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釋解] 華嚴精要1 (網頁版)

高峰朗照 教育方針 法輪三轉 由權轉實
般若平等 行布圓融 修行證果 自度度人

                                 孫 劍 鋒 居 士 編 釋 20100606HaciendaHtsLA

     華   嚴   精   要
                                 ─大乘菩提道修證行布─

華嚴修學要訣:
╭══════════════════════════╮
║             ┌─ 法 身 ─┐      所知障煩惱障      ║
║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
║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不斷念佛,行普賢行,求生極樂。 ║        
╰══════════════════════════╯
               ╭════════════╮
               ║   漸修             頓悟║
               ║ 行  布  不  礙  圓  融 
               ║ 圓  融  不  礙  行  布
               ╰════════════╯


目        次

八十華嚴總表第    二頁PC頁
第  一  章祖師的導讀  3
第  二  章釋迦成佛盛典─啟信
大乘菩提道修證行布表
十八  
四六  
11
26
第  三  章十信法門四八  28
第  四  章十住法門七五  43
* * * 收錄章節至第四,第五章後請見p.116 * * *
第  五  章十行法門一一六  66
第  六  章十迴向法門一五三  86
第  七  章十地法門二六三148
* * * 收錄章節至第七,第七章後請見p.353 * * *
第  八  章 等覺妙覺法門(共有三會)三五三  200
第  九  章普賢二千行─離世界之污染三九七  226
第  十  章善財十方參學記四五八  262
第 十一 章華嚴念佛三昧論四九七  288
第 十二 章附 錄─華嚴要點五一一  296

八十華嚴經四分五周品名暨九會七處等總表

 ┌───┐     ┌───┐  ┌────────────┐  ┌────────┐   ┌──────┐
 │四 分 │     │五 周 │  │ 品     名     順    序 │  │會次  會址  會主│   │放光三昧說法│
 └───┘     └───┘  └────────────┘  └────────┘   └──────┘
                              ┌世 主  妙  嚴  品 第  一┐(序   分) = (三分)
                              ├如 來  現  相  品 第  二│(正宗分始)             ┌遮那放齒光眉間光
    ┌舉果勸    所信          ├普 賢  三  昧  品 第  三├─初會┬在  菩  提  場  ┼入毗盧藏身三昧
    │樂生信分─因果周────┼世 界  成  就  品 第  四│      └普賢菩薩為會主  └說如來依正法
    │                        ├華 藏  世  界  品 第  五│
    │                        └毗 盧  遮  那  品 第  六┘
    │                        ┌如 來  名  號  品 第  七┐
    │                        ├四    聖   諦  品 第  八│                        ┌世尊放兩足輪光
    │                ┌差別因┼光    明   覺  品 第  九├─二會┬在 普 光 明 殿  ┼未入定,信未入位故
    │                │      ├菩 薩  問  明  品 第  十│      └文殊菩薩為會主  └說十信法門
    │                │      ├淨     行      品 第十一│
    │                │      ├賢     首      品 第十二┘
    │                │      ├昇 須  彌  頂  品 第十三┐
    │                │      ├須 彌  偈  讚  品 第十四│                          ┌世尊放兩足指光
    │                │      ├十     住      品 第十五├─三會┬在 忉 利 天 宮    ┼入無量方便三昧
    │                │      ├梵     行      品 第十六│          └法慧菩薩為會主└說十住法門
    │                │      ├初 發 心 功德  品 第十七│
    │                │      ├明     法      品 第十八┘
  大│        ┌差別  │      ├昇  夜 摩 天   品 第十九┐                        ┌如來放兩足趺光
  方│        │因果周┤      ├夜  摩 偈 讚   品 第二十├─四會┬在   夜 摩 天 宮┼入菩薩善思惟三昧
  廣│        │      │      ├十     行      品 第廾一│      └功德林菩薩為會主└說十行法門
  佛┤        │      │      ├十 無  盡  藏  品 第廾二┘
  華│        │      │      ├昇 兜  率  天  品 第廾三┐                              ┌如來放兩膝輪光
  嚴├修因契  │      │      ├兜 率  偈  讚  品 第廾四├─五會   ┬在   兜 率 天 宮   ┼入菩薩智光三昧
  經│果生解分┤      │      ├十   迴    向  品 第廾五┘         └金剛幢菩薩為會主   └說十迴向法門
    │        │      │      ├十     地      品 第廾六──六會┬在   他 化 天 宮   ┬如來放眉間毫相光
    │        │      │      │    ┌十  定   品 第廾七┐         └金剛藏菩薩為會主├入菩薩大智光明三昧
    │        │      │      │    ├十  通   品 第廾八│                           └說十地法門
    │       │       │      └等覺┼十  忍   品 第廾九│
    │       │       │           ├阿 僧 祇 品 第三十 │
    │       │       │           ├壽  量   品 第卅一 │                       ┌如來放眉間口光
    │       │       │           └菩薩 住處品 第卅二 ├─七會┬再會 普光明殿  ┼入剎那際三昧
    │       │       │           ┌佛不思議法品第卅三 │      └如來為會主     └說等覺妙覺法門
3   │       │       └差別果─妙覺┼十身相海 品 第卅四│
    │       │                   └隨好光明 品 第卅五  │
    │       └ 平等  ┌平等因────普 賢 行 品 第卅六│
    │         因果周 ┴平等果────如來出現 品 第卅七┘
    ├託法進
    │修成行分─成行                                     (正宗分終)
    │         因果周────────離 世 間 品 第卅八──八會┬三會     普光明殿  ┬行依解發,故不發光
    └依人證                                                   └普賢為會主         ├入華嚴藏三昧
      入成德分─證入                                      (流 通 分)                └說二千行門
               因果周────────入 法 界 品 第卅九──九會┬在 祇陀園林         ┬放眉間白毫光
                                                               └如來善友為會主      ├入師子頻申三昧
                                                                                     ├說果法界─五十三參
                                                                                     └普賢十大行願

八 十 華 嚴 精 要 ─ 大乘菩提道修證行布

第一章     祖師導讀之一 ─ 宋復庵禪師撰「華嚴綸貫」
([註]凡小小字體都是加註,不在正文之列。)

本經傳說來源(p.4)
佛滅度後六百年,有龍樹菩薩世間文字一時讀盡,發心入龍宮看藏,見華嚴有三本,上本中本下本:上本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個四天下微塵數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遂記得下本回歸西土。
七處八會
自西土傳到此方者,乃八十卷經三十九品,品分為七處九會。七處九會者:初菩提場說經六品十一卷;二普光明殿說經六品四卷;三忉利天說經六品三卷;四夜摩天說經四品三卷;五兜率天說經三品十二卷;六他化自在天說經一品六卷;七重會普光明殿說經十一品十三卷;八三會普光明殿說經一品七卷;九逝多林說經一品二十一卷。此乃龍宮下本前分四萬五千偈,尚有五萬五千偈九品在西土,經雖未足而序正流通意已備。
何以知之?
清涼國師判五卷經為序分,五十五卷半經為正宗分,十九卷半經為流通分,行願品為別行是也。
經題簡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大以當體得名,常遍為義;常則豎窮三際,遍則橫遍十方。方以就法得名,軌持為義;軌則軌生物解,持則任持自性。廣以從用得名,包博為義;包則廣容,博則普遍。佛以就人得名,覺照為義;覺則悟大夜之重昏,照則朗萬法之幽邃。華以從喻得名,感果嚴身為義;感果則萬行圓成,如桃李花先花後果,嚴身則眾德備體,如金玉花但有嚴身義而無結果義。嚴以功用得名,資莊為義;資則資廣大之體用,莊則莊真應之佛身。經以能詮得名,攝持為義;攝則攝眾生之無邊,持則持性相之無盡。故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又復:大是遮那之體,方是遮那之相,廣是遮那之用,佛是毗盧遮那佛,華是普賢屬大行,嚴是文殊屬大智;大意明、欲得成佛,先以文殊之大智,運普賢之大行,莊嚴毗盧遮那佛果上、體大相大用大,故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又復:大字配法身,方字配智身,廣字配化身及意生身,佛字配菩提身及威勢身,華字配福德身及願身,嚴字配相好莊嚴身,經字配力持身;故名大方廣佛華嚴經。
世主妙嚴品
(p.5) 世主妙嚴品者:世即三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正覺世間;如經中說:無量阿修羅王、無量諸大龍王、日天子等,此即有情世間主也。如說山神樹神風神河神等,此即器世間主也;如說普賢菩薩寶焰妙光菩薩大福光智生菩薩大明德美音菩薩等,此即正覺世間主也。有情世間莊嚴器世間正覺世間,器世間莊嚴有情世間正覺世間,正覺世間莊嚴器世間有情世間;三世間互相莊嚴謂之妙,故曰世主莊嚴品。
行布與圓融
第一會說如來依正法門,第二會說十信,第三會說十住 第四會說十行 第五會說十迴向,第六會說十地,第七會說等覺妙覺;前七會普是次第說,謂之行布法門。第八會普慧雲興二百問,普賢瓶瀉二千酬,凡說一法一切法皆在裡許,謂之圓融法門。行布如桃花李花,先花後果;圓融如蓮華,花果同時。
就圓融言,又有二義:一因該果海,二果徹因源。
(p.6)因該果海者,舉十信前,     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都在裡許;
果徹因源者,舉等覺妙覺後,十地十迴向十行十住十信亦都在裡許。
所以道行布、則教相差別,說圓融、則性相無礙。相是即性之相,故行布不礙圓融;性是即相之性,故圓融不礙行布。圓融不礙行布故、則一為無量,行布不礙圓融故、則無量為一;無量為一、則融通隱隱,一為無量、則涉入重重。
第九會說果法界:首以善財十方五十三參為修學範示,後以普賢十大願望為修學全程之助力;全是行布與圓融的實踐。
行動格式
此經行動格式─先大後小。經首便云: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譬如虛空具含眾像,於諸境界無所分別。此是大開一口,吞盡十方世界了也;若於此承當未得,遂漸漸放小接人,以十一卷經為眾生開發信門;四十一卷經為眾生開發解門;七卷經為眾生開發行門;二十一卷經為眾生開發證門;全部經不出信解行證四門,此乃能詮之教。其次所詮之義者:不出四分、五周、六相、十玄、四種法界、二十重華藏及無量香水海。([註]此七、均是華嚴宗諸祖所立,非經文所述。)
四分
四分者:一舉果勸樂生信分,二修因契果生解分,三託法進修成行分,四依人證入成德分。
五周
五周者:十一卷經屬所信因果周,三十七卷經屬差別因果周,四卷經屬平等因果周,七卷經屬成行因果周,二十一卷經屬證入因果周。
六相
  六相者:總相,別相(體);同相,異相(相);成相,壞相(用)。若喻說者:總、是一人,謂之總相;手腳頭眼各別,謂之別相;手腳頭眼同共一身,謂之同相;手要捉、腳要跑、眼要看,功用各異,謂之異相;諸根緣起構成一體,謂之成相;各根各住本位,不得混亂,謂之壞相。從經本說:八十卷經是總相,卷卷經文各別名別相,同屬一部經謂之同相,十一卷經要開信、四十一卷經要開解、七卷經要開行、功用各異,就是異相,八十卷經構成華嚴經,卷卷皆成就,就叫成相;各卷經各在定位,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所以叫壞相。(p.7)
十玄
十玄門者:一同時具足相應門= 如海一滴,味具百川。
          二廣狹自在無礙門= 一尺之鏡,現千重影。
          三一多相容不同門= 一室之燈,光光涉入。
          四諸法相即自在門= 如金與石,二不相離。
          五秘密隱顯俱成門= 片月澄空,晦明相並。
          六微細相容安立門= 如琉璃瓶盛多粒芥子。
          七因陀羅網境界門= 兩鏡互照,傳輝相瀉。
          八託事顯法生解門= 立像豎臂,觸目皆道。
          九十世隔法異成門= 一夕之夢,翱翔百年。
          十主伴圓明具德門= 北辰所居,眾星皆拱。
四法界
  圭峰禪師云:未明理事、不說有空;直指本覺靈源故云一真法界。從一真法界分出: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法以軌則為義、界以性分為義。
二十重華藏世界
  二十重華藏世界者:下十重表自利,上十重表利他,毗盧遮那佛居十三層者表利他心切。
說經者
(p.8)三十九品經、只有阿僧祇品與如來隨好光明品是佛親說,因此二品乃佛親證法門也;其餘諸品、皆諸菩薩與雲臺寶網演說,佛但放光而已。許多所詮之義、盡從無邊香水海中流出,無邊香水海又從「一心」上流出。

      第一章   祖師導讀之二─唐代清涼大師撰述<華嚴疏鈔及序>


至聖垂誥、鏡一心之玄極,大士弘闡、燭幽言之幽致,雖忘懷於詮旨之域,而浩瀚於文義之海;蓋欲寄象繫之跡,窮無盡之趣矣。斯經文理不可得而稱也,晉譯祕典、賢首頗得其門,唐翻靈篇、後哲未窺其奧;澄觀不揆膚受,輒闡玄微。偶溢九州遐飛四海,講者盈百咸叩余曰:大教趣深,疏文致遠,親承旨訓,彷彿近宗,垂範千古,慮惑高悟;希垂重剖,得睹光輝。順斯雅懷,再此條理,名為<隨疏演義>...
往復無際,動靜一源,含眾妙而有餘,超言思而迥出者,其為法界歟。共五句①明用②明體③明相④形容⑤是法界呀。又①是迷法界而往六趣,去也動也;悟法界而復一心,復也靜也。又從本末釋:①從本起末,不動真際,建立諸法;②攝末歸本,不壞假名,而說實相;③本末無礙,則性相歷然;④本末雙寂,則言思無寄;⑤此乃法界也。又明示三法界─①事法界②理法界③無障礙法界。又明示四法界─①事法界②具三:動= 事,靜= 理,動靜一源= 事理無礙法界③事事無礙法界。又明示五法界─①②往復與動皆有為法界,靜即無為法界,一源有二,若互奪則雙亡,為一源則非有為非無為法界, 若互融雙照為一源,則亦有為亦無為法界;③即無障礙法界,④總融其五,⑤結屬。
(p.9)剖裂玄微昭廓心境,窮理盡性徹果該因,汪洋沖融廣大悉備者,其唯大方廣佛華嚴經焉。
因法界多義,惟本經能分裂剖判,分為心境二門,為使群生覺悟也─若凡若聖若因若果能觀之心所觀之境本經悉備。
...雖空空絕跡,而義天之星象燦然;湛湛忘言,而教海之波瀾浩瀚。若乃千門潛注,與眾典為洪源;萬德交歸,攝群經為眷屬。其為旨也,冥真體於萬化之域,顯德相於重玄理體之門;用繁興以恆如,智周鑒而常靜。真妄交徹,即凡心而見佛心;事理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理隨事變,則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則千差涉入而無礙。故得十身歷然而相作,六位不亂以更收;廣大即入於無間,塵毛包納而無外。炳然齊現,猶彼芥瓶;具足同時,方之海滴。一多無礙,等虛室之千燈;隱顯俱成,似秋空之片月。重重交映,若帝網之垂珠;念念圓融,類夕夢之經世。法門重疊,若雲起長空;萬行芬披,比華開錦上。     十身下凡十聯句,即說十玄門,十玄門名稱見前五頁。
[註]十身= 眾生身 國土身 業報身 聲聞身 獨覺身 菩薩身 如來身 智身 法身 虛空身     歷然= 不壞前相而作 如壞相非不思議
       六位= 三賢十聖等覺妙覺,因果皆悉相攝,如初發心便成正覺,不壞初心之相;若無初心,何名初心便成正覺。
若夫高不可仰 則積行菩薩曝鰓鱗於龍門出現品云;深不可窺 則上德聲聞杜視聽於嘉會法界品云。見聞為種,入難超十地之階;解行在躬,一生圓曠劫之果。師子奮迅,眾海頓證於林中;象王迴旋,六千道成於言下。啟明東廟,智滿不異於初心;寄位南求,因圓不喻於毛孔。剖微塵之經卷,則念念果成;盡眾生之願門,則塵塵行滿。此五行文凡八段,經文皆顯成益圓遍之相。真可謂常恆之妙說,通方之洪規,稱性之極談,一乘之要軌也。共四句①前後際皆無涯也②無有一國不說此經③其文一一稱理一文一句不可盡也④別教一乘不共之旨,圓因之門 成佛之妙也...
教起因緣(p.10)
夫聖人設教必有由致...如來出現本為一大事因緣,此大事因緣即華嚴佛智;故知出現之緣即華嚴緣也。先因後緣,各開十義,以顯無盡:因十義者─有此十因,故此教興:
一法應爾故─諸佛依千古常規,轉無盡法輪,令眾生返本還源,從未停息。
二酬宿因故─根深果茂源遠流長,宿因深遠教起亦大,此諸佛願力大,往昔力行果大故。
三順機感故─佛法流傳皆由機感,機感通於現未,今之聞者,皆未來機。
四為教本故─非海無以潛流,非本無以垂末,故先演此經開漸之初,亦為攝末之本。
五顯果德故─顯現成佛之依正莊嚴 令見者生信仰求;不識寶玉不得其用也。
六彰地位故─修行佛果必循程序,故有階差,此即行布門;從理性德用言立圓融門。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     布;此乃、相是即性之相,性是即相之性故。
七說勝行故─欲登妙位非行不階,君子不患無位,患己不立。行有二種:一頓成諸行 一行一切行故;二遍成諸行─ 依行布從始迄終,五位皆攝在內。
八示真法故─欲成行位,須解法理,不體理事,行亦非真。
九開因性故─因果理事皆眾生性有,但相變體殊,情生智隔,今令知心合體,故說此經。
十利今後故─眾生既等有其分,故廣利無邊;無論值佛在世,或聽聞此經,皆有其利。
今有十緣:
一依時─心冥至道、則渾一古今,法界無生本無時分─ 無始無終。
二依處─智窮真際能所兩亡(忘),假說依真而非國土。普賢三昧品云:普賢身相如虛空,依真而住非國土。
三依主─真身寥廓、與法界合其體,包羅無外、與萬化齊其用;窮源莫二執跡多端,一身多身經論異說。若言此經佛為真,何名釋迦牟尼居娑婆界、人天共見;若言為應,何言遮那處蓮華藏,唯大菩薩見其法身。若言一身,何以多處顯現;若言異身,何以經云:一切人天咸得見,實不分身向於彼。此皆明,真應相融一多無礙。
四依三昧─佛將有說,必加被使入定靜鑒前理,出定發言,言必真當,受者心篤矣。
五依現相─無相之相不礙繁興,相非一端,或放光動地 或雨華 或香雲 或瓔珞雲等皆是。
六依說人─法無廢興弘之在人,能說者五 謂佛 菩薩 聲聞 眾生 及器,皆通三世。
七依聽人─發聲若無人聽,終無有聲;本經聽眾略有十類,除當機眾外,餘皆是緣。
八依德本─內無德本,外何能說,故具智慧者及行願力為首要。
九依請人─有無問自談 或先誠請而後說 或初心識昧未解咨求,而上智慈悲騰疑啟請者。約方式言有二類,一者言請,二者念請。
十依能加─聖無常應,應於克誠;心冥至極,能得佛加被。
以義分教(p.11)
以義分教,教類有五,即賢首所立:
一小乘教─即天台藏教。
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以深密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無性二乘俱不成佛,故今合之總為一教;因未盡大乘法理,故立為初,又有不成佛,故名為分。
三終教─亦名實教。以定性二乘 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立為終;以稱實理(非唯說空,復說中道妙有),故名為實。以上二教,並依地位漸次修成,所以總名為「漸」。
四頓教─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立為頓。思益經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即不同于前漸次修行,不同於後圓融具德,故名為頓。頓詮此理,故名頓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絕言故,今乃開者,以達摩一言直陳「即心即佛」,頓顯另類離念之機故,順禪宗也。
五圓教─此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滿心,即攝五位成正覺等。依普賢法界、帝網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圓教。在本書三義理分齊門有廣說,可參閱。
理分齊(p.12)
已知此經總屬圓教,未知圓義分齊云何?
夫此教海宏深包含無外,色空交映德用重重,語其橫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總無不包方顯深廣;其猶百川不攝大海,大海必攝百川。雖攝百川同一鹹味,故隨一滴迥異百川;前之四教不攝於圓,圓必攝四。雖攝於四,圓以貫之;故十善五戒亦圓教攝。尚非三四終教,頓教 況初二小乘與始教耶?斯則有其所通,無其所局;故此圓教,語廣名無量乘,語深唯顯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頓同實故;二別教一乘,唯圓融具德故。以別該同,皆圓教攝。
教所被機
教因機顯,離機無言;若明能應者,獲十身圓音。今直彰所被,通有十類,前五揀非器,後五彰所為:
一無信非器─以聞生誹謗,墮惡道故。
二違真非器─凡依傍此經以求名利,不淨說法,集邪善故;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
三乖實非器─謂如言取文,超情至理不入心故;十地論云:隨聲取義有五過失( 一不正信,隨言生解不稱實故;二退勇猛,不能忘相趣實理故;三者誑他,以己謬解為人說故;四者謗佛,指己謬解是佛說故;五者輕法,以淺近解解深旨故。 )上三皆是凡愚,故經云此經不入餘眾生手;即指此也。
四狹劣非器─此指一切二乘;出現品云:一切二乘不聞此經,何況受持,故雖在座,如聾如瞽。
五守權非器─此謂三乘共教諸菩薩等,隨宗所修行布行位,不信圓融具德之法故;經云:設有菩薩無量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不聞此經,或時間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故。
一正為(p.13)─此是一乘圓機故,出現品云:此法門如來不為餘眾生說(指前五),唯為趣向大乘菩薩說,唯為乘不思議乘菩薩說;乘不思議乘菩薩,即正為之機。謂一運一切運,圓融行位,即深不思議;又能遍達諸教,即廣不思議。故經文又云:非餘境界之所知,普賢行人方得入。
二兼為─此指即時雖未悟入,而能信向成種;如出現品食金剛喻,故地獄天子隨好品云十地頓超,大海劫火不能障十地品云。約未悟入,故名為兼。
三引為─此指前權教菩薩,不受圓融之法,只能在十地中寄位顯勝,後因熏習方入圓融;當知五教中,唯圓教中因果俱有實事,前四因中有,至果皆無。若入地後即受圓融之法,即可如百川浩蕩千里,仍歸大海也。
四權為─此指二乘,既不聞實法,況於受持。故諸菩薩權示聲聞,或在法會而聾盲,彰其絕分;或示在道而啟悟,知可迴心。經中顯示,前者即本會五百人,後者末會六千比丘也。
五遠為─此指諸凡夫外道闡提悉有佛性,今雖不信,後必當入。由此可知:前三非器是溺於邪見(一重二三輕),第四非器是墮深坑,佛終不捨,示而誘之,熏其成種也。
毗盧遮那(p.14)
據「大華嚴經略策」第三問:諸經論內多說「釋迦」,或談「遮那」,則三身別稱;此經何理、即此釋迦或名毗盧遮那?仰出所以並釋梵名。答:夫教隨機異權實多途,分三身名目自是三乘教內,今一乘玄旨一體不分,即實之權釋迦標號,即權之實即是遮那,故經云:或名毗盧遮那,或名釋迦牟尼,名無二也。釋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毗盧遮那此云光明遍照,身智二光事理齊照,圓明獨朗,假立其名也。

