性三身的開示,都有感悟,高高興興的願意接受實行。


(P.180)
    機  緣  品  第  七  

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時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藏,常誦大涅槃經;師暫聽,即知妙義,遂為解說。尼乃執卷問字,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尼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尼驚異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請供養。
有魏武侯玄孫、曹叔良及居民,競來瞻禮。時寶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廢,遂於故基重建梵宇,延師居之;俄成寶坊。師居九月餘日,又為惡黨尋逐,師乃遁於前山,被其縱火焚草木;師隱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師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紋,因名避難石。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囑,遂行隱於二邑焉。
【解】
機緣= 機謂根機,如利根鈍根是。緣即緣份,有勝緣劣緣之分。本品記述六祖與弟子之言,而二者之機緣必有交感者也。蓋世出世間,無論善法惡法,無不由過去生中所種前因而發生。六祖之傳佛心印,弟子等之得聞或頓悟,皆非偶然,故有本機緣一品之記述也。
讀本品時,要從「機緣」著眼;正對其機,一點即悟,真不可思議也。如第一段無盡藏尼執取文字,六祖以不識字破之;逕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尼驚而信受;此機緣也。又如第二段、法海未了心佛不二之義,誤在不懂「即」字義;六祖乃就定慧等持、說定慧非二,心佛即一。法海由之開悟;此機緣也。全品類皆如是,幸注意焉。
暫聽= 聽了之後,立刻就懂得了經文裡面微妙的意義。
焉能= 怎麼能夠。連字都不識得,又如何能夠懂得經文中的義理呢!?
非關文字= 言說與妙義,都屬文字,都屬於法;誦經念佛,必得法淨心空,方顯181 佛性。故道在悟,不在言說或妙義也。
由此可知:近代許多學者之研究佛學,直接採用梵文,巴利文,歐西文字等以考證方法進行。這種方式,只是記聞之學,是無法得到佛法的真正妙理;六祖對無盡藏尼就已經說出了其中的道理─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佛之妙理,必須離心意識參研,必須要實證,才能獲得;不是由文字,歷史來源等考證方法,所能獲得者也。
耆德= 耆,長也,八十曰耆。年高德優長者曰耆德。
玄孫= 當作「系孫」,遠孫也。有魏(晉)武帝曹操後代孫 曹叔良及村中居民等。
梵宇= 佛寺也。
俄成寶坊= 俄,頃刻之間也。寶坊,寺宇也;欲界色界中間,有七寶大寺宇,佛在此說涅槃經,大集經云:諸大菩薩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大寶坊。
挨入= 強力擠進。
尋逐縱火= 磨難也,實亦機緣也;好事多磨,不磨不光,六祖之成就也如是!
懷會止藏= 五祖云:逢懷則止.遇會則藏.見本經第一品.二邑即指懷集.四會縣。
(P.182)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參祖師,問曰:「即心即佛」,願垂指諭。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說,窮劫不盡;
  聽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淨。
        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讚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
【解】
即心即佛= 當下之心即是佛。入道要門論云:行者問:即心即佛,哪個是佛?師曰:汝疑那個不是佛?指出看。無對。師曰:達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 (違異而漸行漸遠也) 。
佛是心之體,心乃佛之用。前念不生即寂滅,是佛而未嘗離用;後念不滅即妙用,是心而未嘗離體。即體即用,即用即體,心佛不二,即心即佛。
願垂指諭= 希望、賜予、指導、開示。
前念後念= 前念已過去,不可沾戀使之再生,即是清淨圓明之心體。譬如清淨之鏡面;心體湛然,如如不動,應用自在,譬如鏡光;鏡與光是一,即是佛。前念若生,則是著境生心,即是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之妄念也。
後念若滅,則成槁木死灰,無情不可作佛也。前念既已不生,當連續念阿彌陀佛,以保持後念不滅;此法最妙。禪宗之無念,易墮斷滅空,幸注意也。
成相離相= 經云:一切唯心造。又云:心生則一切法生。既一切由心造,故成一切相即心也;此如鏡面能顯諸相。如今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無瞋,無愛無憎,無勝無負,離一切相,即是本來清淨佛;此猶鏡面雖有諸相,但鏡光不滅,即是定慧不二,三昧正受,了了可見,而(P.183)不染著。古人云:用心如鏡;吾人每日照鏡,應當觀照:所見鏡體,鏡光,鏡之作用,所照之相。真如本性,即清淨心,就是鏡體;智慧光明常照,就是鏡光,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外面諸相,內裡根身,無不清清楚楚,鏡體鏡光毫不污染。所以我們要能用心如鏡,如此修行,就是真修行。
六祖偈曰= 心能照境謂之慧,同體異名也;故即心名慧。
          離一切相即佛,不起一念即定;故即佛乃定。
          定與慧要均等修持,不得有所偏重;是謂定慧等持。
          由此可知:定慧等持,了了見於佛性,心意自然清淨。
          你能領悟此一法門,是由於你那過去多世、修習正道所成的習性所致。
          定體起用名慧。定,寂而常照;慧,照而常寂。寂、故無生無滅;由無生無滅起用,其用亦無生無滅。
    
      無生是本來空相,無滅是妙用無窮;即體即用,即用即體,定慧雙修,(P.184)乃是佛學正理。
    △涅槃經云:定慧等學,明見佛性。
入道要門論云:僧問:如何定慧等學?師曰:定是體,慧是用,從定起慧,從慧歸定;如水與波,一體更無前後,名定慧等學。
小止觀:法華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當知此定慧二法,如車之雙輪,鳥之雙翼,若偏修習,即墮邪倒。故經云:若偏修禪定福德,不學智慧,名之曰愚;偏學智慧,不修禪定福德,名之曰狂。狂愚之過,雖小不同,邪見輪轉,蓋無差別。若不均等,此則行乖圓備,何能疾登極果?故經云:聲聞之人,定力多故,不見佛性。十住菩薩,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了。諸佛如來,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見於佛性。
習性= 研習修成之性也。地持經云:習種性者,從先來修善所得,是名習種性。
法海偈= 我心原本是自性佛,只因不悟而屈辱了自性佛;現在我瞭解了定慧的體用正理,一定要定慧雙修以離一切相。
(P.185)
僧法達,洪州人,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來禮祖師,頭不至地。祖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耶?曰:念法華經已及三千部。
祖曰: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則與吾偕行。汝今負此事業,都不知過;聽吾偈曰:
      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
師又曰:汝名什麼?曰:法達。師曰:汝名法達,何曾達法!復說偈曰:
汝今名法達,勤誦未休歇,空誦但循聲,明心號菩薩。
汝今有緣故,吾今為汝說:但信佛無言,蓮花從口發。
達聞偈,悔謝曰:而今而後,當謙恭一切。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意,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
師曰: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本無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經,以何為宗?
達曰:學人根性暗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
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一遍,吾當為汝解說。
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
師曰:止。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何者因緣?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
【解】
洪州= 今江西省北部地區,南昌市即其州治。
法華經= 妙法蓮華經,共七卷廾八品,姚秦鳩摩羅什大師譯,為天台宗所正依。
「妙法」謂此經所說,皆是最勝一乘因果之法。「蓮華」喻其華實同時並存,以表一乘妙法之因果同時也。
明智旭大師云:此經乃如來究竟極談,具明施設一代時教所以然之線索,如家業之有總帳簿,如天子之有九鼎也。非精研智者大師之法華玄義、法華文句,並輔以唐湛然大師之法華玄義釋籤,不能盡此經之奧。
頭不至地= 拜師求法,皆須五體投地行禮,以我所貴之首,接彼所賤之足,表至敬也。今額不至地,不但不如法,且有乖慢之心,故六祖大聲怒責(訶)之。
必有一物= 必有一個使你產生傲慢心的東西、梗塞在你的心中。
蘊習何事= 蘊,蓄藏也。習,學習也。你平常修學所得,是一些什麼呢?(P.186)
不以為勝= 假若你能誦讀至一萬部,且能領悟經中義理,自己不以此驕傲勝人,那麼就可以隨我一道學習佛法了。
負此事業= 你現在自負讀了三千部法華經,就目中無人,竟然都不知道罪過深重。
偈意= 禮節本是為了改正、如幢幡那樣高揚的傲慢,你頂禮時、為什麼頭不接地呢?
     須知有了我慢心,即有四相與法執,從而產生貪瞋癡三毒,造一切罪業;
     
如果你沒有(亡= 無)自以為有誦經大功德的話,誦經三千部會是無漏功德,那你的福德、就多多無比了。
法達= 你的名字叫法達,意思是、於一切法的義理,都能通達。可是,你又何曾通達呢?假若已真正通達於法的話,行住坐臥,出息入息,心行相應,則都是誦經;如今你只是空口誦經,徒勞於文句,所以說你未曾通達妙法也。
空誦循聲= 破相論云:若心無實,口誦空名,三毒內臻(到),人我(執)填臆(胸)。
明心菩薩= 如此口誦無心,卻自以為是明心見性,而號稱菩薩。
(P.187) 另解= 口誦無心,實是錯誤;若能將經文義理、了了於心,實踐於行,達到明心見性,就可稱為菩薩。
汝今有緣= 由於你我具有甚深的夙世緣份,我現在就為你直接說明白。
信佛無言= 你只要相信道本無言,佛本無說;凡所言說,都是權說。同時要忘掉誦經功德一事,這樣子去誦讀妙法蓮華經,捨權入實而生正慧,不忘如來出世正意;如是才能深契經中妙旨,解行並進。如此、才能辯才無礙,宣揚法華時必可舌燦蓮花,朵朵妙蓮從口中湧出。
金剛經云: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血脈論云:至理絕言;教是言語,實不是道。道本無言,言說是妄。
法華合論:眾生難見者自心,習見者蓮華;指說習見之相,以明難見之妙,故經名妙法蓮華。
法華句解:蓮華者,上根人觀之,即是自性,法華三昧,更非他物。中下之機,則引物譬如本有覺性清淨妙理也。即是以易解之花草蓮華,譬如難解之法華三昧蓮華。
戒環要解:一稱經名,則蓮華出口;一能隨喜,則法香在身。(P.188)
法即甚達= 法華經說的即甚明達,可是你的心有執著,未能通達;經文說得清清楚楚,是你自己的心自生疑障。你知道法華經的宗旨是什麼嗎?
豈知宗趣= 我只曉得依文誦念,那裡會知道本經的宗趣呢?宗者,一經之要旨,與修行之要徑。趣者,趣向,宗之所歸向也。以何為宗?是驗其直心與否。從豈知宗趣之答,法達只是愚執,可以開示也。
至譬喻品= 將方便品第二唸完,正欲接唸譬喻品第三時,師曰:止,原來此經以、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為宗旨。
一大事因緣= 法華經方便品云: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P.189)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
註:上經文中「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一句最為重要;法達讀經,我人讀經,都是用思量分別心,所以不得其真實意(願解如來真實意)。
佛之知見= 法華要解:佛知見者,徹了實相真如真見也;在法名一佛乘,在因名一大事,在果名一切種智。故曰:諸佛因一大事故出興,為一佛乘故說法,欲令眾生開佛知見,而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也。此真知見,生佛等有,本來清淨;唯人以妄塵所染,無明所覆,而自迷失。六祖所言,欲眾生直下承當,不可以為唯佛獨有、而塞自悟之路。
法華文句:佛以一切種智知,佛以佛眼見,開此智眼,乃名佛知見。
法華玄義:靈知寂照,名佛知見。
中峰廣鏡:佛知見者,乃破生死根塵之利具也。
簡單的說:諸佛是因為眾生迷失了自心本具的佛知見,祇得出世為眾生演說種種佛法,以開示眾生本具佛知見,而使其悟入真如實境。
何以不說「佛以知見傳授給眾生呢?」因為此知見、是眾生本自具有,不從他得;又因眾生迷惑,必藉善知識為之開導、而使之悟入也。(P.190)
                                               ┌打開其迷惘
眾生迷失了本具的佛知見,諸佛祇得出世為說、以  ┼指示其本有
                    ├─┘    ┌在法= 一佛乘   ├省悟其自性
                    └靈明寂照┼在因= 一大事   └證入一切種智
                              └在果= 一切種智     └─四門


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
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
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 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
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嗔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
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
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
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
聽吾偈曰: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
    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師曰:法達從昔已來,實未曾轉法華,乃被法華轉。
再啟曰: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又經說三車,羊車牛車、與白牛之車,如何區別?願和尚再重開示。
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殊不知坐卻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真,為今時故。只教汝去假歸實,歸實之後,實亦無名。應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持法華經;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
達蒙啟發,踊躍歡喜,以偈讚曰:
        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
        羊鹿牛權設,初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
【解】
分為四門=開,破無明之遮蔽,似雲開而日出也。(初破一分無明,圓教初住菩薩)
示,自有而不識,指明所迷之真體也。
悟,人人是佛而自己不識,經善知識指示,反省而感覺:何者是吾心,相貌如何,與佛有何不同?豁然而貫通了解。
入,既豁然貫通,頓悟往日之非,如浪子回家見母,專心深造,證得一切種智。
若具信心(汝今當信只汝自心,莫向外求。),聞開示,便能悟入!
如何開?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內外不迷,即能一念心開也。
此中四義,一一皆名`覺知見'者,正顯此知見,是人人本具之清淨覺心知見,是眾生原有之寶藏,非覺體外而有知見可得者也;故可假以開示。既得開示,乃悟此知見非從外得,故名悟。悟知已,當取之以受用,故云入佛知見。
(P.191) 宗鏡錄云:以本具故,方能開示;故云如來正覺心,與眾生分別心,契同無二,為開示悟入之方便。是以、若眾生心與諸佛心各異,如何說開?
錯解經意= 讀法華,見佛說開示悟入知見,以為這些乃是諸佛的知見,我輩小機無份;若如此解經,乃是毀佛謗經。因為諸佛己是佛,都已具有知見,何必更勞世尊再開知見。你如今應當堅信、所謂開佛知見之「佛」,指的是你的自心,不是其他的佛。
要知道,就是因為一切眾生,自己錮蔽了自性的光明,貪愛塵勞外境,日夜驅馳不息。便勞動世尊他老人家從慈悲三昧定中起坐,用種種善巧方便說法,苦口婆心的勸導眾生,息止貪愛塵勞。也不要向自心以外去求道法(心外無(P.192)法),要知道自己的真心佛性,與諸佛並無二致;所以才在法華經上說開佛知見的道理。
眾生知見= 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也。
若能正心= 假若能夠端正其心,清淨其心,就能生起般若智慧,觀照自己身口意三業,停止作惡,廣行善事;這就是自己開啟自心佛的知見。尤其要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須知一念迷即凡夫也。
犛牛愛尾= 犛,音毛。產於西藏高原,周體密生柔軟長毛,尾毛長大如馬尾,有絲光;牛甚愛護其尾,睡時枕尾以護之,人乃射殺之以取其尾。
你必須念念開佛知見,那就是超出凡塵世間;千萬不可開眾生知見,因為那就是墮入煩惱人間。如果你仍是那麼辛苦勤勞的、以誦念多少遍經文,作為修道功課的話,那豈不是和犛牛愛惜自己的尾巴,卻蒙蔽了自己的智慧一樣,有什麼不同呢?
法華經方便品云: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深著於五欲,如犛牛愛尾;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P.193)
不勞誦經= 法達說:照您這樣說,只要能了解經文義理,就可以不必再誦經了嗎?
六祖大師回答說:經文本身有什麼過失呢?怎麼會障礙你所生的念頭呢?迷與悟、全在念經者本人自己;損失或收益、也全由自己的迷或悟。如果能夠口誦經文,又能依教奉行,即是能夠運轉經文,活用經文。但如果僅僅只是口誦經文,而心卻是違背經義,不肯奉行,那就會被經文所迷轉了。
佛法的修學,是以戒定慧三學為根本,不管法門有八萬四千之多,都離不開這三個原則;離開了這三個原則,就不是學佛。誦經,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誦經之時,心無惡念,即是諸惡莫作。經文乃諸佛如來、從真如本性中流露出來的文字,乃世出世間的至善;誦經即是眾善奉行。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具足了戒律,這是誦經的第一種功德。念經之時,必定專心一意,即是攝心修定,妄心不起;這是誦經的第二種功德。誦經既修定,經文字字分明,必然開慧,這是定慧等持,成就根本智,這是誦經的第三種功德。所以背誦佛經,有三種無漏大功德,其目的在求得根本智;根本智是一切智慧的根源,無量無邊的智慧,由此發生。由此可知:誦經之重要與功德之大了;但誦經必須要口誦心行,缺一不可。能如此做到,就是轉經,楞嚴經云:若能轉吾,則同如來;即是此意。     (淨空法師)(P.194)
偈曰= 但知誦念經文,不能心行,則是心迷,會被法華文字所操縱,即被物所轉;如果真心覺悟,依教奉行,就能活用經文,即是能夠活用諸法,不被操縱。
你十年誦讀了法華經三千部,還不明白經的宗旨;好像與經義成了對頭冤家。我勸你、要無念無作(無念而念,念而無念;作而無作)而念經;若是存了執著有無之心的念頭,那就是邪念了,必被經(物)所轉。如果能夠不執著,不計較有與無的話,那你就像永遠駕御著白色大牛車一樣─自己做自性佛的主人了。(大白牛車比喻一佛乘,此處喻自性佛乘。)
△無念,從唯識言,就是離心意識;心意識就是有念。其意是轉八識成四智,即是無念,又名正念。所以,無念不是沒有念頭,只是無邪念,而正念現前。有念,就是不捨心意識,一天到晚用心意識,那就是迷,執著一切身心塵境。如果無念走入偏空,即根本停止一切念頭,空空洞洞,那還是邪念;所以有念無念、都是邪念。惟有正念,才能轉經;轉大法輪是也。六祖所說:無念念即正;直接的說法是:以無妄想念經,即成正念,可以轉經。若用有無之心念經,則成邪念,必被經轉。      (淨空法師)
有念就是妄,無念才是正;有無二者對待生起。今於有念無念都不住,都不計度,則執盡情亡也;經云:一切諸法,憶念為本。所有念想,即為是見;見即是邪。是以若能離見,即成諸佛。(P.195)
實未曾轉法華= 法達我、從很久以來,確實是沒有理解法華經的真正義理,只是被法華經的文句所影響,所轉、所操縱。
皆盡思共度量= 經上說:一切大聲聞與菩薩們,他們都盡他們的思惟、來共同度量諸佛的智慧,都無法測到;現在您卻說、凡夫只要能覺悟自己的自心本性,那就叫作佛的知見。這種說法,若非上根利智的人,就難免會因懷疑而謗佛了;這是什麼道理呢?又,經上說「三車」,羊車鹿車與白牛車,要怎麼區別呢?希望和尚再賜解答。
大聲聞,乃是二乘人已迴小向大者(由小乘轉向大乘者)。
法達開悟後,為更多被經轉的修行人發問,這是饒益眾生之問。
法華經云:諸佛智慧,其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P.196) ...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
患在度量= 佛經義理清清楚楚,你自己沒有認識到、而迷失背離了經意。諸聲聞緣覺與菩薩們、之所以不能測知佛智者,毛病就出在度量上。度量,是用我見;若用我見,就不是空寂;波濤起伏中,盡量思量,盡量推測,越推越遠而不得其解也。( 度,讀如惰,考慮也)
也有人說:非參究不能深入。參究,還是度量,而且是盡情度量。若再告以參究也是無用,可能他又枯坐空禪,走入偏空斷滅矣。殊不知參究度量,均不可少,但要知道,參究的是我未起念前的實相。此相非空非有;言有,則無形相可得,卻又不是頑空死寂。言空,則妙用無窮,而又寂淨湛然。由此可以悟到所有一切顛倒,都由幻心而起;只要一切放下,莫隨境轉。見聞仍了了,分別而無執著;此即所謂`但悟自心,便名佛見'也。佛見者,覺見也;以覺在前,主權在我,不被搖惑,是名轉物。要注意,此時又不可執著此見、以成法縳。但只、有無俱不計,好壞不關心,此即一乘之究竟也;三乘三車,是為凡夫所權設耳。
從他退席= 這些道理,佛本來是針對凡夫而說,並不是為諸佛自己而說;如果有不肯相信這個道理的人,任由他自由退離此地吧,不必勉強。
法華經方便品: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坐白牛車= 殊不知你自己已經坐在大白牛車上,卻偏偏要到大門外去找羊車鹿車牛車。這是說明:佛的知見,已在人人的自性中;即是唯一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又何必去坐為凡夫權設的羊車鹿車牛車( 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 呢?
唯一佛乘= 法華經方便品: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舍利弗,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
一佛乘,即是人人自己本具的佛性,亦即佛的知見,亦即前面所說、人人自坐的白牛車。所以三乘設教,是權法,是方便,是以假名引導眾生、走出執著;這是從前為實施權教的原故。其實,今天開權顯實,唯有一佛乘才是真實之道。所以你要明白,三乘三車都是假名,只有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的一佛乘是真實的佛法;歸實以後,連一佛乘實相之名,也不可執著。你應該明白,所有的珍寶財產(自心本性的智慧德用),全都屬於你自己,由你自在享用;(P.198)既不要想、這是父親(諸佛)的財產,也不要想、把財產分配給兒子們(一切眾生),更不要有、我在享用之想。這才是真正奉持法華經的精義。這樣才是、從劫到劫無盡時間都在轉經,無有究盡;從早到晚,亦無不在念自性本佛。這才是真正的、手不釋卷,時時刻刻念法華經也。
法華玄義:手不執卷,常讀是經;口無言聲,遍誦眾典;佛不說法,常聞梵音;心不思維,遍照法界。
法達偈曰=我自以為唸了三千部法華經、很了不得,具有大功德;誰知今日在曹溪,承祖師一開示,才知無有功德,也把我的自恃心傲慢心全都消滅了。
讀了這麼多遍法華經,還不懂得諸佛出興於世的宗旨,又如何能使我那多生以來的妄想執著息滅呢?
羊車鹿車牛車三乘車,本是諸佛世尊不得已的權宜說法,在使眾生發起初善,繼起中善、後善,逐步受教前行,俾能具足清白梵行。可是還沒想到,在我們如五陰火宅的色身內、的真心,(P.199)本來就是諸佛法性;只要一悟本來,破迷開悟,即是梵行修行法中之王。
初中後善= 法華序品云:(諸佛)演說正法,初善(得正解)中善(依解而實修)後善(終能究竟遠離塵垢),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亦可釋為= 羊車鹿車牛車三乘之權宜方便。
玄旨= 深奧的義理。法達領會了法華經深奧的義理,依教修行,仍繼續不斷的念誦法華經而不住相。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
師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
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
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
復說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

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污名。
【解】
壽州= 壽州與安豐,均在今安徽省鳳陽縣(市)一帶。
楞伽經= 有四譯本,今存三本。一為劉宋時,求那跋多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凡四卷,多直譯,故深奧。二為元魏時,菩提流支譯《入楞伽經》凡十卷,文多義晦。三為唐時,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凡七卷十品,文較流暢易讀。此經是唯識宗所依,但中觀家亦以之解釋中觀空義,達摩祖師東來傳禪,也以四卷楞伽印心,直到六祖才改以金剛經代替。
「楞伽」是城名或島名,意為「不可往」或「危險處」,即今之錫蘭島,斯里蘭卡。
古印度傳說,島上楞伽山住有許多羅剎、夜叉,人不能往。世尊從龍宮說法(P.200)出來,即受眾羅剎之請,入楞伽島為他們說法,故經名《入楞伽經》。
不會= 不懂,不明白什麼是三身四智?
三身= 三身者:清淨法身,自己真如本性也;圓滿報身,本性中的般若智慧;千百億化身,起心動念,一切行為也。這與佛的三身,無二無別,無增無減。迷時,只是不知道具有而已,不是沒有了也。
入道要門論云:問、束四智成三身者,幾個智共成一身?幾個智獨成一身?答、大圓鏡智獨成法身,平等性智獨成報身,妙觀察智與成所作智共成化身。此三身亦假立名字分別,只令未解者看;若了此理,亦無三身應用。何以故?體性無相,從無住本而立;亦無無住本。
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體也;圓滿報身,汝之相也;千百億化身,汝之用也。
有身無智= 四智不離本性,若離本性,而只說三身,那就是有身無智。因若迷自心體大,雖具法身,卻成生死苦縛身;若迷自心相大,雖具報身,反成煩惱纏報身;若迷自心用大,雖具化身,卻成善惡業繫身,畢竟無有智慧也。
四智菩提= 入道要門論云:此三身亦假立名字分別,只令未解者看;若了此理,亦無三身應用。大乘莊嚴論云:轉八識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可知三身無有自性,惟是一心;依心發明四智,即圓成菩提矣。
偈曰=
各人自性中都有三身,自性開發成八識而轉成四智:眼耳鼻舌身前五識共成成所作智,第六意識獨成(P.201)妙觀察智,第七末那識獨成平等性智,第八阿賴耶識獨成大圓鏡智。
自性本就具備三身四智,不必要遠離「見聞覺知」等等外境諸緣,只要悟了,迷悟兩不立,就可以超然直登佛地。(迷了,就是凡夫。)
我今天向你說明了這個事實真相,你要深信這是真理而不懷疑,永遠不要再迷失。不要學那些忘了自己本性的人,只知拚命的心外求法,整天口說:學佛!學佛!卻得不到真實菩提之路。
                ( 八識 )    ( 四智 )   ( 三身 )
           ┌眼耳鼻舌身識─ 成所作智  ─ 化身
  自性 ┼意識─ 妙觀察智  ─ 化身    
           ├末   那   識─ 平等性智  ─ 報身
           └阿 賴 耶  識─ 大圓鏡智  ─ 法身
(P.202)若離三身= 既然懂得了自性三身,一定就能夠明瞭四智,還用得著再問嗎?如果離開了自性三身、來談四智,那是空談,那叫「有智無身」;這些智,還是等於無智。舉個譬喻來說:三身如同房屋,四智如同建築此屋的各種材料,單單只說這些材料如何如何?那有什麼用?材料還是材料,空談而已。
三身四智之義,豈是三言兩語所能說得了的,六祖只是言其理耳,智通仍未明悟也,故再有四智之問。
七言偈=
真如自性原本清淨圓明,如大圓鏡洞照明了,若了悟自性,當體便是大圓鏡智,自性觀一切法悉平等,不起分別,故萬法流通。我心若不污,平等性智即現前。
自性既圓明,則應機接物不起亂想,任運自在,不假功成,自然就是妙觀察智。前五與八同體,故前五隨事應用,悉是清淨,五根門頭放光動地,悉如鏡智之用。(P.203)(前)五(第)八二識果上圓,六七二識因中轉,悟來轉去、只是文字形容轉,自性真如實性並無轉變;迷則為識,悟則為智。
但於日用念念流轉處,決不被情識所牽,心無繫縛,即是轉識成智;如此,行住坐臥中、雖到處都是染淨污濁,而真心卻常在龍象定中,如如不動。
繁興= 染淨世事極其繁多,到處興起。
那伽= 人天眼目注云:那伽定者,此曰龍定。龍常靜思念攝,故有定力,能現大變;佛有四威儀而常在定,故以龍喻也。可知:那伽定即是佛定。
△唯識記要:六七兩識因中轉,第六先導善惡行;前五第八果上圓,大圓鏡成引前五。
△憨山夢遊集:此八句,發盡佛祖心髓,揭露性相根源。往往數寶算沙之徒,貪多嚼不爛,蓋視為閒家具,曾無正眼覷之者,大可憫也。咸謂六祖不識字,不通教,何以道此?殊不知佛祖慧命,只有八個字包括無餘,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以唯心故(體也),三界寂然,了無一物;以唯識故(相與用也),萬法蔥然,蓋萬法從唯識變現耳 (十法界依正莊嚴歷歷現前,萬法有秩有序);求之自心自性,了不可得。所以佛祖教人,但言心外無片事可得,即黃梅夜半露出「本來無一物」。即此一悟,十方三世佛、歷代祖師,盡在裡許,擘不破,故衣缽止之。即二派五宗,都從此一語衍出,何曾有性相之分耶?及觀識智頌,略為注破;若約三界唯心,則無下口處。因迷此心變而為識,則失真如之名,但名阿賴耶識,亦名藏識;此識乃全體真如所變者。斯正所謂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乃真妄迷悟之根,生死凡聖之本。
憨山大師昔居五台,夢升兜率親見彌勒為說唯識曰: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
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P.204)
智通呈偈=
從前我以為三身是在身外,現在才明白三身原來就在我的體內。
從前我以為要在得菩提以後,才可以得四智;現在才了解 只要悟了本心、就可以轉八識成四智。
三身以四智為體,四智以三身為用,體用合一,圓融無礙,運用自在,隨應物(一切眾生)之類而現形,猶如水中之月(千江有水千江月)。
我身既然具有三身四智,凡是身外修智求智,都是妄動,(此乃見性後修行,不講事相而修;凡夫與二乘應依事相而修。)
本性原是無住,所以執著守住三身四智,也不是精明。
三身四智玄妙的道理,承蒙祖師的賜教,我才能了悟自性的體用,連任何一念、造作趣向的污染假名、也獲得免除。
(馬祖道一禪師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
(P.205)
僧智常,信州貴谿人,髫年出家,志求見性。一日參禮,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
曰:智常到彼,凡經三月,未蒙示誨。為法切故,一夕獨入丈室,請問: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見虛空否?對曰:見。彼曰:汝見虛空有相貌否?對曰:虛空無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開示。
師曰:彼師所說,猶存見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
常聞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無端起知見,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
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
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具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
【解】
信州貴谿= 今江西省鄱陽湖東南貴溪縣即是;信州,唐代置,轄貴溪以東地區。
髫年= 小孩額上垂下的頭髮曰髫;垂髫,或髫年,皆喻童年也。
志求見性= 出家後,立志要明心見性;乃真出家人也,因發心正大,精進不已。
參禮= 因隨參而禮拜祖師。禪門,凡會集門人說法、坐禪、誦經,謂之參;故清晨升堂,謂之早參;日暮念誦,謂之晚參;非時說法,謂之小參。
學人= 學道之人,學生身份也。非今日之學人,今日學人乃指學者。
大通和尚= 北方神秀大師示寂後,諡大通禪師。但本文大通和尚、非大通禪師也。
未決狐疑= 沒有解決我的疑問。
投禮= 五體投地而行禮拜。(P.206)
汝試舉看= 你試試、舉個例子講來看看。
切= 急迫也。我為了求法很作急的緣故,所以有一晚,獨自闖進了方丈室。請問:什麼是我智常(某甲)的本來心性?
丈室= 方丈室。一寺主持稱方丈,其寢室名丈室;四方各一丈之室也。
汝之本性= 你的本來心性,就如同虛空一樣,清清楚楚沒有一物可見,這就叫做正見;沒有一物可知,是為真知;也沒有青黃長短等顏色和形狀的區別。只見到本性的清淨,而這個覺知的本體是圓融清明,一塵不染;這就叫做、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也叫做、如來知見。
△此說有二病:一者其說未圓,說了一半。本性是如虛空,但常起靈光妙用;菩提原不可著相取,但亦不可離相見。今但說體,而未明用;故所說不圓。二者執此成見,立守空之法見,便成為病。所以六祖批評說:猶存見知。因為立了見知,靈光即不能顯現;著相而求,非菩提矣。
猶未決了= 仍然沒有解決我內心的疑惑。
不見一法= 此四字,應上接大通所說:了無一物可見;即不見一法,然而不可執著「無見」存於心中。如果存有無見,心就不清淨,就會像一大片浮雲遮住了心性的日光;也就是大圓鏡上蓋滿了浮雲。
不知一法= 此四字,承接大通所說:無一物可知;即不知一法,此是空知。這不是真智慧,是無知;因為開悟的人,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無不明瞭,應是法法皆知。這樣的知見,就不過是像在虛無一物的天空中,電光一閃,瞥然一見,非常短暫,非常虛假。
錯認= 錯認此無知與無見的、方便說法為正確,卻不能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
自知非= 你自己應當了解「見」與「知」都不對。須知、心一起,就是錯,念一動,就是非;心若無念.無知.無見,那是內守悠閒,增長無明,還是錯。這就是凡夫小乘不能見性的原因。
如果知道了這些著相的過失,離開一切妄緣,則正覺現前,於是自心靈光顯耀,瞬脫根塵;這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大通禪師是沉空守寂之流;但見佛體,不明佛用;且執以為是,遂不覺而存知見矣。當知佛性廣大無邊,是同虛空,但妙用恆沙,處處是相;以不立相,故名無相;處處接物,以不立見,故名無物。盡山河大地形形色色,無一處不是佛用,無一處能離佛體。這全看我們澈了不澈了,執著不執著耳。倘未澈了,縱一時不偏執,終屬無用,不能名清淨圓明也。此理未達,亦不能名之為見性;中間還是隔了一層細微法見耳。
談修行,修行人大多有法縳,以致難起大機大用;這是由於下手未澈。常是到了百尺竿頭,終於未能直上,此縳於法見,虛空中未能翻身者也。又以法見,常在爛泥中不能騰身;必定要能、入污泥而不濁,登清淨而不染。在此208   上下翻騰之際,靈光昧與不昧,全在自己覺知,不得半點假借,不得受法拘泥。莫怕力量不夠,力量是練出來的,不是守出來的。平日要明悟透澈,一有疑團,就要學智常一樣,尋大善知識解答,如此,自有膽力翻登,則日練有功;否則動軋得咎,功未練得,反而陷入泥淖坑中。古德心細處,十二萬分細密;其膽大處,實非世人所能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生死,安了生死。此事本就驚天動地,若有一絲因循顧忌之心,存一毫粗心傲氣,見理不澈,了生脫死即不可得!錄達摩祖師偈語以勉:亦不睹惡而生嫌,亦不觀善而勤措,亦不捨智而近愚,亦不拋迷而就悟。
達大道兮過量,通佛心兮出度,不與凡聖同躔(位次),超然名之曰祖。
豁然= 開朗也。智常聞偈,恍然大悟,內心頓時開朗。
智常偈= 在本來無一物的清淨心境上,無原無故的起了許多知見,在存無見,守空知等等的著相下,追求無上佛果。在心意識上,私心老存著開悟與不開悟等想法,這超越了無量劫來的迷惑顛倒了嗎?(或:超越了尚未學道時的迷惑了嗎?)(這四句,是智常的自知非;以情識破情識,求證菩提涅槃,了不可得。)
(P.209)自性乃是大覺的根源,本是菩提的本體,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如果隨著任何的知見去觀照的話.那就是如流水般的逝去.勞而無功了.(這兩句,是智常開悟的說明。)
如果我沒有登堂入室,求得祖師的開導,(登堂入室者,大澈大悟也。)
我還是杳杳茫茫的執著無見空見,就像凡夫執有、小乘執空的兩頭跑。
茫然= 杳杳茫茫無所主張也。
最上乘= 一佛乘也。圓頓教也。大白牛車也。智常此問,是為饒益眾生而問;彼非不懂者也。
觀自本心= 你要從自己的本心去觀照,不可執著像三乘法,最上乘法等等法相。
佛法並無所謂四乘,但人的根性卻各有差別:僅僅根據眼見耳聞,看著經典文字而誦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是小乘(有戒有定無慧)。
僅能小悟佛法,能解釋經典之意義,知其所以然,但未能躬行實踐者,是中乘;指權教菩薩而言。
(P.210) 不但悟解佛法,深解六度萬行之理,且能依教實踐,以求能從外相證悟者,是謂大乘。
大乘人如能到達大澈大悟,就是最上乘;即是萬法盡通,萬法具備( 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但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明白此理,當知是因人的根性差異,而區分四個階段修行,逐步前進,而成佛果;所以,是四而一,一而四也。
乘是行義=「乘」的意義是「實行」。因其原義是運載,能行進,才是乘;口說而不行,就不是乘了。
不在口爭= 三乘四乘之爭,世尊在世時,就已啟其端,延續至今,更為劇烈,此因末法時期,鬥爭劇烈故也。但修行人應當自律自修,總要保持自性如如不動,自心明明白白,莫被外界現象所迷,才能日有所進;否則,自壞道行也。
俗語講:真理愈辨愈明,那是世間學識;出世間法的大道,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必定要實證,又有什麼好爭的呢?有爭有論,必定動心,必定起念;如果不動心,不起念,則自性自如,湛然不動。

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請益曰:學人自出家,覽涅槃經十載有餘,未明大意;願和尚垂誨。
師曰:汝何處未明?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於此疑惑。
師曰:汝作麼生疑?曰:一切眾生皆有二身,謂色身法身也。色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有常,無知無覺。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何身受樂?若色身者,色身滅時,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若法身寂滅,即同草木瓦石,誰當受樂?又法性是生滅之體,五蘊是生滅之用;一體五用,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滅則攝用歸體。若聽更生,即有情之類,不斷不滅。若不聽更生,則永歸寂滅,同於無情之物。如是,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樂之有?
師曰:汝是釋子,何習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據汝所說,即色身外別有法身,離生滅 求於寂滅。又推涅槃常樂,言有身受用。斯乃執吝生死,耽著世樂。
汝今當知,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是則寂滅現前。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乃謂常樂;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受者。豈有一體五用之名?何況更言涅槃禁伏諸法,令永不生;斯乃謗佛毀法。
聽吾偈曰:
    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諸求二乘人,目以為無作。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何為真實義?惟有過量人,通達無取捨;
    以知五蘊法,及以蘊中我,外現眾色像,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不作涅槃解,二邊三際斷,
    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
    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
    吾今強言說,令汝捨邪見,汝勿隨言解,許汝知少分。
志道聞偈大悟,踊躍作禮而退。
【解】(P.211)
廣州南海= 今廣東省廣州市佛山縣。
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簡稱、大涅槃經或涅槃經。譯本有兩種:一為北涼曇無讖譯,凡四十卷,名北本涅槃經。另一為劉宋慧嚴等再治本,凡三十六卷,名南本涅槃經。志道所誦係北本。
諸行無常= 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四句偈,出自涅槃經第十三卷,名為、離怖畏如來偈。經中說:釋迦佛過去世作婆羅門,在雪山修行時,釋提桓因變作羅剎以試探之。婆羅門聞羅剎口唸「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二句,乃向前請問下二句。羅剎言:我肚已數日未食。婆羅門言:你若說出下二句,我當捨此肉身供養。
羅剎乃唸: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我們若參考十二因緣法,由無明生行,行生識,乃至生老病死,終而復始,如環無端。就該了解四生六道,無盡輪迴,一切諸行,盡皆無常,皆是生滅法;就應該追求常住之道。明常住之道則生,將可生可滅 滅之盡,則湛然常寂者現前,那才是真正的快樂也。
寂滅即是涅槃;其體寂靜,已滅三毒及諸戲論,離一切相,故名寂滅。
後二句:一切生滅法,包括生死之痛苦,皆已消除,則涅槃寂滅之真樂現前。
凡夫以現前生死為生滅,妄計諸天神仙為寂滅,所以死後生天成仙、就是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乘則以解脫三界生死為生滅滅已,證偏真涅槃為寂滅為樂。
菩薩以遠離空有二邊為生滅滅已,見但中佛性、證有餘涅槃為寂滅為樂。
其實,所有九界眾生,分段生死雖了,變易微細生滅都未盡,即是仍有變易生死,必須「第八地前才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方盡識陰,而成佛道,方(P.212)得究竟「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證大般涅槃,常.樂.我.淨.也。
涅槃= 梵語,華譯圓寂:圓滿一切智德,寂滅一切惑業。又譯滅度:已滅見思塵沙無明三惑,已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楞伽經云:妄想不生,不起不滅,我說涅槃;意指,不生不滅,即是涅槃也。
汝作麼生疑?= 你為什麼對這四句偈、會發生疑問呢?
問題語譯= 一切眾生都有血肉之身(色身)與佛性之身(法身)等二身。色身因緣所生,有生有死,所以無常;法身亙古不變,既無認知,也無感覺。涅槃經上所說、將可生可滅 滅之盡,則能得到湛然常寂的真正快樂。我不了解是哪一身寂滅?哪一身享受真樂?假若說是色身的話:色身死亡,四大分離之時,完全只有痛苦;總不能把痛苦、說成快樂吧?如果說是法身寂滅的話:就如同草木瓦石一樣,無知無覺,哪該由誰來受樂呢?
(P.213)其次,萬法的本性(法性)是生滅法中的本體,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是生滅法中的作用。一個人的本體具有這五種作用,不斷的生,又不斷的死,這就是`常'。如果有生,那就是從本體產生五種作用;如果死亡,那就是收攝這五種作用歸於本體。如此,假若有情死了,還能再生的話,那就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永不斷滅。假若不能夠再生的話,那就永遠歸於寂滅,沒有生命,如同草木瓦石無情之物一樣。如果照這樣說的話,則一切萬法都被涅槃理論所約束;連再生都不可能,還有什麼受樂可說的呢?
△此問,強分色身法身為二;且以為生滅是色身所獨有,此生滅若滅,則法身之寂滅為樂矣;但法身無知無覺,究竟誰當受樂?開頭就錯,因此所講全皆顛倒。此類問題,初學者常見之;但如果不是用心研讀者,連這種問題也見不到。
吾人當知,一切以心為主,色身法身,非一非二;即此色身,亦此幻心所招感,苦樂感覺,念念生滅,仍是幻心所化。幻心若滅,自得、自在寂滅之樂。
心既是幻,生滅自然也是幻;根本無所得。但幻又非無,雖有亦幻,知幻即滅,而覺性不滅。由此可知:執斷執常,皆是邪見。(P.214)
釋子= 你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學生)。凡出家,皆捨本姓,以釋為姓。
外道= 心法以外諸道,皆為外道。學佛人所學所說,出乎心外,不順佛理,謂之門內外道。
斷常邪見= 大智度論:見有二種,一者常,二者斷。常見者,堅持身心常住,永恆不滅之邪見。斷見者,堅持死後身心斷滅,不復再生之邪見。
最上乘法= 此處指大涅槃法。
斯乃= 這其實是執著愛惜生命,不捨生死,沉溺於世俗享樂。
汝今當知= 你現在應當知道:佛因一切迷執眾生,妄認五蘊假和合的色身、為自我體相(我執),又將身外一切法認為外在塵緣相(法執),因此貪愛生存,憎惡死亡,不肯放下,而於此念念不斷,就像流水不停。殊不知這一切都如夢幻泡影,虛假不實,冤枉受著六道輪迴的痛苦;且把本是永恆快樂的涅槃,認成了痛苦的輪迴;如此整日忙碌的盲目奔馳營求。佛憐憫眾生愚癡的緣故,才指示涅槃是真樂,亦即指明我們的真性,原本就具有。人生、在極短極短的剎那時間內,並沒有生起之相可見;同樣的、在極短極短的剎那時間內,也沒有滅去之相可見。生與滅既同時,當然就沒有「生滅」可滅,也就是「無生」「無滅」。
有生、必定有滅,無生、自是無滅;這種相續相,就是寂滅現前。此乃如來親證的無生法忍境界,證此者為寂滅人,此時諸法實相完全顯露出來。從圓(P.215)教初住菩薩一直到如來果位,位位增進,所以這是諸大菩薩的境界。
當寂滅現前時,是圓教十地菩薩以上階位 (十地是下品寂滅人,等覺是中品,如來果地是上品) 。寂滅境界亦即淨土法門中的常寂光淨土,就在眼前,只是我們心不清淨,看不見而已。但雖然沒有證得,寂滅境界並沒有失去,所以,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就是此意。
當寂滅現前之時,並沒有什麼現前數量或形相可得,這就是所謂的「常樂」;此樂是一種明朗快樂,如如不動的心境,所以並沒有什麼受用(有受,必有所受、能受,此乃世間法) ,或不受用的情況;受與不受兩邊都離開,是謂正受,又哪裡有「一體五用」的名詞呢?更何況、又以之批評涅槃禁止制伏諸法,使其不生呢?這種說法和想法,都是謗佛,都是破壞佛法也!
剎那= 極短極短時間。大藏法數: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或云,壯士一彈指間有六十剎那。現代計算:每一秒鐘有四彈指,共二百四十剎那,共有廾一萬六千生滅。
寂滅現前= 黃檗傳心法要:聲聞人見無明生,無明滅。緣覺人但見無明滅,不見無明生,念念證寂滅。諸佛見眾生終日生而無生,終日滅而無滅;無生無滅,即大乘果。
無上大涅槃= 至高無上的大般涅槃。筆削記:法身,解脫,般若;備此三點以成大涅槃,其形如△。
入道要門論云:如何得大涅槃?師曰:不造生死業。對曰:如何是生死業?師曰:求大涅槃是生死業,捨垢取淨是生死業,有得有證是生死業,不脫對治門是生死業。
淨土門的一心不亂,就是不造生死業,先修事一心不亂,即是方便法門。
圓明常寂照= 大涅槃有五種德相:
    