第一章     導讀註釋─本書編者對「理體」之註釋

理體(p.16)
世尊說法,全以理體為基礎,所以兩千多年來的佛門教學,無論那宗都以明心見性為重;可是因為科學不發達,歷代祖師們絞盡心力,東指西譬,但真正能夠見性的人,實在不多。直到近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望遠鏡、電腦等科學儀器大大進步以後,歐美天文學家積極研究,對我們這個充滿星球體系的宇宙,已有極多的認識與理論建立,因此對我們在佛學上認識理體,當有極大的幫助。天文學家認為是宇宙大爆炸,建立了這個滿佈星球的宇宙,約為一百五十三億年前,地球在約五十億年前誕生;近十年來他們在太空中,又發現了一種黑色微磁性的『暗能量』Energy,佔宇宙約四分之三的成份,充滿宇宙當中,輕輕地拉扯著各星系,它無所不在,掌握著這個宇宙的命運,所以他們仍在繼續研究中。關於宇宙大爆炸的發生,在楞嚴經第四卷中說得非常清楚,楞嚴九卷亦有云:佛告阿難...當知虛空生汝心中,猶如片雲點太清裡。這個「虛空」,指的就是我們頭頂繁星滿天的小宇宙,也就是我們常在佛學書籍中說到,和抬起頭來看到的星空;『太清』指的是太虛空,我們的小宇宙是含蘊在太虛空中的一個、由爆炸波所形成的星球;世尊的這句話,點明了這個含蘊的關係,也指出了太虛空(太清空)就是萬有不變的理體。心經上面所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指的就是暗能量Energy;兩千年來我們指小宇宙(星空)為本體,也沒有錯,因為它和太虛空是相通的,它們本是一體,而古老的我們也只能看到星空,才如是認為。今天我們在現代科學的輔助下,得到了真實的理體,就應該承認這是真理事實才是;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是明心見性。這是事實,沒有什麼神秘可言,於是讀起經來,就容易開悟;當然除了文字困難障礙以外。譬如我們現在讀華嚴經,一開始就會讀到毗盧遮那如來的「師子座」,那麼大,從座下出來、無數無量的遠方世界前來集會的大菩薩;你會感到奇怪,為什麼會從師子座下出來呢?但你如果瞭解諸佛法身,是和太虛空同樣大,無有邊際,那他的師子座自然也是大得不可思議,我們這個小宇宙(華藏世界)在它的座下,恐怕還不如一個乒乓球漂流在太平洋中一樣喱。由此可知:懂得了理體的實際意義,不單是明心了,而且也是讀經的一大功力也。
大心凡夫(p.17)
華嚴經的當機者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但是世尊在經上也說得很清楚,對象是大心凡夫;我們讀經實在值得欣慰,我們雖是凡夫,也有資格誦讀或聆聽這部大經。可是要具有大心,才能夠接受如來世尊的根本大法;什麼叫做「大心」呢?起心動念都為整個社會想,都為整個世界想,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想,決不單為自己個人想,這就叫做「大心凡夫」;這樣、雖然我們的煩惱障所知障,一品也沒有斷掉,可是我們仍是華嚴經的當機者。因此我們讀經聽經時,不要忘記自己重要的當機身份,隨時都要警覺自己是經中的一員,隨時接受經中諸佛菩薩的開示,準備起修,去完成菩提道果任務;在日常生活中,個人的行為言語舉動,都要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社會模範榜樣,做社會大眾的表率,使自己從凡夫的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方式的生活,一步一步的轉凡入聖,就成功了!

舉果勸樂生信分所信因果周初會菩提道場會揚果勸信會

第二章     釋迦成佛盛典啟信
卷一
世主妙嚴品第一(p.18)
這個成佛盛典的全程、就是華嚴法會的初會,也就是清涼大師四分的第一分─舉果勸 樂生信分;經文說的是、毗盧遮那如來成佛之後的果報、依正莊嚴。正報是身,依報則是此身獲得的生活環境。我們在經文中,看到這樣的成佛果報,真是無比的殊勝,無比的希有,使我們讀了之後,就能生起熱烈的信心,歡喜向他學習;這是世尊說法的巧妙之處。世尊說法,總是先把一個法的好處,展示出來給我們看,再把獲得的方法告訴我們,使得我們不能不信;這種先說果,後說因的巧妙,是世尊接引眾生的善巧方便。我們看到了世尊成佛後的果報、依正莊嚴,知道了信佛學佛後可以成佛,可以得到這樣無比高貴的依正莊嚴,我們就會產生羨慕嚮往之心,生起學佛的信心,所以清涼大師才制定這一段為「舉果勸、樂生信分」。在五周中,這一段叫作「所信因果周」。因為六品經中,前五品都是講果,說毗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第六品則講因,說這種殊勝的果報,是怎樣得來的;再簡單的說明、如何去修證而獲得。整部華嚴經就是這樣出發,細述菩提道修證的一一過程─這就是「大乘菩提道修證行布」(一佛乘菩提道 修行證果的實踐布署)。世尊非常地瞭解,九法界眾生的生活非常痛苦,尤其是我們六道中的眾生,更是苦海無邊,無有止境,所以他要度脫眾生脫離苦海,人人都能轉凡入聖,使我們凡夫痛苦無邊的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的殊勝生活;所以他示現「成道開悟」後,立即在菩提樹下入定,以二十七日( 或三十七日 )時間,講述了這部華嚴經,教導我們如何修證菩提道;在修證過程中,所有佛弟子都要能夠「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對廣大眾生作師作範,以好榜樣、好模範作表率,從而度化眾生、回歸清淨簡樸的思想與生活,以建立真正的人間淨土。本經的第一品經文,稱為「世主妙嚴品第一」。世主就是在某一段時間中,對某一個地區、或某一團體具有領導權管轄權的主管,譬如一國的國王,一鄉的鄉長,都是世主。在佛法中,有三種世間:第一種叫『器世間』,就是眾生世間 與智正覺世間的生活環境與物質環境,也就是「化處」。器世間世主就是如山神、水神、火神、樹神等等都是,本經有三十九類器世間主出現。第二種叫『眾生世間』或『有情世間』,指九法界的有情眾生而言,也就是「所化機」;本經中有國王、天王等等,都是眾生世間主,前來參加華嚴法會,聽聞佛法,護持道場。第三種叫『智正覺世間』,智正覺就是佛,佛於法自在,無有任何障礙,所以稱之為法王,他就是智正覺世間主,他帶領眾多的聲聞緣覺和菩薩眾,來教化眾生;所以是「能化主」。這三種世間,器世間指的是佛教化區域,眾生世間就是佛的教化對象,智正覺世間指的是能執行教化的人。
(p.19)「妙」是微妙不可思議;「嚴」是莊嚴,「妙嚴」即是『端正美妙裝飾』之意。這三種世間相互莊嚴,所產生的結果,非常的微妙幽遠:佛的慈悲清淨、真誠和善,真能領導眾生,建立人間淨土;寺廟建築莊嚴,沙門服裝合法,態度端莊和藹可親,說法清楚易懂,則人人崇敬,願意與其親近;如此則眾生能行好事,做好人,一國必能風俗端正,人民生活必定和善快樂。由此可見三種世間的配合關係,極為微妙;因此依據佛法的端莊嚴飾,作之師,為之範,必可獲得最殊勝圓滿的人間淨土結果,所以稱之為「世主妙嚴品」;如此美妙結果,自然要排名『第一』了。
如是我聞:一時 佛在摩竭提國,阿蘭法若 菩提場中,始成正覺。(p.20)
經文一開始,就分別說明「三世間嚴」,也就是分別說:如來的依正莊嚴與眾海雲集;「依」指菩提場所顯現的法會莊嚴處所,「正」即毗盧遮那佛的不可思議,「眾海雲集」指從宇宙各世界前來參加法會的大菩薩,他們各率無數無量的眷屬,乘雲前來菩提場參加法會,慶祝成佛盛典,聽受新佛開示。開始先說器界嚴,其妙異常,順序是第一地嚴,第二菩提樹嚴,第三宮殿嚴,第四師子座嚴;這樣便已把整個華嚴世界,全部都顯露出來給我們看,我們何其幸福能看到    世尊如此偉大的性德成就;我們應該下定決心努力修學,也要顯露出來我們自己固有的性德,而且有所成就,才不辜負這一生的人世之行也!
地嚴
其地堅固金剛所成;他經多說 座是金剛或草座,此經合乎華藏世界大蓮華地,乃金剛所成故。上妙寶輪及眾寶華,清淨摩尼以為嚴飾;諸色相海無邊顯現。圓形表一切圓行與圓融,各種顏色配合 交映千變萬化。摩尼為幢,常放光明恆出妙音;眾寶羅網妙香華纓,周匝垂布;摩尼寶王變現自在,雨無盡寶及眾妙華,分散於地。表在社會中 要運用智慧德能,處人處事靈活巧妙,使眾生生起信心與歡喜心 來學習佛法。寶樹行列枝葉光茂;佛神力故,令此道場一切莊嚴、於中影現。表修行人普利眾生,要像光茂行樹一樣 建立人間淨土。
菩提樹嚴
其菩提樹高顯殊特,金剛為身琉璃為幹,眾雜妙寶以為枝條;金剛三昧為本因 當為主幹樹身;枝幹是琉璃,因本智發解故 內外透亮明徹。眾雜寶的枝條,表解隨境差故。
寶葉扶疏垂蔭如雲,寶華雜色分枝布影;各式寶葉聚成樹蔭,表百千定門同歸一寂,自蔭蔭他。各色寶華,各枝於地顯影,表神通等法依定有差,但俱承智光 現於心地。
復以摩尼而為其果,含暉發燄與華間列。華雖各異但果皆同發,表無邊行海同趣菩提無異;若自利果成內則含輝;若身心湛寂外便發焰。若觸境斯明,若利他果立,未熟則含輝、解生佛相;已熟則發焰、還流教光;體如行之所成,果無異因之果,故與寶華間列也。
其樹周圍咸放光明,於光明中雨摩尼寶;摩尼寶內有諸菩薩,其眾如雲俱時出現。四句明妙用自在。又以如來威神力故,其菩提樹恆出妙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以佛力為因 妙音演法 廣無盡 長無極。
宮殿嚴(p.21)
如來所處宮殿樓閣,廣博嚴麗充遍十方,宮可覆育表慈悲,殿可朝宗表圓寂,悲智相導也。樓閣相托故相依故,展現心廣博愛莊嚴端飾,遍滿法界以與性德相應故。
眾色摩尼之所集成,種種寶華以為莊校。各色各樣發光的寶華端正裝飾,這一切都是表理體的多色摩尼寶構成,表佛積德鎔融的成就;所現相嚴乃神通妙用,悲智等用也。
諸莊嚴具流光如雲,從宮殿間萃影成幢。這些莊嚴具發光灑法如雲(事有相有而體空),承光線聚諸法影 而形成能降魔外之圓筒幢(表所習諸法悲智交運,即可降魔制外)。
無邊菩薩道場眾會,咸集其所。宮殿內包容了本娑婆世界、與宇宙各世界前來集會的無量菩薩,是一般凡夫或小乘肉眼無法看見的「眾聖冥會」, 表依中有正,亦表果中有因(可是我們卻從本經中看到了福報也)
以能出現諸佛光明、不思議音;摩尼寶王而為其網,摩尼寶教網可防外面的邪說 內增行者智慧慈悲 它可發如來智慧光,以圓音說無量法。(不思議①不思議音─佛以一音說法,眾生隨類得解;②所說理深事繁但易懂。③說即無說─無說而說,無聞而聞。④一具一切─任何一法含攝一切法,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一多不二)。
如來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從中出。上顯依報中有正報,此顯正報中出依報,所謂依中有正、正中有依;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如此因果分明,萬物與境界自然出生。(造業是因,必然生果,因果因果、萬象叢生矣!)
(p.22)一切眾生居處屋宅,皆於此中現其影像。凡夫心與境都是污染,但卻被攝入如來一切清淨的宮殿中,此表無染現染,即表淨中有染,染中有淨,染淨雖然混交,但淨是淨,染是染,決不融和,傳法時要注意!
又以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間悉包法界。我們的一切,宇宙的一切,全賴諸佛神力加持,才能有所成就;所以一個極小小的微細念頭,在諸佛神力加持下,都能影響全宇宙。
師子座嚴
其師子座高廣妙好;說法人說無畏之法,能降伏一切邪魔外道,如師子能鎮伏百獸,故其座稱師子座;藉座形容說法人的智慧德行─佛說法以法空(人我空法我空之二空真如)為體,故所說高深廣大 無與倫比,善巧方便即事而真,故其人美好圓滿。
摩尼為臺,摩尼為座位的中心臺,能隨著說法人的真實智慧(根本智),應眾生之感(後得智)而說法 隨機變化。
蓮華為網,寶座周圍圍以蓮華如網莊嚴,表說法人出污泥而不染,心地清淨無垢。
清淨妙寶以為其輪,座位全部用清淨寶石鋪墊,形成一個想像的圓周,表說法人智慧圓滿、德行圓滿、才藝圓滿、善巧方便圓滿等 一切都圓滿。
眾色雜華而作瓔珞。各色華朵串成瓔珞,垂掛寶座周圍;表以其智慧德能慈悲等等,垂布關懷眾生 感化眾生 救護眾生。
堂榭樓閣階砌戶牖,凡諸物像備體莊嚴;寶座周圍浮雕著廳堂水榭樓臺亭閣,門窗磚階, 無物不備非常莊嚴。
寶樹枝果,周迴間列。除了浮雕的樹木花果外,還有許多盆裁花木,在寶座四周擺置。樹身表智慧,枝幹表餘五度,樹葉表定,花表菩薩因行,果表菩提涅槃;此顯示因中有果,果中有因,這種菩薩妙法樹,必定隨因感果,普度眾生。各種樹花周迴互間擺列,表凡聖同居,則菩薩可以隨機教化及救度眾生。
(p.23)摩尼光雲互相照耀,摩尼寶本身發光,表諸佛性德發光如雲瀰漫,照耀空中;眾生也有性德,可是被污染掩蓋,有光發不出,必須修得清淨心,回歸真心本體,光才能放出來。
十方諸佛化現珠王,一切菩薩髻中妙寶、悉放光明而來瑩燭;十方來會的諸佛化現為摩尼寶王,有的珠王在菩薩髮髻中作簪,這是佛寶入菩薩寶中,菩薩寶入佛寶中,各放光明,光光互照,表差別智與圓滿智的交融無礙;一一智中知一切法,一一法體顯一切智。
復以諸佛威神所持,演說如來廣大境界,妙音遐暢無處不及。再加上前來集會的(四十二位次法身大士)諸佛加持,主伴交融瞭解,所以就能或表演或言說出、如來所顯示一真法界的廣大境界,使得這個微妙的法音,能夠傳遍全宇宙,無有不能到達之處。
這四段講 世尊成就正覺的依報莊嚴,即是器世間莊嚴;依李長者的「華嚴新論」所述,認為這四種莊嚴,乃是世尊在如來本性中,能行「四種因」,才感得這四種果報;因為是如來的依果,故可稱之為「依果莊嚴」。所謂「四種行因」是:
⑴行法身因,報得金剛地果─心地上具有無盡的莊嚴,是性德的流露;而無盡的莊嚴、則是在因地中,修行了無量的法門,可以歸納之為十波羅蜜;寶地莊嚴是行十波羅蜜得到的果報。
⑵修六度萬行因,報得寶樹莊嚴果─寶樹行列,莊嚴金剛地。金剛地表真如本性;以六度十願普度法界一切眾生,這就是建樹、如來果地度化眾生的大事業,也就是佛經上常說的「一大事因緣。」菩提樹以金剛為身,金剛為正報,則幹枝條葉華果為依,明以行樹、法華、智果、慈悲葉,是以十波羅蜜為枝幹,法身為莖,隨其所行,報得經文上所說之十種依果莊嚴。
⑶行大悲因,報得宮殿依果─如來有五種勝德,才成就所居宮殿,是我們應該學習的:①如來大悲含育德(如慈母愛護兒女)以成其宮,②以正智(真實智慧)利眾生德(從無一念為自己)以成其殿,③以智(慧)觀照(不可用感情觀照)利自他德能成其樓,④以大智知根設教(差別智)益生德能成其閣,⑤以大悲弘願(為眾生而發四弘誓願)周遍利生德報得宮殿樓閣 周遍十方。
⑷行大智以通萬行因果,故能報得出現世間示成正覺;正如下面李長者結論所言。(p.24)
結論:菩薩十波羅蜜(即六度萬行),理唯一性(從自性流露而出),隨其法身、萬行、大悲、大智,報自差殊故;然法身、大願(萬行)、大悲、大智、十波羅蜜,廢一不可!(雖)至八地已來,其功未熟,若廢一,即一切不成;欲學佛菩提者,(不可)如此通融、不修一行。若偏修理即滯寂,偏修智即無悲,偏修悲即染習便增;若但修大願,即有為情起。菩薩於此眾行,不去不留,以法性均融得所即得;以定慧力善觀察之,不可懸情斟酌,長諸癡愛。
(由此可知:華嚴中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見性程度不同,果報自有差別,但他們的大悲大智大願 都是圓滿的;他們初住菩薩同時修學十地法門,等覺菩薩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捨初住或十信法門。如果不是這樣的圓修,決定不能夠圓證,這就是華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圓融中自有差別,但差別不礙圓融,圓融也不礙差別。李長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圓則遍,就稱法界性,也就是「稱性起修,全修即性。」不要偏。如果偏修理,很容易落入寂靜境界中;偏修智,就缺乏慈悲心;偏在慈悲,染習便增;偏發願 容易生感情 落入隨業流轉。所以要學佛菩提,一定要圓滿含攝一切法門。)
下面說明「正報莊嚴」─教主難思。教主、指主持教學或教導的主持人;難思、即是不可思議。這一位主持娑婆世界教導、教學的佛陀,實實在在不可思議!何以故?;請看經文敘說。
教主難思(p.25)
爾時世尊處於此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當時釋迦牟尼世尊就是坐在這個師子寶座上,示現對世出世間一切諸法都有了正知正見,煩惱斷盡,習氣全除,成為無上正等正覺;
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從意業言,他以如量智(後得智差別智)通達世俗一切法,了知過現未三世一切因果,以如理智(根本智實智)了知一切法的真相是、相有體空 空有不二,所以一切宇宙現象與事物,統統都是平等平等。
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從身業言,法身是理體,是一切依正莊嚴之所依,理體遍滿虛空法界,故其智慧亦遍滿虛空法界而稱為智身,故云充滿一切世間。
其音普順十方國土。從語業言,其語音普順,一切異類都通─ 佛以一音而說法, 眾生隨類各得解,即是此意;又能普順所宜而說法,即順應眾生根性不同 而應機教導;又普順遍滿虛空法界,對任何空間與任何時間 沒有限制。
以上說明教主身語意三業的不思議,下面再用兩個虛空比喻 來說明世尊身語意三業的、含攝與無分別及普遍與遍入:
譬如虛空具含眾像,於諸境界無所分別;法身即虛空,具有佛智(根本智 理智、後得智 量智)名智
又如虛空普遍一切,於諸國土平等隨入。身;因此虛空具大圓鏡智能現能生─能現所有星球與萬物,能生一切智(具含眾像);具妙觀察智而無所不知 卻有分別(如量智);具平等性智而無所分別 即真平等;具成所作智而能成就自己 成就眾生(隨入遍入)。
([註] 本經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契入也)。楞嚴經云: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心經云:無智亦無得。)