圓,圓滿而一物不欠,一切萬法無不具足。
    明,妙淨明心,無量的智慧;無有一法不通達,不了解。
    常,無始無終,永恆不變。
    寂,真如妙體離諸過,如如不動。
    照,真如妙用照十方,靈鑒不昧。
凡愚= 凡夫愚癡卻說涅槃就是死亡,外道卻執著說是斷滅;那些二乘修行人,錯(P.217)誤最嚴重,他們認為不應該作功德去求涅槃,遮斷功德之修,乃無作大惡。這些通通屬於、妄情分別計度心,乃是六十二種外道邪見的根本。都不過是妄立種種的虛假名目,都不是真實義。
六十二邪見= 大般若經佛母品指出,六十二外道邪見,是以五蘊為起見;依色受想行識各有:常、無常、常無常、非常無常四見,合為二十見。再以色受想行識各有:有邊、無邊、有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四見,合為二十見。再以色受想行識各有:如去、不如去、如去如不去、非如去非不如去四見,合為二十見。以上共六十見,再加上色法與心法(受想行識)得數六二。
惟有過量人= 惟有那些非常的人物,如佛與大菩薩們,能夠通達涅槃的道理;他們不取涅槃,也不捨涅槃,因為知道生死與涅槃,是一不是二。
由於他們明白一切萬法,都不離五蘊法,凡五蘊所成之法,都是虛假而不真實,五蘊中又有一個主宰的我;因此外在現出種種的色像,種種不同的音聲相。這種種的形相與乎五蘊及我,都是平等一如,都是如夢幻泡影,虛妄不實;因此他們的心中平等,能將諸佛眾生,山河大地一律平等看待,不會生起是凡夫、是賢聖的區別見解。也不把生死與涅槃作分別解,這樣就能把有無兩邊,過去現在未來三際全都斷掉。他們運用眼耳鼻舌身意諸根時,從不先用思慮考量,而是有叩斯應的隨類應感。他們也會將一切諸物諸法予以分門別類,但運用時,決不會有不平等的差別想法。
由中段這十四句偈言來看,可知:世間一切塵勞,色聲諸法,都是五蘊幻化而成,惟有大根大智之人才能通達這些道理。所以他們能以不取不捨,勿忘(P.218)勿助,不起分別的態度,來對待萬事萬法;這樣才可以將虛妄的兩邊三際斷掉。須知:從人事看,起凡聖見,有凡有聖,即是兩邊;從法門看,作涅槃解,即是生死與涅槃對立;都是分別邪見。如果有了超凡入聖的想法與希求,那是造生死業,是邪見;但如果沒有超凡入聖的意念,那是愚癡,無明。看來、這是兩難之局,其實超凡入聖的願必須建立,但心卻不可去求;願引導修行,但心在境界中決不可以起心動念。此可以世尊為例:佛在世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這就是分別一切法而不起分別相,因此才能說: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佛常在大定中,沒有不在定的時候);在世說法四十九年,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住在真如本性當中,如如不動;為幫助他人說法,就從清淨心中,變現出八識五十一心所,為他受用。這個八識五十一心所,是他受用,如果成了自受用,那就是凡夫囉!自受用的是圓明常寂照,他受用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有體有用,才是正確。
黃檗云:欲觀佛作清淨光明解脫之相,觀眾生作垢濁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歷恆河沙劫終不能得阿耨菩提。
又云: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與眾生諸佛,世界山河,有相無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無彼我相。此本源清淨心,常自圓滿,光明遍照也。
楞嚴經云:非於生死外有涅槃,非於涅槃外有生死。
清涼云:一念不生,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
劫火燒海底= 宇宙大三災時,先是大火在宇宙中生起,把大海和須彌山都燒成灰燼,一直燒到初禪天為止。( 然後大水生起,直沖到二禪天,把一切、包括(P.219)天宮在內都沖毀。) 然後大風括起,直括到三禪天,吹使諸天宮和須彌山互相撞擊。但在這種動蕩極大的幻塵境界中,還是有不動者存在,那就是:如來所得之法,亦即無上菩提覺法樂、和無上涅槃寂滅樂、仍是永遠存在。
我這些說法,都是用言詞勉強說出來的,目的是讓你能夠捨棄掉、你那些邪見。你應當遠離文字相,不可執著我所說的而解釋,這樣,你才能多多少少的得到一些佛法領悟。
△從修行人來說,外境動蕩,都是妄相,真性是不動的。我們的根身會死亡,會衰老,但我們的六根根性,卻是不生不滅,不會衰老,這就是真常的。
離言說相,即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聽而無聽,無聽而聽。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作而無作,無作而作。 (淨空法師)

行思禪師,生吉州安城劉氏。聞曹溪法席盛化,徑來參禮。遂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
師曰:汝曾作什麼來?曰:聖諦亦不為。
師曰:落何階級?    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
師深器之,令思首眾。一日,師謂曰:汝當分化一方,無令斷絕。
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紹化,諡弘濟禪師。
【解】
吉州安城= 在今江西省中部吉安市附近。
法席盛化= 佛法講座,度化之緣,非常興盛。
當何所務= 應當如何修行,才可以不經許多漸修階級,而頓超成佛?(P.220)小乘有四果四相等八階級,大乘有五十一漸修階級。此問極為高明:因已知無所務,本不立階級,卻用以反問六祖;足見其力也。
聖諦亦不為= 我對於佛所說的苦集滅道、菩提涅槃、第一義諦等,都己不放在心上了。
落何階級?= 六祖意謂:你自認落在什麼階級中了呢?
何階級之有= 本來無一物,凡聖見解統無,那裡還會有階級呢?
首眾= 領導一部信眾。
分化一方= 你應當分開、去獨立教化一方,不要使佛祖相傳的慧命斷絕。
思既得法= 行思既已承受了頓悟正法,青原山= 在今吉安市東南地區。
弘法紹化= 弘揚佛法,興旺度化眾生工作。
諡= 行思禪師付法於石頭希遷禪師,於開元二十八年入滅,唐僖宗追封之為弘濟禪師。其後禪風極盛 而分出曹洞、雲門、法眼三宗。

懷讓禪師,金州杜氏子也。初謁嵩山安國師,安發之曹溪參叩;讓至禮拜。
師曰:甚處來?曰:嵩山。
師曰:什麼物,恁麼來?曰:說似一物即不中。
師曰:還可修證否?曰: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
師曰: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此,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羅讖:汝足下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應在汝心,不須速說。
讓豁然契會,遂執侍左右一十五載,日臻玄奧。後往南嶽,大闡禪宗;敕諡大慧禪師
【解】
懷讓= 唐儀鳳二年出生,十歲時唯喜讀佛書,十五歲出家。
金州= 在今陝西省東南邊,與湖北、四川接界處,安康縣其舊治也。
嵩山= 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為我國五嶽中之中嶽,少林寺即在山麓。
安國師= 惠安國師,五祖弘忍大師弟子,在嵩嶽一帶弘法。
發之參叩= 打發他到曹溪六祖處參學、叩問而請益。
甚處來?= 此問是機鋒,非常語。本性真常,去來迷悟了不可得,故問:汝從何處來耶?懷讓卒然未領會,乃以事實話回答:我從嵩山來的。
什麼物?= 六祖以其未領會,就續問:你是甚麼東西?是怎麼來的呢?答:若說像個什麼東西,那就言之不中了。
師問:還可不可以有修有證呢?
答:有修有證,還不致於毫無成就;若是污染了,就毫無所得了。
這是極有名的一段禪家問答。六祖恐怕懷讓見性並不實在,所以見面就問:什麼物,恁麼來?意指靈明本心也。懷讓答以、靈明本心無物可比。六祖認為無物可似,可能偏空,所以又追問一句:還可修證否?如果答可,則是偏有;若答不可,則或偏空矣。懷讓之答,既不偏空有,尤妙在不污染而不廢修證。世人學佛,甚多但知不可污染,執理而廢事,自誇業已見性,毋須再事修證,此盲修瞎煉,自誤者也。
這與六祖的: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可以比(P.222)較。
只此不污染= 唯此靈明不污染的清淨心,乃諸佛所護佑、不使魔擾,所憶念、不令退失者。你已如此的大澈大悟,我當年也是一樣。我們禪門、在西天竺的第二十七代祖師般若多羅,曾留下一段預言說:在你的門下,將出現一匹馬駒,縱橫天下無人能當。此事當應在你,你應把此事放在心上,不要太快說出來。
馬駒,指江西道一禪師而言。道一姓馬,受法於懷讓禪師(第七代祖師),密受心印,為禪宗第八代祖師,故稱馬祖;為中國叢林制度創始者。馬祖傳法於百丈懷海禪師,立百丈清規,為叢林戒律之始。其後復分出溈仰、臨濟二宗;臨濟再分出黃龍、楊岐二派,現中國各禪寺大都屬於臨濟後代。
嶽= 衡山,在湖南省中部、衡山縣西,五嶽之一。

永嘉玄覺禪師,溫州戴氏子,少、習經論,精天台止觀法門;因看維摩經,發明  心地。偶師弟子玄策相訪,與其劇談,出言暗合諸祖。
策云:仁者得法 師誰?
曰: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
策云:威音王以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
曰:願仁者為我證據。
策曰:我言輕,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法者;若去,則與偕行。
覺遂同策來參,繞師三匝,振鍚而立。
師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 坐大我慢!
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師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  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
師曰:如是如是。
玄覺方具威儀禮拜;須臾告辭。
師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
師曰:誰知非動?         曰:仁者自生分別。
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  曰:無生豈有意耶?
師曰:無意誰當分別?     曰:分別亦非意。
師曰:善哉! 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後著證道歌,盛行於世。諡曰無相大師;時稱為真覺焉。
【解】
永嘉溫州= 在今浙江省東南海邊之溫州市,及其稍北之永嘉縣
經論= 如來金口所說為經,諸菩薩展述經義為論。
天台= 隋智顗大師居浙江天台山,立天台宗;以法華經、涅槃經、大般若經為主,以止觀為修法,明一心三觀妙理。宇宙萬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種諦理,這三種諦理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在一心之中,作此三觀,即是一心三觀。
止觀= 梵名奢摩他,華譯為止觀,定慧,寂照,明靜。(P.223) 
止者停止,停於諦理不動也;又止息,止息妄念也。
觀者觀達,觀智通達,契會真如也。又貫穿,鑿穿煩惱而殄滅之也。
由次第言:止在前,先伏煩惱;觀在後,斷煩惱,正證真如。真止真觀,必為不二;即法性寂然是止,法性常照是觀也。
小止觀:若夫泥洹(涅槃)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養愛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之正因,觀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坐禪法要記:本自不動,何止之有;本自不蔽,何觀之有。眾生迷蕩,去本日遠,動靜俱失,不昏即散;此二病本,出生眾苦。令彼離苦而獲安穩,當用止觀以為其藥;病瘳藥廢,醫亦不立。則止觀者乃假名字;即假即空,言語道斷;以大悲故無說而說,此摩訶止觀之所為作也。
維摩經= 即維摩詰所說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折衷疏:維摩詰所說經者,乃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之經也。蓋如來出世本懷,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其奈小機未堪此聞,聞者生謗墮苦;故不得已而為實施權便。先以華嚴擬宜,然二乘在座如聾如啞,不見不聞;是以不動寂場遊化鹿苑,轉四諦法輪,說三藏教。而二乘初聞佛法,遇便信受,保證偏真。故至方等會中,假寶積獻蓋,故維摩示疾,訶斥小行褒歎圓宗,令二乘恥小慕大,發菩提心;此一經之大意也。
發明心地= 發現明了、依心地而起行的修行方法。(P.224)心為萬法之本,能生一切諸法,有如土地能生植物,故曰心地。心地觀經云: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此因緣,三界唯心,心名心地。
玄策= 玄策禪師、浙江金華人,六祖弟子,在金華宏法。
劇談= 暢談也。二人暢談修行佛法,玄策發現玄覺所說、都與本宗諸祖所言意旨相合。所以就問玄覺說:你是從哪一位法師學得佛法的呢?
方等經論= 大乘經論內分五部:華嚴,般若,法華,涅槃,方等。不屬於前四類者,統歸第五方等類。
玄覺回答說:我聽近代許多法師、講授大乘各種方等經論,都各有師承;後來我從維摩經中,悟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佛心宗正法;但是否真正開悟,還沒有人為我印證。
佛心宗= 禪宗之別名,直悟佛心為禪之體故也。人心即佛心,人心之性即佛性,(P.225)發現佛性即是成佛,故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威音王= 法華經常不輕品: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來,國號大成就。法華通義釋云:此乃空劫初成之佛,己前無佛。
玄策說:如果是在威音王以前時期,自證佛法就可以;但在威音王以後,如果沒有老師印證,自以為悟,那全是「天然外道」。
繞師三匝= 旋繞祖師走三圈,表示最高的歸敬禮。
振錫而立= 錫杖、僧人所持之長型手杖,亦稱禪杖。長約六尺,杖頭金屬製如鏟型,有數小環,搖振之可發聲,用以嚇退惡獸。玄覺以無常迅速,生死呼吸間,不能多事繁禮拜師,只能繞師三匝表示崇敬;在叮叮噹噹聲中,手扶禪杖卓立一邊,靜候祖師開示。
沙門= 梵語,譯為勤息=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也。六祖以玄覺大我慢,故以(P.226)沙門稱之,指沙門當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不可我慢,以警之。
三千威儀= 小乘比丘具有三千種標準之儀態行動語言規範,大乘菩薩具有八萬戒律行為。『三千八萬』係多數之形容詞:言出家沙門,均應有一定之儀態禮貌,如果有失禮貌儀態,是生大我慢。
體取無生= 體驗證取無生無死的真理。那你為什麼不以己身證取無生無滅的真理,豈不就解決這個無常迅速了嗎?
如是如是= 六祖即為玄覺印證說:就是這樣! 就是這樣! (這就是開悟了! )
於是玄覺立刻依莊嚴的禮儀,鄭重地向六祖禮拜。意謂:真乃明師也,且已為我印證,值得崇敬;且表明先前並非我慢,只為要求印證而作此姿態耳。
須臾= 一會兒,玄覺就向六祖告辭,六租藉機就說:回去得是不是太快了些呢?
本自非動= (人雖來此,) 本來我自性如如就沒有動,哪會有快慢分別呢?
誰知非動= 究竟是誰知道「動與不動」的呢?(P.227)若有誰不誰,則人我見興;若有知非知,則分別心起。此即「知見立知,無明本也」。玄覺直白:仁者自生分別耳。蓋心本常住,無生滅去來,理本天然,何落誰我、知與不知分別情見哉?
自生分別= 是你老人家自己生了分別心呀。
黃檗曰:心若不生,自然成大智者。決定不分別佛與眾生,一切盡不分別,始得入我曹溪門下。
甚得無生= 六祖很讚許的說:你實在很懂得無生無滅的真意也。
玄覺曰:無生無滅難道還會有什麼真意嗎? (以無生則言思慮絕,豈落思慮意識分別焉? 若有意,必落思維,則必有前後事,如是有生滅矣。)師曰:無意有意,應當誰來分別呢? (能分別有二:心意識分別,此為吾人不可有;分別時於第一義而不動,此為吾人所不可無。)
玄覺曰:分別諸法相時,不落於心意識,第一義不動,那就不是分別了。六祖贊歎的說:妙呵,妙呵!(=真是開悟了呵!) 小住一夜再走吧。
一宿覺= 六祖留玄覺住了一夜,因為印證了他巳大徹大悟,當時就流傳說他是「一夜悟者」;又被當時人士尊稱為「真覺禪師」,成為美談。
證道歌= 玄覺著有「永嘉大師證道歌」,「禪宗悟修圓旨」等共十篇,目為「永嘉集」,並行於世,大有益於佛門弟子。入滅後,敕諡「無相大師」。
△評議:精彩至極! 師徒雖初次見面,應對卻刀光劍影,鏗鏘有聲。六祖不愧是禪宗開山祖師,為接引後學,以身作靶;玄覺靈氣飛動,領悟透徹,箭箭中的。其聞機鋒迅疾,如電光石火,讀之令人怦然心動;學者當三讀細味也。
(P.228)
禪者智隍,初參五祖,自謂巳得正受,庵居長坐,積二十年。師弟子玄策遊方至河朔,聞隍之名,造庵問曰:汝在此作什麼? 隍曰:入定。策曰:汝云入定,為有心入焉,無心入焉? 若無心入者,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名得定;若有心人者,一切有情含識之流,亦應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時,不見有有無之心。策曰: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 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無對。良久,問曰:策曰:我師曹溪六祖。
隍云:六祖以何為定?
策云: 我師所說: 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
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
隍聞是說,徑來謁師。
師問曰:仁者何來?  隍具述前緣。
師云: 誠如所言;汝但心如虛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
(P.
231)凡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
隍於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無影響。其夜、河北士庶聞空中有聲云:
隍禪師今日得道。隍後禮辭,復歸河北,開化四眾。
【解】
智隍= 智隍禪師,河北人,最早參學於五祖,自以為獲得了禪定正法,然後就在河北某地小寺修禪,長坐積二十四年,毫無怠惰;後遇玄策激勵如本文。
正受= 禪定也。觀經玄義分:想心都息,緣慮並忘,三昧相應,名為正受。
遊方= 雲遊四方各地參學。
造= 到也。
入定= 修習禪定也。定心於一處,止息身口意三業,謂之禪定。
含識= 心依色身中,名為含識;總稱六道眾生也。識者八識也。
玄策說:你說修習禪定,是有心想入定,抑或是沒有心想入定呢? 如果是沒有心想入定,那麼一切沒有情識的草木瓦石、都應該可以得定;若果是有心想(P.229)入定,那末凡是有情識的六道眾生,也應該可以得定了。(情識=情感意識)
智隍回答說:當我入於禪定時,實在是不見有、有心念或無心念之心。
玄策說:既然不見有無之心,那就是常定(大定) 了;常定那有出定入定呢? 而且、如果有了出定入定,那也就不是佛的大定呵。(那伽常在定,無不在定中。) (大定能斷一切妄想,是為「斷德」,乃佛三德之一。)智隍聞說,無言以對。細思很久、才問道:您的老師是哪一位呢?
我師所說= 自性法身、玄妙精深,圓滿寂靜;本體與相用、非一非異,如如自在。
    色受想行識五陰.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都是心識幻想.虛假不實.一切皆空.
    法身如如不動,本來無入,故無所謂入;本來不亂,故無所謂定。
    因此、禪性本來無所謂止,無所謂住;故不可以有`住於禪寂'的想法;
    禪性本來無生無滅,因此、不可以有往生四禪天、非想非非想天的想法。
        (因為、有生即有滅,此心不離,難脫輪迴之苦也。)
    心、如能離一切能緣所緣,住於無心,則心如虛空,無有邊際;
(P.230)但切不可有、我心大如虛空之量的妄想;如生此妄想,則心有所作矣。
妙湛= 楞嚴長水疏: 妙湛、法身也,法身無相,湛然常寂,無作無為,遍一切處,不生滅故。
如如= 自性理體、是如理智所證得的真如,故曰`如如'。通俗來說,一個如、是講真心,一個如、是講萬相;心如其相,相如其心,非一非異,故曰如如。黃檗云: 如如之體,內如木石不動不搖;外如虛空不塞不礙。無能所,無方所,無相貌,無得失。
本空= 阿含經: 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焉,行如芭蕉,識為幻法。
非有= 起信論: 三界虛偽,唯心所現;離心則無六塵境界。
虛空= 釋摩訶衍論: 虛空有十義:    一無障礙義,於諸色法中無障礙故。
    二周遍義,無所不至故。 三平等義,無簡擇故。 四廣大義,無分際故。
    五無相義,絕色相故。   六清淨義,無塵累故。 七不動義,無成壞故。
    八有空義,滅有量故。   九空空義,離空著故。  十無得義,能不執取故。
心離一切所緣能緣,住於無心,故心如虛空。若心起妄想,測度我之心量、大如虛空之量,則心有所著;已非楞伽經之所謂: 離攀緣所緣無心之心量矣。故說: 故心如虛空,心中亦無虛空之量。
傳心法要: 祖師云: 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誠如所言= 確實如玄策所說的話;你的心祇要像虛空一樣,但不要執著虛空之見,處世接物就能自在應用,就不會有所障礙。所作所思決不著意存心,把凡俗或是聖賢的、分別情執妄念拋掉,把能為所為的相對消滅。就能使本體和萬相、表裡如一如如不動,這樣就能無時無刻不在定中,這就是大定。
都無影響= 智隍因此大悟,二十多年來的有所得心,違背了無相真理的無明障礙,一掃而光,再沒有影響了,從此可以依正法修行了。

一僧問師云: 黃梅意旨甚麼人得?
師云: 會佛法人得。
僧云: 和尚還得否?
師云: 我不會佛法。
【解】
黃梅意旨= 黃梅、指五祖弘忍大師;意旨、意念之主旨,指佛法之要旨、或道法而言。在此暗示五祖道法及衣缽傳人、是否傳與六祖之意。聯珠通集: 斬釘斷鐵,大巧若拙,一句單提,不會佛法。儘他葉落花開,不問春寒秋熱;別、別,萬古寒潭空界月。
一僧問六祖大師說: 到底什麼人得到了、五祖大師所傳的佛法要旨呢?
(P.232) 師云: 懂佛法的人得到了。(五祖云: 能者得之。即是此意。)
起信論云: 法者眾生心。以迷心、則返佛法為眾生法;若悟心、眾生法即是佛法。須知、佛法、眾生法唯一心法,更無二法。所謂心 佛 眾生三無差別之法,實人人本具,個個現成,人盡可得。若說誰得誰不得,皆門外漢,悟者非得而得也。
僧又問: 到底和尚您得到了沒有呢?
師云: 我不懂佛法啊!(若言已得,則有所得心,心地未淨,如何能繼承祖位耶? 如來圓滿無上菩提,尚歸無所得,何可說得與不得? 且佛法本具,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信,怎說會與不會? 不會未嘗失,會亦未曾新得。若說我會佛法,則能會所會未忘,生見佛見猶在,情計未空,如何傳佛心印?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尚未說著一字,金剛經云: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是也。)
△許多人有此疑問: 六祖真的開悟了寫? 六祖真的得到了、五祖所傳的道法嗎?他們忘記了六祖開悟時、所說的: 何期自性本自具是,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五祖只是為六祖的開悟作印證,六祖的道法是他自性中的本有。不單六祖有,連你我凡夫人人都有,祇是要如何能夠明心見性而已。宗門學問不單異乎教下,且亦異乎世間一切學問。是學問,而又不可問學;是功夫,又非功夫可作;要觀淨空心,卻又不許觀淨空心;非法,卻又非非法。為什麼如此? 因為眾生以心猿為主,幻變莫測,善惡不可限,涅槃不能繫。有時千聖所難行,而匹夫愚婦能為之;不修不得,卻越修越不得。這種變幻萬千,不能用一定的方式教學,(P.233)只能隨機而引,得時而啟。至於善根福德因緣,更難言也。所以開引之法,並無定法,唯有兩相湊合,祖師觀機,一步一步逼進,勿使逃避;見即當下見,了即一切了。自宋後,始用參話頭方法,己落下乘矣;因一句話頭,無異教理,有所遵循,即是呆法,法尚不可取,況呆法乎? 然此非法呆也,乃人呆也。六祖開示,毋觀淨空心,此因心本淨本空,無可取捨,各白努力,隨緣好去,如是而已;那裡會有特別妙訣,或名言高論可示哉。故此、師云我不會佛法,乃從若愚二字上著力也。又云、會佛法人得,真大智之言也。此僧之問,實亦六祖門庭興旺,出身低下所致,人性嫉妒常如是也;壇經記此一段,留待後人參詳深思也。
由此可知: 念佛法門一句阿彌陀佛聖號,可以引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修此隨機而引的妙法;且由眾多無上善知識隨機指導,何愁不成功哉,勉之也!

師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無美泉。因至寺故五里許,見山林鬱茂,瑞氣盤旋; 師振鍚卓地,泉應手而出,積以為池,乃膝跪、洗衣店上。
忽有一僧來禮拜,云: 方辯,是西蜀人。昨於南天竺國、見達摩大師,囑方辯速往唐土;吾傳大迦葉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見傳六代於韶州曹溪,汝去瞻禮。方辯遠來,願見我師傳來衣缽。
師乃出示,次問: 上人攻何事業?  曰: 善塑。師正色曰: 汝試塑看。
辯罔措。過數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盡其妙。師笑曰: 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
(P.
235) 師舒手摩方辯頂,曰: 永為人天福田。師仍以衣酬之。
辯取衣分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棕裹瘞地中,誓曰: 後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於此,重建殿宇。
【解】
所授之衣= 五祖所授之法衣,即歷代祖師相傳的信物。
鬱茂= 豐盛貌。山中林木非常密茂。
瑞氣= 祥瑞之氣 圍繞盤旋在山林之間。
卓地= 卓、直立也。祖師搖動錫杖,用力直插入地,山泉隨即於杖孔湧出。(P.234)
西蜀= 四川省之西部。
正法眼藏= 又名清淨法眼,乃禪家教外別傳之心印。稽古略云: 佛在靈鷲山中,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羅華,持以獻佛;世尊拈華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攝,獨有迦葉破顏微笑。世尊曰: 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分付迦葉。以禪門之意解之:「正」為佛心德名,此心徹見眾法,故名「正法眼」;深廣而萬德含藏,故曰「藏」;合之即法華所謂「佛知」也。
「涅槃妙心」為佛心之本體:體寂滅、故曰涅槃;不可思量分別、故曰妙;法華所謂「妙法」也。但法華是就客觀而謂之妙法,今就主觀而名之為妙心。對一類頓悟之機,使離言詞之假名,直爾會得此佛心,則謂之為以心得心。
僧伽梨= 比丘三衣之一,為三衣中最大者,故稱之為大衣。條數最多,故又稱之為雜碎衣。為入王宮 聚落 乞食 說法時之服裝,有上中下三品之分。
見傳六代= 見、現也;現已傳至第六代。
善塑= 工於塑製佛像。
正色= 六祖就表現出莊重的神色,說: 那你就為我塑一尊像來看看。此二句為機鋒語也,意方辯能道出明心之語;故方辯罔措,而後有不解佛性之語。
罔措= 不知所措。方辯知六祖所說是機鋒,但無法回答,顯得手足無措的樣子。
只解塑性= 你只懂得塑製佛像的藝術,可惜不了解佛性。因此,六祖就伸出手掌,摩撫方辯的頭頂,為他授記說: 願你永遠作人天師,為世人種植福田。
以衣酬之= 為酬謝方辯塑造佛像,六祖拿了另外的法衣送給方辯。
裹瘞= 包裹並埋入地下。方辯拿所得到的法衣,分為三份: 一份披在所塑佛像身上,一份留作自己穿用,另一份則用棕櫚皮包裹起來,埋藏在地下,並且發誓說: 若干年後,再獲得此衣的人,就是我轉生再來,我將在此重建殿宇,主持此寺以弘揚佛法。宋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有僧惟先,得衣如新(相隔約360年矣。)。像在高泉寺。

(P.236)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云: 臥輪有技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師聞之,曰: 此偈未明心地,若依之而行,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技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解】
技倆= 技能。巧妙的手段或方法。
思想= 思、令心造作為性。想、於境取相為性。斷思想,則如槁木死灰矣。
境= 心之遊履攀緣之所。如色為眼識遊履之所,謂之色境。法為意識遊履之所,謂之法境。
長= 音掌,增加也,生也,發育也。
繫縛= 煩惱纏綿於身心而不自由。
第一句著有;第二句著能所,第三句死守於法,漸入斷滅,百病叢生矣;第四句、菩提本無增損,若言有長,則有生滅矣。
此偈頗似神秀大師之、身似菩提樹一偈,有利初學;六祖此偈,亦如前之、本來無一物偈,相同境界。
作麼長= 有什麼生長呢?
第一句破有無能所;第二句說幻用不廢,不落斷滅;第三句說見性後,萬相現前如如不動;第四句言、菩提本自有,無增無損,有什麼可增長的呢?
第一二兩句是寂而常照義,法爾圓照,不斷百思想。第三四兩句,是照而常寂義,圓照無礙,何妨對境心數起,性自如如,無生滅增減,菩提有什麼增(P.237)長呢?
△前偈乃未見性著相之作,後偈乃深入無礙不二之境,為最上乘者所說。蓮池大師曰:有誦六祖大師此偈者,揚揚自謂得旨,便擬縱心任身,以為一切無礙。坐中一居士斥之曰:大師此偈,藥臥輪能斷思想之病也,爾未有是病,妄服是藥,是藥反成病。善哉言乎!今更為一喻:曹溪之不斷百思想,明鏡之不斷萬像也;今人之不斷百思想,素縑之不斷五采也。曹溪之對境心數起,空谷之遇呼而聲起也;今人之對境心數起,枯木之遇火而煙起也。不揣己而自附於先聖者,試間處一思之。
△圓覺經云: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要是把妄心息滅掉,正念就沒有了,就死掉了;因為妄心是從真心來的,就像波浪是從水生起來的一樣。假如我們把妄心息滅掉,就變成木石了,還能成道嗎?還會「菩提日日長」嗎?不要看到有人打坐入定幾天,幾個月,甚至上百千年,那沒有用,那是死定,不能成道。我們必須頓悟本性,然後在境界上鍜煉,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隨緣作事,絲毫不住,菩提也要不住,才是真定,才是大定,才能成道。


(P.238)
      頓  漸  品  第  八 

時祖師居曹溪寶林,神秀大師在荊南玉泉寺。於時兩宗盛化,人皆稱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頓漸之分,而學者莫知宗趣。師謂眾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然秀之徒眾,往往譏南宗祖師,不識一字,有何所長?秀曰: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吾恨不能遠去親近,虛受國恩。汝等諸人毋滯於此,可往曹溪參決。
【解】
頓漸= 頓者,使人頓時解悟;漸者,使人依次修行。從人之見,分為南頓北漸二宗,但依法入理,實歸於一;皆善巧方便也。
頓者、固頓然悟入第一妙諦,仍須以次掃除一切法相,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漸者、雖言下不能悟入,若先將妄念煩惱除卻,一心思惟聖道,忽然照見本來,即與智人無別;從此精進,直到成就菩提。所謂:生而知之,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安而行之,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荊南玉泉山= 今湖北省宜昌市東北之、當陽縣當陽山玉泉寺。
宗趣= 宗旨歸趣。修行之目的與其修行方法也。因為當時南頓北漸,說法不同,使得修學者不知所從,誰對誰不對?故莫知宗趣也。
法本一宗= 佛法是一不是二,人卻有南北中外之分;佛性是一,見性卻有快慢的不同,哪裡有什麼頓法漸法呢?祇是因為人的根性有利有鈍,所以見性就有頓漸的不同,也就有了頓法漸法的名詞。(P.239) 法華經云: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就是此處所說、法本一宗的意思。我國佛家分為十宗,仍是這個意思;我們應當明白這一點。
無師智= 無師獨悟之佛智;出法華經。法華句解云:不因開示,自能解了,名無師智。大日經疏:如是自證之境,說者無言,觀者無見,不同手中菴摩勒果( 佛之清淨智) ,可傳授他人也。
上乘= 最上乘境界。
豈徒然哉= 豈是空說;怎麼會是毫無理由的呢?
國恩= 宋高僧傳:秀乃往江陵當陽山居焉;則天太后聞之,召赴都。肩輿上殿,親加跪禮,內道場豐其供施,時時問道。時王公以下京邑士庶,競至禮謁;歷四朝,號國師。
參決= 參見、教示、印證你們的開悟程度吧。

一日,命門人志誠曰:汝聰明多智,可為吾到曹溪聽法,若有所聞,盡心記取,還為吾說。志誠稟命至曹溪,隨眾參請,不言來處。時祖師告眾曰:今有盜法之人,潛在此會。志誠即出禮拜,具陳其事。
師曰:汝從玉泉來,應是細作。對曰:不是。
師曰:何得不是。             對曰:未說即是,說了不是。
師曰:汝師若為示眾?        對曰:常指誨大眾,住心觀淨,長坐不臥。
師曰:住心觀淨,是病非禪;常坐拘身,於理何益?       ↑(靜也)
聽吾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
【解】(P.240)
還為吾說= 秀大師以為聰明有智可用,殊不知聰明是眼耳間事,多智多解,是分別識心所攝;學佛之道,首當淨洗根塵,離心意識,遠離言說、文字、妄想,方得趣入無漏清淨妙心。今囑志誠代己往聽,是如代飢者餐耳。盡心記取,是囑其牢牢堅執意識上事。還為吾說,如此隔靴搔癢的聞法,何可得乎?然亦可說:秀大師遣徒求法,是表自己不如六祖,以息徒眾批評妒害;希望展轉求得大法,普利徒眾與眾生。可知秀大師不失為忠厚君子,心廣量大也。
稟命= 受命。
今有盜法之人= 志誠心怯,潛藏眾中,欲竊聽道法。六祖慈悲,直斥盜法,引出志誠予以教導,仁心也;亦可見六祖之神通自在。
細作= 暗中打探之人,即間諜也。
若為= 如何。你師父是怎樣開示大眾的呢?
住心= 住心一處,即是禪定,乃學佛的基礎工作,由於法門與根性的不同,各各有其住心之處。觀淨乃達摩大師傳授的方法,然下根人極難做到。金剛經云:(P.241)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六祖大師開悟之處,即是所說「是病非禪」之意。
    入道要門論云:問、心住何處即住?    答、住無住處即住。
                  問、云何是無住處?    答、不住一切處,即是住無住處。
                  問、云何是不住一切處?
 答、不住一切處者,不住善惡有無內外中間;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處。只個不住一切處即是住處也。得如是者,即名無住心也;無住心者,是佛心。
是病非禪= 心本不動,何靜之有?心本不蔽,何觀之有?當知,觀淨本無過,過在住心;如有住著心,即不得解脫,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時、秀大師門下,皆執著於住心觀靜之病,六祖故除之,非除此法也。
常坐拘身= 住心觀靜,既是病態,所以時常靜坐,反而拘縳了自己的身心,在禪理上又有什麼益處呢?
偈曰= 活著的時候,祗知靜坐,卻不睡覺;死了,又必然直直的躺著,再也不能坐。
       分明只是一具臭皮囊,何必強使他做 長坐不臥的功課呢?

此偈說明了、不可於色身著想,依 空幻身求本來無生滅果,無有是處。(P.242)心本無住、而言住者,以其人尚未見無住本相,不得已而借取於法也;倘已明無住之住,則如是住可矣,何必再求住心以增病苦耶。
淨者,本來之體相也,以其人尚未見到本淨,乃不得已而作觀;倘已明其究竟,則本來如是,何必再求觀淨以增病苦耶。無住清淨乃佛體,觀淨靜坐為法用。不依法用,何由入佛?用過即捨;若貪執於法,靈光反難顯現,則病而非禪矣。長坐不臥,坐到幾時方休?拘其身者,心為之也,心既未空,法障仍在,如何得了生死哉?此六祖究竟說也。
淨名經云:不必坐,不必不坐;坐與不坐,任逐機宜,凝心運心,各量習性。

志誠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師處,學道九年,不得契悟;今聞和尚一說,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為教示。
師曰:吾聞汝師教示學人戒定慧法,未審汝師說戒定慧行相如何?與吾說看。
誠曰: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戒,眾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彼說如此,未審和尚以何法誨人?
師曰: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縳,假名三昧。如汝師所說戒定慧,實不可思議也;吾所見戒定慧又別。
志誠曰:戒定慧只合一種,如何更別?
師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汝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聽吾偈曰: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
        
            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解】
契悟= 與本心契合而開悟。九年未契悟,機教不投,藥不對症也。把九年禪定的執著甩掉,立刻得到開悟。    如果志誠沒有九年禪定觀淨的基礎工夫,六祖也無法使其開悟;此當注意也。
生死事大= 修行目的,必定是要放在了生死,斷煩惱,證菩提上面,修行心態才會積極;志誠此語,修行人當特別注意也!
諸惡莫作= 增一阿含經云,賢劫佛中迦葉如來有偈作禁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243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此偈總括一切佛教,大小乘八萬法藏,自此一偈流出。
秀大師所說,實際就是佛門中一般教學的總綱領;在求得根本智,即無師智。然後明心開悟,參訪博學,以求後得智;所以戒定慧三學是基本教學。
然此偈若分開各說戒定慧,則各有不足:諸惡莫作只攝律儀戒,未圓三聚淨戒。眾善奉行名為慧,則善惡之念未絕,而取捨之心不忘,未能離境生心也。自淨其意名為定,有意可淨,豈是真淨。故秀大師所說未圓也。
隨方解縳= 佛法本來無法,所以不會有法與人,祇是隨順方便,解除眾生的業繫苦縳,用個假名叫三昧而已。因此,追隨六祖,必須先有修學根基;否則,難有所得。以近代學制作譬如說,秀大師的學校是一般大學,六祖所辦是博士班。法無不同,程度不一;所以見解成熟與否不同,悟解各異也。
譬如說:『本來無一物』,又有何法可傳、何法可得呢?244 戒是禁止,惟對於惡;善則不言戒也。要戒果上惡,須立戒條戒相;若戒因上惡,定慧可矣。行者若能得定開慧,洞明因果,即無作惡戒惡之過程;故初學必須守戒,由戒以得定,由定以生慧也。三法不可分修,得一即三,全三即一;且三法本是名言假用,證得本來,便當捨棄。秀大師所說,分為三截,又偏重名相,語亦不圓;故六祖開口即破其法縳,並無有法,只是隨方解縳而已,而且假名三昧也。
傳心法要:二十年常令除糞,祇是除去心中作見解處;蠲除戲論之糞。所以如來藏本自空寂,並不停留一法;...若有所得,全歸生滅。
相說= 著相之言。著相之人,即是凡夫;不著相,即是諸佛。我說法,不離人的心性,若是離開了心性來說佛法,那就是著相之言;著相之人的本性,是常常迷惑顛倒的。著相之人,必須就相歸性;如是下根,則由守戒起修,由戒得定,因定生慧。若是上根,逕由性上下手,先歸到空寂,則一切解決,最簡淨,最快當,最究竟,一了百了。由此可知: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原為鈍根人設;但不可廢也,是名方便。
自性起用= 萬法唯心,離自性外,無戒定慧,故云起用。
自性戒定慧,乃是性德,但沒有戒定慧的修得,則性德無從現前。(P.245)
偈曰= 心地清淨無污染,沒有任何善惡是非繫念,如大地平等,就是持戒波羅蜜,
        心地自性既無污染,即是遠離無明(癡也),就是般若波羅蜜,
          心地法性常定,如如不動,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即是禪波羅蜜;
            自性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生不滅,猶如金鋼之體,
      行住坐臥,來去自由,全在楞嚴大定中;正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心地= 眾生之心,猶如大地。大地生五榖五果;心法生世出世間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如來。故三界唯心,心名為地。
三昧= 禪定也;離諸邪念,把心住於一處而不散亂即是。又名三摩地。

誠聞偈,悔謝。乃呈一偈曰:  五蘊幻身,幻何究竟?迴趣真如,法還不淨。
師然之。復語誠曰: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根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來去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
志誠再啟師曰:如何是不立義?
師曰:自性無非、無癡、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諸法寂滅,有何次第?
志誠禮拜,願為執侍,朝夕不懈。
【解】
悔謝= 後悔這幾年的不悟,感謝六祖的開示。
志誠偈= 五蘊四大、幻化而成虛假無常的肉體,
   