由此可知:如來心(意)遍法界,身遍法界,語音亦遍法界,且永不間斷,此即「平等隨入」之意;我們聞如來之音,就能生起信心,生起智慧。智慧就是「解」,能信能解,就是「隨入」。此處「普遍」意指三業,當成正覺時,自自然然就獲得無量的清淨三業,此即十身中的「菩提身」。
身恆遍坐一切道場;菩薩眾中威光赫奕,如日輪出照明世界。(p.26)這是說如來具有「威勢身」,或「威德能力身」;意指諸佛能隨順眾生的歡喜身份,而示現該種身份來主持一切道場,隨機說法。
說一切道場者,十種身就有十種道場:①智身遍坐法性道場,②法身非坐而坐(無所不坐)道場,③法門身安坐萬行(法門無量誓願學)道場,④幻化身安坐水月道場(古德云:修習空華萬行,安坐水月道場 降伏鏡像天魔 證成夢中佛果。)下面六種是就威勢身說有六種:⑤遍一切同類(法身大士同生性)世界道場(如名號品說),⑥一切異類世界(異生性如樹形等)道場(如世界成就品說),⑦一切世界種中道場,⑧一切世界海中道場,這兩種說太空道場,大而無外,(如華藏世界品說),⑨一切微塵中道場(小而無內─佛在一毛端上轉大法輪),⑩剎塵帝網無盡道場(無窮無盡的諸佛剎土,無處不是道場)。世尊恆常普遍主持一切道場、度化眾生時,其威嚴又慈愛的形態,遠遠超勝法身大士諸菩薩們的形態多多,比喻太陽映照大地,就像化身遍坐一切道場;無處不光明,無物不感需要,就像法身在虛空中對任何星球事物,全都清清楚楚;眾生有感佛即有應,正是報身的智慧作用;這說明了三身作用全是一體。
三世所行眾福大海,悉已清淨;這是說佛的「福德身」﹂;佛在過現未三世中,廣修眾福,有如大海,福報既廣又深,但都是不著形相,所以能夠三際皆斷,垢習全無,一切清清淨淨而成佛。
而恆示生諸佛國土,這是說佛的「意生身」。隨意受生有二意:①隨他意則處處受生,與眾生感應道交時,千處祈求千處應,現其同類身去度化;②隨自意則不現形相,凡人看不見。佛經所說「佛菩薩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就是指此二意:隨他意,就不住涅槃;隨自意,則不住生死。但應知: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二者是同時;法身不住生死,應化身不住涅槃,報身自受用身不住生死,報身他受用身不住涅槃。這顯出了如來果地的境界,真是無限的慈悲,具有真實智慧,與眾生感應道交「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能超越時空 盡未來際,故法身無生而無所不生者也。
無邊色相圓滿光明,遍周法界等無差別。(p.27)這是說佛的「相好莊嚴身」。本經說、佛身有無量相,每相中有無量好,即是色相無有窮盡;我們平常說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一般經所說的「劣應身」。世尊降生地球是「隨他意」,降生印度,是適應當時印度人所最歡喜,最尊重的三十二貴相,統統具足,這就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的示現。世尊在本經的華藏世界,與在極樂世界所現的報身,也是隨他意,就是隨法身大士們的意;法身大士們本身的身相也很大,都是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為尊貴。相好必定放光,無論是放光或常光,統統周遍法界,廣處狹處、無處不現光照,所以圓滿光明,遍周法界等無差別。
演一切法如布大雲。此說「願身」演法。說法的說,只有口業;演法的演,指表演,身口意三業俱全。佛法首先自己要切身實踐,就是表演給社會大眾觀看,讓他們也來學習佛法,這就是幫助大眾也能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樣我們自己是把自己的業報身,轉成了「願身」(我要乘願再來度生)。經文是說:我們履行表演一切佛法,就像在天空先佈慈雲,再下法雨,普潤大地眾生;表演履行佛法,如果沒有大慈悲心,是做不到如佈大雲(身教),注大法雨。本經云: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恆轉無上輪;即指演說華嚴大經普度眾生一事。
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無障礙;各現無量神通之力,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此說「化身」自在。經文前三句說廣容無礙,後二句說普遍;廣容不礙普遍。正報自身的汗毛尖,是正報最小的部份;世界指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世界、則指盡虛空遍法界所有的世界,都能放在一汗毛尖端上,沒有障礙;這比用「芥子納須彌」來表達『事事無礙』,更不可思議。為什麼?毛端雖小,稱性;世界雖大,也稱性;既然都稱性,自然圓融無礙。我們事事都用想像,一想像、就落入意識中去了,與自性相違背;意識有範圍、有界限,當然不能去緣自性的境界。
因此佛菩薩各現無量神通之力,到毛端上各個佛國中去度眾生,用戒調其身,以定定野心,生慧伏其意,如此教導調伏眾生,以轉化眾生的氣質,使他們都能成賢成聖,超凡入聖;這就是「廣容不礙普遍」。由此可知:佛菩薩在十方世界度生,並沒有來去可言,因為都只在一毛端上呀!所以下面經文就說:
身遍十方而無來往,(p.28)這是說明「法身彌綸」。法身就是我們的真身,法身周遍包羅法界(彌綸),所以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自己;可是我們凡夫的肉身,是隨著業報而現身,完全不能自在。但我們總要懂得:法身周遍法界,報身也是周遍法界,應化身還是周遍法界,那我們的業報身又何嘗不周遍法界呢?
智入諸相,了法空寂;此說「智身」。智慧能夠明瞭通達一切法相的根源;智慧是每個人自性中本來具足,但被個人的妄想執著所障礙,不起作用。然而世間人卻發展了聰明,佛稱之為「世智辨聰」,是從八識中流露出來的妄想,卻有許多的錯覺錯誤會發生,不正確。信仰佛法後,如學習禪定,功夫深了,自性智慧就會現前;如果採用普通的學習與研究方法,所得到的是世智辨聰(聰明),那不是智慧。如果修定,心境清淨平等,就能瞭解一切境界相 都是相有體無,諸法空寂故;如此,世間一切事物 都可以如量受用,但不可以執著。如果動心執著,必生分別心,久而久之,就會把你得到的一真法界轉變為六道輪迴,成為凡人,這個代價可太大了啊!
三世諸佛所有神變,於光明中靡不咸覿;一切佛土不思議劫所有莊嚴,悉令顯現。最後說十身的「力持身」。自性本能流露出來的無限能力,能持自他依正:自依正、指毗盧遮那佛在華藏世界中,如來自己的依正;他依正、指十方諸佛剎土中,無量無邊的華藏世界。從本師釋迦牟尼佛言:能持的自依正、是娑婆世界依正莊嚴,他依正則是娑婆世界以外,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的依正莊嚴。經文所說:「三世諸佛所有神變,於光明中靡不咸睹;」是說正報;「一切佛土不思議劫所有莊嚴,悉令顯現。」是依報,包括了空間與時間,一樣不缺。這都是應十方無量無邊眾生之感,諸佛同時示現這些神變,以應眾生之求,達到眾生學習入佛境界目的。
上說如來果地有十種身,我們通常只說三種身,這是開合不同的關係:十身中的法身、智身、力持身屬於①法身。菩提身、威勢身、福德身屬於②報身,菩提身屬自受用身,威勢身福德身屬他受用身。意生身、相好身、願身、化身屬於③化身。清涼大師說:十身為正,說三身或四身都無誤。
眾海雲集(p.29)
有十佛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所共圍繞......
眾、指到來參加法會的會眾,其數量有十個佛剎微塵數(以一佛剎抹碎為微塵,一塵表一菩薩)那麼多,譬如龐大的大海水、那樣多,無法計量計算;他們從宇宙各佛剎出發,一群一群的在天空集結,有如一叢一叢的彩雲一般,飛向地球印度的菩提樹金剛地、華嚴大會場而來,參加世尊的成佛大典;最早到達會場,是貼近娑婆世界上下十方諸佛世界中的諸佛菩薩;有四十三類眾─計同生眾一、異生眾三十九、師子座中飛出一、原菩提樹中及宮殿中各一。他們都與會主釋迦牟尼佛夙有法緣,都是前來為會場護法,或者充當義工,協助法會大小工作,也就是護持道場;或者充當影響眾、當機眾,會場所需要的種種人員身份,都由這些佛菩薩來負責。下面先說同生眾諸佛菩薩:
此諸菩薩、往昔皆與毗盧遮那如來共集善根,修菩薩行;皆從如來善根海生。
這些無量無邊的佛菩薩,他們往昔都與毗盧遮那(譯為:光明遍照或遍一切處,即是法身、真如、真心、本性、理體,)即是宇宙一切萬法之所生;此處毗盧遮那如來專指釋迦牟尼佛的法身) 由「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可知,諸佛與毗盧遮那如來是同一法身,所以往昔,即是千千萬年以來,世尊才能一世一世的度化他們,一個一個的得成佛果。這就是所謂「共集善根,修菩薩行」;而諸佛共集善根的功德,在本經中就已說明,可用加被和灌頂的方式,予以轉授被度化者;這與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法門一樣,能得到阿彌陀佛的功德加被,就能帶業往生極樂,當生一定成佛,情況相同。所以我們當知,凡夫也有法身,可能往昔我們也曾與諸佛共集善根,修菩薩行,祇是我們現在被妄想執著所障,不能顯現;現在既然明白了有此因緣,我們就該覺悟,努力實踐修行,莫再因循!
諸波羅蜜悉已圓滿;慧眼明徹等觀三世;於諸三昧具足清淨。(p.30)
自分因行德,說菩薩修因證果的德行。
他們實踐十波羅蜜等無量無邊法門,斷盡了無量無邊的煩惱習氣,多劫究盡一切事理因果,自分功德業已圓滿。
如來有十眼,經文用「慧眼」代表;十眼是肉眼看色相,天眼能觀眾生起心動念(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所以事事要警覺,事事要看破,不要造業。 )慧眼能見眾生根性(所以說法能契機),法眼所見都是實相(所以能見性),佛眼圓滿,智眼能見一切法的體性,光明眼能見諸佛的光明,出生死眼能見涅槃,無礙眼所見無礙,一切智眼又名普眼能見普門法界、出於本經離世界品。諸佛十眼,無物不照,無事不明,所以明徹;所見事物,無論是過現未三世或者十方,都是不一不異,諸法平等(佛與眾生平等,極樂與阿鼻也平等─相上不平等,相是兩樣,不一也迷也;凡所有相都是虛妄,所以性固然平等,相也是平等的。)
三昧梵語,華譯為「正受」─正常的享受;佛菩薩過的生活、是正常的享受,譬如佛說阿彌陀經所說極樂世界的超凡享受,那是正常的享受。六道眾生的享受是不正常─佛歸納之為苦、樂、憂、喜、捨五類,眾生就在這五類中享受,其實是在輪迴中受苦,所以一定要解脫;阿羅漢以上品位,都己證得九次第定,獲得三昧,超越三界生死,稱為聖人,不是凡夫了。本經所有菩薩,最低也是法雲地菩薩,對於任何各種境遇,都能保持平等心,就是具有清淨三昧,故說他們「於諸三昧具足清淨。
辯才如海廣大無盡;具佛功德尊嚴可敬;知眾生根如應化伏。此說利他行滿 即語身意三業化益。菩薩也有如海的四無礙辯才,能適應眾生根性,將如來所說甚深之理,深入(真諦也)淺出(俗諦)顯示給眾生了解;身則具足如來果地上的功德,即是戒律嚴謹,故外儀儼若佛的莊重慈溫,肅然可敬;意業上菩薩了知眾生種種根性,能夠契合眾生的需要與接受的程度,選擇適當時機,予以開示說法,均能應教化而攝受之,或者調教而折伏之。
  入法藏界智無差別;證佛解脫甚深廣大;(p.31)
  能隨方便入於一地,而以一切願海所持,恆與智俱盡未來際。此三句說明菩薩已證入佛的境界。
⑴證理之法─①菩薩們以無分別智,已證入平等一真法界「法界藏」─法界的含藏,就是真心本性中所含藏的,乃是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我們凡夫也有如來藏,但被無明妄想與執著所矇蔽,智慧德能不能顯現出來,所以稱之為「在纏如來藏」。修行就是把這些纏縛解除;解除了,稱之為解脫─解除一切煩惱障、執著障、無明障,脫離六道輪迴與十法界,這時如來藏現前,就改稱為「出纏如來藏」,就契入了法界藏。由此可知:一切眾生本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只是諸佛如來已經出了纏,我們凡夫仍在纏縛中而已,如來藏並沒有差別;這一點,是凡夫學佛、修行、成佛,建立必定能夠成功信心的關鍵!②「智無差別」者,所證之法界藏平等,必須無分別智方能契入;前面已知諸菩薩大智能所不殊,於此能證智與所證藏又能冥合,無有境智之異,所以真是「無差別智」。
⑵證果之法─解脫有三個等級:初等如二乘只脫離六道輪迴,中等則是脫
離十法界、證得一真法界,上等名為究竟解脫,證得究竟圓滿佛果;這裡是說諸菩薩都己證得究竟解脫。解脫的意義,就是作用自在,在本經不思議法品曾說:於一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事等等,總說有十種之多,(全品文有二卷,可以參閱)由此可說,即用而真是甚深,即相而性是甚深;一切作用,無一不是盡虛空遍法界,沒有邊際,自是廣大無邊,故說「證入佛的解脫境界,既深而又廣無邊際。」
⑶得位之極─諸菩薩能持普賢大願之身,在五十一位次中,以方便法任入一位次,而能通達其他一切位次,恆永與自性般若(大智)相應:望前,雖在因中一地,而願力持一切諸地功德,皆與智俱,盡未來際不離一地如此地,在任何一位次,均不作成佛想(眾生無邊誓願度等三);望後,以盡未來之大智,入如來之果海(佛道無上誓願成)。
了達諸佛希有廣大祕密之境,善知一切佛平等法,已踐如來普光明地,入於無量三昧海門;於一切處皆隨現身,世法所行悉同其事,總持廣大集眾法海,辯才善巧轉不退輪。(p.32)
這一段說、諸菩薩已契入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但各有差異;前四句說「得果法」。第一句是入佛密境:佛法是清淨法平等法,絕對沒有任何祕密,這裡說的秘密,是指其深密:①佛的三業是無量的深廣,即經上所常說的「不思議解脫境界」,只有契入境界的人才能夠體會,超絕奇特,故謂之密;如來身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這就是身密了。佛言即聲,非近非遠非自非他,若天鼓之無從,猶谷響由緣發,無邊法海卷之在一言,無內圓音展之成萬類,是即口密。佛意無私,等覺尚不能知,此密之極端也。②佛之密境,指一乘如來知見、禪定解脫,都是深入無際帝網之境,值時乃說,自是希有秘密;又如權實隱顯,唯佛知之,亦云秘密。如今諸菩薩明了通達所謂「諸佛秘密」的實在意義,就能善知第二句所說的「佛平等法」。善知就是「確實了達」,要契入佛平等,首要了達「佛佛平等」,一切諸佛體性都是平等,因為法身無二故;智慧平等,德無增減故;內用平等,悲願普應故。更要了達佛所證法平等,都是證第一義。這兩件了達了沒有分別,且同時了達,才是善知。
第三句說、諸佛確已踐履到達了如來所住的普光明地,也就是成佛了。佛地即是如來自性德用所生的智地,名稱無量無邊,疏鈔舉用了「大乘同性經」的十地說,謂本經「如來普光明地」相當其第一「甚深難知廣明智德地」;普即是廣義,光明即是明,統是「普法智光」之義,統表佛地甚深難知,而諸佛菩薩修為,都己到達此地。
第四句說、諸佛菩薩都己證得究竟圓滿的無量三昧海門。修得第九次第定以上,始稱三昧,算正受;從此往上,三昧等級繁多,視修者智慧德能的大小,所曾遭遇的不同修行環境,故所修淺深自有差別不同,才稱之為無量三昧,唯有如來才能如此證得;所入的定功深廣如同大海,每一種三昧都能幫助眾生明心見性,如同門徑通路,故說諸佛菩薩已證入無量三昧海門。
後面四句、說明諸佛菩薩從得果所起的三個作用(三業):第一二句、都能現佛身,以隨類化身來普度眾生,依世間法採用「四攝法」共同建立佛法事業(身業);第三句、同佛意業,總持大乘佛法的傳佈與度化眾生事業;第四句、得佛四無礙辯才(語業),都能運用合乎規矩的巧妙方便,大轉不退法輪。所謂大轉法輪不退有四:①稱理不退─決不違背教理,故不退,②應機不退─適合當時眾生的需要,語無虛發,故不退,③利益不退─如只說五分鐘必得五分鐘利益,決不讓空過,④制伏不退─能控制在場的邪魔外道,使不敢妄動,故不退。( 淨土經典有三不退:位不退─已證位次不退,行不退─大乘決不退作小乘,念不退─念念趣向薩婆若海(一切種智大海),此三 後後包前。)
一切如來功德大海,咸入其身;   一切諸佛所在國土,皆隨願往;  已曾供養一切諸佛,無邊際劫歡喜無倦;   一切如來得菩提處,常在其中親近不捨;恆以所得普賢願海,令一切眾生智身具足。  成就如是無量功德(p.33)這五句,是說諸菩薩引攝了佛德,還能續行無障礙之德,不礙修因。
第一句:先應知、一切眾生起心動念,無不含攝虛空法界,何止佛德(一念具足十法界);可憐凡夫愚昧,只想六道輪迴與三惡道。華嚴諸菩薩今示範,教我們應該在心中攝受(= 一心只想)一切諸佛無量無邊的功德大海,入他自己的身!如何攝受?首發菩提心,立四弘誓願,使菩提心落實在生活行持上,念念救度眾生,念念都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這樣就可以把諸佛菩薩的功德大海「咸入我身」。這樣,不但可以攝受諸佛功德大海,而且還可以獲得一切諸佛的同時加被。
第二句:因此,自心要像佛心,願同佛願,行同佛行;諸佛都是隨類化身,有時入地獄(地藏菩薩),有時主持五濁惡世教化,你都應該隨佛遍生,不揀淨穢。
第三句:指供養一切諸佛無有中止,則能集功累德;任何福報如不著相,三輪體空四相皆無,都可轉成稱性功德。
第四句:「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來擁護的千萬佛陀,都是世尊千千萬年中度化的眾生,他們對世尊都具有無限的至高信心,所以前來示現為世尊的四眾弟子,或為惡業罪人及魔王眷屬,協助世尊在地球傳法,度化眾生;他們向眾生示範:如何學佛,如何產生信心、歸依佛門?如何發菩提心,如何修行,如何集功累德,如何得成佛果?這種長為老師傳化事業的輔翼,是對老師具有強烈信心的表現,也是我們學佛修行人最好的榜樣!
第五句:首先我們應該了解,所有諸佛菩薩都是產生自、能夠永恆實踐「普賢十大願王」者,所以常稱之為「普賢行菩薩」,本經從頭到尾都是在說明「普賢行願」的重要;所以這一句是在說明:諸佛菩薩都是秉持普賢行願所得到的大慈大悲心,來幫助一切眾生,要使他們的智慧德行都能夠圓滿具足,即是完成佛果,決不是給眾生一點點小利益為滿足。
最後一句是『總結多門』的結論:諸佛菩薩的果德、行德,都是說之難盡,此處祇能略舉這五點,其實本經全部所說,都是諸佛菩薩的圓滿功德,可以細讀體會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執金剛神...復有佛世界微塵數身眾神........
接下來說的是前來參加法會,圍繞世尊,瞻仰致敬的異生眾(用凡夫識心者),總共有三十九眾(團體),經文都一一分別列出,每一眾僅舉十位上首菩薩名(眷屬無數),並述他們全眾的功德;此處全部省略。
稱揚讚德(p.34)    赴會會眾都為瞻仰新佛而讚歎釋迦世尊的功德。
爾時,如來道場眾海,悉已雲集;無邊品類周匝遍滿;形色部從各各差別;隨所來方親近世尊,一心瞻仰。此時,人無數德無量、各各如大海般的會眾,大身重重疊疊,並不妨礙 行動,如一團一團彩雲似的飛集集會點;各品各類形形色色的會眾群,各從所來方向,奔向圍繞最能親近世尊位置,一心一意地瞻仰法界新佛佛容。
此諸眾會,已離一切煩惱心垢、及其餘習,摧重障山,見佛無礙。這些會眾都己脫離一切的煩惱障與所知障,以及二障粗重氣分餘習,一斷一切斷,如同摧毀堅厚高聳的大山一般;因為已斷二礙,智明理顯─理顯則能見佛法性身,智明能見佛智身;又以理智冥一,則可見佛無礙身(涅槃身也)。
如是皆以毗盧遮那如來往昔之時,於劫海中修菩薩行,以四攝事而曾攝受。一一佛所種善根時,皆已善攝種種方便,教化成熟,令其安立一切智道;(p.35)因為他們是在無量劫時間以前,曾經毗盧遮那佛及各代諸佛,以四攝法門攝受彼等修菩薩行,並多種善根;後來諸佛運用種種方便法門,教化他們,終於成熟,使得他們能夠一心一德、專為佛果而修佛因智慧之道。
種無量善,獲眾大福,悉已入於方便願海;所行之行具足清淨;於出離道已能善出;常見於佛分明照了;以勝解力入於如來功德大海。得於諸佛解脫之門、遊戲神通...
他們安立於一切智道,種因入果有五:①種無量善,已超七地殊勝善根;②已入於方便願海,大願圓滿,已超八地;③行滿障淨,已超十地;④於出離道已超生死,故云善出;⑤德高十地故常見佛,非比量見故曰分明,不取色相名曰照了( 塵毛剎海佛遍重重,有德斯睹,亦曰分明照了。─法身遍滿世間,凡誠心崇敬者,依其所願,隨時隨地可見 )因為他們已經智慧超群出眾,具有勝解力,隨時通達佛言佛語之真意,知福慧雙修、定慧均持之深遠,加以信解力體會佛化,知慈悲之廣大,故能契入如來功德大海,乃是勝解力印持果德也。( 清涼師在本經題解中云: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可知信、解、行、證對修行者之重要,對定慧等持,落實於日常生活規範中,才能觸發最低的修為勝解,累集成果,方得大開圓解,恢復已有的自性本能,如此始能超越十地,行滿障淨也。)
所以他們能夠運用通智,離障自在(解脫也),各各證得契入解脫之門;各各修行不同,集福累德不同,故契入不同之解脫門,世尊一一為各大菩薩摩訶薩明白指出,此明契入法門無量無限,祇要修行如理如法,即可得入如來真解脫門,此華嚴主旨也。
成佛後,乃能自在遊戲於神通之間,倒駕慈航,下化眾生,隨類化身,隨機說法,為眾生破迷開悟,使眾生能離苦得樂,這是佛菩薩的幸福快樂,也是佛家的事業也。
師子座內眾流(p.36)
爾時  如來師子之座,眾寶  妙華  輪臺  基陛  及諸戶牖,如是一切莊嚴具中,一一各出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其名曰:海慧自在神通王菩薩摩訶薩...(餘九略)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眾多佛剎微塵數、同時出現。
前曾簡述師子座諸寶,今以「一切」略之。一一各寶莊嚴具中,湧出佛剎微塵數的菩薩摩訶薩,他們來為會眾;另外還有其他眾多佛剎前來的菩薩摩訶薩、同時由座內出現到達,參加法會。師子寶座中之所以能夠湧出如此眾多的大菩薩者,是因為寶座高大,包括了法界,所以依正能夠混融,一一纖塵通通都包括在寶座內,一切佛剎也在座中,故諸菩薩都從中出,非是化菩薩也。
此諸菩薩各興種種供養雲,所謂:一切摩尼寶華雲,一切蓮華妙香雲...(八名略)...
如是等諸供養雲,有佛世界微塵數...如是供養雲、雨於一切道場眾海,相續不絕。
諸多菩薩在空中,共興佛世界微塵數供養雲,彩雲己是重重疊疊,令人難思,何況又是相繼不絕;其中包括了許多物質、非物質的供養在內,除形式上供養法會外,並雨於一切道場眾海,此皆說明菩薩們,能現所現十分自在,含慈潤,注法雨,益萬物,種種功德,重重無礙也。
現是雲已,右繞世尊,經無量百千匝;隨其方面,去佛不遠,化作無量種種寶蓮華師子之座,各於其上結跏趺坐。右繞表示尊重,但因人數太多,瞻望不足,  故右繞無量匝;然後由其所來方位置,距佛不遠處,各變化出種種寶蓮華弟子師子座,各各於其上結跏趺坐,身安而入三昧。這一眾由座中流出會眾,當是世尊往昔度化時所成因緣。觀諸菩薩由座下來,乃古佛舊行,今佛上坐,如往昔前佛上坐,前佛後佛全同,此明古今不二法門也。經文接著讚歎、此諸菩薩之德能:
是諸菩薩所行清淨,廣大如海:(p.37)總讚歎諸菩薩所行清淨廣大,下十一句;初三說其三業清淨廣大。
得智慧光,照普門法;以智慧證得普門法(實相妙理,互通互攝,無所障礙之法也。)意業;
隨順諸佛所行無礙;己身隨順諸佛所行而行,無所障礙;身業
能入一切辯才法海;語言已能深入一切言詞辯論法海,無所障礙;語業 (下係中三 明得法清淨廣大)
得不思議解脫法門;獲得自分解脫;
住於如來普門之地;已住勝進果位─ 如同經文前云「已踐如來普光明地」;
已得一切陀羅尼門,悉能容受一切法海;已遍具一切總持,故能容受一切法海;(後五明福智清淨廣大)
善住三世平等智地;平等與智慧、使三世均能安住於理事,故云善住,
已得深信廣大喜樂;福慧無有不修,所以能生深信與大喜樂;
無邊福聚,極善清淨;淨前曾受福障,所以痛改前非,得無邊福聚,因此極重清淨;
虛空法界靡不觀察;凡所智慧,皆由仔細觀察虛空法界所成;
十方世界一切國土所有佛興,咸勤供養。也由於殷勤供養十方三世一切國土中所有新佛之故。
大顯祥瑞   如來師子座內流出菩薩眾、逐一讚歎世尊後,天地大顯祥瑞,經文記載地動與興供,即是顯證:
爾時,華藏莊嚴世界海、以佛神力,其地一切六種十八相震動;所謂:動、遍動、普遍動;起、遍起、普遍起;踊、遍踊、普遍踊;震、遍震、普遍震;吼、遍吼、普遍吼;擊、遍擊、普遍擊。
六種= 動、起、踊、震、吼、擊,乃地震之六種形態。
十八相= 一方動名動,四方同時動或次第動則名遍動,八方同時或次第動是名普遍動,則一形有三相;其他五形同此,合成十八相。
動何所為?= 勝思惟梵天經云:一令諸魔怖故,二為說法時大眾心不散亂故,三令放逸者生覺知故,四令眾生知法相故,五令眾生觀說法處故,六令成熟者得解脫故,七令隨順問正義故;另,人心受重大感動故。
此諸世主、一一皆現不思議諸供養雲,雨於如來道場眾海;所謂:一切香華莊嚴雲,
一切摩尼妙飾雲,一切寶焰華網雲,無邊種類摩尼寶圓光雲,一切眾色寶真珠藏雲,
一切寶栴檀香雲,一切寶蓋雲,清淨妙聲摩尼王雲,日光摩尼瓔珞輪雲,
一切寶光明藏雲,一切各別莊嚴具雲,如是等諸供養雲,其數無量不可思議。
此諸世主、一一皆現如是供養雲,雨於如來道場眾海,靡不周遍。
同生眾諸佛菩薩為人與物所依,亦稱世主。
無盡結論(p.38)   如此世界中一一世主,心生歡喜如是供養。
其華藏莊嚴世界海中,一切世界所有世主,悉亦如是而為供養;其一切世界中,悉有如
來坐於道場,一一世主各各信解,各各所緣,各各三昧方便門,各各修習助道法,
各各成就,各各歡喜,各各趣入,各各悟解諸法門,各各入如來神通境界,
各各入如來力境界,各各入如來解脫門。
如於此華藏世界海,十方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海中,悉亦如是。
此結論分為三個地區分說:
⑴在現在所處的娑婆世界的地球中(屬於華藏世界),一一世主對於這樣莊嚴華麗的供養,心生歡喜。
⑵就華藏莊嚴世界海中,其他所有二百三十佛國一切世主,也都如是同樣的興起供養,也都心生歡喜;在每一佛國中,通通都有如來坐於道場,各個世主各各都有其信解,各各有其法緣,各各都能得到三昧方便門,各各修其助道法,各各有其自己的成就,各各自生自己的歡喜心,各自更加趣入、於是各各更深悟解其修習法門,憑各個大悲心而各各契入如來神通境界,憑各個大智力而契入如來力境界,最後各各契入如來解脫門,盡一切障,心境自在,而得成佛果。
⑶如⑵對華藏世界海一切佛國之敘述,十方盡法界虛空界其他一切世界海,通通如是。
⑷由此可知,毗盧遮那佛的大心菩薩菩提心,再積無量無邊劫的度化修行,始有今日的法會現相成就;因此我們應該痛下決心,立度化盡虛空遍法界眾生的大誓願,才不會辜負世尊這一番演導苦心也。
卷六
如來現相品第二─正宗分始(p.39)
本品繼前接述「說法儀式」─世尊仍以毗盧遮那法身的依正莊嚴,繼續召集新會眾來集,展現多元教育形相,以便新舊會眾觀摩學習,樂於修習進趣。前品中,菩薩、神、天、世主都已雲集,但心念中都在默默請法,初問十八種佛法,次問十九種菩薩法海,合共三十七問,皆是諸佛智行境界德用;如來知念,即於面門放光,招集更遙遠的十方世界海菩薩眾。他們一一毛孔現種種光明,一一光中現剎塵菩薩,一一展現遍事剎塵諸佛,遍度剎塵眾生,這都是華嚴法界中無盡之相;諸菩薩一一各說偈頌讚佛。凡此種種展現,都是顯現如來智境之相,並回答所問。
爾時,諸菩薩及一切世間主作是思惟:云何是諸佛地?云何是諸佛境界?云何是諸佛加持?
云何是諸佛所行?云何是諸佛力?云何諸佛無所畏?云何是諸佛三昧?云何是諸佛神通?(p.40)
云何是諸佛自在?云何是諸佛無能攝取?云何是諸佛眼?云何是諸佛耳?云何是諸佛鼻?
云何是諸佛舌?云何是諸佛身?云何是諸佛意?云何是諸佛身光?云何是諸佛光明?云何
是諸佛聲?云何是諸佛智?唯願世尊哀愍我等,開示演說。
此二十問是直爾疑念問,前十問德用圓滿,後十問體相。下註與後面諸頌有關,但頌省略。
佛地= 清淨法界與四智,亦即真理與妙智,融而無二,是諸佛地;以其具有生成住持功能,故名為地( 能生萬德,成熟自他,任持萬德、萬德依住故也。)。此句為總。
佛境界= 悲智所緣故。從此句下,皆分別明佛地之德。
佛加持= 佛勝力任持,令有所作也:如加持化身,使耆婆入火不燒,皆佛神力,並非神通。
佛所行= 佛所作,如大悲攝生,無思成事等,方便善巧,所作究竟,皆是佛行。
佛力= 佛大力自在,廣有無量,如大悲攝生,大智造緣,無思成事,方便善巧,所作究竟等等,皆是行。
佛無所畏= 無諸畏懼也;通說佛有十種無所畏,不共二乘。以上四事皆明佛大智功德。
佛三昧= 佛果等持,數過塵算,即佛有無量不思議三昧。
佛神通= 依定發起之無礙神用,或說有十,實則佛常示現無盡大神通力。
佛自在= 佛所作任意,無礙成就,廣有無量,或說百種以上。
佛無能攝取= 頌名無能制伏,答名無能毀壞;謂佛所作,無人神力能制,舊譯「佛勝法」者是。
佛六根三業= 佛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不思議法品中有說,皆具普遍無量無邊法界力,如無邊際眼等是。
      三業:於身業中,開常光為身光,放光為光明,合之仍為身口意三。
又,十方世界海一切諸佛,皆為諸菩薩說世界海、眾生海、法界安立海、佛海、
佛波羅蜜海、佛解脫海、佛變化海、佛演說海、佛名號海、佛壽量海,(p.41)
及一切菩薩誓願海、一切菩薩發趣海、一切菩薩助道海、一切菩薩乘海、一切菩薩行海、
一切菩薩出離海、一切菩薩神通海、一切菩薩波羅蜜海、一切菩薩地海、一切菩薩智海;
願佛世尊亦為我等如是而說。
此二十問是引例舉法請,前十句問化用普周,後十句問因德深廣。
世界海= 化用處所,如華藏品所說。                      眾生海= 所化機,即各佛剎所持化者。
法界安立海= 如世界成就品所述。                        佛  海= 能化主,如華藏品舉名,不思議品所說。
波羅蜜海= 化所成行,如離世間品所說。                  解脫海= 化所得果,如法界品所述。
變化海= 臨機神變,化難化眾生,即身業化也。            演說海= 稱根說法,即語業化眾,如四諦品等是。
名號海= 隨機立稱,如名號品是。                        壽量海= 隨器所感住世修短,如壽量品所說。
菩薩誓願海= 創於生死而立大誓願是。                    發趣海= 勝進大心,趣求佛果。
助道海= 用以積集菩提福智資糧。                        乘  海= 運諸菩薩使從因至果。
行  海= 慈悲喜捨四菩薩行。                            出離海= 永背業惑,證契真理。
神通海=     波羅蜜海=     地海=     智海=     此四皆如上述同名者。
此四十問皆橫貫全經,或以全品答,或以二品答,祇是出現先後不等,讀者當注意及之。
爾時諸菩薩威神力故,於一切供養具雲中,自然出音而說頌言:
無量劫中修行滿,菩提樹下成正覺,為度眾生普現身,如雲充遍盡未來;
眾生有疑皆使斷,廣大信解悉令發,無邊際苦普使除,諸佛安樂咸令證;:
菩薩無數等剎塵,俱來此會同瞻仰;願隨其意所應受,演說妙法除疑惑。
...另有請法偈頌七首,同右長行所請,省略...
光召有緣(p.42)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即於面門眾齒之間,放佛剎微塵數光明...
其光悉具眾妙寶色,普照十方各一億佛剎微塵數世界海。彼世界海諸菩薩眾,於光明中,各得見此華藏莊嚴世界海。以佛神力,其光於彼一切菩薩眾會之前,而說頌言:
無量劫中修行海,供養十方諸佛海,化度一切眾生海,今成妙覺遍照尊。
毛孔之中出化雲,光明普照於十方,應受化者咸開覺,令趣菩提淨無礙;
佛昔往來諸趣中,教化成熟諸眾生,神通自在無邊量,一念皆令得解脫。
摩尼妙寶菩提樹,種種莊嚴悉殊特,佛於其下成正覺,放大光明普威耀;
大音震吼遍十方,普為弘宣寂滅法,隨諸眾生心所樂,種種方便令開曉;上六偈皆說我之因,
往修諸度皆圓滿,等於千剎微塵數,一切諸力悉已成,汝等應往同瞻禮。果已圓快來觀禮!
十方佛子等剎塵,悉共歡喜而來集,已雨諸雲為供養,今在佛前專覲仰。眾海已集快來快來!
如來一音無有量,能演契經深大海;普雨妙法應群心,彼兩足尊宜往見。圓音隨機,見必蒙益。
三世諸佛所有願,菩提樹下皆宣說,一剎那中悉現前,汝可速詣如來所。義海頓演,宜速及時,
毗盧遮那大智海,面門舒光無不見,今待眾集將演音,汝可往觀聞所說!特召有緣 放光本意。
爾時,十方世界海一切眾會,蒙佛光明所開覺已,各共來詣毗盧遮那如來所
親近供養;...  分別十方世界海中 各佛國之菩薩摩訶薩名,各偕微塵數菩薩俱,皆省略...
如是等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海中,有十億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一各有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眾,前後圍繞而來集會。是諸菩薩、一一各現世界海微塵數種種莊嚴諸供養雲,悉遍虛空而不散滅;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隨所來方,各化作種種寶莊嚴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坐;如是坐巳,其諸菩薩身毛孔中,一一各現十世界海微塵數、一切寶種種色光明毛孔現光。... 爾時諸菩薩光明中,同時發聲說十頌言(全略)光聲自述:諸菩薩悲智相導,度眾生而不疲;空有雙觀、入法門而常寂;物我無滯,故化他而自清;普賢勝行皆能入,故能光聲演自在。
如來現瑞表法(p.43)  爾時世尊欲令一切菩薩大眾、得於如來無邊境界神通力故,放眉間光,
此光名:一切菩薩智光明、普照耀十方藏;其狀猶如寶色燈雲,遍照十方一切佛剎,其中國土及以眾生、悉令顯現。又普震動諸世界網,一一塵中現無數佛;隨諸眾生性欲不同,普雨三世一切諸佛妙法輪雲,顯示如來波羅蜜海;又雨無量諸出離雲,令諸眾生永度生死;復雨諸佛大願之雲,顯示十方諸世界中、普賢菩薩道場眾會。
作是事已,右繞於佛,從足下入。
前面佛光普照,但召有緣,眾海既已雲集,世尊為使一切菩薩大眾,了知如來無邊境界神通力故,乃放眉間光;眉間、表離二邊意:於體不計有無二邊,於義不著常無常諸法相邊,於行不習苦樂二邊,於道不住正邪二邊,於人不執因果二邊,於教不說世出世二邊,於諦不見真俗二邊,於化不定權實二邊;故以此眉間光告知會眾也。
此光名:一切菩薩智 光明普照耀十方藏;意謂:使一切菩薩具有能知智,能照知十方諸剎眾生①如來藏在纏含果法,②自性在纏 不染清淨藏,③法身藏為功德所依者,④出世間上上藏,已出纏超二乘者,⑤法界藏、通因通果,內含一切恆沙功德,外持一切染淨有為,以有因令化之,以有染故淨之。此五藏與下面經文有關。
此光狀如、各色珠寶發光之燈雲,猶如日月光從天空朗照,周遍潤澤,遍照一切佛剎眾生與國土,顯現無數佛陀。
此光又普遍震動、形如網絡之諸世界網,使一一微塵中,顯現無數佛剎;隨各佛剎眾生、根性與需要各各不同,或普雨三世一切諸佛妙法輪雲,使證知在纏如來藏①,顯示了如來波羅蜜海;又雨無量諸出離雲,令諸眾生了知③④法身藏與上上藏,令化令淨,永渡生死;復雨諸佛大願之雲,使眾生了知法界藏⑤,依諸世界中之普賢菩薩道場眾會修行,可得可成。眉間光普照諸世界,完成這些事後,乃向右方順繞、以表修因順果;前由眉下照,乃升高從足迴入佛身,表履行佛示,方可證入也。
爾時(p.44),佛前有大蓮華忽然出現,其華具有十種莊嚴,一切蓮華所不能及...
此華生已,一念之間於如來白毫相中,有菩薩摩訶薩名一切法勝音,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眾,俱時而出,右繞如來經無量匝,禮佛足已;時勝音菩薩坐蓮華臺,
諸菩薩眾坐蓮華鬚,各於其上次第而坐。其一切法勝音菩薩:了深法界生大歡喜;
入佛所行智無疑滯;入不可測佛法身海,往一切剎諸如來所;身諸毛孔悉現神通,
念念普觀一切法界;十方諸佛共與其力,令普安住一切三昧,盡未來劫、常見諸佛無邊法界海身,乃至一切三昧解脫、神通變化。
蓮華、通表「佛華嚴」,別表「華藏佛所清淨」;具足十種莊嚴、表十門圓滿教義,乃表法之意。
十種莊嚴= 前六說體備眾德;蓮華為蓮子住處,有含藏之義,故名為藏,一含一切也;後四說妙用自在,摩尼寶王指蓮華藏體,故能現佛身;既發多聲,聲聲皆演法耳。
華生無間,一念者表教義相應也;從白毫光出,表教從世尊所證清淨法界流出,為眾教之源;俱時而出,即主屬齊現,表遍詮諸法;故所詮圓滿,即謂之一切法勝音;依華而坐,表文義相隨;分坐臺鬚有差,表正助不等。
其(= 這位)「一切法勝音菩薩」下,彰其德業有十句,可有二解:
⑴豎配十地─普攝十地功德,一句一地= 初地歡喜得證智如,二地性戒是佛所行,三地多聞入法身海,四行道品善友是依,五地雙行現神通利物,六觀法界般若現前,七功用已終諸佛與力,八無生無動住三昧心,九為法師見無邊法,十具於大盡、三昧等圓。
⑵橫就極位─ 一者理智了真,二者量智入行,三者證窮法身,四者常觀受用,五者毛現神變,六者念觀法門,七者外感佛加,八者內安深定,九者豎見來際,十者橫無不圓。
此最後新來眾,一到即繞佛禮佛,並即由其首席一切法勝音菩薩摩訶薩、向佛唱頌「頌偈」十首,讚歎如來體用無礙。接著應召前來之十方諸菩薩,依方位順次向佛獻偈頌各十首,讚歎佛德無盡。
結論無窮(p.45)  如此四天下道場中,以佛神力,十方各有一億世界海微塵數菩薩眾而來集會;應知一切世界海、一一四天下,諸道場中,悉亦如是。
像在這個四天下(太陽系中地球上)的道場中,因為世尊的偉大神力,使得華嚴世界海十方佛國,各有一億微塵數菩薩眾到來參加「釋迦成佛盛典」;我們由此當知,全星球宇宙一切世界海中的一一四天下,通通都是同樣如是。
總結以上經文,可知前來參加華嚴法會者,多有遠超華藏世界海以外諸佛剎的諸多菩薩,人數無量無數,可是我們凡夫看不見,聽不到,不知道有這麼一個驚天動地的大法會;或許會有古印度人,昔日曾經看到過、在菩提樹下有一個年輕而清瘦的比丘在坐禪入定,並不會知道、他正在主持一個影響全世界的偉大法會。
今日,我們根據「大方廣佛華嚴經」將此一大法會的開幕式─「成佛盛典」作為『大乘菩提道修證行布』的起始;事實上這個「成佛盛典」,是為編輯「華嚴精要」摘錄出來的一段經文,這一段經文是華嚴全經的起始,是要引起讀者、行者產生強烈信佛、學佛、成佛的信心,這才是華嚴法會和「華嚴精要」編印的真正目的!
本經第八、九、十卷是普賢菩薩主講「華藏世界」之組織,也就是說明 佛教宇宙星球 傳佈佛法區域 劃分之編組(如天文學中之大熊星座、銀河星系、二十八星宿等),我們的太陽系就在其中的「娑婆世界」中(現代天文學說它在銀河星系中)。經文第十一卷、則說明  釋迦牟尼佛修行成為「毗盧遮那如來」的經過。這幾卷經文 可以說明 現代天文學家新發現的正確與迷惘,但佛經中早有說明也。本書未錄入,是因為重點提示「大乘菩提道修證行布」,篇幅過多,無法納入故。又經文第四十五卷講述「如來壽量品」「菩薩住處品」,都可以參讀。