 既是幻合假有,那有一法究竟呢?以幻修幻,猶如夢中人取夢中物;
    以此幻心、迴趣真如清淨本性去尋求戒定慧,此法仍然不是圓滿清淨的佛法。(P.246)
小根智人= 指大乘人;大根智人、指上上根人。此點出南北所授人不同也。
解脫知見= 由慧斷惑,惑無之處,名為解脫。出纏破障,反照觀心,名解脫知見。
若悟自性= 倘若能夠自悟到自己的真如自性,便自然而然的由戒入定,由定生慧;就毋須再建立那些「菩提道」、以求證「涅槃道」的假名修行道法。也毋須建立那些「解脫知見」的理論名相。要知道,自性必定要寂靜無為,如大圓鏡,空無一物,才能反映萬物之影像而予以建立。若能澈底了解這個道理,此身便與佛身無異,也可以說是、證得了菩提涅槃,更可以說、這些就是解脫知見。
明心見性的人,澈悟了諸法實相,就了無障礙;所以建立名相也可,不建立名相也可。充分自由,或去或來或生或死都自在,無阻滯,無罣礙。任何叩應,要做的便能做出,要回答的馬上能答出;隨緣度化,因人根性說法而不離真如自性,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化身」。這種自性圓明智慧的顯現,神通廣大,度化眾生如同幻化遊戲一般的自由自在;這就是明心見性。
無一法可得= 傳心法要:問、和尚現今說法,何得言無僧亦無法?師答、汝若見(P.247)有法可說,即是以音聲求我;若見有我,即是有能所。法亦無法,法即是心。所以祖師云:付此心法時,法法何曾法,無法無本心,始解心心法。
金剛經云:我於然燈佛所無少法可得。此語只為空你情量知解;但銷鎔表裡情盡,都無依執,是無事人。三乘教網,祇是應機之藥,隨宜所說,臨時設施,各各不同;但能了知,即不被惑。第一不得於一機一教邊、守文作解;何以如此?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也。
立= 建立法門之事也。見性之人,立菩提涅槃亦可,不立亦可;立解脫知見亦可,不立亦可;立一切萬法亦可,不立亦可。
遊戲三昧= 菩薩得此三昧,於一切三昧中,出入遲速,隨意運作,皆得自在。
大智度論:菩薩欲廣度眾生故,行種種百千三昧;諸菩薩於諸三昧有自在力,能出能入,無有障礙。...菩薩先得諸神通,出入三昧,乃得自在遊戲,能至無量無邊世界中,無所罣礙。此因菩薩運作時,不動心,不起念,故能自在也。(P.248)
不立義= 自性沒有一念不正,沒有一念不覺,沒有一念散亂;念念都是用般若妙智觀察審視,遠離一切法相執著。這樣,就能任你自由自在,隨心所願;如此,還有什麼法門可建立的呢?上上根性的人,自悟自性,一超直入,得大總持,業念不生,即時修證;根本用不著靠漸次修行法門、去求悟求證,所以對自己也用不著建立什麼法門,建立法門是為度眾生而立。法華經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既然本自寂滅,也就沒有什麼修行次第可言了。

僧志徹,江西人;本姓張,名行昌,少任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雖亡彼我,而徒侶競起愛憎。
時北宗門人,自立秀師為第六祖,而忌祖師傳衣為天下聞;乃囑行昌來刺師。師心通,預知其事,即置金十兩於座間。時夜暮,行昌入祖室,將欲加害,師舒頸就之;行昌揮刃者三,悉無所損。師曰:正劍不邪,邪劍不正;只負汝金,不負汝命。行昌驚仆,久而方蘇,求哀悔過,即願出家。師遂與金,言:汝且去,恐徒眾翻害於汝;汝可他日易形而來,吾當攝受。
行昌稟旨宵遁,後投僧出家,具戒精進。一日,憶師之言,遠來禮覲。
師曰:吾久念汝,汝來何晚?曰:昨蒙和尚捨罪,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德,其惟傳法度生乎!弟子常覽涅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略為解說。
【解】
任俠= 行使其氣力為任,同其是非為俠;謂以氣力、為同是非而協力他人也。
南北分化= 指南能北秀之分宗。
亡= 無。
競起愛憎= 唐圭峰禪師曰:其有性浮淺者,纔聞一意,即謂已足;仍恃小慧,便為人師,未窮本末,多成偏執。故頓漸門下,相見如仇讎;南北宗中,相敵如楚漢。(P.249)
心通= 他心通。六通中之第三;修他心智者,於深禪定中發他心智,即能知六道眾生心,心數種種所緣念事,是為他心通。
舒頸就之= 伸長了頸子、送給他來砍;行昌揮刀連砍三次,六祖都沒有一點損傷。
正劍不邪= 正道之劍,不會做邪惡之事;邪惡之劍,不會得正當結果,自然發揮不出劍的作用,這就是邪不勝正。我不過是前世欠了你一些錢,並不欠你生命。
驚仆= 受驚嚇昏倒地,很久一段時間、才蘇(甦)醒過來。
攝受= 接受。
世間之事,無不有其因果關係,絕不可逃。惟有轉化成另一因果,將現果轉成未來之因,化除惡障;彼以惡來,我以慈攝,六祖與行昌夙緣即是也。一經道破並慈攝,頓釋前怨,且度化一人,功德莫大焉。六祖非故示神通,而此即神通也;順應發展而成事。行昌受驚,悔過求出家,乃自己機緣成熟也。
(P.250)具戒= 具足戒之略稱;比丘受二百五十戒也。
精進= 專純無夾雜為精,努力向前不懈為進;勇猛專一以修善斷惡,謂之精進。
其惟= 唯一的辦法,就是弘傳佛法,普度眾生,來報答您的大恩大德了!
涅槃經= 見機緣品第七、僧志道段註釋。
常、無常= 大般涅槃經十三:善男子!我觀諸行,悉皆無常。云何知耶?以因緣故;若有諸法從緣生者,則知無常。
    善男子!佛性無生無滅,無去無來。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因所作,非無因作。非作,非無作。非相,非無相。非有名,非無名。非名非色,非長非短。非陰界入之所攝持。是故名常。
    善男子!佛性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法,法即是常。善男子!常者即是如來,如來即是僧,僧即是常。以是義故,從因生法,不名為常。
    善男子!是諸外道,不見佛性、如來、及法,是故外道所可言說,悉是妄語,無有真諦。諸凡夫人、先見瓶衣車乘,舍宅城郭,河水山林,男女牛羊,後見相似,便言是常;當知其實非是常也。善男子!一切有為皆是無常;虛空無為,是故為常。佛性無為,是故為常。
    虛空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無為,無為者即是常。
    常者即是法,法者即是僧,僧即無為,無為者即是常。
    善男子!有為之法凡有二種:色法非色法。非色法者,心心數(所)法。色法(P.251)者,地水火風。
    善男子!心名無常。何以故?性是攀緣相應分別故。
    善男子!眼識性異,乃至意識性異,是故無常。
    善男子!色界異乃至法境界異,是故無常。
    善男子!眼識相應異,乃至意識相應異,是故無常。
    善男子!心若常者,眼識應獨緣一切法。善男子!若眼識異乃至意識異,則知無常;以法相似,念念生滅,凡夫見已,計之為常。......
    善男子!當知心法必定無常。善男子!心性異故,名為無常。所謂聲聞心性異,緣覺心性異,諸佛心性異。...樂相應心異,苦相應心異,不苦不樂相應心異,貪欲相應心異,瞋恚相應心異,愚癡相應心異,進止威儀其心亦異。
    善男子!心若常者,亦復不能分別諸色,所謂青黃赤白紫色。
    善男子!心若常者,諸憶念法不應忘失。凡所讀誦不應增長。不應說言、已作今作當作;若有已作今作當作,當知是心必定無常。
    善男子!心若常者,則無怨親非怨非親。則不應言我物他物,若生若死。雖有所作,不應增長。善男子,以是義故,當知心性各各別異;有別義故,當知無常。...復當為汝說色無常。是色無常本無有生,生已滅故。...所有內色隨時而變,初生時異,嬰兒時異,童子時異,乃至老時各各變異。外味亦爾;芽莖枝葉花果味異,嬰兒力異,乃至老時力異。嬰時貌異,乃至(P.252)老時狀貌亦異。諸色可生可滅,故知無常。凡夫無智,見相似生,計以為常。
△佛度眾生,只是度去其執見;度菩薩,只是度去其法見。常、無常,乃心中幻起之法,若執以為定是常、或無常,便成為執見矣。若知非斷非常,即不受法縳!經是佛說,世人便認定為不可動搖,卻未曾想到佛是大醫師,經是對症下藥而說。凡夫執常,佛以無常正之;二乘執無常,佛以常義破之。若能歸到非常非無常,才是涅槃宗旨也,斯乃圓觀也。
常無常者,分釋之則為對立,合之乃成圓義。從體用言:說用,常亦得,無常亦得,端視對象而說;說常正是無常,說無常又正是常。如說體,了不可得,因是佛性真常之本來也。先說此義,可明上摘經文真實義;再讀下文,可助了解也。

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
曰:和尚所說,大違經文。
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
曰: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卻言無常;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卻言是常。此即相違,令學人轉加疑惑。
師曰:涅槃經,吾昔聽尼無盡藏讀誦一遍,便為講說,無一字一義不合經文。乃至為汝,終無二說。
曰:學人識量淺昧,願和尚委曲開示。
師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故吾說常者,是佛說真無常義。
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汝今依言背義,以斷滅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圓妙最後微言;縱覽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說偈曰:  因守無常心,佛說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猶春池拾礫。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現前;非師相授與,我亦無所得。
師曰:汝今徹也,宜名志徹。徹禮謝而退。
【解】(P.253)
傳佛心印= 傳心法要云:迦葉已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印著空,即印不成文;印著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異。
委曲= 轉折詳細的開示。
佛性若常= 你知不知道?佛性如果是常的話,則眾生早已成佛,那還要說什麼三藏十二部、善惡諸種方便法來度化眾生呢?又何必說:歷盡劫數,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呢?這是因為:從惡人方面看,可說是佛性無常;如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則說佛性有常。佛是以凡人執著佛性無常、而在經上說佛性是常。六祖以行昌執著經上所說佛性是常,所以說無常。佛性是非常非無常,所以六祖所說,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
諸法若無常= 自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本具自性。如果認為一切諸法是無常,那末物物之自性,都要各受生死了;這樣,真常性之不生不死,就不周遍了。所以我(六祖)說、一切善惡諸法有常,就是因為自性不生不滅的原故。
(P.254) 佛以凡人執著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為有常(諸法事相、連續不斷),所以在經上說無常。六祖以行昌執著、經說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為無常,所以說有常。但是,自性往往被一切有為法所汨沒,也可以說是無常。所以六祖所說,正是佛說真無常義。
比= 每也,俱也。佛每為凡夫外道執著於`常'邪見,...故於涅槃了義教中,...意即= 佛因為凡夫外道執著於`常'邪見,...故於涅槃了義...
邪常= 執`常'邪見。佛說法,全是為了、凡夫外道執常等四邪見,各二乘人卻執無常等四倒見,合共八種顛倒邪見,所以才於大涅槃經中,演示大乘了義,顯說真實常、樂、我、淨四德,以破這八個偏執一邊邪見。
八倒= 八個與真實顛倒迷惑的邪見,計凡夫四個,二乘四個,合稱八倒。
凡夫四倒= 凡夫認生死常相為常,以諸苦為樂,以虛假肉體為我,以不淨為淨。合之為凡夫的常、樂、我、淨四顛倒;名之為`有為四倒'。
二乘四倒= 於涅槃四德─常樂我淨,執為: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是為二乘的四顛倒;名之為`無為四倒'。
    大乘義章云:斷有為四倒為二乘,斷有為無為之八倒為菩薩。
    凡夫執有,二乘執空,既是二邊,就是邊見;佛法是不二法。
了義= 圭峰圓覺略疏:了義者,決擇究竟顯了之說,非覆相密意含隱之譚。
常樂我淨= 大乘大般涅槃所具之四德:
1常德= 涅槃之體,恆常不變而無生滅;且隨緣化用而常不絕。故名為常。
2樂德= 涅槃之體,寂滅永安;運用自在 所為適心 名之為樂(真心也非識心也)
3我德= 涅槃之體,乃實體我,自我主宰,運用唯我;體用皆真,故名為我。
4淨德= 涅槃之體,解脫一切垢染;隨緣而處亦無染污。故名為淨。
  涅槃經云:不遷名常,安穩名樂,自在名我,無我名淨。
  法身、般若、解脫都各具這四德─常樂我淨;所以必須先斷盡有為無為兩邊,涅槃四德始得現前。
依言背義= 你只是依照經文言詞、作呆板的解釋!認為凡有斷滅者便屬無常,凡是連續現象、看似不變而死板者便為常。當知,常、可言無常,無常、亦可言常,你不知道、自性本就是非常非無常嗎?你是錯解了佛陀最後所說的、圓滿玄妙的深妙意旨(指大般涅槃經言)也。
行昌偈= 因為凡夫二乘執著無常的邪見,所以佛說有常以破執。
          ( 因為凡夫二乘執著有常的邪見,所以佛說無常以破執。)
          ( 因為凡夫二乘執著有常無常的邪見,所以佛說非常非無常以破執。)
    不知佛所說法,都是為破凡夫二乘所執的方便法;(對症下藥不是固定說法)
    若執著某一種說法,就像是不知珍寶是何物,卻在春水池塘中,(P.256)撿到一塊小石頭當做鑽石寶。
我現在並沒有用很大的功行、來逐步修行,自性天真佛、竟然立刻顯露,真是自在!這並不是老師、您老的傳授,也不是我自己、心有所得。
不施功= 永嘉大師證道歌:覺即了,不施功。(註、獲無功用智,與有為功行不同)
    又:執指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虛捏怪;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
無所得= 金剛經: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心經:無智亦無得。
    傳心法要:若有實得,非我宗門下客;且與你本體有甚交涉?故經云:實無少法可得,名為阿耨菩提。
今徹也= 你現在徹底通達了,所以你的名字、應該叫作:志澈。

有一童子,名神會,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來參禮。
師曰: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
會曰: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
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
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
師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對曰:亦痛亦不痛。
師曰:吾亦見亦不見。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
師云: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見不見是兩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弄人!神會禮拜悔謝。
師又曰:汝若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路;汝若心悟,即自見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見自心,卻來問吾見與不見。吾見自知,豈代汝迷;汝若自見,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見,乃問吾見與不見。
神會再禮百餘拜,求謝過愆;服勤給侍,不離左右。
【解】
襄陽= 今湖北省北部襄陽市。
知識= 六祖稱其為「知識」,而不稱善知識者,暗示神會不要徒然落於知見,隨識(P.257)流轉,當認取本來面目,方不錯亂修習也。
還將得= 還認得你自己的本來面目否?若認識了自己的本有靈覺之性,那就是認識了主人公、你的自性;你試著說說、給我聽聽。
無住為本= 神會輕率的答道:我認為無住心、就是本有的靈覺自性,能見到無住真心,就是真正的主人。
沙彌爭合= 六祖斥道:你這個小沙彌,說話怎麼這樣草率!拿著禪堂裡、常聽到的的問答話,就自以為是的亂說一通。( 六祖用申斥以逼出神會問話。)
還見不見= 神會也想難倒六祖,就問道:和尚坐禪時,究竟有沒有見到、人我是非善惡啊?
拄杖打= 六祖用拄杖在神會的頭上,敲了三下。
亦痛亦不痛= 六祖以其幼稚,言不由衷,不用功,唯竊取幾句機鋒、以逞口舌之快;故以杖敲之使痛,問其痛不痛?使其因痛而迴悟「見不見?」之實義也。神會仍未領會六祖之意,仍以巧語回答:亦痛亦不痛。如果答以:無痛無不痛,則可顯示胸無芥蒂矣。(P.258)
亦見亦不見= 六祖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
法語彙:世人大病,只是自己不肯認差,所以多鬱多怒。若能自反自修,則鬱怒自消。
聶雙江云:聖人過多,賢人過少,則愚人無過,因為過必學、而後見也。不學者,冥行妄作以為常,不復知過也。
讀書錄:日省己過之不暇,何暇責人之過。
    責己者,可以成己之德;責人者,適以長己之惡。
汝向前= 你前面所問的「見或不見」,是兩種邊見;若計見則落於有邊,若計不見則落於無邊,都非中道。「亦痛亦不痛」,計痛則念生,不痛則念滅,念念生滅,心隨境轉,故未見自性。你連自己的自性都還沒有見到,還敢這樣來戲弄別人!(P.259)
汝若心迷= 六祖再告誡說:假如你是心有迷執,不見自性,就應該向善知識去請問明心見性之道。如果你若心有所悟,就是見了性,就應該依法去老實修行!現在你自己有了迷執,見不到自己的真如本性,卻反過來問我、見性了沒有?我有沒有見性,我自己知道;但、即使我見了性,也不能代替你的迷執心呀!同樣的道理,你若見了性,而我心有迷執,你也代替不了我的迷執心啊。你為什麼不自己去修證見性之道,卻跑來問我有沒有見性呢?

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
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蓋頭,也只成個知解宗徒。
祖師滅後,會入京洛,大宏曹溪頓教,著〈顯宗記〉,盛行於世;是為荷澤禪師。
【解】
一物= 此物本是離名絕相,無解無說;清淨本覺,不與妄合。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住禪定而不寂,在煩惱而不亂。雖在塵勞,亦不污染;寶體精光,一無所壞。此本非物,亦本無名;非物則強指為物,無名則強名其名。無名之名,曰:本源佛性。
此物即之不見,呼之卻應。三世諸佛,咸不認識;安立無邊假名,迷誤無量眾生。何則?開口即錯,動念便乖。靈山會上,世尊拈花示眾,迦葉尊者破(P.260)顏微笑,得正法眼藏;默而識之,即此物也。
把茆蓋頭= 茆茅通用。用茅草蓋一小庵以蔽風雨。
六祖說:我已向你說過、無名無字,你偏還要叫他作`本源佛性';你將來即使正式做了禪師,有個小茅蓬遮風蔽雨,也只是做個具有知見,教人求知求解的宗門弟子罷了。( 雖是呵斥,實是印可,並認可神會以後將繼承衣缽,弘傳頓悟禪法也。)
知解宗徒= 黃檗云:我此禪宗,從上相承已來,不曾教人求知求解。古人心利,纔聞一言,便乃絕學(放下知解之學);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閒道人。今時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廣求文義,喚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消化不良;三乘學人,皆是此樣,盡名食不消者。所謂知解不消,皆為毒藥,盡向生死中取;真如之中,都無此事(知解也)。...三乘教網,祇是應機之藥,隨宜所說,臨時施設,各各不同;但能了知即不被惑。第一不得於一機一教邊,守文作解;何以如此?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我此宗門不論此事,但知、息心即休,更不用思前慮後。
然神會以後,確曾立知見之說;燉煌本`神會語錄'中,有`知之一字,眾妙之門'一語。雖然這是他為降求契機而說,卻全已不是頓悟正宗的說法。楞嚴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是涅槃。黃龍死心禪師云:知之一字,眾禍之門。可知神會之立知見,是病非禪也。
實則佛法中的禪學,不屬知、也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明。故宗門從不教人求知求解,所謂修證,只是自性上直覺、直觀、直悟、直證的現量261 境界;是無功用智、而不是有為的功行。不需要演繹、歸納、分析或綜合等等反省思慮的比量,連聖言量都毋須透過!   (聖印法師)
京洛= 洛陽也,曾為周代東漢都城,故曰京洛。
大宏曹溪頓教= 六祖宏頓教於南方,神秀大師為四朝國師,宏漸教於洛下。六祖滅後,漸教大行,頓教沉隱。秀大師弟子普寂禪師,自稱七祖,挾王力以毀南宗。神會大師服侍六祖數年後,辭師北遊,以廣見聞,偏尋名跡,頓悟乃得行於北地,並於西京受戒,復回曹溪,已四十餘歲矣;乃受六祖衣缽,為第七代祖。唐開元廾二年(公元七三四年)神會於滑臺(今河南省滑縣)大雲寺開無遮大會,說明頓漸宗旨。並說明達摩衣缽,確係六傳至惠能,此為神秀大師所承認者,法統不能任由後人改變。於是曹溪頓法,大播於洛陽。
荷澤禪師= 神會於天寶四載(七四五年)入京洛,著`顯宗記',闡明南頓北漸要旨。唐肅宗詔入內府供養,並於山東荷澤之荷澤寺中,為其構建禪堂。公元七六O年入滅,受生九十三歲;世稱荷澤禪師。( 荷澤,今山東西南邊荷澤市。)
顯宗記(全唐文)=
無念為宗,無作為本,真空為體,妙有為用。夫真如無念,非想念而能知;實相無生,豈色心而能見。無念念者,即念真如;無生生者,即生實相。無住而住,常住涅槃;無行而行,即超彼岸。如如不動,動用無窮;念念無求,求本無念。菩提無得,淨五眼而了三身;般若無知,運六通262 而弘四智。是知即定無定,即慧無慧,即行無行。性等虛空,體同法界。六度自茲圓滿,道品於是無虧。是知我法體空,有無雙泯;心本無作,道常無念。無念無思,無求無得,不彼不此,不去不來。體悟三明,心通八戒,功成十力,富有七珍。入不二門,獲一乘理。妙中之妙,即妙法身;天中之天,乃金剛慧。湛然常寂,應用無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無,便成妙有。妙有即摩訶般若,真空即清淨涅槃。般若是涅槃之因,涅槃是般若之果。般若無見,能見涅槃;涅槃無生,能生般若。涅槃般若,名異體同;隨義立名,故云法無定相。涅槃能生般若,即名真佛法身;般若能建涅槃,故號如來知見。知即知心空寂,見即見性無生。知見分明,不一不異;故能動寂常妙,理事皆如。如即處處能通,達即理事無礙。六根不染,即定慧之功;六識不生,即如如之力。心如境謝,境滅心空;心境雙亡,體用不異。真如性淨,慧鑒無窮。如水分千月,能見聞覺知;見聞覺知,而常空寂。空即無相,寂即無生;不被善惡所拘,不被靜亂所攝。不厭生死,不樂涅槃,無不能無,有不能有;行住坐臥,心不動搖,一切時中,獲無所得。三世諸佛,教旨如斯,即菩薩慈悲,遞相傳授。自世尊滅後,西天二十八祖,共傳無住之心,同說如來知見。至於達摩,屆此為初,遞代相承,於今不絕。所傳秘教,要藉得人;如玉髻珠,終不妄與。福德智慧,二種莊嚴;行解相應,方能建立。衣為法信,法是衣宗;唯指衣法相傳,更無別法。內傳心印,印契本心;外傳袈裟,將表宗旨。非衣不傳於法,非法不受於衣;衣是法信之衣,法是無生之法。無生即無虛妄,乃是空寂之心。知空寂而了(P.263) 法身,了法身而真解脫。
神會大師於大藏經有六疑,與六祖之問答如下:
    問:戒定慧如何?所用戒何物?定從何處修?慧因何處起?所見不通流。
    答:定則定其心,將戒戒其行,性中常慧照,自見自知深。
    問:本無今有有何物,本有今無無何物?誦經不見有無義,真似騎驢更覓驢。
    答:前念惡業本無,後念善生今有,念念常生善行,後代人天不久;
        汝今正聽吾言,吾即本無今有。
善行= 佛菩薩念念為眾生.謀生生世世永得利益.後代人肯做也不長久.神會以後對此的解釋是:本有佛性,卻被煩惱蓋覆,故今無見佛性。本無煩惱,現今有煩惱,且煩惱為無常法,不被過現未三世所分割。
    問:將生滅卻滅,將滅滅卻生;不了生滅義,所見似聾盲。
    答:將生滅卻滅,令人不執性;將滅滅卻生,令人心離境;未若離兩邊,自除生滅病。
    問:先頓而後漸,先漸而後頓;不悟頓漸人,心裡常迷悶。
    答:聽法頓中漸,悟法漸中頓;修行頓中漸,證果頓中頓。頓漸是常因,悟中不迷悶。
    問:先定後慧,先慧後定;定慧後初,何生為正?
    答:常生清淨心,定中而有慧;於境上無心,慧中而有定。定慧等無先,雙修自心正。
    問:先佛而後法,先法而後佛;佛法本根源,起從何處出?
    答:說即先佛而後法,聽即先法而後佛;若論佛法本根源,一切眾生心裡出。
   (P.264)心裡出= 自性本自具足,能生萬法

師見諸宗難問,咸起惡心;多集座下,愍而謂曰: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無名可名,名於自性,是名實性。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見。
諸人聞說,總皆作禮,請事為師。
【解】
諸宗難問= 其時四方修士,咸集寶林,但各宗其宗,互不相下,意趣不合,遂互為讎;有人求問,其他各方必起辯論、嫌惡詬詈。因此六祖大師就將他們召集於座前,用憐憫之心,對他們說: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
這些人,都是由於堅持假我所致,實堪憐憫,因無知也;何況多年在座下修心乎。是人實因福薄,不堪承受大法,自毀法器者也。奇者,此病常發於將入門之際,以前生 內伏惡習種子,因修行有進而被引出故也;此名為翻種。行者如自覺,應迅即調伏化解之;總在克己上下功夫。最忌自生疑障,怨天尤人,如果謗法,惡業愈增,愈難解脫。平日佈施、忍辱、吃苦,都是培福調化方法,多多注意實行。須知,見道在因緣,養道賴福德;凡不肯認錯,不肯吃苦,不肯上當,不肯反省者,皆福薄人,難成大器也。
諸惡種性中,利心難破,求名習氣更難破;試想:一點小小面子,與生死大事相較,孰輕孰重?彼人取輕棄重,非福薄自賤者乎?自救之道,在打破情見,莫怕吃虧上當,莫求虛名,忍辱屈己。翻種不是壞事,不可任之不管,(P.265)不可誤以為是幻相;趁早佛前懺悔,克己改過精進,自可解除矣。
學道之人= 學習佛道的人,應該把一切善念惡念種種念頭,都要消除得乾乾淨淨,這種境界,無以名之,就叫做﹁自性﹂吧;這無二的自性,就是一切眾生本有的靈明覺心─本覺或真如實性。不論那一宗學人,如果能夠自悟實性,就能建立其一切教學法門,然後就要去確實修行,自悟自證實性,不在空說多言。
要想做到「一切善念惡念盡除」,必須時時刻刻內省;內省之法,先把「空」字放在前面。因空了,就無得失;無得失,就不會計較;無計較,就無罣礙。
念來即轉,隨轉隨空;善念惡念,影過不留。非不見聞,但見聞而不染,非不相接,只相接而不著;心無繫染,當體解脫。既不起得失計較之心,焉來問難惡心之果乎?六祖此說,亦可知明心是一事,明心後革除習氣又為一事也。革除習氣,端在內省,以般若起觀照,念念掃蕩而轉之;然不明心,決不懂轉法,故「言下便須自見」也!

(P.266)
      護  法  品  第  九 

神龍元年上元日,則天、中宗詔云: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萬幾之暇,每究一乘,二師推讓云:南方有能禪師,密授忍大師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請迎;願師慈悲,速赴上京。
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薛簡曰: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
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況坐焉!
簡曰:弟子回京,主上必問,願師慈悲,指示心要,傳奏兩宮,及京城學道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明無盡。
師云: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明無盡,亦是有盡,相待立名。故淨名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簡曰:明喻智慧,暗喻煩惱。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
師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
師曰: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
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
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
簡蒙指教,豁然大悟;禮辭歸闕,表奏師語。
其年九月三日,有詔獎諭師曰:師辭老疾,為朕修道,國之福田。師若淨名,託疾毘耶,闡揚大乘,傳諸佛心,談不二法。薛簡傳師指授如來知見,朕積善餘慶,宿種善根,值師出世,頓悟上乘;感荷師恩,頂戴無已,並奉磨衲袈裟、及水晶缽,敕韶州刺史修飾寺宇,賜師舊居為國恩寺焉。
【解】
神龍元年上元日= 唐中宗神龍元年正月十五日,公元七○五年。時中宗復立,則天武后退為太后。
安秀二師= 慧安國師,神秀大師。
景德傳燈錄:嵩嶽慧安國師,荊州枝江人也。唐貞觀中至黃梅,謁忍祖,遂得心要。武后徵至輦下,待以師禮,與神秀禪師同加欽重。后嘗問師甲子,對曰不記。后曰:何不記邪?師曰:生死之身其若循環,環起無盡,焉用記為。況此心流注,中間無間,見漚起滅者,乃妄想耳;從初識至動相,滅時亦只如此,何年月而可記乎?后聞,稽顙信受。
萬幾= 萬機。天子治理國事曰萬機。
每究一乘= 每次研究、成佛圓頓的第一義乘時。
推讓云= 兩位大師總是推辭謙讓的說:可以請南方的惠能禪師來京問道。
舊唐書僧神秀傳:神秀嘗奏則天,請迫惠能赴都,惠能固辭。神秀又自作書重邀之,惠能謂使者曰:吾形貌短陋,北土見之,恐不敬吾法。又先師以吾南中有緣,亦不可違也。竟不度嶺。267 六祖之言是也,諸佛都以百劫修相好,務得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因凡人都喜與相好之人交往也。
內侍= 皇帝宮中宦官,屬內侍省(今之部也)總管,故通稱宦官為內侍。上京= 皇帝京都之尊稱。
禪德= 參禪師之有德行者。京城裡有德行的禪師們都說:要想明心見性,體會到真如佛道,必須要修習四禪八定。若說沒有經過禪定的功夫,就可以獲得解脫的話,那是不可能的事。說這話的禪師們,自然包括神秀大師在內。
豈在坐也= 請參看第四第五兩品。
傳燈錄:南嶽讓禪師見馬祖(禪師)坐禪次,師欲接之;故將片磚於祖庵前石上,磨之復磨。祖曰:作什麼?師曰:磨磚作鏡。祖曰:磨磚豈得成鏡?師曰: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成佛?祖曰:如何即是?師曰:如人駕車,車若不行,打牛即是?打車即是?祖無對。師又問:汝為學坐禪?為學坐佛?(P.268)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捨。汝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解脫理。
金剛經云= 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所以六祖說:真如佛道是要心悟,若想由坐禪獲得,那是行邪道(不正確的做法)。
如來清淨禪= 簡稱「如來禪」,是楞伽經四禪之一,如來所得禪定也;亦即首楞嚴定。依此禪定,入住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秘藏大涅槃,成辦眾生不思議事。
禪源都序云:若頓悟自性本來清淨,原無煩惱;無漏智性本來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亦名一行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摩門下展轉相傳者,是此禪也。
諸法空寂= 法華經:一切諸法,皆悉空寂。即是:心無起滅,對境寂然,一切時中,畢竟空寂,於是常不離佛(慧海語)。因此,法華經又云:如來座者,一切法是空。所以教坐如來座者,非是小乘人空坐,不達法空;今既作佛,應坐法空之座,說一切諸佛權實之法,使悟無二無三(乘之法)。證一切諸佛實智之道,令入一相一味;所謂唯有一乘,餘二非真。常寂滅相,終歸於空也。法空安心,於諸法中得最自在,名之為座;坐此座者,終日說法,不見有法可說也( 法華大成語) 。
究竟無證= 入道要門論云:問:修道者以何為證?答:畢竟證為證。
    問:云何是畢竟證?  答:無證、無無證,是名畢竟證。
(P.269)問:云何是無證?云何是無無證?
    答:於外不染色聲等,於內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即名為「證」。
        得證之時,不得作「證」想,即名「無證」。
        得此無證之時,亦不得作「無證」想,是即「無無證」也。
    得如來清淨禪者,諸法空寂,究竟無證,是由心悟,不由坐得;坐禪祇是幫助初學人定心,使散亂歸於安定,所以禪定之法並不可廢。六祖大師只是駁斥了`坐禪得道'之說。今人學禪,當注意也!
心要= 心性上最精要的法義。
譬如一燈= 維摩詰經菩薩品:維摩詰言:諸姊,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
六祖曰:明與暗,是代謝之義;即是暗去而明代之。明明無盡,仍是有盡,270 也是相待。這兩句都是對待所立的名詞,根據維摩詰經上所說:一切法雖係比量分別而有,最後仍不離第一義諦,而使佛法成為無可比擬之法;因為佛法沒有對待。
以智慧照破煩惱= 第二品中,六祖曾對韋使君等初學說: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薛簡所說即係由此而來,已較高級;故六祖破其執,更進一步為說大乘見解。
吾人當知:生死者,心有所執而不捨也。薛簡認煩惱是一事,智慧又是一事,照破又是一事;三法相對,轉成迷惘。殊不知三法不離一體,同是心用,均由菩提自性中所啟發;明是他,無明也是他。二乘落於色空相對,大乘即色即空,知轉亦多事,因了達其性不二,但轉名言而已;是以化煩惱為智慧。智慧變為煩惱,雖有種種幻相,但菩提性體,並無絲毫變易;這是了解變易生死、最簡妙究竟的方法。
大乘是從本來上下手,先證得實性,由內而發,永無退轉。二乘不堪直受,只能從事相上下手,以係外入,只能小得功效,難達究竟。何也?以一時之制伏,雖比未修時為勝,但難免退轉;所以當回小向大,乃得澈了也。
如此回小向大,兩番手腳實屬費事;初以先入為主,自甘劣小,不敢承信,這是根器所限之故。佛在各經都要人發大心,敢承當,活活潑潑的學習,就是預防自限,而有後來之病也。
發大心,應如金剛經所示,由佈施做起,將一切我見法執,盡量佈施掉。也要做無住生心,心無所住,則法見不固,易得自在,活活潑潑的入於大乘而(P.271)不自覺。這樣,能夠無可無不可,即是如如;不會退轉,即是不遷。這是本來實性如是,並非造作,所以處凡愚不減,處賢聖不增,住煩惱不亂,居禪定不寂。這就是心要─心地法門之精要。
大乘見解= 明與無明,凡夫見為兩個對待之法,明宗達性之人,則了解明與無明之性本無有二;迷了叫無明,悟者叫作明。迷從自心迷,悟還自心悟;迷悟本無性,但應隨緣興。「無二之性」就是當事人的真如實性。
實性者,真實之體性也。凡愚不少,賢聖不增,住於煩惱顛倒中而不亂,安居禪定、屏棄諸緣而不枯寂,隨緣而不趨斷見,亦不為常見所牽;寂而常照、去亦無去,照而常寂、來而無來;周遍法界、不局居於內外中某處;本自無(P.272) 生,自然無滅;性本具相,無相非性,相相皆性,性相如如;不變不遷,不生不滅,不去不來;皆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真如實相也,可名之為「道」。
何異外道= 祖師您所說的「不生不滅」,與外道所說的不生不滅,有什麼不同呢?
外道所說= 他們是將生命的死亡、說成滅,但以來世重生,所以是不滅;因此生命的興起,是繼續前世,所以是不生。這是生死輪迴的說法。死亡既是輪迴重生,就是不滅不生,就是「將滅止生」。重生就是不滅,就是以生顯滅。所以外道所說:死亡就是不滅,重生就是不生。
六祖所說= 真心本源是來自無生,所以是不生。亙古以來,真心常住不滅,所以是不滅。有情肉體生死輪迴,是有生有滅,是常住真心的廬舍而已。
一切善惡要莫思量= 請參看第一品,惠能大師對惠明開示一段。不思善,不思惡,言下自絕念想也。
唐宗密大師云:六祖大師云,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今時人、但將此語輕於聽學,都不是觀實無心否。若無心者,八風不能動也。設習氣未盡;瞋念任運起時,無打罵讎他心。貪念任運起時,無營求令得心。見他榮盛時,無嫉妒求勝心。一切時中,於自己無憂饑凍心,無恐人輕賤心。乃至種種此等,亦得名為「無一切心」也。=(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語譯= 祇要對任何善惡的一切事,都不要去思量忖度,但無一切心,自絕一切念想,就自然而然的會進入、清淨無染的真心性體境界,永遠的明朗平靜,如如不動;但其所發生的妙用,卻如恆河細沙一樣的無量無窮。
大悟= 薛簡大悟了,就能做無盡燈,回京講述六祖開示,正如六祖親自說法一般;273   不是帶話轉話。其宏法效果、大如一燈明暗室也。
歸闕= 歸去皇帝所在的宮闕。
獎諭曰= 大師以老邁多病,辭不來朝,隱居山林,為朕我修道,真是國家的福田。
大師正好像維摩詰、淨名菩薩,在毘耶離地方,藉名生病以闡揚大乘佛法一 般;傳授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佛心不二法門。薛簡回京,傳來大師所講授的如來知見,這是朕我多年行善,才能得到的喜事;也由於前生種有菩提善根,才會遇到大師出世,讓我們頓悟到上乘佛法妙理。深感大師的法恩,永遠永遠感謝不盡。敬奉高麗所貢磨衲袈裟一件,水晶缽一個;敕令韶州刺史修飾現居佛寺,並賜大師舊住宅,修建一所佛寺,賜名`國恩寺'。
修道= 無一切心,即六根在六塵境界中,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謂之修道。若是得到順心如意,或是違逆心意之事,決不起貪瞋愛惡意識,是謂得道;經上所說`無上菩提之道',即是此道。
福田= 一切福從法施中出,譬如田之能生,故名福田。維摩經註:羅什曰,若行財施,但名施主,不名福田;若行法施,亦名施主,又名福田。274 佛門七眾弟子,皆是福田,皆是為地方,為國家造福,所以說:為朕修道。
毘耶= 毘耶離,國土名;維摩詰(淨名)居士為協助世尊教化眾生,在毘耶離城、裝病宣講大乘不二法門;是即《維摩詰所說經》。
不二法門= 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唐釋慧海云:經云:若取法相,即著我人;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即是取真法也。若了此理,即真解脫,即會不二法門。
磨衲= 高麗國稱袈裟為磨衲;磨衲袈裟,高麗貢品也。
舊居= 六祖故居在新興縣,有國恩禪寺是焉。