      大  乘  菩  提  道  修  證  行  布  表   圖表中 雙線表華嚴一乘 單線表三乘(p.46)

      ╔═   ┌凡夫位                                                                  ─理  即佛(無聞無信佛法)
  ╔凡夫位   │凡夫位                                                                  ─名字即佛(有聞有信佛法)
  ║  ╚═   │五品位                                                                  ─觀行即佛(依教修觀有得)
  ║  ╔═   │              ┌①信  心─堅信大乘決成             ┐          ┐               
  ║  ║     │              ├②精進心─勤勵修習善業              │         │               
  ║  ║     │              ├③念  心─常修六念毋失              │         │       ╔十信┬如來名號第七
  ║  ║     │              ├④慧  心─知法無我無人              │         │       ║    ├四聖諦品第八
  ║  見     │              ├⑤定  心─寂靜不亂無妄              │         │       ║    ├光明覺品第九
  ║  道     │      ┌十信位┼⑥施  心─能捨不貪慳吝             ├外凡位┐  ├相似即 ║    ├菩薩問明第十
  ║  位     │      │      ├⑦戒  心─堅守身口意淨             │      │  │佛─斷 ║    ├淨行品第十一
  ║  ║     │      │      ├⑧護  心─嚴護己之九心             │      │  │見思塵 ║    └賢首品第十二
  ║  ║     │      │      ├⑨願  心─誓行四弘誓願             │      │  │,彷彿 ║
  ║  ║     │      │      └⑩迴向心─一切迴向菩提             ┘      │  ┘實證, ║
  華  ╚═   │      │      ┌①發心住─堅修十種覺心             ┐      │  ┐故名相 │
      ╔═   │      │      ├②治地住─修三業如治地             │      │  │似即佛 ║
  嚴  ║     │      │      ├③修行住─對事修勝理觀             │      │  │       ║    ┌昇須彌第十三
      ║     一      │      ├④生貴住─依從佛的教化             │      │  │       ║    ├須彌讚第十四
  一  ║             │      ├⑤方便住─善巧利益眾生             │      │  │       ║十住┼十住品第十五
      ║     般      │十住位┼⑥正心住─對毀譽不動心             │      ├初│       ║    ├梵行品第十六
  乘  ║             │      ├⑦不退住─聞正法不退轉             │      │祇│       ║    ├初發功德十七
      ║     三      │      ├⑧童真住─三業清淨毋染             │      │劫│       ║   └明法品第十八
  圓  ║             │      ├⑨法王子住─了悟法王法             │      │  │       ║
      ║     乘      │      └⑩灌頂住─修行日進不已             │      │  │       ║
  教  ║     │      │      ┌①歡喜行─修布施人歡喜             │      │  │       ║
  ║  │     │      │      ├②饒益行─已持戒人效法             │      │  │       ║
  ║  ║     │資糧位┤      ├③無恚行─心空寂能忍辱             │      │  │       ║
  ║  ║     │      │      ├④無盡行─度生決不間斷             │      │  │       ║十行┬昇夜摩十九
  ║  ║     │      │      ├⑤離癡亂行─禪定離癡亂             │      │  │       │    ├夜摩讚二十
  ║  ║     │      │十行位┼⑥善現行─三業寂淨以化             │      │  │       ║    ├十 行 廾一
  ║  ║     │      │      ├⑦無著行─無所著而教化             │      │  ├分證即 ║    └十無盡藏22
  ║  ║     │      │      ├⑧尊重行─尊善根生二利             ├內凡位┘  │佛─破 ║
  ║  ║     │      │      ├⑨善法行─有總持護正法             │          │一分無 ║
  ║         │      │      └⑩真實行─言行相應則智             │          │明,入 ║
  ║  資     │      │      ┌①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             │初住為 ║
  ║         │      │      ├②不壞迴向                         │          │法身大 ║
  ║  糧     │      │      ├③等一切諸佛迴向                   │          │士,茲 ║
  ║         │      │      ├④至一切處迴向                │               │後每破 ║    ┌昇兜率天23
  ║  及     │      │      ├⑤無盡功德藏迴向                   │          │一分即 ║十迴┼兜率讚廾四
  ║         │      └十迴向┼⑥入一切平等善根迴向          │               │晉一位 ║    └十迴向廾五
  ║  加     │             ├⑦等心隨順一切眾生迴向              │          │,共四 ║
  ║         │             ├⑧真如相迴向                  │                │十一位 ║
  ║  行     │             ├⑨無縛無著解脫迴向            │                │次,故 ║
  ║         │             └⑩入法界無量迴向                    │          │名分證 ║
  ║  位     │                 ┌煖─初暖下尋思     ┬修四尋思  │           │即佛。 ║
  ║         │加行位 ┬前偏修福│頂─明甚上尋思     ┘             │        │       ║
  ║  ║     │      └今重加慧 ┼忍─知境識皆空     ┬修四如實智│           │       ║
  ║  ║     │                 └世第一法─徹知全空 ┘              │       │       ║
  ║  ║     │見道位 ┬真見道─先得根本智─由四加而得真如智慧  │            │       ║
  ║  ║     │      └相見道─繼生後得智─觀非安立諦與觀安立諦 ┘            │       ║
  ║  ║     │              ┌①歡喜地─自利利他大歡喜施度為主┐          ┐ │       ║十地─十地品廾六
  ║  ║     │              ├②離垢地─遠離諸惡煩惱垢戒度為主│          │ │       ║
  ║  ║     │              ├③發光地─勝定能發妙慧光忍度為主│          │ │       ║    ┌十定廾七
  ║  ║     │              ├④焰慧地─智光普照燒煩惱精度為主│          ├二│      ║    ├十通品廾八
  ║  ║     │              ├⑤難勝地─方便善巧濟難度禪定為主│          │祇│      ║等覺┼十忍品廾九
  ║  ║     │      ┌十地位┼⑥現前地─妙達緣生無分別慧度為主├分聖位    │劫│      ║    ├阿僧祇三十
  ║  ║     │      │      ├⑦遠行地─善修無相超世間便度為主│          ┘  │      ║    ├壽量品卅一
  ║  ║     │修道位┤      ├⑧不動地─深諳報行無能動願度為主│    ┐    │  │            └菩薩住卅二
  ║  ║     │      │      ├⑨善慧地─得四無礙善說法力度為主│          ├三│      ║    ┌不思議卅三
  ║  ║     │      │      └⑩法雲地─法身如雲任舒卷智度為主│          │祇│      ║妙覺├身相海卅四
  ║  ║     │      ├等覺位─                                │          │劫┘      ║    └隨好光卅五
  ║  ╚═   │      └普賢行願─普賢大願、善財參學為菩薩必修  ┘    ┘                ╚普賢行入法界卅九
  ╚究竟位   └究竟位─妙覺位─佛位                      極聖位      ─究竟即佛(再破一分惑盡真└(或四十華嚴)
  └──────→表題意義:人人皆佛,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漸頓同式。└純,徹證本具真如佛性)


修因契果生解分─差別因果周─第二會─普光明殿會─十信法門會

第三章     十  信  法  門

卷十二
如來名號品第七(p.48)
第一章摘讀了「釋迦成佛盛典」共六品經文的精華;經文的實際意義,是要讀者聞者、見佛家的成就輝煌與繁華,世無有比而生信樂。繼則令其產生信解,生解當以信為首;初會已描述所信之境,本章說明能信之行。華嚴法會第二會至第七會,共有六會說明「一乘圓教、修證菩提道行布程序法門」,即是、修菩薩五位之圓因,以成如來十身之滿果;令已生信諸菩薩徹了修行過程,乃可達修因契果之信解,故清涼大師訂此六會、為「修因契果生解分」也。
在「成佛盛典」大會上,從宇宙各星球前來參加的佛菩薩無數無量,他們都是千千萬年以來,由 世尊度化歸依,然後修行成佛,在各星球分別主持度化工作;由此我們應該了解,眾生的生命是永續不斷的。眾生總是在輪迴中輪迴不已,每一段時日之後,就要變換一次色身(軀殼),來償還業債或接受福報,當生命時間到了,又要輪迴一次,不管是苦是樂,永不停歇;因此若想要澈底解脫輪迴,就必須依照佛法所說的修行法門,恢復本體原有的智能,才能擺脫輪迴的痛苦。世尊和這些無數無量的佛菩薩,就是從事這種偉大的宣化工作,告訴眾生嚴守五戒十善,一面修福修善以改造社會,使我們的生活和平快樂,一面則積功累德以進行自己的解脫修行;千千萬年以來,世尊所做的、也就是這個偉大的宣化工作。所以這一次的成佛盛典,只是世尊在地球上千萬次成佛中的一次示現而已;五十年後他又示現圓寂,立刻去了娑婆佛國另一個星球繼續宣化,他並沒有真正離開娑婆世界,這叫做「古佛今跡」。為了要證明世尊、與這些前來參加華嚴法會佛菩薩們的師友關係,所以「如來名號品第七」展示了世尊『古佛名、當時跡』,與當時的隨法應機情況,在娑婆世界與十方世界各地(盡虛空遍法界各星球)的種種身、種種名,以回答來集菩薩們的詢問;這也是使初信入者,了解到我們的自心法體,也同諸佛一樣的本周法界,全宇宙一切處也都是我們的佛剎─名皆佛名,體皆佛體,一切無非佛性耳。來參加華嚴法會的無數無量的諸佛菩薩,在任何一個星系佛國中,他們的工作、與世尊在地球這九十年的工作,大體上都相似,這就是所謂「佛佛道同」,不會因星球的不同,而有任何的私意變化;因為「諸佛同一法身」之故也。
五位始式(p.49)   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於普光明殿,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妙悟皆滿二行永絕;達無相法住於佛住;得佛平等到無障處;不可轉法所行無礙;立不思議普見三世。
菩提場是法界體,普光明殿是法界報身所居,法報性相一真,本末因果無異,故並提之,以明不異。
第二行說明成正覺之相:世尊已成無上正等正覺;生死與涅槃不再現前;已證清淨真如,而安住於大悲任運佛境;與諸佛一切平等無任何不同處;所說教法,外道不能歪轉,且能行諸世間,違順魔冤不能障礙;施行教育訓誨,縱通行於三世境,若事若理,了達記別,決無錯謬。
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莫不皆是一生補處,悉從他方而共來集;揀非凡小非下位非舊眾;普善觀察諸眾生界 法界 世界 涅槃界 諸業果報,心行次第;都有善於觀察各界有相無相之智;一切文義,世出世間有為無為,過現未來。知文之義在 厭世間 欣出世間,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且能豎達三世時、諸菩薩作是思惟:若世尊見愍我等,願隨所樂開示:佛剎、佛住,佛剎莊嚴、佛法性,佛剎清淨、佛所說法,佛剎體性、佛威德,佛剎成就、佛大菩提。所問十句,凡五對,每對、前為所依以應機,後為正報大用:①佛身遍住諸剎,佛心常住大悲;②佛剎功德莊嚴,所證法性清淨;③佛剎清淨,佛隨機說法;④佛剎清淨,諸佛威光。⑤佛剎成就即修行得證,成大菩提
為何成就菩薩(p.50)   如十方一切世界諸佛世尊、為成就一切菩薩故,令如來種性不斷故,救護一切眾生故,令諸眾生永離一切煩惱故,了知一切諸行故,演說一切諸法故,淨除一切雜染故,永斷一切疑網故,拔除一切希望故,滅毀一切愛著處故;
「為成就一切菩薩故」是總起句,下面九句、分別綜合答案很多,下列三式可供參考:
⑴成就菩薩行願→上繼佛種→云何繼?救眾生→云何救?令離惑→如何救?知彼根行→以何救→說法藥→成何益?①除集諦染②決道諦疑③拔苦諦希望④證滅愛諦處。
⑵成就菩薩行==菩薩具悲智→何所為?→令佛種不斷→此有何相?成三德:①救護眾生成就恩德②永斷煩惱成就斷德③了知諸行成於智德。云何救護?演說諸法。云何永斷?淨諸雜染。云何成智?永斷疑網。智成何益?斷諸希望。惑除何益?滅諸愛著(著有 著空 著行 著果);不著諸法正智現前,悲救眾生佛種不斷,是菩薩之要,諸佛之本意。
⑶一切菩薩是所成就─不斷佛種即自成就,救護眾生成就於他。云何救護?─使離二障①永斷煩惱無煩惱障②了知一切無所知障。以何方便能斷二障?謂說諸法。此煩惱障之相云何?─謂愛與見①除諸雜染絕愛煩惱②永斷疑網絕見煩惱。此所知障之相云何?─①於境不了有所希望②法執未忘一切生著。今、相無不了何所希望?達法性空。當何所著?二障既寂,二智現前,成菩提涅槃,即不斷佛種,菩薩成就矣。
說諸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藏十地十願,十定十通十頂;前六菩薩法門,後三等覺法門(頂=忍)
及說如來地、如來境界,如來神力、如來所行,如來力、如來無畏,如來三昧、
如來神通,如來自在、如來無礙; 共五對,將『、』換成『乃』或『故』,即是文義。
如來眼如來耳如來鼻如來舌如來身如來意,如來辯才,如來智慧;如來三業:身,語,意;
如來最勝?願佛世尊亦為我說。如來身業最勝。
這些問題與第一會中所問多相似,何以會重問呢?答曰:第一會是世主問,是舉佛果以勸修,信佛所得;
此會是自信「自身自心」是佛,及入位修行者所問,所以再問。
又初會是普賢入定舉果,今會是由文殊生起,由行者自己入信修行,故問也。
眾海十方雲集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各隨其類為現神通。隨各菩薩所念或疑或異,各放齒間光或眉間光 足輪光 膝輪光等光,作相對的一一答覆。
現神通已。(p.51)
東方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金色,佛號不動智;彼世界中有菩薩、
名文殊師利,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到已作禮,即於東方化作蓮華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
南方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妙色,佛號無礙智;彼有菩薩名曰覺首,與十佛剎
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到已作禮,即於南方化作蓮華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下面句,同以上句式,省略。
西方...有世界名蓮華色,佛號滅暗智......彼有菩薩名曰財首...
北方...有世界名薝蔔華色,佛號威儀智.....彼有菩薩名曰寶首...
東北方...有世界名優缽羅華色,佛號明相智...彼有菩薩名曰功德首...
東南方...有世界名金色,佛號究竟智......彼有菩薩名曰目首...
西南方...有世界名寶色,佛號最勝智......彼有菩薩名曰精進首...
西北方...有世界名金剛色,佛號自在智.....彼有菩薩名曰法首...
下方...有世界名玻璃色,佛號梵智.......彼有菩薩名曰智首...
上方...有世界名平等色,佛號觀察智......彼有菩薩名曰賢首...
(p.52)眾海十方雲集,就是以光中現相來答覆最初的十問─佛剎、佛住,莊嚴、法性,清淨、說法,體性、威德,成就、菩提。即是光中現出金色佛剎、有佛居住,金色表莊嚴亦表法體莊嚴,菩薩清淨說法清淨,淨修梵行是剎成就,不動智表法體。剎皆有色,表「信」粗現,但有色顯然可信;各佛號皆「智」者,有信無智只增無明,信中之智本覺已起也。大菩薩名:「師利」或譯室利 或是四實,華文意為①首②勝③吉祥④德;因「信」為五位首,信最勝故,甚難得故,於生死中創發信心為吉祥故,信能增長智功德故,十菩薩同表信門,故皆名師利(首);俱來菩薩皆十剎塵,是表一一行攝無盡德;來詣佛者,表歸依佛意。總之,菩薩表所行之行,佛剎表所證之理,佛名表所證之智:以東方言,金色者表心性無染,與緣成器為自體故(如黃金隨需要可鑄成手飾,或佛像等);佛號不動智,本智如空,離覺所覺湛然不動,動即是妄非曰智故,又縱成佛果不異凡故,此即本覺智住心真如也;菩薩妙德者,慧達佛境,處處文殊由慧揀擇,契於本智故分因果(分別名慧[因],決斷名智[果])。其餘九方可以文知。
李長者云:此品總通全經,總為信心,於此信心、總信五位中因果,心無滯礙,方可以修行。...有佛號不動智者,乃明不動智、是十方凡聖共有根本之智,明於此智能起信心,故說之為來;一切眾生常自有之,若取相隨迷,即塵障無盡,若一念覺迷達相,即淨若虛空;但隨迷稱外,悟處言來,其實佛剎本無遠近內外,無邊佛剎、不出毛孔微塵之表;說有遠近者,意令初信者心廣大故也,故說其從彼世界中來。又為明從迷入悟,故言來也。當知,有佛號不動智者,明明是信者自有根本智,一切眾生由此能發菩提心,能了迷性;以能超信解故,超彼迷境,故稱之為來也,故知一切眾生迷了根本智,才有世間苦樂相也...
文殊辨答(p.53)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菩薩眾會,而作是言:
為什麼要文殊師利來回答前面疑問呢?因為文殊示居此土(舍衛國),生時具有十種祥瑞:今來自金色世界,體含萬德降魔制外,通辨難思,化滿塵方用周三際,道成先劫已稱龍種尊王,現證菩提、復名摩尼寶積;實為三世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母,並非祇是世尊之師也。
此諸菩薩甚為希有!諸佛子!佛國土不可思議,佛住、佛剎莊嚴、佛法性、佛剎清淨、佛說法、佛出現、佛剎成就、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不可思議;何以故?諸佛子!十方世界一切諸佛、知眾生樂欲不同,隨其所應說法調伏,如是乃至等法界、虛空界。
佛之一切、均不可思議:如①眾生欲求各異,能感之機差別無邊,諸佛普應周於法界,有感必應不可思議。②為諸眾生說法、意趣難思,頑強調伏法門多多,等若虛空不可思議。故下面經文對此,為說釋迦佛種種施作不可思議,以啟眾信。
諸佛子(p.54)!如來於此娑婆世界諸四天下,種種身、種種名、種種色相、種種修短、種種壽量、種種處所、種種諸根、種種生處、種種語業、種種觀察,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首舉如來在娑婆世界各四天下內,有十類施作:①十法界所現身體各各不同, ②身異則世俗名稱亦各各不同,③身不同則身體形狀顏色亦各各不同,④高矮各各不同,⑤壽命長短各各不同,⑥生長場所染淨各各不同,⑦眼耳鼻舌身意有無或歧形不同,⑧出生時所屬社會階級不同,⑨出生區域語言方言不同,⑩四周觀察顧盼、智照、環境適應生存各各能力不同;這各個人所具的種種不同,使他們各個就自有各個人的生存知見,因此他們都必須加以調伏。因此本品經文,都在說明身、色相與名的差別。
諸佛子!如來於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義成= 悉達多,或名圓滿月,或名師子吼,或名釋迦牟尼,或名第七仙= 七佛之末,或名毗盧遮那,或名瞿曇氏= 世尊之姓
或名大沙門,或名最勝,或名導師;如是等其數十千,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這是世尊在地球上使用的名字,只舉十個名為例,實有一萬以上,隨時代使眾生各各都能分辨認識。
下面再說、世尊在此四天下的各洲時的各種名字,仍是各舉十名為例:
諸佛子!此四天下東,次有世界名為善護,如來於彼或名金剛,或名自在,或名有智慧,
或名難勝...餘六名略...如是等其數十千,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諸佛子!此四天下南,次有世界名為難忍,如來於彼或名帝釋,或名寶稱...
諸佛子!此四天下西,次有世界名為親慧,如來於彼或名水天,或名喜見...
諸佛子!此四天下北,次有世界名為師子,如來於彼或名大牟尼,或名苦行...
諸佛子!此四天下東北方次有世界名妙觀察如來於彼或名調伏魔,或名成就‥
諸佛子!此四天下東南方,次有世界名為喜樂,如來於彼或名極威嚴,或名光焰聚...
諸佛子!此四天下西南方,次有世界名甚堅牢,如來於彼或名安住,或名智王...
諸佛子!此四天下西北方,次有世界名為妙地,如來於彼或名普遍,或名光32  焰...
諸佛子!此四天下次下方,有世界名為焰慧,如來於彼或名集善根,或名師子相...
諸佛子!此四天下次上方,有世界名曰持地,如來於彼或名有智慧,或名清淨面...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有百億四天下=1,000,000,000個太陽系,如來於中有百億萬種種名號,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說完地球所屬這個四天下的十方各洲名字後,接著說娑婆世界的鄰近十方世界所用名字。經文格式同前,故有省略: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東,次有世界名為密訓,如來於彼或名平等,或名殊勝...(p.55)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南,次有世界名為豐溢,如來於彼或名本性,或名勤意...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次有世界名為離垢,如來於彼或名意成,或名知道...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北次有世界名為豐樂如來於彼或名薝蔔華色或名日藏‥‧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東北方次有世界名為攝取 如來於彼或名永離苦或名普解脫‥‧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東南方次有世界名為饒益,如來於彼或名現光明,或名盡智...;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南方次有世界名為鮮少,如來於彼或名牟尼主,或名具眾寶‥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北方次有世界名為歡喜,如來於彼或名妙華聚或名栴檀蓋‥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次下方,有世界名為關鑰,如來於彼或名發起焰或名調伏毒‥‥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次上方,有世界名為振音,如來於彼或名勇猛幢或名無量寶‥
  如是等百億萬種種名號,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諸佛子!如娑婆世界,如是東方百千億、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
  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盡法界虛空界、諸世界中,如來名號種種不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何以如此呢?
如世尊昔為菩薩時,以種種談論 種種語言 種種音聲 種種業種種報 種種處種種方便、種種根種種信解、種種地位而得成熟;亦令眾生、如是知見而為說法。
而得成熟= ①昔日既然由於差別名言等而得教導眾生成熟,今亦倣古,當以差別教導而得使眾生成熟。
  ②昔作菩薩時,隨機調物;今時出世,稱本立名,當猶如昔日教導眾生也。
此一品,非但名號遍周,連如來身口意三業統統周遍,文殊都略而遍舉,如經文所云,如來於娑婆世界諸四天下,種種身種種名種種色相等...可見答覆如來身語意三業一切周遍;可令眾生都能自信己身與佛三業相同無異,能入如來性海,努力進修,必有所成也。

四聖諦品第八(p.56)
四聖諦品者,在說明世尊說法,都是稱性應機,各各不同,經文中說,十方世界說四聖諦,各有無量無邊之名,皆是隨眾生心悉令調伏所致;也由此可知:世尊說法都是以苦集滅道四諦為體,由此而說種種法。
諦者實義也,四諦是如來說四種實義,令眾生起信解故;此四種聖諦,總攝多義,因一切世間不離苦、集,一切出世間不離滅、道故。三乘四諦,厭苦集、欣滅道,名之為四諦法輪;本經一乘說四聖諦是實義,以達苦性是真,不起欣厭故。因此一乘四聖諦,三乘四諦,各各差別,各有信解,如來依根方便施教,並非凡人所能立也。
前如來名號品 是說如來身業,故隨方名號不同,此品是說如來隨方語業,故說四聖諦;以答前佛說法之問,亦遠答前會 佛演說海之問;由上品知佛可歸,本品則知法可仰也。本書略此品經文。

光明覺品第九(p.57)
如來在此品中,又從足輪下放光,先照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然後增至十個大千,共經十次增廣,至不可說法界虛空界;令發信心者覺得佛之智境廣大無邊,因而反覺自己本身的法身、智身與願行,當亦可與佛同等,由是進入十住初心,成果地覺,因此本品稱為光明覺品。
佛從足輪放出果光者,表「依果行因」之意;故修行人凡自因趣果者,必具信解行證四法,前面三品都是明信,促發更深信心,此後三品即說「解行證」三。本書略去本品經文。

菩薩問明品第十
問有兩種,汎問難問:汎問者以普遍形相問,難問者以理徵詰而問;本品是問難意。
明者答也,亦有兩種:依問酬應為答,若詳為解釋,旁兼異義,令理顯然,稱明。
今文殊菩薩與九首菩薩,互為主伴,研覈十種教理以悟群生,故為標名也。經文中,文殊以名下之行提問,九首菩薩各以十偈自行之法回答,最後九菩薩共問,文殊亦以十偈答之;全部問明皆十信之行,令後學者依而倣行,增進如虛空廣大信心信力也。
十菩薩各主一門,顯十甚深:一緣起甚深,二教化甚深,三業果甚深,四說法甚深,五福田甚深,六正教甚深,七正行甚深,八正助甚深,九一道甚深,十佛境甚深;其次第云何?緣起理深故首明之,依次而行,得一道者直趣佛境。如依三乘修道配十信位之十心,則當以文殊之佛境為標,佛境乃所信者也,意義最明,十信法門行者當以信心為首要;勤首意謂十信行者當以精進心為第一;財首以念心表十信行者當以念念心意獲得法財,普益眾生為第一;智首大智,表以慧心知正助諸法,一一皆可完成菩提道;德首以定心表顯明佛之功德為首;法首為不退心,行者當知佛法是法藥,要在服行,當以不退心力行為首也;寶首為戒心,行者當知報因業起,嚴持戒律可斷惡業;覺首為護心,深知緣起甚深義,不覺必流轉,故行者當明諸法皆無性之義;目首為願心,眾生布施由心輕重則果報有異,表行者之願力當以盡虛空遍法界為宜;賢首為迴向心,了知一乘甚深,得果似乎各異,實則因迴向心而生差別,但諸佛無有不同者也。
[註]① =第一句的解釋 (下面偈句或長行 都如此表示。)