(P.275)
    付  囑  品  第  十 
師一日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餘人;吾滅度後,各為一方師。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
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
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
三科法門者,陰界入也。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
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
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
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癡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瞋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
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著空,即長無明。執空之人有謗經,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語言;只此語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兩字,亦是文字。見人所說,便即謗他言著文字;汝等須知,自迷猶可,又謗佛經。不要謗經,罪障無數。
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廣立道場.說有無之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見性。
但聽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於道性窒礙。若聽說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無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說,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如一問一對,餘問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
設有人問:何名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緣,明沒則暗;以明顯暗,以暗顯明,來去相因,成中道義。餘問悉皆如此。汝等於後傳法,依此轉相教授,勿失宗旨。
【解】
付囑= 法的交付與傳授。法的付囑與法用,非專利他,兼以利己。於法、凡能起用者,即是得體之證;
大乘佛法在大機大用,所以用於世法,無不圓通。世間一切煩惱苦痛,不外人事往來相對。其犖犖大者如:一曰硬碰:彼此相逆互不相讓;自己與自己,亦復如是。固執不退,說為爭一口氣,終難化解;此以退讓化之。
二曰塞窒:人人自以為高,各執一見,不肯融和調解,遂至兩皆窒塞,兩敗俱傷,甚或團體社會國家,大受損害;此則應以般若智慧化解為用。
三曰拘守:我見堅固,執守一定之法,不肯自反自省;盲修瞎練,此固有害於修行,行之於世法,為害尤大。當以無住導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無所住,擇其善者而從之,人利己利;於中,我之善見或可融入大行也。
六祖所示,隨機而應,所以化之也。運用般若智慧,化世俗為出世,化煩惱為菩提,轉苦為樂,端在自性為用;自性不明,難以為此,但我人當深切反(P.276)省也。
不同餘人= 六祖開導已悟自性者,計四十三人,大多外離宏法參學。此十人等留寺,為祖師常隨侍使,故不同於其他一般未開悟弟子也。
滅度= 此兼說命終與證果二者而言。涅槃經云:滅生死故,名為滅度。
一方師= 各門人、他日各為分化一方之禪師。
唐釋慧海云:夫禪師者,撮其樞要,直了心源;出沒卷舒,縱橫應物,咸均事理,頓見如來。拔生死深根,獲現前三昧。若不安禪靜慮,到這裡總須茫然。隨機授法,三學雖殊;得意忘言,一乘何異。故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
本宗= 出家之人修行法門,各有宗派;指其所從之宗派言,謂之本宗。此指禪宗。
行者如已見性、證實相,能知自己之習性,可以衡知他人習性者,方可以為  師。證實相得根本智;通達他人習性,係由妙觀起用、而為後得智,即所謂他心通也。凡能察見對方為何種根器者、為慧眼,用何法以引度之者、為法眼;總名漏盡智,天眼其次也。為人師者、必具此二眼,方可以傳授度人之法;六祖以此諸人、不同於餘人,故以法授之。因為、必定要能自己受用,才可以利他也;否則,誤失宗旨,為害大矣。
出沒即離兩邊= 首先應列舉三科法門,然後動用三十六相對法,出沒於相對、而立即離開相對待的兩邊,連中道亦不可執著;當永記、說任何一切法,切不可偏離自己的本性。
須知,一切萬法皆屬名色。經云:世間一切法,離名無所有。雖智者不能呼無名之物,作無名之務,此顯而易見者也。然則名色又由何而起耶?曰:由277 對法而起。因有顯無,緣無顯有;因大顯小,緣小顯大。雖有情無情,法相語言用處不同;立名別異,而其為名色則一。所謂、隨其所作,處處得名,全屬虛假設施。若能了此,打破名相,隨所滅處,即是真實。不著兩邊,即名中道;中道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故言: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 (箋註)
入道要門論云:問:云何是中道?答:無中間,亦無二邊,即中道也。
問:云何是二邊?答:為 有彼心 有此心,即是二邊。
問:云何名彼心此心?答:外縛色聲,名為彼心;內起妄念,名為此心。若於外不染色,即名無彼心;內不生妄念,即名無此心;此非二邊也。心既無二邊,中亦何有哉?得如是者,即名中道。
問汝法= 如果忽然有人問你佛法上的問題,你回答出語,要雙句相對;彼來你去,要相互為因。最後,將兩邊的對待完全掃除,盡歸於空;使問者無可再執著逃遁。
此是用以對根性已成熟之人,逼其開悟,如本經前述者;亦即歷代禪師之教法,如各禪師語錄皆是。對非成熟者,無用也。
禪師既欲度他,不得不用法;用法正所以破彼法見,歸於空寂也。取對法者,對彼問而對也,因來者必執有一見;如人問趙州從諗禪師: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其意中抱有極堅固之見而問。趙州答:庭前柏樹子。這是先使其茫然,撇開此西來意,鬆其意境,化除執見,活活潑潑的轉入圓觀。如其根機成熟、能契合者,自會相應。若其又復膠著於樹者,尚未有熟,不必多勞口舌也。
然總要謹防其死執成病,不問其能領受或不能領受,必盡我說以杜後弊。又切莫輕視其為初學,故為高深而秘之致誤之;殷切開導,繼續努力,當有後成也。
自性能含萬法= 自己的本源心性中,含藏著宇宙萬法,所以叫做含藏識,即是阿賴耶識。如果起思量作用時,即轉變而產生前七識(七轉識)。前六識,出六(P.279) 根門頭,會見六塵境界,此六六六,就是十八界;這都是從自性所起的作用。
自性如果作用不正,就會產生十八種邪見,淪入六道輪迴苦報;如果自性作用純正,就起十八種正見,證入實報莊嚴土的一真法界。所以我們的心識,如果用到邪惡處所,那就是同眾生一樣的長夜境界。如果能夠正確依法運用,那就是諸佛的境界;這種運用的不同區別,從那裡來的呢?是由於我們的自性正、不正而來。
對法= 相對之法也。對治之法也。自性本來空寂,會有對法嗎?這只是因為、業由幻心所造,仍當藉幻法以對治之。於空性中,暫起對法,隨境而立,過後還復成空;如此,方不被法縳而成妙用也。
有漏無漏= 漏,為煩惱之異名。貪瞋癡慢疑等煩惱,日夜從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頭漏泄不止,故名漏。又漏=漏落;諸煩惱能使人漏落於三惡道也。因之,有煩惱之法,名之為有漏;離煩惱之法,名之為無漏。(P.280)
若解用= 這三十六種對法,如果能夠正確的了解運用,就能把所有的法門和理論,貫串連結起來,不致迷亂散失;而且,在運用中,即時可以脫離兩邊,圓融於中道。
真如自性隨緣起用時,與他人交談,對外境要見相離相、而無執著;對內情要即空離空,不可迷惑。否則,著相就是增長邪知邪見;執守偏空,就會生起愚癡無明。
執空之人= 執有空見的人,常有誹謗佛經之事,認為佛法是直指人心,不必要文字佛經來著相。如果真是這樣,那末人也不該說話了,因為語言就是文字相呀。又有人說:禪宗以心印心,不立文字。但是這「不立」兩個字,也是文字(P.281) 哩。看到別人講演說法,就誹謗他執著於文字解釋;自己迷失錯誤了不算,還要誹謗佛經。千萬不要誹謗佛經!那是天大的罪過,所得的惡報,是無窮盡的。
△禪宗之不立文字語言者,非廢之也。文字乃紙上之語言,語言乃口說之文字;凡有可思議,可討論者,不用文字,即用語言;直到不可思議處,非文字可表,非語言可達,即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語言文字亦無所措矣。禪宗之高妙處,是在尋常,動 靜 語 默,無一處不是語言文字。習禪者千萬不要高談蹈空,謗法誤己也。
△妙用,是在能夠貫通一切,又能於法離法;一切自有主張。`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此四句、道盡般若之妙用。總之:無論對人對法,都不可先有成見,如此才能在性空中,自得無量智慧。這雖是度人之法,實則自度也。何以故?度盡一切眾生方成佛者,即在了達一切眾生之習性也,亦即掃除自己之習性也。行者當時時體念此意,心行純熟,妙用乃具;且可悟入相對緣空之理,無所取執,則用不離體矣。
    邪見即是所知障,無明即是煩惱障。佛祖說法本是要我們離相,要內外離相,內外通通不可執著,空有兩邊都不執著,也沒有什麼中道,`兩邊不著,中道不存',就是怕我們有執著。著了有,就是增長了邪見;著了空,就是增長無明,就不能見性。
著相於外= 如果著相於外境、或其表面的現象,如追求一心,求明心見性;以此來追求佛法的真理。或是普遍建立道場,來討論研究「有」與「無」的正確與否,或批評世間諸法的是非;像這樣一類的人,不論經過多少無量劫的長時間,(P.282) 仍然是不能明心見性的。還有另外一些人,知道依正法修行,卻追求無念而百物不思不想,這樣做、偏於斷滅空,走上無想定而增長無明,對於菩提佛道與自性的開悟,會發生重大的阻礙和窒塞。
如果自己,或勸告他人只要聽聽佛法、或是只要講講佛法,而不去真正修行實踐,這反而會讓人產生更多的知見偏差邪念。你們祇要依據佛法、實行無住相 法施去實行便好。如果你們懂得了我所說的話,就依照著去說法,依照著去運用,依照著去修持,依照著去做,就不會違背佛法和我們本宗的宗旨了。
△要知:個人依正法修行,就是法佈施。因為本人也是眾生之一,接受佛法修行,就是法佈施。個人證果後,再將所得施與其他眾生;這一切都要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原則。
二道相因= 在這樣的相對問答、相因相接中,就要離開兩邊對待,融入中道義中。
△這是六祖的方便說,須知兩邊既捨,中道何立?中道亦是在兩邊相因中而成,用假名以作結論耳。這一段是說、破對方法見之法,即是除法見之訣竅。以來者必先有一見,此見即是彼病;禪師常以反語答之,答即無答,以撇開其疑見而示入正路。凡此都有賴於正見之禪師、與聽者之智慧。
大智度論:常是一邊,斷滅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為般若波羅蜜。又復常無常,苦樂,空實,我無我等,亦如是...佛是一邊,菩提是一邊...般若波羅蜜是一邊,非般若波羅蜜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羅蜜。
      後人用此六祖教授法為說者頗多,舉入道要門論中語如下:(P.283)
問:云何是見佛真身?      答:不見有無,即是見佛身。
問:云何不見有無即是見佛真身?
答:有因無立,無因有顯;本不立有,無亦不存。既不存無,有從何得?有之與無,相因始有;既相因而有,悉是生滅也。但離此二見,即是見佛真身。
又問:何者是無為法?      答:有為是。
問:今問無為法,因何答有為是?
答:有因無立,無因有顯;本不立有,無從何生?若論真無為者,即不取有為,亦不取無為,是真無為法也。
又問:何者是中道義?      答:邊義是。
問:今問中道,因何答邊義是?
答:邊因中立,中因邊生;本若無邊,中從何生?今言中者,因邊始有,故知中之與邊相因而立。

師於太極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眾曰: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吾若去後,無人教汝。
  法海等聞,悉皆涕泣。惟有神會,神情不動,亦無涕泣。
師云:神會小師,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餘者不得。數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為憂阿誰?若憂吾不知去處,吾自知去處;若吾不知去處,終不預報於汝。汝等悲泣,蓋為不知吾去處;若知吾去處,即不合悲泣。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汝等盡坐,吾與汝說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
眾僧作禮,請師作偈。偈曰:
        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解一)
        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解二) (解三)
        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解四)
        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並體師意,各各攝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諍。
【解】
太極= 唐睿宗年號歲壬子為公元七一二年,僅五個月又改元延和;至七月,傳位(P.284)太子李隆基,是為玄宗,八月改元先天。一年三改元也。
塔= 藏遺骨的高尖形建築物,曰塔。六祖塔、經催促施工,於第二年夏末完成。
小師= 凡受具足戒未滿十夏者,稱為小師。時神會約五十歲,不為小,但受戒卻未滿十夏,故六祖稱之為「神會小師」。
六祖大師對徒眾說:神會雖然受戒未滿十夏,卻能對善與不善、有平等的看法,所以對毀謗或讚譽、都不會動心,因此就不會產生悲哀或歡樂的情緒;可惜其餘的人都不像他那樣、深得佛法要領。我真不知道你們、這幾年在山中,究竟修的是什麼道法?你們現在的悲傷涕泣,到底是為什麼人憂苦呢?如果是擔憂我、不知道將去什麼地方,可是我自己知道、我將去什麼地方。如果我不知道,我就不會預先告訴你們、我將於八月離開這個世間了。想來你們的悲傷哭泣,還是因為不知道、我以後將去什麼地方罷了;你們若果知道我的去處,就不會悲傷哭泣了。你們要知道,法性圓寂,本來就不生不滅,無去無來的。
你們都坐下來,我給你們說一首偈語,名叫「真假動靜偈」。你們以後常誦念這首偈,就會與我的意念相同的了;依照這首偈去修行,也就不會失掉禪門(P.285)的宗旨。
法性= 六祖金剛經口訣云:聖賢生不因念,應跡而生。欲生即生,不待彼命。故既生之後,圓寂之性依舊湛然無體相,無罣礙。其照萬法,如青天白日,無毫髮隱滯。故能建立一切善法,偏於沙界,不見其少。攝受一切眾生,歸於寂滅,不以為多。驅之不能來,逐之不能去。雖托四大為形,五行為養,皆我所假,未嘗妄認。我緣苟盡,我跡當滅,委而去之,如來去耳,於我何與哉。(P.286)
偈曰= 一切萬法都非真,千萬不要執為真;若果執真成偏見,偏見當然也不真。
      當知本心自是真,離開假相現真心;倘若自心不離假,又從何處見真心?
      大乘有情了知動,無情木石不解動;若修長坐不臥禪,如同木石死不動。

      若求自心真不動,動是相用性不動;木石不動是無情,無情就是無佛種。
      智慧能明諸種相,不動性中萬相動;能有如此圓通見,即是真如之妙用。
      我今明告諸學人,努力學習要注意;莫在大乘頓悟門,仍執生死兩邊見。
      同修共參見契合,相與研論佛知行;見不契合莫辯論,合掌恭敬令彼喜。
      無諍三昧頓悟門,有諍便失空淨意;固執諍辨必生瞋,自性落入輪迴裡。
一切無有真= 如果用六根根性去見去聞,那是真的,可是我們用的是八心識與五十一心所去見去聞,即是帶著心心所的見分 去見去聞,所見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虛妄的,都是假的;這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果見性了,把心心所的虛妄見分去掉了,用六根根性去看去聞,那是「凡所有相,皆是實相」。就不是虛妄了。這正如同人戴了有色眼鏡,所見一切都有了顏色,自然是虛假的了;把有色眼鏡取掉,所見自然真實了。由此可知:離假者,離心心所之見相二分也.離心意識也。真假不二也.真假一如也。(淨空法師)
善分別相= 能於事事物物、措施自如,事物動而心不動。
第一義不動= 遠離空有兩邊,不住一切法,不離一切法,是為中道第一義。若第一義於種種法相上,如如不動,即是第一義不動。高子遺書:須知、動心最可恥;心至貴也,物至賤也,奈何貴為賤役!
無諍三昧= 無諍三昧者,即是無我無人,無彼無此,無高無下,無凡無聖,泯絕差別對待之相也。以能解空,則彼我俱忘,便能不惱眾生,亦令眾生不起煩惱,故曰無諍三昧。
(P.287) 六祖偈:諍是勝負心,與道相違背;便生四相心,何由得三昧。
華嚴經:有諍說生死,無諍即涅槃。

乃知大師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之後,衣法當付何人?
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鈔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眾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然據先祖達摩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
偈曰: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解】
乃知= 因知。
目曰= 看作是法寶壇經。所以後來就定稱本經為《法寶壇經》。
守護= 信解之並依教奉行。
遞相傳授= 互相輾轉教授,以度一切眾生。
是名正法= 佛法通三世,並非一定要從時間上去區分正法、像法、末法也。壇經代表正法,即以心地為主;今之行者,都是於若干世前所種善根,今世得聞正法,仍是繼續前緣也。下言信根諄熟,即是信心成就;信根者,五根之首也( 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乃生聖道之根本) ,故言心地為主。
淳熟= 純熟。因為你們的信根,都己純熟,對於自性確定明了,再無疑惑迷惘,足以擔任弘法大事。
衣不合傳= 根據初祖達摩大師、所交付下來的偈意,法衣袈裟是不應該再傳下去(P.288)了。
達摩偈曰= 我來東土的本意,是為宏揚如來正法眼藏,以救度迷惑的有情眾生;我這一朵華接續開了五叢葉片,然後繁茂的果實.自自然然就遍滿大地。
一華= 達摩初祖。    五葉= 二三四五六諸祖。    結果= 禪宗大興。
此偈,前二是因,第三是緣,其四是果,到此衣缽無所用矣。天下任何事,都有其因緣果報,徒事強求無益也。吾人但能慎於因,當能有善於其後;此偈如是。

師復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淨心,聽吾說法:
✽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
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霑洽,悉皆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聽吾偈曰:
        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
師說偈已,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亦無諸相。汝等慎勿觀靜,及空其心。此心本淨,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爾時徒眾作禮而退。
【解】
△此段所說,是重復前面所曾說過者,但於入滅前重復叮囑,可知其重要也。
✽✽= 此二行,曹溪本有,因重要,故添入,特以✽✽區隔之。後面開示中亦有。
自心是佛= 此句最是重要!信為道源功德母,六祖特別強調、成佛大事必應具備最強烈的信心。千萬千萬要相信、自心本來是佛,你的修行才能成功。
外無一物= 本心以外、無有一法能建立;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心所變現出來的。所以、心覺就是佛,心迷就是眾生,迷悟不同而已。(P.289)
種智= 一切種智;是佛通達諸法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之智。成佛、就是成就種智。
一相三昧= 在任何地方都不著相的三昧。即是下文所說:於一切處都不住相;於彼相中,不論順逆,不生愛憎,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其心安閒恬靜,謙虛圓融澹泊。
┌凡夫┐  ┌善修┐  ┌五欲┐  ┌有  ┐  ┌空  ┐        ┌利益成壞
├小乘┼憎┼塵勞┼愛┼涅槃┼取┼空  ┼捨┼有  ┼念念著於┼安閒恬靜
├權人┘  └空寂┘  └化度┘  └中道┘  └二邊┘        └虛融澹泊
└圓人─諸法皆是幻出了無憎愛,一一皆是平等真如,亦無取捨;因之一切(P.290)無住,不生染著,故能安閒恬靜、虛融澹泊。
要門論:住著三界諸法,名三界執。住著佛法僧見,名三寶執。乃至聞有執有,聞空執空,聞苦執苦,聞樂執樂,聞凡聖、無相、無住、真如,一切名言差別等等,皆起執著名相,不了實義。何以故?若起諸見,則不名為安閒恬靜;以虛融澹泊故,方見諸法之實性。若起分別執心,是從幻流轉;智者了達利益成壞、皆是唯心所現,心如虛空,雖包容萬有,卻了無其相,故都無所住,是則名為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 心定於一行門 而修正定的三昧。即下文所說: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都有純潔專一、正直無欺的誠心,這就形成了、不必有所法事修行舉動的心行道場;不必專設什麼道場,自然而然的昇化心的穢土、成為淨土。
△一相三昧得其體,即是一真法界,一行三昧起其用,即是一心不亂;一相即是無相,一心即是無心。於一切處常見空寂之體,即可不變隨緣。於一切行常不離此空寂之體,即可隨緣不變。因此二三昧不可分,故後曰:其法無二,心亦如是。
六祖在此云:具三昧者,真成淨土。故修淨土者,亦應由一相三昧上證入;不可只修一行三昧,二者不可缺一,否則,生西資糧不足也。
具二三昧= 如果一個人能夠具有這兩種三昧,就好像土地下的種子,長時期隱藏於泥土中,種實日漸成熟。一相一行兩種三昧的作用,就是如是。而我現在的說法,就好像及時雨一樣,普遍滋潤大地。你們的佛性,就像埋在土地下的種子,遇到這陣甘露雨的濡溼滋潤,通通都能發芽生長,開花結果;凡接受我的教示者,決定可以得到菩提(開悟),凡依照本宗法門修行者,一定能證玄妙佛果。
△承吾旨者四句,上承第一品開端: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一直貫通,叮嚀一再,苦口婆心,慈悲之至;無論宗門教下行者,得此291 勝緣,聞此妙法,能不感激精進乎!
偈曰:每個人心地裡都有佛種,遇諸緣、如祖師演說法雨,即刻萌芽;然而必須能頓悟、使心華怒發,菩提佛果自然完成。
其法無二= 佛法是不二之法,人心也無兩樣;佛道無污無染,清淨無比,無有善惡憎愛迷悟分別諸相可執著。你們千萬不要觀淨,也不要空心;因為心本清淨,但不捨一物,故無有取捨可言。各人好好努力修行,隨順眾生之緣、去行教化工作吧!

大師七月八日,忽謂門人曰:吾欲歸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眾哀留甚堅。
師曰:諸佛出現,猶云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
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可回。    師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
又問曰:正法眼藏,傳付何人?  師曰:有道者得,無心者通。
又問:後莫有難否?  師曰:吾滅後五六年,當有一人來取吾首。聽吾記曰:
      頭上養親,口裡須餐,遇滿之難,楊柳為官。
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薩從東方來,一出家,一在家,同時興化,建立吾宗;締緝伽藍,昌隆法嗣。
問曰:未知從上佛祖應現已來,傳授幾代?願垂開示。
師云:古佛應世,已無數量,不可計也。今以七佛為始:過去莊嚴劫,毘婆尸佛,尸棄佛,毘舍浮佛。今賢劫,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文佛;是為七佛。
  釋迦文佛首傳  摩訶迦葉尊者   第二  阿難尊者     第三   商那和修尊者
          第四  優婆毽多尊者   第五  提多迦尊者   第六   彌遮迦尊者
          第七  婆須蜜多尊者   第八  佛馱難提尊者 第九   伏馱蜜多尊者
          第十  脅尊者        第十一富那夜奢尊者 第十二 馬鳴大士
          第十三迦毘摩羅尊者   第十四龍樹大士     第十五迦那提婆尊者
          第十六羅侯羅尊者    第十七僧伽難提尊者 第十八伽耶舍多尊者
          第十九鳩摩羅多尊者   第二十闍耶多尊者   第廾一婆修盤頭尊者
          第廾二摩拏羅尊者    第廾三鶴勒那尊者   第廾四師子尊者
(P.
294)第廾五婆舍斯多尊者   第廾六不如蜜多尊者 第廾七般若多羅尊者
          第廾八菩提達摩尊者, 是我東土初祖       第廾九慧可大師 二祖
          第三十僧璨大師 三祖  第卅一道信大師 四祖第卅二弘忍大師 五祖
          惠能是為三十三祖。從上諸祖,各有稟承,汝等向後,遞代流傳,毋令乖誤。
【解】
師從此去= 祖師雖由此暫去新州看看,請立刻回來此處;冀望之語也。
葉落歸根= 我之回去新州,正如同樹葉枯黃,必定飄落於樹根一樣;而我來在世間數十年,正是有機必應,隨緣應感靡不周,所以也沒有說什麼法言。(P.292)這正是:來時無口去無蹤,要明落葉歸根旨。
正法眼藏= 又名清淨法眼。由清淨心徹見諸佛正法,名正法眼;深廣而萬德含藏曰藏。即如來一心三智,五眼圓明,「佛知見海」之意;禪宗用來稱其「教外別傳的心印」。
有道者得= 正法眼藏,無可付授,法若可傳,即非正法。必須深明這個道理,了解無智亦無得之心,由於自證,方可獲得。所以六祖此二句說明:懂佛道者,固可得到佛法,但不一定能得到衣缽;惟有通達無心境界者,能夠會通宗旨,才能繼承衣缽。
後莫有難否= 此後還有沒有什麼法難呢?(難,讀第四聲;苦難,災難也。)
吾滅後= 此預言也。六祖入塔後,門徒乃用鐵片固護於頸;九年後,即開元十年八月初三半夜,有張淨滿者,受新羅國僧金大悲之雇,來取六祖首回國供奉,遺體頸有刀砍痕。張被捕後,官府從門徒意.恕之未罪。時剌史名柳無忝,縣令名楊侃。第一句謂金大悲欲如孝親般供奉,第二句謂張淨滿因(P.293)要吃飯生活而受雇;此預言四句皆應。
吾去七十年= 七十年後,將有一位出家菩薩和一位在家菩薩,從東方來,同時興法度化,建立本宗,修建佛寺,光大發揚佛法。
二位者指馬祖道一禪師(709-788) 與龐蘊居士。
道一禪師俗姓馬,故稱之為馬祖;從南嶽懷讓禪師得法,大興宗門。六祖法嗣,以這一葉最盛,其嗣百餘人散佈天下,各為一方宗主。龐蘊唐衡陽人,將家財珍寶全沈湘流,全家修行。嘗謁江西道一禪師,洞達禪宗;臨終云: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
尊者= 智德具備,臘高德重,為人共尊;為阿羅漢之尊稱。亦用於下座稱上座。
大士= 有大心大行名大士,菩薩之異稱也。
各有稟承= 各有各的所得法要、與傳法方法,但以心印心,見性成佛的宗旨,是不變的。