緣起甚深(p.58)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覺首菩薩言:覺者覺了「緣起甚深」法門,本性恆真,不覺則流轉六道。
佛子!心性是一心即性故,是自性清淨心,即如來藏;云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
往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緣,緣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時覺首菩薩以頌答曰:答凡十一偈,錄其五首。
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因助緣種種,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接後四偈略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是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
①心性是一 不變  ②隨緣見種種 唯心變現非實生  ③生即無生  ④了不可得
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別有。
①②=因緣所生法  ③=我說即是空  ④=亦謂是假名;①②③與④此二不二,亦是中道義。
如理而觀察,一切皆無性;法眼不思議,此見非顛倒。依法眼觀  稱性非倒  見有種種  乃妄分別
若實若不實,若妄若非妄,世間出世間,但有假言說。①法性無生一切皆空 實也 示現有生 眼等差別 非實②妄心分別有 妄也 如理觀察 非妄也③以妄有生 世間流轉 以如理觀 成出世間清淨④但取假名言 並不真實
教化甚深(p.59)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財首菩薩言:財首者,彼得法財益生門也。
佛子!一切眾生非眾生;云何如來隨其時隨其命、隨其身隨其行、隨其解隨其言論、隨其心樂隨其方便、隨其思惟隨其觀察,於如是諸眾生中、為現其身教化調伏?
時財首菩薩以頌答曰:  凡十偈,錄四首。
分別觀內身,此中誰是我?若能如是解,彼達我有無。
我空觀─①觀四大五蘊  ②誰是我?(尋思觀也)  ③④無有我也。
此身假安立,住處無方所;諦了是身者,於中無所著。
法無我觀─①攬緣假立  ②來無所從 去無所至  ③④諦了無所著。
眾報隨業生,如夢不真實,念念常滅壞,如前後亦爾。
①②空觀─報從業生,如夢幻起  ③④無常觀─念念無常終滅壞  ④前已滅,後未現。
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
①世間名言議論  ②都是意識分別, ③從無一法了唯心  ④安得入於法性?
業果甚深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寶首菩薩言:寶首者,事中顯理最可貴,寶也。
佛子!一切眾生等有四大,無我無我所;云何而有:受苦受樂端正醜陋、內好外好少受多受、或受現報或受後報;然法界中無美無惡?既有所受 當亦有我也;聖言量有違現量,如何通?
時寶首菩薩以頌答曰:  偈頌共十,第一頌說明其理,餘九都是喻況,故全省略。
隨其所行業,如是果報生,作者無所有,諸佛之所說。文顯易明。前面財首菩薩之第三偈已答,此意云:達體 業亡,迷真 業起;報因業生,何須我耶?業報攬緣,虛無自體,故無我所;由法無我非斷滅故。業果不亡 斯乃正理,聖教所明,不違現事也。
說法甚深(p.60)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德首菩薩言:德首者,佛以德為首要,故問以顯佛德。
佛子!如來所悟唯是一法;云何乃說無量諸法、現無量剎化無量眾、演無量音示無量身、知無量心現無量神通、普能震動無量世界、示現無量殊勝莊嚴、顯示無邊種種境界,而法性中,此差別相皆不可得。問佛只證一味法界,為何卻說與現那麼多呢?且法性中,這些差別相並不有多呀!下頌答意有二:①所證雖一,隨機現多;多在物情,佛無念也。②所悟一法乃即事之理,全在多中;所現乃即理之事,全居一內。當知以即多之一是所悟,即一之多是所為,並無障礙,何所違也。
時德首菩薩以頌答曰:錄其第一頌 說明以一知多,餘九偈譬喻解釋 可知深理也;故九偈略。
佛子所問義,甚深難可了,智者能知此知一即是多 多即是一之理,常樂佛功德。
福田甚深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目首菩薩言:目者導引也 福田為眾生造福而導化 且布施為六度之首,故問目首也
佛子!如來福田等一無異,云何而見、眾生布施果報不同?所謂:種種色種種形、種種家種種根、種種財種種主、種種眷屬種種官位、種種功德種種智慧;而佛於彼,其心平等無異思惟。佛乃生福之田,田德無二無異;為什麼得報卻有種種不同;而佛對為福田一事,心無高低之分,也無不同的想法。目首菩薩的答案十頌,都是喻譬,其意:①從眾生言,器有大小,心有輕重,故得報差異不同,非如來咎。②從佛遍稱機之差別,是為平等,此即一之多;差不乖等,即多之一。平等不礙差別,由心平等無私,方能隨現多種果況也。
時目首菩薩以頌答曰:十頌舉十喻,說明右二義,錄其第一第二偈,可見其意。
譬如大地一,隨種各種芽,於彼無怨親,佛福田亦然。
又如水一味,因器有差別,佛福田亦然,眾生心故異。
正教甚深(p.61)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勤首菩薩言:修行成就如何 不出勤惰二門 此破懈怠故問精進首。
佛子!佛教是一,斷煩惱集,證出離滅,此義不殊─云何不即斷惑出離?(約某人)
眾生得見;多人同見,所見不異─云何不悉斷惑出離?(約多人)
云何不即 悉斷一切諸煩惱縳 而得出離?
然其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欲界色界無色界五蘊三界是苦果,無明貪愛無有差別是集因
是則佛教於諸眾生,或有利益 或無利益?
時勤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善諦聽,我今如實答,或有速解脫,或有難出離。
若欲求除滅  無量諸過惡,當於佛法中,勇猛常精進。此釋速解脫,但難出離者多如下七喻:
譬如微少火,樵濕速令滅;於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①微小火起②樵夫水濕可令火速滅;其餘六喻概同此偈③④言,全略。
正行甚深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法首菩薩言:受持正法,定要以不退心力行之,故問法首。
佛子!如佛所說:若有眾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斷一切煩惱。何故復有、受持正法而不斷者?而且還隨貪瞋癡,隨慢隨覆隨忿隨恨、隨嫉隨慳隨誑隨諂勢力所轉貪求名利覆藏己短也無有離心能受持法,何故復於心行之內,起諸煩惱?因此再也沒有出離心真修行了。
時法首菩薩以頌答曰:共十頌,錄第一第二頌,餘八皆同第二頌,省略之。
佛子善諦聽,所問如實義,非但以多聞,能入如來法。①善聽=不帶貢高 輕慢 怯弱去聽。諦聽=專心入耳 攝心細聽  ②如實=問題合理 ③④= 只用多聞而不篤實修行,不能證入。
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①人漂在大水中,如已聞甚多佛法  ②先怕淹死,想東想西無暇修行,自絕慧命而渴死。③④只知研究佛法而不實修,如是如是。
助道甚深(p.62)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智首菩薩言:大智為正道之體,萬行皆賴智為目以導,故問智首也。
佛子!於佛法中智為上首,如來何故?或為眾生讚歎布施,或讚持戒,或讚堪忍,或讚精進,或讚禪定,或讚智慧,或復讚歎慈悲喜捨;而終無有 唯以一法而得出離,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時智首菩薩以頌答曰:頌十,第一偈歎問許說,錄其第二─六偈,文順易知,餘五偈略。
過去未來世,現在諸導師,無有說一法,而得於道者。
佛知眾生心,性分各不同,隨其所應度,如是而說法:
慳者為讚施,毀禁者讚戒,多瞋為讚忍,好懈讚精進,
亂意讚禪定,愚癡讚智慧,不仁讚慈愍,怒害讚大悲,
憂慼為讚喜,曲心讚歎捨;如是次第修,漸具諸佛法。
一道甚深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賢首菩薩言:一道亦名一乘。賢者直善,佛佛同一直道,故問賢首。
佛子!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離,云何今見一切佛土,所有眾事種種不同?所謂:世界、眾生界、說法、調伏、壽量、光明、神通、眾會、教儀、法住,各有差別,無有不具一切佛法 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問多佛同修一因,何以見果有種種差別?前面「說法甚深」,是問德首菩薩,何以一佛修一因而有多果;兩者不同,要注意分辨。
世界有污淨不同,眾生有善惡不同,說法有乘別及廣略不同,調伏有戒定慧三學調伏與強軟手段折伏不同,壽有長短不同,光明有光色、照遠近不同,神通視場所顯現不同,眾會視品級人數多少而不同,教儀有多種教化方法不同,法住有正法、像法、末法等種種不同。
時賢首菩薩以頌答曰:理實因同,果無差別,但隨眾生感見有所差異,非諸佛自有優劣,此一乘直道也。
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①文殊呀!因果唯一, 法爾常規,諸佛亦常一法也,②如來亦唯一法,③不因人意改變,④唯一乘得出。
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①②諸佛修一乘,所證法身唯一,③佛以唯一八識心王 深妙轉識成無量智慧,④其他十力與四無畏等諸德,亦皆如是證得。
佛剎無分別,無憎無有愛,但隨眾生心,如是見有殊。
佛身與佛剎同在,眾生莫能見,佛無二心,物自見異耳。
共十頌,錄其初二,明真身無二;第八偈釋眾生疑。餘七皆答相同,省略。
佛境甚深(p.63)   爾時,諸菩薩謂文殊師利菩薩言: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說已,唯願仁者以妙辯才,演暢如來所有境界: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度,何等是佛境界入,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法,何等是佛境界說,何等是佛境界知,何等是佛境界證,何等是佛境界現,何等是佛境界廣?
佛境界謂依佛教修證之所證境,皆為佛境,約三乘言,十地滿後即是佛境界;但華嚴一乘,十信滿後即是佛境,此因一乘因果等同故。
問凡十一句:一總謂佛所知之境總為佛境,二以因成果、請問佛境以何為體證因,三入處、佛境因圓果滿普入世間化度,四所度、普入世間辨所度生,五辨知度生法之智、即知法界與法門之智,六所設法藥為何,七應機差別說法,八告知所化體相、謂非染識所識也,九既非染識境、云何令得證知?十既得知已、照除何法使佛境界現(此三 令所化依次得聞思修三慧),十一總結佛境深廣遍何處?
時文殊師利菩薩以頌答曰:(p.64)
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此答一及十一兩問:
①②境界深廣等虛空,③④一、約一切眾生即如來藏言,更何所入?翻迷之悟故 云證入。 二、約理非即非異,入無所入。 三、約心境,心冥真境故說為入,若有所入,境智未亡,豈得稱入,實無所入,方名真如 。
如來深境界,所有勝妙因,億劫常宣說,亦復不能盡。此答第二問─因:謂此因無限;說三義:一殊勝、無與倫比;二微妙、證理深玄盡法源故;三廣大、以多劫說少亦不盡故。
隨其心智慧,誘進咸令益;如是度眾生,諸佛之境界。此答第三問─度化:①隨其心器意樂不同,隨其智力解悟之差別,②誘引進修令各獲益, ③④用此法度化眾生,乃諸佛之境界。
世間諸國土,一切皆隨入,智身無有色,非彼所能見。此答第四問─辨所度:
①眾生世間與器世間,②遍法界皆可以隨意現色身,顯益眾生,或以智身密益眾生,③④可是眾生見   不到智身,難以生益(現色身比較好!)
諸佛智自在,三世無所礙;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虛空。此答第五問─度生之智:①諸佛用權智度生,自在②三世無所礙;③如果用實智慧境,④則平等如虛空 可知權實都無礙,方為佛境。
法界眾生界(p.65)。究竟無差別,一切悉了知,此是如來境。此答第六問─用法之理:①法界是理,眾生界是事,②攬理成事,理徹事表,二者無差別,③④若了知,理即事之理,事乃理之表,此即佛境。或:①②法界是所證,眾生界是所化,究竟無差別,③④了知此能證能化,根本無差,此是難知之佛境。
一切世界中,所有諸音聲,佛智皆隨了,亦無有分別。此答第七問─音聲說法之理:一切言音,無論隨性隨相,佛智皆能了知;因未起念,故亦無任何分別。
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淨,開示諸群生。此答第八問─知即真心靈知,能通能證所證。①故識了別非真知,②眼見 起念等都非真知,③心體無念本清淨,④故佛以此理開示眾生。由此可以了解神會「知之一字,眾妙之門」意:即體之用名知,即用之體為寂;如「即燈之時是光,即光之時是燈」,燈是體,光是用,無二而二也
非業非煩惱,無物無住處,無照無所行,平等行世間。此答九問─證即證大涅槃:大涅槃乃三德圓滿:①非業繫,即解脫德;非煩惱,即煩惱,為菩提般若德;②無物、虛相皆盡,法身顯也;無住處、已成法身 無所在故。③無照,已具般若,能證相寂,無所行、已解脫無業行也,④用彌法界,無所不知無處不在,故能平等行世間;是謂:三德秘藏 佛之境也。
一切眾生心,普在三世中,如來於一念,一切悉明達。此答第十問─佛境界現:橫盡十方,②豎窮三際,③④如來能在圓鏡智中,無念頓現一切。下面經文結通全品,第一段娑婆世界現事,第二段廣遍盡虛空法界現事:
結通廣遍   爾時,此娑婆世界中一切眾生,所有法差別、業差別、世間差別、身差別、根差別、受生差別、持戒果差別、犯戒果差別、國土果差別,以佛神力悉皆明現。
如是東方百千億那由他、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
不可說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中,所有眾生法差別,乃至國土果差別,
悉以佛神力故,分明顯現。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卷十四
淨行品第十一(p.66)
欲加深信心,必先有勝行,前品已多明解,但只說入理觀行之道,故本品專說隨事而行,以求深入十信,乃有此淨行品;淨行者,謂三業隨事歷緣,巧願防非,離過成德也。經文中列述一百四十大願,意謂就所歷事中,始自出家,終於臥覺,皆是行也;凡觸境不迷,於一切見聞覺知皆無過失,便成萬行莊嚴,能入普賢行矣,故名淨行品。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下問一、「三業離過成德」十問:
三業成德   佛子!菩薩 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害身語意業?
云何得不可毀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壞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退轉身語意業?
云何得不可動身語意業?云何得殊勝身語意業?云何得清淨身語意業?
云何得無染身語意業?云何得智為先導身語意業?   下問二、「修道之器 堪傳法器」十問:
傳法之器   云何得生處具足,種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
慧具足,行具足,無畏具足,覺悟具足? 下問三、「成就眾慧」十問:
成就眾慧    云何得勝慧,第一慧,最上慧,最勝慧,無量慧,無數慧,不思議慧,
無與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說慧? 下問四、「具道因緣」十問:
具道因緣(p.67)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
毗缽舍那力,思惟力?   下問五、「於法善巧」十問:
於法善巧   云何得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
無色界善巧,過去善巧,未來善巧,現在善巧?   下問六、「修涅槃因」十問:
修涅槃因   云何修習念覺分,擇法覺分 精進覺分,喜覺分 猗覺分,定覺分,
捨覺分,空無相無願?   下問七、「滿菩薩行」十問:
圓滿菩薩行   云何得圓滿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黎耶波羅蜜,
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及以圓滿慈悲喜捨?   下問八、「得十力智」十問:
得十力智   云何得處非處智力,過未現在業報智力,根勝劣智力,種種界智力,
種種解智力,一切至處道智力,禪解脫三昧染淨智力,宿住念智力,
無障礙天眼智力,斷諸習智力? 下問九、「十王敬護」十問:
十王敬護   云何常得天王,龍王,夜叉王,乾闥婆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
緊那羅王,摩侯羅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護,恭敬供養?   下問十、「能為饒益」十問:
能為饒益   云何得與一切眾生為依,為救,為歸,為趣,為炬,為明,
為照,為導,為勝導,為普導?   下問十一、「超勝尊貴」十問:
超勝尊貴   云何於一切眾生中為第一,為大,為勝,為最勝,為妙,為極妙,
為上,為無上,為無等,為無等等?
以上十一問,共成一百一十種德;下面文殊師利菩薩回答,先讚歎其問成益,次說明若諸菩薩善用其心 則能獲得一切勝妙功德 此因也;三則針對問題,一一指出其因。
文殊回答(p.68)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智首菩薩言:
善哉佛子!汝今為欲多所饒益,多所安穩,哀愍世間,利樂天人,問如是義。
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恆不捨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當如普賢色像第一,
一切行願皆得具足;於一切法無不自在,而為眾生第二導師。
下面文殊菩薩用偈頌一百四一首,仔細回答所問,清涼大師將偈頌分為十類;初明菩薩在家時所願,有十一願,錄其第一、二偈如下,其餘略,修行者 應讀經實踐:
佛子!云何用心,能獲一切勝妙功德?佛子!
菩薩在家, 當願眾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 當願眾生、  善事於佛, 護養一切。
二為出家受戒時,有十五願,錄其第一、十二偈如下,餘略:
捨居家時, 當願眾生、  出家無礙, 心得解脫。
受學戒時, 當願眾生、  善學於戒, 不作眾惡。
 三為坐禪觀時有七願,錄其第三偈如下,餘略:
正身端坐, 當願眾生、  坐菩提座, 心無所著。
四為穿衣外出時有六願,錄其第四偈如下,餘略:
整衣束帶, 當願眾生、  檢束善根, 不令散失。(p.69)
五為洗澡盥漱時七願,錄其第五偈如下,餘略:
洗滌形穢, 當願眾生、  清淨調柔, 畢竟無垢。
六為乞食(托缽化緣也)行路時有五十五願,錄其第三、三十七偈如下,餘略:
發趾向道, 當願眾生、  趣佛所行, 入無依處。
見苦惱人, 當願眾生、  獲根本智, 滅除眾苦。

七為入多人城鎮乞食時,有二十二願,錄其第十二、十五偈如下,餘略:
不得恭敬, 當願眾生、  不行一切、 不善之法。
若得美食, 當願眾生、  滿足其願, 心無羡欲。
八為還歸住處洗浴時,有五願,錄其第三偈如下,餘略:
洗浴身體, 當願眾生、  身心無垢, 內外光潔。
九為誦經繞塔時有十願,錄其第八偈如下,餘略:
繞塔三匝, 當願眾生、  勤求佛道, 心無懈歇。
十為睡眠前後時有三願,錄其第二偈如下,餘略:
以時寢息, 當願眾生、  身得安穩, 心無動亂。
下面結歎因所成益:若能如上用心力行,則內德皆圓,外不能動;心遊大智,故人天不能惑動;我心已冠大悲,小乘不能動。何以故?此等不能惑亂我故,我不希求彼等故:
佛子!若諸菩薩如是用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
婆羅門、乾闥婆、阿修羅等,及以一切聲聞能覺、所不能動。

賢首品第十二之上(p.70)
已來五品經,全明十信菩薩所修行法門,及一百四十一行願等加強信心法門,其解行功德難量,故本品接著說明菩薩修行後的殊勝功德,由解、行而示十信之證也。
賢首其名:依普賢五位行門,謂心行調柔、順和正直、深心正念、樂集善根、常念利生,則名之為賢,此乃體也;創從凡夫,頓彰法界,諸佛因果理智一時明現,名之為首,此德用也;首不從初首、上首解。此賢首者,乃依於佛果海、文殊普賢行之賢首;為信佛因果理智之賢首;圓滿法界解行無始終之賢首;以佛文殊普賢之果行,成信者模範之賢首;故名為賢首品。
吾人當知:行不虛設,必有其德,前多說解行圓妙,亦必勝德難思,故今說其無比德用;十信在行布中,有行無位,祇為十住前方便耳,但十信心圓滿功成,己躋初住法身大士矣,勝德何所倫比也,行者當細思之!
天台圓頓止觀云:此菩薩聞圓法、起圓信、立圓行、住圓位、以圓功德而自莊嚴,以圓力用建立眾生。聞圓法者,謂聞「生死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脫」,此三一體實即一相:法身究竟,般若解脫亦究竟;般若清淨餘亦清淨;解脫自在餘亦自在;聞一切法亦復如是。
起圓信者,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無一二三而一二三;無一二三是遮一二三;此而一二三是照一二三;無遮無照直入中道,皆究竟清淨自在,聞深不驚聞廣不疑,聞非深非廣意而有勇,是名圓信。立(= 行)圓行者,一向專求無上菩提,不餘趣向;三諦圓修,不為無邊所寂,不為有邊所動,不動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圓行。圓位圓德圓用之圓,皆引本(華嚴)經所述。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說無濁亂清淨行大功德已,欲顯示菩提心功德故,
以偈問賢首菩薩曰:
我今已為諸菩薩、說佛往=昔 修清淨行,仁亦當於此會中,演暢修行勝功德。

爾時賢首菩薩以偈答曰:
善哉仁者應諦聽,彼諸功德不可量;我今隨力說少分,猶如大海一滴水。偈1   
若有菩薩初發心,誓求當證佛菩提;彼之功德無邊際,不可稱量無與等。偈2
答偈全部共有三百五十九頌半,可分為三大部分:初四頌謙讚許說,已錄初二頌如上,餘二略。
其次三百四十六偈半,正說「發心修行多勝德」,分五段,擇其重要者分錄於後。
初有五頌說「發心行相」,錄二偈於下:
菩薩發意求菩提,非是無因無有緣,於佛法僧生淨信,以是而生廣大心。偈5
深信於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及信無上大菩提,菩薩以是初發心。偈9
第二「開示信心的勝能」有七偈,全錄如下:
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偈10
信無垢渴心清淨,滅除憍慢恭敬本,亦為法藏第一財,為清淨手受眾行。偈11(p.72)
信能惠施心無吝,信能歡喜入佛法,信能增長智功德,信能必到如來地。偈12   信令諸根淨明利,信力堅固無能壞,信能永滅煩惱本,信能專向佛功德。偈13
信於境界無所著,遠離諸難得無難,信能超出眾魔路,示現無上解脫道。偈14
信為功德不壞種,信能生長菩提樹,信能增益最勝智,信能示現一切佛。偈15
是故依行說次第,信樂最勝甚難得,譬如一切世間中,而有隨意妙寶珠。偈16
偈11③④= 七聖財中信為第一,有信清淨,方能持受一切法門。   偈12③④= 信為增長福智因,必證如來境界。
偈13①= 五根②十力   偈14①深信境界本空故無所著②正信之人不生八難   偈15②信為菩提根④自佛他佛全現前。
偈16①所以我依照行次,在下面第三中,順序說出②具有信樂諸佛信心的勝妙處③④就像世間得到如意寶珠一樣。

第三「廣說信中應有的行為」,著意信中應具行布與圓融;共有五十頌半,這些偈頌形式不同於前。從第三偈開始,每一偈①句說修者行為,②句說其獲益,③句說得此獲益後,必得④句之成就;此第④句之成就,原文或原意轉為下一偈之第一句之行因,而有第二句之獲益,由此有第三句第四句之產生;如此循環,讀來有如長行聲調。因此抄錄方式,就改如下列第二行,只錄第二第四兩句,而以...或...連繫之;讀時,...處讀上句,接讀下句即通。
若常信奉於諸佛,則能持戒修學處,若常持戒修學處,則能具足諸功德。偈17
若能遠離惡知識,則得親近善知識...則能修習廣大善...則能成就大因力...偈23 24
則得殊勝決定解...則為諸佛所護念...則能發起菩提心...則得生在如來家 偈25 26
若能開演無邊法,則能慈愍度眾生...則得堅固大悲心...則能愛樂甚深法 偈33 34
則能捨離有為過...則離憍慢及放逸...則能兼利一切眾...則處生死無疲厭 偈35 36

第四「廣說由普賢德能生無邊大用」,共有二百另三頌,錄十一頌如下;
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  偈73
嚴淨不可思議剎,供養一切諸如來; ‥‥如是一切皆自在,以佛華嚴三昧力。偈76
一微塵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塵定; ‥‥此大名稱諸聖人,三昧解脫神通力。偈80
若欲供養一切佛,入於三昧起神變, 能以一手遍三千,普供一切諸如來。偈81
手出供具難思議,如是供養一導師, 一切佛所皆如是,大士三昧神通力。偈98
菩薩住在三昧中,種種自在攝眾生, 悉以所行功德法,無量方便而開誘。偈99
隨諸眾生行差別,悉以善巧而成就, 如是三昧神通相,一切天人莫能測。偈106
有妙三昧名隨樂,菩薩住此普觀察, 隨宜示現度眾生,悉使歡心從法化。偈107
八萬四千諸法門,諸佛以此度眾生, 彼亦各其差別法,隨世所宜而化度。偈113
菩薩種種方便門,隨順世法度眾生, 譬如蓮華不著水,如是在世令深信。偈123
所有一切諸佛法,皆如是說無不盡, 知語境界不思議,是名說法三昧力。偈140

卷十五
賢首品第十二之下(p.73)
所放光明名善現,若有眾生遇此光,必令獲益不唐捐,因是得成無上智。偈142
有勝三昧名方網,菩薩住此廣開示,一切方中普現身,或現入定或從出。偈237
第五「以譬喻解說玄旨」,共有七十九頌,錄七偈如下:(p.74)
一切如來咸共說,眾生業報難思議,諸龍變化佛自在,菩薩神力亦難思。偈271
欲以譬喻而顯示,終無有喻能喻此;然諸智慧聰達人,因於譬故解其義。偈272
譬如日月遊虛空,影像普遍於十方,泉池陂澤器中水,眾寶河海靡不現;偈277
菩薩色像亦復然,十方普現不思議,此皆三昧自在法,唯有如來能證了。偈278
幻師具有貪恚癡,猶能幻力悅世間,況復禪定解脫力,而不能令眾歡喜。偈286
彼諸菩薩解脫門,一切譬喻無能顯,我今以此諸譬喻,略說於其自在力。偈350
以下九頌,校量勸持,錄其七偈。   下偈351 ①第一上無更高者,廣大謂分量超二乘 ②體性真實 ③殊勝者同普賢故。
第一智慧廣大慧,真實智慧無邊慧,勝慧及以殊勝慧,如是法門今已說。偈351
此法希有甚奇特,若人聞已能忍可,能信能受能立說,如是所作甚為難。偈352
世界一切諸凡夫,信是法者甚難得,若有勤修清淨福,以昔因力乃能信。偈353
一切世界諸群生,少有欲求聲聞乘,求獨覺者轉復少,趣大乘者甚難遇;偈354
趣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倍更難,況復持誦為人說,如法修行真實解。偈355
有以三千大千界,頂戴一劫身不動;彼之所作未為難,信是法者乃為難。偈356
十剎塵數如來所,悉皆承事盡一劫;若於此品能誦持,其福最勝過於彼。偈359
偈356= 有道行人能夠頭頂一個佛剎,而身不動達一劫之久,這個法門並不難,要相信這個「修行佛法」才是難。
偈359= ①②若有十佛剎微塵數人,都能供養承事如來一劫的福德③④還是難比誦持本品經文的功德 何況真修呢?
時、賢首菩薩說此偈已,十方世界六反震動,魔宮隱蔽惡道休息。十方諸佛普現其前,
各以右手而摩其頂,同聲讚言:善哉善哉!快說此法,我等一切悉皆隨喜。
諸佛摩頂、讚善、隨喜,乃表三業皆證,普勸信行。

修因契果生解分─差別因果周─第三會─忉利天會─十住法門會


卷十六
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
前以六品於普光明殿─人間地上,成十信十心已竟,此品開始升入十住位,故由地上升往妙高峰頂以表之;山頂四方各有八輔佐天國,中央則由天帝釋為主,故稱之為「三十三天」,梵文稱為「忉利天」( 此為第二層天,下面山腰尚有「四天王天」 )。帝釋有四名:天帝釋,憍尸迦,釋提桓因,因陀羅,華譯為「帝」「能主」─能為諸天作主之帝也;中國民間之玉皇大帝或即此君。
須彌山之須彌,華譯為「妙高」,具有體相用等十妙,形如腰鼓,四面金銀頗梨瑪瑙所成,在大海中( 太虛空中 ),崒然高聳,不可攀登,故稱高也。十住之行創生於此如來智慧之家,為真佛子,表不可以有生滅、尋思、觀察,及多聞、心想、攀緣而得故。
住者,乃由信證入,生如來家,依無住智永不退還名住;依各所生智慧遞分十位,故名十住。
此會包括六品經:升須彌山頂品,須彌偈讚品,十住品,梵行品,發心功德品,明法品,如是六品共成十住法門。
爾時,如來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於樹下,
各有菩薩承佛神力、而演說法,靡不自謂恆對於佛。= 一一都一直面對著 世尊
爾時= 指前會正進行即將結束時,此欲明、前會將結,接成後會也;後必帶前,合成法界無礙法會故;一一諸會無休息故;前後諸會皆連續故;若散前會即無後故;即用之體同時頓遍,即體之用不壞前後,此之謂也。
爾時世尊(p.76)、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上升須彌,向帝釋殿。法身菩提 智無不周 體無不在 無依無住 無去無來也。
時天帝釋在妙勝殿前,遙見佛來,即以神力莊嚴此殿,置普光明藏師子之座;
其座悉以妙寶所成。十千層級迥極莊嚴,十千金網彌覆其上,十千種帳十千種蓋、
周迴間列,十千繒綺以為垂帶,十千珠瓔周遍交絡,十千衣服敷布座上,十千天子十千梵王、前後圍繞,十千光明而為照耀。
爾時帝釋、奉為如來敷置座已,曲躬合掌、恭敬向佛而作是言:
善來世尊!善來善逝!善來如來!應、正等覺!唯願哀愍處此宮殿。稱佛五號以讚歎之爾時世尊即受其請,入妙勝殿;十方一切諸世界中,悉亦如是。......
如此世界中,忉利天王以如來神力故,偈讚十佛所有功德;十方世界諸釋天王,悉亦如是,讚佛功德。
爾時,世尊入妙勝殿結跏趺坐,此殿忽然廣博寬容,如其天眾諸所住處;
十方世界悉亦如是。

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
此品說明法慧等十住當位菩薩,各以偈頌讚歎當位之法,令已具信心者,能夠學習悟入,故名之為偈讚品。
(p.77)因為十住位是、以智為體,以慧為用,乃可升進。經文中說、十方十慧菩薩,各從因陀羅華等十華世界,與剎塵菩薩來集;此菩薩眾各於十處月佛所,淨修梵行。此表依智起慧為因,復成智月之果;得此果法,則無明頓徹,煩惱頓除,清涼如月。故十月佛表果,十菩薩表因也。
六十華嚴「菩薩雲集妙勝殿上說偈品第十」云:爾時、十方各過百佛世界微塵數剎,一一方各十世界。其世界名因陀羅...。說明了本會雲集菩薩所從來土,係從十方『各』過百佛世界微塵數剎,『一一方』各十世界前來菩薩;其意指:取百佛世界抹為微塵,去東方過爾許塵數剎外,有一世界名因陀羅華;從此間再東,又過百塵剎外、有土名波頭摩華;如是更向東共十
重世界,各各相過百塵界外。所以說十重者,顯無盡意故;如東方十世界,餘九方都是十世界,世界、佛名、菩薩名皆相同,表明此一會菩薩雲集人數眾多,法會無邊也。此會有一百佛剎參加,似乎很多,實則範圍未出華藏世界外也。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佛剎微塵數菩薩諸,從百佛剎微塵數國土外諸世界中,而來集會;其名曰:法慧菩薩、一切慧菩薩、勝慧菩薩、功德慧菩薩、
精進慧菩薩、善慧菩薩、智慧菩薩、真實慧菩薩、無上慧菩薩、堅固慧菩薩。
所從來土、所謂:因陀羅華世界、波頭摩華世界、寶華世界、優缽羅華世界、
金剛華世界、妙香華世界、悅意華世界、阿盧那華世界、那羅陀華世界、虛空華世界。
所從來土之世界,皆同名華者,以其形相次第配之於十住:
一因陀羅者,帝也主也,第一發心住之勸學十法云,勤供養佛、樂住生死、乃至為苦眾生作歸依處,皆是主導世間意,故名之為因陀羅華。
二波頭摩華即紅蓮華,喻以淨治心地勝進,皆如紅蓮華之盛開。
三寶華即摩尼寶珠華,喻修行圓淨如智慧寶珠。
四優缽羅華即水生青蓮華,喻了知三世佛法等最勝故。
五金剛華堅固方便,喻如金剛堅固誓願心故。
六妙香華正心無相善行,喻學一切法皆無相無體,不可捉摩如華香氣。
七悅意華又名歡喜華,說一即多,或說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於文,皆可悅意故。
八阿盧那華又名星宿華,喻領受佛法如繁星之明淨,井井有序。
九那羅陀華即所佩帶之香花,喻法王子善巧學持法王軌度也。
十虛空華喻智慧遍滿,當如虛空。
(p.78)各於佛所淨修梵行,所謂:殊特月佛、無盡月佛、不動月佛、風月佛、水月佛、
解脫月佛、無上月佛、星宿月佛、清淨月佛、明了月佛。
諸佛皆同名「月」者,表位中佛果,此即十住自分十法之果:一者、以十難得法,可謂殊特;二者、發十大心不可窮盡;三者、觀於空等不可傾動;四者、了知業行,生死涅槃,如風不住;五者、饒益安樂眾生,如水普潤;六者、聞十種法心定不動,故得解脫;七者、聞十不退可謂無上;八者、三業無失,如星明淨,隨意受生燦然滿空,神足自在若依空運轉;九者、善知煩惱現起習氣,故得清淨;十者、觀察無數眾生根欲、智慧心境,餘不能知,唯自明了。
是諸菩薩至佛所已,頂禮佛足,隨所來方,各化作毗盧遮那藏師子之座,於其座上
結跏趺坐。如此世界中,須彌頂上菩薩來集,一切世界悉亦如是,彼諸菩薩所有名字、
世界、佛號,悉等無別。
爾時世尊從兩足指、放百千億妙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須彌頂上帝釋宮中,
佛及大眾靡不皆現。
兩足指拒地,謂得住有力,成位不退;行之有恆則位過前,故光百千億增多、妙色也。
下十菩薩說偈;十菩薩名 分表十住,其所說法 表位勝進,即進進不已直趣佛果也;法慧說總敘:
爾時(p.79)東方法慧菩薩承佛威神,普觀十方而說頌曰:
佛放淨光明,普見世導師,須彌山王頂,妙勝殿中住。
一切釋天王,請佛入宮殿,悉以十妙頌,稱讚諸如來。
彼諸大會中,所有菩薩眾,皆從十方至,化座而安坐。
彼會諸菩薩,皆同我等名,所從諸世界,名字亦如是。
本國諸世尊,名號悉亦同,各於其佛所,淨修無上行。
佛子汝應觀,如來自在力,一切閻浮提,皆言佛在中;
我等今見佛,住於須彌頂,十方悉亦然,如來自在力。
一一世界中,發心求佛道,依於如是願,修習菩提行;
佛以種種身,遊行遍世間,法界無所礙,無能測量者;
慧光恆普照,世暗悉除滅,一切無等倫,云何可測知?
頌讚凡十,前五說、因佛光見到許多盛況大事;後五勸觀佛力,要更發勝心精進也。
爾時南方一切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一切慧了一切法真實性,淨心地故;偈意在明、對眾生要增長大悲,就要務實以慧眼觀察實況。
假使百千劫,常見於如來,不依真實義,而觀救世者,
是人取諸相,增長癡惑網,繫縛生死獄,盲冥不見佛。
觀察於諸法,自性無所有,如其生滅相,但是假名說;
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若知一切法、體性皆如是,斯人則不為、煩惱所染著。
凡夫見諸法,但隨於相轉,不了法無相,以是不見佛;
牟尼離三世,諸相悉具足,住於無所住,普遍而不動。...略二偈。偈八= 牟尼佛乃同法如,即同空法故;離三世同假法故,相具足同雙遣故,無住無著同如體故,遍不動搖也。
爾時西方勝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p.80)
勝慧者,解佛勝智則能隨空而心淨,表第三修行住;十頌皆欲令諸菩薩智慧明了,即能大智了如與佛性也。
如來大智慧,希有無等倫,一切諸世間,思惟莫能及;=難思故凡夫迷;
凡夫妄觀察,取相不如理,佛離一切相,非彼所能見。=凡夫心外取境,故不能見無相佛
迷惑無知者,妄取五蘊相,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見佛。=小乘無知用外五蘊法 不了真心性 故不能見自心佛
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如是解法性,則見盧舍那;=了知內外俱妄 法性無內外 則能見佛法身
因前五蘊故後蘊相續起,於此性了知,見佛難思議。=知真性以無性為性 亦見自己真心佛
其餘四偈說譬喻,末偈推功,均省略。
爾時北方功德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功德慧者,生在佛家善解佛德,凡事為眾生而作,皆是智慧行也。十頌錄九,末偈略。
諸法無真實,妄取真實相,是故諸凡夫,輪迴生死獄。=諸法空無性 妄執堅固相 以此輪迴生死獄
言辭所說法,小智妄分別,是故生障礙,不了於自心;=隨言作解 小智心外取法 不了解自己真心
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妄解直道 由小迴大 事理不融 徒增無明惡
不見諸法空,恆受生死苦,斯人未能有、清淨法眼故。=凡小不見二空必受二死 無實諦觀何有法眼。
我昔受眾苦,由我不見佛,故當淨法眼,觀其所應見;=見與不見都是執著 無取之見是淨法眼真見。
若得見於佛,其心無所取,此人則能見 如佛所知法。=無所取見 此人則能見如 如即佛所知法。
若見佛真法,則名大智者,斯人有淨眼,能觀察世間。=無取而見是大智人 即能觀察世間而了俗。
無見即是見,能見一切法;於法若有見,此則無所見。=無取之見 能見;有取之見 無所見。
鳩摩羅什法師云:唯忘言者可與道合,虛懷者可與理通,冥心者可與真一,遺智者可與聖同。
第三偈、直道= 修學不歷二乘,速成正覺,名為直道;若先證二乘,後方入大,名為曲徑,謂其迂迴,多沈滯趣寂入無餘涅槃;權教常不迴大,實教雖迴大,但耽三昧動經八萬而長惡。
一切諸法性,無生亦無滅;奇哉大導師,自覺能覺他。=不可覺中而自覺 奇哉!知無眾生而能覺他 大導師也。
爾時東北方精進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p.81)
精進慧者,以勤觀真理,集無量善而無住;十偈全勸眾生轉復精進,不可染著。錄其前三偈說無相觀,餘略。
若住於分別,則壞清淨眼,愚癡邪見增,永不見諸佛。=前三偈說遍計所執無相觀:先說分別過
若能了邪法,如實不顛倒,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離能取 即得見。
有見則為垢,此則未為見,遠離於諸見,如是乃見佛。=遠離有、無,乃見佛。
爾時東南方善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善慧者,成就般若善鑑不動,故云善也。十偈全勸學習般若智慧,可得不退轉無生法忍。
淨名經(維摩詰經)菩薩行品云:香積世界諸菩薩欲還本土,以求少法當念如來;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法門汝等當學。何謂有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
住無為: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等;何謂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 不以無相無作為證等等。故錄其第三至八等六偈以明見法之意,餘略。
一切凡夫行,莫不速歸盡,其性如虛空,故說無有盡;=諸行無常即起即滅 緣生性空即同無為。
智者說無盡,此亦無所說,自性無盡故,得有難思盡。=既然如虛空無盡 何有無為相 存亡無二難思也。
所說無盡中,無眾生可得;知眾生性爾,則見大名稱。=故盡即無盡 即無眾生 即知眾生性 乃見法身了。
無見說為見,無生說眾生,若見若眾生,了知無體性;=無見即見 無生即生 當知所見與眾生皆空無體性。
能見及所見,見者悉除遣,不壞於真法,此人了知佛。=遣除能所見 不壞真法 了知自心佛 則法我皆空。
若人了知佛,及佛所說法,則能照世間,如佛盧舍那。=二空即真如, 空有雙無礙,則能觀照世間,如佛真應身。
爾時西南方智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p.82)
由般若中學習,即生真智,不斷不得,乃得實慧;所錄第一、二偈說明了離人我執,
就是真實智慧表現,其餘八偈,都是鼓勵斷二執,全略。
我聞最勝教,即生智慧光,普照十方界,悉見一切佛。=引己勵人於一切法皆應出離。
此中無少物,但有假名字,若計有我人,則為入險道。=執人空 必入險道。
爾時西北方真實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心不顛倒即是真實慧。所錄第三至十偈,說覺察、覺照、妙覺(非覺而覺)。
於法不顛倒,如實而現證;離諸和合相,是名無上覺。=說覺察①揀似比量(無常計常 常計無常等 是顛倒法) ②證真現量,③揀似現量、顯真現量,一合相要離,④結名。
現在非和合,去來亦復然;一切法無相,是則佛真體。=以去來觀 顯真現量。
若能如是觀、諸法甚深義,則見一切佛、法身真實相。=現在觀此真現量。
於實見真實,非實見不實,如是究竟解,是故名為佛。=說覺照。當知 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
佛法不可覺,了此名覺法;諸佛如是修,一法不可得。=說妙覺(非覺而覺),①如、智相離,名不可覺②寂無遺照,名了此;③④要不可得,方是真修。
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諸法無所依,但從和合起。=①有一則有多,②緣生故空,一多都盡,③④諸法但從和合起。
無能作所作,唯從業想生,云何知如是?異此無有故。=承上偈,無①,只好②從和合生,③何以知此?④此外無有故。
一切法無住,定處不可得,諸佛住於此,究竟不動搖。=①②所住不可得,③④能住乃無住故。心不動搖,方契本覺故無所不住:不住有以即空故,故住有 契有實故;亦不住無 無即有故;不住有無無二體故;不住雙非不壞二相故。
爾時下方無上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p.83)
無上摩訶薩,遠離眾生想,無有能過者,故號為無上。
右上第一偈說明了無上的意義,又是從法王教生,當紹佛位,故名無上。後九偈都是顯佛勝德,以鼓勵行者努力增進,切勿住法,要無著無念,心無障礙,依此而行,當得清淨眼;俱未錄。
爾時上方堅固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偉哉大光明,勇健無上士,為利群迷故,而興於世間。
堅固慧者,智力成就不可毀壞也。上錄第一偈讚歎佛為物興世,智光遍照,大悲勇健;當位諸菩薩亦即未來佛故,其餘九偈 都是鼓勵諸菩薩應增長一切種智。全略。

十住品第十五
慧住於理,得位不退,名之為住;此品說十種住門,故名為十住品。既說十法,當明此十住位中,各有兩種因果,故各各當位中,初舉十法,是忻趣增上之緣,後舉十法,則是當位修學之果,故後梵行品結云:初發心時即得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是故合論云:當十住位中,斷惑次第者,如初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此三種住中,是明總修出世間心,破諸世間煩惱纏縛,能一時頓成根本智慧者也。又云:以上十種對治,皆一念心上,初發心時,一行之中,一時之內,無前後際;對治十種障法,于一法一心一智慧一行之中,十十無盡法門,皆以自心不動智佛為體,以法事之中,合具此十種無盡法門,同別一多自在故也。
爾時,法慧菩薩承佛威力,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p.84)
何故入定?①此三昧是法體,欲說此法,必須心冥此體,②非證入不可能說,  ③顯此法非思量境故,④觀機審法故,⑤受佛加持故,⑥完成儀軌故也。
何故法慧菩薩入?①法慧菩薩是眾首故,②法慧能說故。
三昧名稱:任性能知,觀解善巧,名為方便;十住各攝多門善巧,故稱無量;心詣於法曰入。
以三昧力,十方各千佛剎微塵數世界之外,有千佛剎微塵數諸佛,皆同一號名曰法慧,皆同名法慧者,表得法不異故普現其前,告法慧菩薩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入是菩薩無量方便三昧;善男子!十方各千佛剎微塵數諸佛,
悉以神力共加於汝;又是毗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威神之力;及汝所修善根力故;
入此三昧令汝說法。為增長佛智故,深入法界故,善了眾生界故,所入無礙故,
所行無障故,得無等方便故,入一切智性故,覺一切法故,知一切根故,
能持說一切法故;所謂、發起諸菩薩十種住。善男子!汝當承佛威神之力而演此法口加。
是時諸佛即加持與法慧菩薩無礙智、無著智、無斷智、無癡智、無異智、無失智、無量智、無勝智、無懈智、無奪智;何以故?此三昧力,法如是故意加。
加持與十種智= ①初總謂四無礙解智,乃說法所依,餘皆樂說無礙也;②無著智─捷辯才,須言即言,無所住著;③無斷智─相續連環無竭止;④無癡智─明於事理,心無癡闇,口若懸河,言詞迅疾;⑤無異智─應時應根毫無差異;⑥無失智─所說契理,毫無差失;⑦無量智─義味豐沛,名數事理無量;⑧無勝智─乃世間最上妙辯,含有:一理深,二發音清徹遠聞,三聲音雅緻,四聞者入心敬愛,五聞者歡喜無厭;⑨無懈智─前七做到無疲倦;⑩無奪智─言詞動作適當,無有能制伏退屈者。
何以故?= 何以十智只加持與法慧一人呀?答:法慧得此三昧,三昧法爾如是規定故。
是時諸佛各伸右手,摩法慧菩薩頂。身加
法慧菩薩即從定起,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住處、廣大與法界虛空等,
佛子!菩薩住三世諸佛家;彼菩薩住,我今當說。(p.85)
    「住處」總示其體,「廣大」以下略顯其相,「三世佛家」結示住處。(家即家族 舊譯「種性」)釋如下表:
體─菩提心─⑴十住名住處,⑵十行名行業,⑶十向名願,⑷十地名願善決定。(前三稱三賢位,⑷稱十聖位)
│├直  心─正念真如─真如即本(覺)智─十住直心增解 為行+願本┐
   │├深  心─樂修一切諸善行┐        ─十行深心增 依解起 多行┼十地┬三心等證─善決定┬願善決定
   │└大悲心─救護一切苦眾生┴恆沙性德─十向大悲增 願迴於 前二┘    └大悲為首─願    ┘
   └─十信統信此三,                 等覺成此三位佛─故菩提心乃通依也。
相─⑴廣大即是勝。⑵法界:①正念真如同理法界,深無際限勝一切理;②括諸菩薩無邊行相,大悲深心同事法界,無有邊量勝二乘;③三心無礙同無礙法界,事理通故;④又同圓融法界,一一塵中無不具故,與③勝權菩薩。
三世佛家─菩薩所住處、即諸佛所住處,佛家乃是大菩提心,諸佛住此生菩薩故;真如悲願究竟,唯佛方能住故。言三世者是讚勝也。
諸佛子!菩薩住有十種,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三世佛果 無不由此十住因成 法爾常規也。
何者為十?所謂:初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是名菩薩十住;去來現在諸佛所說。= 三世佛果都由此十住因成,法爾常規,故同說也。

發心住(p.86)    佛子!云何為菩薩發心住?依外凡十千劫來 修信善根方便行滿 於大菩提起決定心不退者名此
此菩薩見佛世尊形貌端嚴,色相圓滿,人所樂見,難可值遇,有大威力,或見神足,
或聞記別,或聽教誡,或見眾生受諸劇苦,或聞如來廣大佛法;發菩提心求一切智。
文列見佛十緣而發心,即緣境發菩提心求一切智,又得再生緣而獲十種智力如下:
此菩薩緣十種難得法而發於心;何者為十?所謂:
是處非處智=知一切事物的道理非道理的智力, 善惡業報智=知三世善惡因果業報智力
諸根勝劣智=知眾生根性優劣的智力,種種解差別智=知眾生種種知解差別智力
種種界差別智=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的智力,一切至處道智=知修道者之現況與果位智力
諸禪解脫三昧智=知諸禪理論方法境界的智力,宿命無礙智=知眾生多世宿命智力,
天眼無礙智=能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緣的智力, 三世漏普盡智=能知三世漏盡生死自在的智力;
是為十。得此十力後應如何勝進?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所謂:勤供養佛,此為總 通財及法 行下九事 乃為真供養,
樂住生死,大悲為首故 智了其空無所懼也,主導世間令除惡業,主導眾生改變惡業行為,
以勝妙法常行教誨,用善巧方法教導眾生,歎無上法,教後示果令生欣慰高興學習,
學佛功德,自己示範學佛行 以示能行,生諸佛前恆蒙攝受,自己勉行諸善 能生佛前受教,
方便演說寂靜三昧,寂前盡力方便上求下化,讚歎遠離生死輪迴,讚歎入寂必能遠離輪迴,
為苦眾生作歸依處。一切作為皆為眾生 大悲增進可作眾生歸依處。
何以故?欲令菩薩於佛法中、心轉增廣,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為什麼要學此十法呢?主要是可令真心日益增勝廣大,亦可得到不退轉益;對自己有所聞法時,可以從自性內獲得解悟,此即無師智的形成,不必由他人或外道處求解而致錯誤也。