大師先天二年癸丑歲,八月初三日,於國恩寺齋罷,謂諸徒眾曰:汝等各依位坐,吾與汝別。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
師言,汝等諦聽:
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吾今留一偈與汝等別,名「自性真佛偈」。後代之人識此偈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
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
      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正見自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
      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從化身生淨性,淨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當來圓滿真無窮。
      婬性本是淨性因,除婬即是淨性身;性中各自除五欲,見性剎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頓教門,忽遇自性見世尊;若欲修行覓作佛,不知何處擬求真。
      若能心中自見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癡人。
      頓教法門已今留,救度世人須自修,報汝當來學道者,不作此見大悠悠。
師說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受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恐汝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囑汝,令汝見性。吾滅度後,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復說偈曰:
        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語譯】(P.295)
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
─後代迷人,都因不知自性是佛,所以自暴自棄。假若知道眾生本具佛性,豈但我能成佛,即使大惡之人,也可成佛無疑。若此不知,則永與佛道相背,萬劫不能見佛。
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眾生。
─ 我現在教導你們知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自心就是佛。欲求見佛但求自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 
─一切眾生都是自迷,只知心外求佛,這不是佛迷眾生。若能明心見性,當下眾生即刻成佛;如果自性迷了,佛性即轉為平凡眾生。
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
─ 自性如果萬法平等平等,眾生就已成佛;如果自性邪惡陰險,佛性亦隱入眾生妄心中而成為凡人。如果你們的心險惡枉曲,佛心就墮藏到妄心裡去了;如果念念平等正直,佛心自然顯現而成佛。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
─我心就是佛,而且是真佛!如果你自己不把自己當作佛,那又從那裡去找真佛呢?千萬記住:你們的真心就是佛,不要再狐疑了!
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一切萬法,都是自性真心所建立,自性能生萬法,自性本自具足;經上所說: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意謂:心本無生,但不礙隨緣,故種種法生;心本無滅,隨緣而體不變,雖種種法滅,心與諸法畢竟無滅。(P.296)

自性真佛偈【語譯】
與生俱來的清淨心、名為真如,就是真佛,
錯誤的邪見、與貪瞋癡三毒,就是擾亂修行人的魔王;
你若抱有邪惡迷惑的見解,魔王就住在你的屋舍身體裡,若有正知正見時,真佛即時顯現在你家。
假若清淨自性中、產生了邪見與三毒,就是魔王降臨你屋;
正知正見能自動清除三毒,魔王立刻轉變成佛、純真不假。
法身報身與化身,三身都從真心佛性而現,原本是一身;
心性如果能夠有這種見解智慧,那就是成佛智慧的正因。
本性從我們的化身中、生出自性清淨法身,(P.297)
自性清淨法身、常住化身中;
心性主人如果能使化身常行正道,必能成就無窮無盡的圓滿大用。
婬欲邪亂之性、生自清淨法身之因地,此因地也是產生清淨法身的根源,
因此、只要除去婬欲污染,就可回復清淨法身。
心性主人如能遠遠離開、色聲香味觸五塵和財色名食睡五欲,
剎那間即能見性,見性成佛,這是真實不過的事情。
今生若能修學頓教法門,必能豁然開悟、會見本源自性天真佛世尊;
假若盲修瞎煉的修行,只知心外覓佛,那裡能求得到真佛呢?
倘若心中能確切了然、自性原本就是真佛,這就是成佛的因素;
可惜許多人不見自性、而去心外覓佛,起心即是癡毒、而成了大大的癡人。
如今頓教法門已經留在人間,無論自度度他,總要各人自修自悟自證;
告知未來所有學道者,若錯過頓悟法門,其他都是枉費修道寶貴光陰!
佛與魔= 實際上,既無佛也無魔,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只是迷與悟而已。迷了,叫做假,叫做魔;悟了,叫做真,叫做佛。如果見了性,清淨心現前,佛魔都沒有了;本來無一物,那裡來的真與假呢?佛魔是兩邊,真假也是兩邊;清淨心裡什麼也沒有。
頓悟= 頓悟者,凡夫迷時,四大為身,妄想為心;不知自性是真法身,不知自己靈知是真佛也。心外覓佛,波波浪走,忽被善知識指汝入路;一念迥光見自本性。而此性地,原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即與諸佛分毫不殊,故云頓悟也。 (修心訣)(P.298)
汝等好住= 你們好好的住世修行,善持正法眼藏,安心實相,永息攀緣等等。
    好住,是一句通用俗語,其意義未可固定,視說者聽者之感受而定。
但識自本心= 我只希望你們能認識自己的清淨本心,能見到自己的靈明本性是: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這一段是教人修「無住」:因為能無住者,必不落於二見;入不二門,方能到達平等境界也。這七句,可說:如來出世為此,祖師出世亦為此。如來將滅示此,祖師將滅也示此,始終一致,可知重要也;六祖亦殷勤付囑,不可輕忽也。
復說偈曰= 內心寂淨不動,修善決不著相。  自由自在,卻也不去作惡;
          一切邪見邪聞,於寂靜中斷絕,  真心坦蕩蕩的一無所執著。
直譯=(呆呆板板底不造善,意興飛揚時不作惡,冷冷清清不立見聞,飄飄蕩蕩無所執著。)
這四句是說明自性的本態,也是修行的精要;前二句是空善惡二見( 不思善不思惡 ),第三句就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不取不捨;如此就可達到第四句.真如自性的本態了(理一心不亂也)。
馬祖云:自性本來具足,但於善惡事上不滯,方喚作道人。取善捨惡,觀空修定,皆屬造作。更向外馳,去家轉疏轉遠。一念妄想,便是三界生死(P.299)根本;但無一念,是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無上珍寶。
傳心法要誌公云:未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如今但一切時中行住坐臥,但學無心;亦無分別,亦無依倚,亦無住著,終日任運騰騰,如癡人相似。世人盡不識你,你亦不用教人識不識。心如頑石頭,都無縫罅,一切法透汝心不入,兀然無著,如此始有少分相應。透得三界境過,名為佛出世;不漏心相,名為無漏智。不作人天業,不作地獄業,不起一切心,諸緣盡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不是一向不生,祇是隨意而生。經云:菩薩有意生身是也。忽若未會無心、著相而作者,皆屬魔業。
普照禪師修心訣:行住坐臥,或語或默,或喜或怒,一切時中,一一如是。
似虛舟駕浪,隨高隨下;如流水轉山,遇曲遇直,而心無所知。今日騰騰任運,明日任運騰騰;隨順眾緣,無障無礙,於善於惡,不斷不修。質直無偽,視聽尋常。則絕一塵而作對,何勞遣蕩之功;無一念而生情,不假忘緣之力。

師說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謂門人曰:吾行矣;奄然遷化。於時,異香滿室,白虹屬地,林木變白,禽獸哀鳴。
十一月,廣韶新三群官僚,洎門人僧俗,爭迎真身,莫決所之。乃焚香禱曰:香煙指處,師所歸焉。時,香煙直貫曹溪。十一月十三日,遷神龕、併所傳衣缽而回。
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龕,弟子方辯以香泥上之;門人憶念取首之記,遂先以鐵葉漆布固護師頸入塔。忽於塔內白光出現,直上衝天,三日始散。韶州奏聞,奉敕立碑,紀師道行。
師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傳衣,三十九祝髮;說法利生三十七載。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達摩所傳信衣,中宗賜磨衲寶缽,及方辯塑師真相,并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鎮寶林道場。流傳壇經,以顯宗旨。此皆興隆三寶,普利群生者。
【解】
奄然遷化= 忽然滅度。遷化,謂菩薩後時,遷移度化他土。同義者有:涅槃,圓寂,歸真,歸寂,滅度,順世。
莫決所之= 廣州欲迎往法性寺,韶州欲迎往寶林寺,新州欲迎往國恩寺供養。
神龕= 形如轎,三面木牆,前有加窗之戶,肉身端坐其內。
出龕= 第二年,即開元二年,七月二十五日,肉身移出龕外,由方辯用檀香末搗和之香泥,塗遍全身。門人又用鐵片漆布、固護祖師頸部,送入塔中。
春秋= 年齡也。大師誕生於唐貞觀十二年,示寂於先天二年(638-713),七六歲。
尸之= 陳也,主也。由管塔比丘保管,陳列於塔內,永鎮寶林。
六 祖 法 寶 壇 經 通 釋 (完畢)
                      孫 劍 鋒 居 士 編 釋
                                  1999.10.31                                           於美國洛杉磯哈崗寄寓                                               時年七十又九

      禪 宗 六 祖 惠 能 大 師 傳
    我們廣東省,在三千年的中華輝煌歷史上,出了兩位驚天動地,也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偉大人物:一位是一千四百年前,唐太宗時代出生的、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革新了禪宗古傳的教學方法,倡導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使佛教得大盛於中國;他自己也成了佛─中國佛教公認的第一宗佛。
另一位偉大的人物,就是一百年前,提倡「驅除韃虜,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節制資本」的  國父孫中山先生;他推翻了三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雖然現在建國的工作尚本完成,但  國父事功之偉大,人格之崇高,確是空前絕後,無有比擬的了。
國父的偉大事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人不感佩,無待多所嘵舌。特就古早一代偉人,中國的第一尊佛,廣東新興縣的惠能大師的生平事蹟,提出報告。
    惠能大師俗家姓盧,他的父親名『行滔』,原本是北方范陽人士;才學諸具,任事於初唐燕王帳下。武德三年,因直言勸諫殺戮、而被流放到嶺南;當時的嶺南,還是一個未開化的邊疆地區。盧行滔帶著妻子李氏、萬里奔波的來到邊荒的嶺南,落籍於新州,成了一個道道地地的小老百姓;新州就是現在肇慶市西南六十公里的新興縣。(P.301)
行滔夫婦結婚已二十年,未曾生育,不意到了四十多歲時,李氏竟有了身孕;唐貞觀十二年( 公元六三八年 )二月八日子時,在被奇異的白光照耀下,和瀰漫的檀香氣味中,誕生了一個男孩。夫婦倆十分喜悅的望著初生的嬰兒,不覺天色已經黎明;忽然聽到門口有敲木魚的聲音。打開門一看,是兩位臉形服裝奇異的法師,站在門口;看到行滔,便合掌說道:恭喜施主!昨夜獲得麟兒,他是我佛門未來龍象,我們是特來為他命名的;他的名字就叫惠能吧。惠者,以佛法惠施眾生;能者,能作諸佛事。惠能乃是佛門中重要傳法的人士。二法師說完,轉身就走,走了幾步,就不見了。
    惠能三歲時,行滔大病去世,由母親織布砍柴,辛勞養兒度日;到惠能十三四歲時,已經可以上山砍柴,入市賣柴協助母親了。為了求生方便,母子乃遷居南海郡( 今廣州市西南之南海縣 )。惠能廾三歲時,天下昇平,百姓安樂;一天,他挑著一擔柴火叫賣,有一客人買了他的柴火,吩咐他送去所居旅舍。他把柴火送到旅舍,收了柴火錢,正走出大門時,忽然聽到有一客人在念: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他一聽到這幾段經文,心中立刻有所感觸,就開悟了。於是他就請問客人,念誦的是什麼經?從何處得來的經本?客人回答說: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在蔪州黃梅縣東禪寺教化眾生,有門人七百多人,常勸僧俗念持《金剛經》,則必能自見本性,直了成佛;我曾到寺中禮拜,請得一部金剛經,經常誦讀。
惠能聽了客人的說明,大受感動的說:我與此經,似乎具有前世因緣,所以一聽就很感動,就很能了解所說的意義;我很想去黃梅求道,只可惜我家境貧窮,有老母親要奉養,實在無力前往。這個時候,有一位客人就說:小兄弟既有如此的崇高求法思想,我願意送你十兩銀子,安排老母的衣糧生活,你就可以安心的去黃梅參禮五祖求法了。
於是,惠能安頓了母親的衣食生活,就拜別母親,向北方的韶關急步而去;然後他翻越大庾嶺,日夜趕路,用了卅多天的時間,趕到了長江邊的潯陽( 今江西省九江 )渡口。渡過長江,再趕一天,便到了黃梅東山的東禪寺。由於他心急求法,日夜趕路,以致衣服襤褸,沿途還得乞食而行;他原本身體瘦小,此時似乎變成了一個穿著破衣,枯槁憔悴的野人。因此,他進入大殿,隨眾參拜之時,弘忍禪師馬上就發現了他,就問:    你是那裡人?來本山禮拜,想求什麼呢?    惠能回答說:   弟子是嶺南新州的百姓,從遙遠的南方來禮拜大師,惟求成佛,不求他物!
    你既是嶺南人,當是打獵為生的獠人;一個殺業重大的南蠻人,怎麼可以作佛呢?    惠能回答說:人雖有南北之分,但佛性卻沒有南北之分;我是南獠,師父是黃梅高僧,但惠能的佛性,與師父的佛性,又有什麼差別呢?
這兩段答話,真是驚天動地,震爍古今!何等的氣慨,何等的自信!我們看後來中山先生「驅除韃虜,建立民國」的號召,也是同樣的偉大,同樣的自信!這兩者都是我們嶺南廣東人革命精神的表現!
(P.304)
    五祖一聽惠能的這幾句話,就知道此人根性非凡,可以有所成就;但顧及惠能的生命安全,沒有繼續接談下去,當下就把惠能派到後院碓房,擔任舂米的工作,這是一種艱苦的勞動工作,這一作就是八個多月。
    八個多月後的某一天,惠能廾四歲( 唐高宗龍朔元年,公元六六一年 )弘忍禪師為了要決定傳人,就舉行了一次考試;他要全寺的僧徒,依各人修行心得,自寫一首詩偈呈閱,偈中若是能表達了解禪宗心法者,立刻傳付衣法,為第六代祖師。可是,全寺的人卻都互相觀望,都希望他們的領導班長、首座神秀作偈,能夠出任祖師,繼續領導修行。
神秀禪師、俗姓李,河南尉氏縣人士,身長八尺,龍眉秀目,博讀經史,出家三十年,五十歲時,再投五祖座下修禪;苦修六年後,才被列為首座弟子,常為僧俗說法,深得大眾愛戴,隱然有接任祖師的可能。經過數日的鼓盪延宕後,某一半夜,神秀把他的偈,偷偷的寫在走廊照壁上;偈是這樣的: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次日上午,大眾發現了照壁上的偈,一齊傳誦,都猜是神秀首座所寫,稱讚不絕;五祖即令門人燒香禮拜,說:大家應當熟記,依照此偈修行,必得巨大福報。當晚,他召見神秀說:你的偈子,做得很好,盡得佛學精華,只是未見本性,難得無上菩提;你可多用點思惟,再寫一偈,拿來我看,如果通達本性,我自然會把衣法傳給你。
可是一連三天,神秀卻恍恍惚惚的神思不安,就是作不出偈來。又過了兩天,有一個小童,口中唱著神秀的這首偈詩,從碓房經過,被惠能聽到了;因此他也作了如下的一首偈,請人代寫在照壁上: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見了這個偈,知道惠能業已明心見性,能夠擔任第六屆祖師,發揚禪宗心法;所以半夜三更,在方丈室為惠能講解了金剛經的大意,並把達摩祖師傳下的一襲袈裟,授與惠能,立他為禪宗六祖。天未亮時,又親自護送他下山,駕舟渡江;江畔臨別時,交待惠能說:法衣實是爭端,若傳此衣,汝命如懸絲,止汝勿傳;汝須速行,恐人追害;逢懷則止,遇會則藏,佛法不宜速說,速則難起;稍等十年後,佛法當由汝大行,慎之慎之!
於是惠能辭師,發足向嶺南方向盡力疾行,沿途甩脫了許多追求袈裟信物的師兄弟們;返抵韶關,隱居於曹溪寶林寺。不久,又被追者放火燒山,險被焚死,不得已乃輾轉遁走於西南方群山密林中,與獵人隊為伍者,凡十五年之久;是處即是五祖所謂:逢懷則止,遇會則藏;四會、懷集二縣交界處,山高林密,人跡罕至之地。
    十五年後,惠能卅九歲( 唐高宗儀鳳元年,公元六七六年 ),乃由四會出山至廣州,尋求弘法的機會。正巧有印宗法師者,在法性寺(今名光孝寺)宣講《涅槃經》。(P.306)
印宗法師是吳群( 今江蘇省 )人,駐錫法性寺多年,常講涅槃大經,剌史以下官民盡都禮拜崇敬,尊為上師;他曾經參禮過五祖,然直到晤見六祖後,始得大悟。
惠能隨眾也坐在大殿旁諦聽,將結束時,印宗法師問聽眾道:旗竿上的長旛,正在飄動,是風動呢?還是旛動?於是,大眾議論紛紛,頓時分為是風動,是旛動兩派,爭辨不已;惠能乘間說道:各位大德!不是風動,也不是旛動,乃是諸君心動也。此語一出,大眾都非常驚異,了解這是正確的答案。印宗法師馬上下座,延請惠能進入知客室上坐,仔細交談以後,才知惠能、就是久已傳聞南來的禪宗六祖,且有袈裟信物為證。於是,印宗法師在元月十五日召請廣州各寺法師大德,及民間官俗四眾,舉行大法會,親自為惠能剃髮,並授具足戒;這樣,惠能才正式成為出家人。也就在這個法會結束時,印宗法師在大眾之前,跪拜六祖為師;所以六祖也就在法性寺的菩提樹下,以五祖東山禪寺的名字,宣佈建立「東山法門」,從此禪宗在中國南方大放異彩。
    第二年( 儀鳳二年 )六祖移駐曹溪寶林寺( 南華寺 ),在此弘法凡三十七年,禪宗頓悟之教,乃得遍傳於嶺南及其周邊地區。此時,唐朝京城( 長安即今西安地區 )附近的中國北方,卻大行神秀禪師的漸修法門。原來,當五祖於傳位後第三年入滅,神秀去了江陵當陽山弘法,聲名四播;天寶四載入京,被武則天太后迎入宮中,親自跪拜求法,成為四朝國師,所以漸教大行於北方。神秀又於武后與中宗前,力薦惠能大師來京講法;於是朝庭兩次下詔,徵請六祖赴京,都被六祖以疾病推辭未去。中宗神龍元年( 公元七○五年,六十八歲 )九月,詔賜袈裟,水晶缽,修飾寶林寺,並在新州六祖出生處、建國恩禪寺。
唐睿宗太極元年( 公元七一二年 )六祖七十五歲,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墓塔,第二年( 玄宗開元元年 )七月完成;是月初八日回歸新州報恩寺。這個地方是他出生的地方,也將是他入滅的地方;曾是他砍柴為生的地方,也將是他回歸本來面目的地方。
八月初三日,六祖再為門人說法,並留下偈詩數十句,都是重復勸告門人,要直見本心,不可性外覓佛。然後端坐至三更,大聲對諸門人說:我走了!一代頓教祖師,就此遷化。
十一月,真身神龕與衣缽,迎回曹溪寶林寺;次年七月安放於墓塔,迄今真身猶存於廣州市法姓寺。
    六祖的教學方法,直指自本性,不假外求,乃是繼承自黃梅東山,而遠承達摩與釋迦之拈花微笑者也。達摩東來,即是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學,這就是心學,也稱之為禪學,六祖門人直接說之為「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即明自本心,見自本性,不要外求;這也就是「直指人心」的意思。
昔日,釋迦佛認為每一個人的真心,原本都是純潔清淨,不生不滅;可是從無量生死劫以來,卻都被貪心、瞋恚,與多種愚癡所污染,以致生世痛苦不堪。所以釋迦佛針對世人千萬種病因,設計了千萬種救度方法,幫助世人洗滌包裹真心的污垢,以拔救世人脫離苦海;這就是所謂的「佛法」。
這千萬種法門,因運用的教學方法不同,可以區分為八大類;譬如有念佛者,如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等一類,便都稱之為淨土宗;或如嚴守戒律者,便稱之為「律宗」。禪宗也是八大類之一,他的方法是:「直指本性,見性成佛。」認為不必要使用其他迂迴屈折的方法,去洗滌污垢;因為人的真心,就是本性,原本就是純潔清淨,不勞洗滌,只要保持清淨,不使繼續污染就是。只要認清了這一點,修行人整日對人對事不思量,不分別;沒有自我,努力本份工作,不貪不瞋不癡,不見世間過,常懷感恩心,則清淨的真心本性,自然現前;日常煩惱反成菩提,穢土便成淨土,人間佛國便可實現。
由此看來,可知惠能大師所宣揚的禪宗,不是一般所看到的『坐禪禪宗』,也不是現代流行的『打坐習靜禪門』;他所弘揚的是、先領悟般若智慧,由般若智慧再觀照本性,即能明了自本真心而成佛。可是般若智慧難求,必須銳根利智的人,才能有所成就,千萬人中難得一人也;佛法傳入我國二千五百多年,公認成佛者僅六祖一人而已。六祖入滅以後三百年內,所傳僧徒因教學方法不同,遂分為為五派(宗)而遍佈全中國,禪宗教學一支獨盛者千二百餘年;淨化我國人心有大功德,實無與倫比也。      ( 原登載於台北市廣東同鄉會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