治地住(p.87)   佛子!云何為菩薩治地住?精煉己心使離染明淨,如整治土地,即「煉治己之心地」意也。
此菩薩於諸眾生發十種心;何者為十?所謂:
利益心=對一一眾生,包括怨親,都授與利益。
大悲心=於貧苦眾生欲令遠離痛苦而起悲心。
安樂心=使危懼無樂眾生得能安居樂業。
安住心=使惡行眾生令安住於善行。
憐愍心=已得安樂眾生給予矜愍心不令放逸。
攝受心=對外道使明了正道俾能攝受發心。
守護心=對已發心同行者,常加保護令不退轉,
同己心=對一切已發心菩提道者,視於己身:對其中修道積極進趣與己齊者,推崇之如師,即是師心
對其中已具足功德者,則敬之如導師佛,是為 導師心,是為十。以此十心治自心地後,應如何再勝進?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所謂:
誦習多聞,此為總,若不多聞,行無所依,又以何化生?
虛閑寂靜,聞已 閑靜當修,
近善知識,聞與修必依善友,
發言和悅,於友求教 當言和色悅,
語必知時,問不非時,
心無怯怖,不畏深法 不怕有法不能行,
了達於義,以思慧力解達深義,
如法修行,親近善知識 聽聞正法 繫念思惟 如說修行,
遠離愚迷,遠離愚癡迷惑語言 以免成障,
安住不動,觀智照理 決定究竟 才能不動不搖。
何以故?欲令菩薩、於諸眾生增長大悲,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修行住(p.88)   佛子!云何為菩薩修行住?巧觀空有,增修正行,故名修行住。
此菩薩以十種行觀一切法;何等為十?所謂:此名「護煩惱行」,使行者勿住,超於凡夫。
觀一切法無常,命行不住 總名無常,此總也;有 念念無常 與一期無常二種。此句生下三行相:
一切法苦,五盛陰逼迫 無法不苦,
一切法空,由苦無所得 趣入空,
一切法無我,因行空而不自在 趣入無我,
一切法無作,念念無常 無有造作,
一切法無味,一切法苦 無有樂味,
一切法不如名,以一切法空 萬法無體即無實,
一切法無處所,以無我故無有處所,
一切法離分別,一切法空 無有能取 故無分別,
一切法無堅實,既無能取即無實體。
是為十。以此十行觀一切法後,應如何再勝進?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所謂:此名「護小乘行」小乘不求種智 不欲廣知 知十法 勿墮小乘也。
觀察眾生界,法界,世界;作佛事處─眾生是所度,法界是能度,世界是度處,各應分辨其業惑淨染等。
觀察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起見處─當明四大和合假名為身 四大無主身亦無我 外道所講多妄 故名起見處。
觀察欲界色界無色界。繫縛處─當明三界眾生之粗細與器相分別。
何以故?欲令菩薩智慧明了,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生貴住(p.89)   佛子!云何為菩薩生貴住?生在佛家,種性尊貴,故云生貴住。
此菩薩從聖教生多生熏習 等流無漏教法 成就四智,成就十法;何者為十?所謂:
永不退轉,於諸佛所深生淨信,善觀察法,已成四智教化眾生:①住處智得不退轉法,②同敬智生對佛淨信,③真如智生善觀察法界,④分別智則成就下列七法:
了知眾生、國土、世界、業行、果報、生死、涅槃。是為十。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所謂:   此說、應如何再勝進?
了知學習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法,修集修行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法,
圓滿具足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法,了知一切諸佛平等。遍觀三世不殊,方知平等也。
何以故?欲令增進,於三世中、心得平等,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方便住  佛子!云何為菩薩具足方便住?帶真隨俗 習無量善巧 巧不滯真 大悲愍物 以化無住故名。
此菩薩所修、善根皆為:救護一切眾生,總句─救苦護善:云何護善?
饒益一切眾生,授與樂因也,安樂一切眾生,令得樂果 還要哀愍一切眾生,不令執著妄樂。
云何救苦?度脫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離諸災難,離三災八難令一切眾生出生死苦,離二種生死;
云何出離?令一切眾生發生淨信,又授以三學 控御造修,令一切眾生悉得調伏;
云何得樂?令一切眾生咸得涅槃。得證佛果 究竟滅苦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所謂:此說、應如何再勝進?
知眾生無邊,生死無邊,知眾生無量,數量種類無分限,知眾生無數,去去來來離算數
知眾生不思議,言思變化即妄即真 故不思議,知眾生無量色,色類非一
知眾生不可量,現量比量不可量故,知眾生空,人法皆空故,云何空?非是自他所共作,故知眾生無所作,
知眾生無所有,既無所作 故無所有,故知眾生無自性。
何以故?欲令其心轉復增進,無所染著,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正心住(p.90)   佛子!云何為菩薩正心住?般若成就,了法性相,故聞任何讚毀,不動心念,以心住正理,故云正心。
此菩薩聞十種法心定不動;何者為十?所謂:
聞讚佛毀佛,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讚法毀法,於佛法中心定不動;
聞讚菩薩毀菩薩,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讚菩薩毀毀菩薩所行法,於佛法中心定不動;
初四項是從崇敬三寶說,由於了法平等,聲如谷響,故於讚毀,不生欣慼之感;且知,在執應毀,就理應讚,故「商主天子經」文殊師利言:一切無有不毀語言而能得至聖解脫中者;故知在執應毀,在理應讚也。
聞說眾生有量無量,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說眾生有垢無垢,於佛法中心定不動;
聞說眾生易度難度,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說法界有量無量,於佛法中心定不動;
聞說法界有成有壞,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說法界若有若無,於佛法中心定不動。
次三:所愍眾生有量無量,是斷常邊,菩薩不墮也;有垢無垢、是增減邊,菩薩遠離也;易度難度、是苦樂邊,菩薩不住也。故皆心定不動。
後三:法界有量無量,亦是斷常;末二皆是增減,菩薩正心故皆不動。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所謂: 此說、應如何再勝進?
一切法無相①,  一切法無體②,一切法不可修③,一切法無所有④,一切法無真實⑤,一切法空⑥,一切法無性⑦,一切法如幻⑧,一切法如夢⑨,一切法無分別⑩。
此十輾轉釋疑:疑者聞所執法無相①自性相本未有,即謂依他為有;答緣生無性②,復疑、既無依他起,在纏真如豈不須修顯?答性淨故不待修③;云真若性淨,煩惱等業豈不斷除了?答無所有故④;又疑曰,若爾、何故現有依正果報?答依他不真實故⑤;云若世法不實,真理與諸法作依,此應是有?答如虛空與色等為依,然自體非有⑥;復云、所依若無,能依諸法應有。答以依他無自性故⑦;云 若爾,應壞業果也。答如幻故⑧;復云、若爾,世人何不見是幻,而見是實?答以在夢故⑨;復云、夢者見夢境,悟者則不見,世法不爾,凡聖同見。答如響,雖長幼同聞,然了 不了別也⑩。
何以故?欲令其心轉復增進 得不退轉無生法忍令進後位不退忍故 有所聞法即自開解 不由他教故。

不退住(p.91)   佛子!云何為菩薩不退住?入於無生畢竟空性,心心常行空無相願,止觀雙運緣不能壞,故名不退住。
此菩薩聞十種法堅固不退,何者為十?所謂:
聞有佛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                                ┐
聞有法無法,於佛法中、心不退轉;                                  ⑴明三寶
聞有菩薩無菩薩,於佛法中、心不退轉;                         ┘
聞有菩薩行無菩薩行,於佛法中、心不退轉;                  ┐ 
聞菩薩修行出離修行不出離,於佛法中、心不退轉;       ┘⑵顯三寶法
聞過去有佛過去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                  ┐
聞未來有佛未來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                    ⑶明三世佛
聞現在有佛現在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                  ┘
聞佛智有盡佛智無盡,於佛法中、心不退轉;                  ┐
聞三世一相三世非一相,於佛法中、心不退轉;是為十。┘⑷明佛境智
⑴所言不退轉 與前正心住大同 但本位已入無生 知所聞法畢竟空故;又前位乃會事入理 令心不動 忍之較易,今此事理雙現,須從理向事考量,隨事而行,成忍較難。又前言不動只能正心,今云不退,實有進趣之義。
⑵約事行為有,入理行為無;出離有二:就自行言,事有理無;就化他言,悲故不出,由智故出。
⑶此三 謬說為無 正說為有;但此三亦非正見 雖許有佛 但不遍三世 現在度生未盡 佛願未滿 今佛皆應現耳。
⑷佛智:從豎言,以盡智故,名為有盡,窮未來故,名為無盡;又若入永滅則名為盡,不永滅度是即無盡。從橫言,謂法無盡故,智亦無盡,以無盡智而稱無盡法;然菩薩半了半不了,只是相待而言也。
佛子(p.92)!此菩薩應勸學十種廣大法,何者為十?所謂: 此說、應如何再勝進?
說一即多,說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於文,
非有即有,有即非有,無相即相,相即無相,無性即性,性即無性。
此十法五對,與後七地、常樂無作行對治之十種殊勝行大同,在此知其事理無礙,至地則得權實雙行也。
初一多對有三義:⑴約權實─一佛乘說無量眾多,皆佛因故。⑵約事理─理能成事說一即多,事能顯理說多即一。⑶約事事無礙─有同體異體,義如上說。可知,依實開權、說一即多,會權歸實、說多即一即此。
二文義對:文隨於義、轉變密意也,即一言隨於多義耳;義隨於文、顯明而直說意。
以下三對唯是義隨於文,只准釋為事理無礙,不得通於事事無礙。
三有無對:理無非有卻情有,情有非理為非有。四相非相對:同上可知。五性非性對:同上可知。
何以故?欲令增進 於一切法善能出離不沉沒於事理 俾成後位自在,有所聞法即自開解 不由他教故。

童真住(p.93)   佛子!云何為菩薩童真住?三業光潔,心不顛倒,離染如童,童性不起邪魔破菩提心,故名童真住。
此菩薩住十種業;何者為十?所謂:
身行無失,語行無失,意行無失,三業清淨,無過失,無誤失,即是童真體;皆自利行。
隨意受生,知眾生種種欲,知眾生種種解,知眾生種種界,知眾生種種業,
知世界成壞,神足自在所行無礙。
此七 為利他行:隨意受生即能化身,法性宗頓悟菩薩隨願受生,貴在利人,不揀淨穢;地前漸悟菩薩許受變易意生身;下四是以能化智、知所化境,此即十力智之四智。下知化處之成壞,末一為化法勝用,神通自在。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種法;何者為十?所謂: 此說、應如何再勝進?
知一切佛剎,動一切佛剎,持一切佛剎,觀一切佛剎,詣一切佛剎,遊行無數世界,
領受無數佛法,現變化自在身,出廣大遍滿音,一剎那中承事供養無數諸佛。
初六明外器自在:一總知器,二知已能用,三雖動、以願力持令不壞而常用,四觀其染淨差別以便往詣,五有佛便往詣,六遍詣各處化生。後四明自身自在:七有佛處問佛妙法,無佛界善化眾生,成就意業,八非但一身至多世界,又能變化多身成就法界身業,九成就語業,十承事供養諸佛通三業。
另釋:初七明學知廣大三業,後三明自在三業,分釋如前。
何以故?欲令增進 於一切法能得善巧巧用自在,則能圓滿成就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王子住(p.94)   佛子!云何為菩薩法王子住? 從法王教生解,當紹佛位故名。
此菩薩善知十種法;何者為十?所謂:
善知諸眾生受生知六趣四生及受生差別,善知諸煩惱現起知現行煩惱,善知習氣相續,
善知所行方便知諸乘作業 所入法門及善巧,善知無量法知無量法藥 乃智成就義
善解諸威儀知法師軌儀,善知世界差別知所化處,善知前際後際事知化時 隨根生熟不會差失
善知演說世諦,善知演說第一義諦善解說世諦及第一義諦 說成就也;是為十。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種法;何者為十?所謂: 此說、應如何再勝進?
法王處善巧王子當學法王之說法言辭 安立權實 善巧方便 以悅佛心,法王處軌度坐立行止出入進退 住佛威儀,
法王處宮殿法王若處涅槃正殿 即萬行歸宗 若處慈悲場所 則子愛含識,法王處趣入所趣當澤及萬民 如有請法 則隨機學習,
法王處觀察入則觀佛教理 出則審機可否,法王灌頂知佛以甘露灌得位菩薩頂之義,
法王力持知六度四攝萬行總持皆力也 持力不奢持眾以信 持安不憍可類推也,法王無畏菩薩修行 離老病死怖 得十無畏,
法王宴寢菩薩入定同佛 不滯於境 不易其心,法王讚歎仰讚佛德 哀歎眾生 情詣於理 使生欣厭
何以故?欲令增進、心無障礙使能於未來九地得四十無礙智也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灌頂住   佛子!云何為菩薩灌頂住?以上九住觀空 住位滿足成就智身 得無生心最為上 故諸佛法水灌心頂示賀慶故名。
此菩薩得成就十種智;何者為十?所謂:
                  ┌震動無數世界,─隨心迴轉世界
                  ├照耀無數世界,─暉光照覺世界
    明了世界無礙智┼住持無數世界,─願等十通住持世界
                  ├往詣無數世界,─十通自在遍遊世界
                  └嚴淨無數世界,─至處嚴淨世界
                  ┌開示無數眾生,─悉知眾生心行智
                  ├觀察無數眾生,─悉知眾生心所行境界
    成就眾生無礙智┼知無數眾生根,─悉知眾生諸根海
                  ├令無數眾生趣入,─能方便度生應根與法
                  └令無數眾生調伏;─能調伏眾生令滅惑成德
是為十。(p.95)
佛子!此菩薩身身色微妙及身業身起勝業,神通變現奇異,變現奇特無礙;上四明身業不可知 即業自在,
過去智未來智現在智智窮三際 即三達妙智 知一切時也,成就佛土器世間自在智 知一切處也
心境界眾生世間自在智 以染淨業集起心是眾生故 俗諦也,智境界智正覺世間自在智真諦也;此六 明心智不可知 即智自在,皆不可知,乃至法王子菩薩亦不能知。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諸佛十種智;何者為十?所謂:  明應如何再勝進?
三世智總學三世諸佛智,佛法智學佛教法智,法界無礙智事理無礙智,法界無邊智事理橫廣智
充滿一切世界智大用普周智,普照一切世界智身智光照普遍智,住持一切世界智力持世界進善不壞智
知一切眾生智下窮眾生界智,知一切法智上盡佛果智,知無邊諸佛智果德多門智
何以故?欲令增長一切種智;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故。(p.96)

說十住法門竟,十方先顯瑞震,雨天華妙香等,然後十方諸佛共同證成: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一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六種震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踊、遍踊、等遍踊,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擊、遍擊、等遍擊;雨天妙華、天末香 天華鬘 天雜香、天寶衣、天寶雲、天莊嚴具;天諸音樂不鼓自鳴,放天光明及妙音聲。如此四天下須彌山頂,帝釋殿上說十住法,現諸神變;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悉亦如是。
又以佛神力故,十方各過一萬佛剎微塵數世界,有十佛剎微塵數菩薩來詣此,
充滿十方,作如是言:善哉善哉!佛子善說此法!我等諸人同名「法慧」,
所從來國同名「法雲」,彼土如來皆名「妙法」,我等佛所亦說「十住」,
眾會、眷屬、文句、義理,悉亦如是,無有增減。
佛子!我等承佛神力來入此會,為汝作證;如於如同來此會,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悉亦如是。
然後法慧菩薩代表以偈詩頌讚十住法門;頌共一百首,前九十一首分頌十住,最後九首結歎勸修;其中初住有四十六頌,詳細說明初住行法,值得細讀。摘錄如下:
爾時法慧菩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暨于法界,而說頌曰:
見最勝智微妙身,相好端嚴皆具足,如是尊重甚難遇,菩薩勇猛初發心。偈1
過去未來現在世,所有一切善惡業,欲悉了知無不盡,菩薩以此初發心。偈5
第二治地住菩薩,應當發起如是心,十方一切諸眾生,願使悉順如來教。偈47
第三菩薩修行住,當依佛教勤觀察,諸法無常苦及空,無有我人無動作。偈52
三世一切諸如來,能隨觀察悉平等,種種差別不可得,如是觀者達三世。偈61
第七不退轉菩薩,於佛及法菩薩行,若有若無出不出,雖聞是說無退動。偈72
逮得速疾妙神通,一切處中隨念往,於諸佛所聽聞法,讚歎修行無懈倦。偈78
諸法各異威儀別,世界不同前後際,如其世俗第一義,悉善了知無有餘。偈82
如是十住諸菩薩,皆從如來法化生,隨其所有功德行,一切天人莫能測。偈92
發心功德不可量,充滿一切眾生界,眾智共說無能盡,何況所餘諸妙行。偈100

卷十七
梵行品第十六(p.97)
梵、為梵音,華譯為「淨」,意指離染至極,則名之為梵;即梵為行,故名曰梵行,此云以其淨行利眾生故也。常居世間,行一切行法化利眾生,而能無行可得,則無行不淨,如此可得名之為「梵行」。
前品已明應住、佛無所住之門故,佛子還應行無行之行;無行之行,利益無眾生之眾生,始可名為梵行。著實言之,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於行無所名,心無障礙,方便自在,如是則可名之為「清淨梵行」矣。
爾時、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薩言:佛子!一切世界諸菩薩眾,依如來教,染衣出家,
云何而得梵行清淨,從菩薩位逮於無上菩提之道?(p.98)
法慧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修梵行時,應以十法而為所緣,作意觀察,所謂身,身業,語,語業,意,意業,佛,法,僧,戒;三業行因,三寶行緣,戒為行體。
  應如是觀: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  (每項舉十例,下錄例、有省略。)
若身是梵行者,當知梵行 則為非善,則為非法…則為死屍,則為虫聚。(略六例)
若身業是梵行者,梵行則是 行住坐臥 左右顧視,屈伸俯仰。(合乎規範 通善惡)
若語是梵行者,梵行則是音聲風息 唇舌喉吻 吐納抑縱 高低清濁。(合乎規範)
若語業是梵行者,梵行則是起居問訊 略說廣說 喻說直說 讚說毀說 安立說 隨俗說 顯了說。(合乎規範)
若意是梵行者,梵行則應是覺是觀、是分別...是種種思惟、是幻術、是眠夢。(合乎規範)
若意業是梵行者,當知梵行 則是思 想 寒 熱 飢 渴 苦 樂 憂 喜。(均非梵行)
若佛是梵行者,為色是佛耶?受想行識 相 好 神通 業行 果報是佛耶?(非也)
若法是梵行者,為寂滅涅槃 不生不起 不可說 無分別 無所行…是法耶?(非也)
若僧是梵行者,為預流向 預流果 一來向 一來果…三明六通是僧耶?(非也)
若戒是梵行者,為壇場 清淨 教威儀 三說羯磨 和尚...正命是戒耶?(非也)
如是觀已,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空寂,
無作業者,無受報者,此世不移動,彼世不改變。以上凡十此中何法名為梵行?
梵行從何處來?誰之所有?體為是誰?由誰而作?為是有、為是無?為是色為非色?為是受為非受?為是想為非想?為是行為非行?為是識為非識?初句總顯無名,下十全空。
如是觀察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無取著故,心無障礙故,
所行無二故,方便自在故,受無相法故,觀無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
如是名為清淨梵行。

如是觀察梵行段:初句為總,次九句各顯無得;最後一句結云:由上義得名清淨梵行。
因此,必須繼續說明「利他清淨行」,先說十種修習深智,後說慈念眾生方法,以成梵行。
復應修習十種法,何者為十?所謂:處非處智、過現未來業報智、諸禪解脫三昧智、諸根勝劣智、種種解智、種種界智、一切至處道智、天眼無礙智、宿命無礙智、永斷習氣智。於如來十力一一觀察,一一力中有無量義,悉應諮問。
聞已,應起大慈悲心,觀察眾生而不捨離,思惟諸法無有休息,行無上業不求果報,了知境界如幻如夢,如影如響亦如變化。
聞已下,有四句:一者雙起慈悲,二者思惟藥病成大法喜,三者即行無求以成大捨,四者智了諸境導成無緣;下五喻釋極廣,幻、似有不實故,似有故假,不實故空,此二不二成中道智;如夢者、虛妄見故;如影者、從業緣現故;如響者、屬諸因緣故;如變化者、須庾變滅故。若如是了境,即終日化而無化,亦為眾生說如斯法,是謂利他梵行清淨也。
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
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不生二解,即所行無二,尤指不可利己私他,則佛法疾得現前,無邊德用現證,初發心時,即證無上菩提;你就了解,一切諸法即自心本性所顯,不由外來也。
不由他悟= 自覺      知一切法= 覺他      成就慧身= 覺滿

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p.100)
前二品已說明、修十住法所得功德,不可稱量;又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故此品說明其義。
初發心者,謂前於十信位時久已研窮,信心滿滿,至十住位中,豁然開悟,乃能功德無量,得果無上,故以此為名也。
經文中,舉十一大喻予以校量;須知此十一大喻,後後過前前,故皆捨前前而更舉後後,巧顯深勝也。又諸大喻中,一一皆有十小喻,述事頗為細緻,當宜細讀經文,更得實利也。
爾時,天帝釋白法慧菩薩言:佛子!菩薩初發菩提之心,所得功德其量幾何?
法慧菩薩言:此義甚深,難說、難知、難分別、難信解、難證、難行、難通達、難思惟、難度量、難趣入十難雖然,我當承佛威神之力,而為汝說。
佛子!假使有人以一切樂具,供養東方阿僧祇世界、所有眾生經於一劫,然後教令
淨持五戒;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初喻、利樂眾生喻─含供具、界、時、與後世樂四項。佛子!於汝意云何,此人功德寧為多否?
天帝言:佛子!此人功德唯佛能知,其餘一切無能量者。下答超越上面所說四項。
法慧菩薩言:佛子!此人功德、比菩薩初發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如是億分、百億分、千億分、百千億分、那由他億分、百那由他億分、千那由他億分、百千那由他億分、數分、歌羅分、算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歌羅= 人身汗毛一根直徑的百分之一     優波尼沙陀= 少許相近 
佛子!且置此喻。假使有人以一切樂具,供養十方十阿僧祇世界、所有眾生經於百劫,
然後教令修十善道;如是供養經於千劫,教住四禪;經於百千劫,教住四無量心;
經於億劫,教住四無色定;經於百億劫,教住須陀洹果;經於千億劫,教住斯陀含果;經於百千億劫,教住阿那含果;
經於那由他億劫,教住阿羅漢果;經於百千那由他億劫,
教住辟支佛道。佛子!於意云何,是人功德寧為多否?喻中增加了九事,時間教法都增加了許多
天帝言:佛子!此人功德唯佛能知。(p.101)

法慧菩薩言:佛子!此人功德、比菩薩初發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佛子!一切諸佛初發心時,不但為以一切樂具、供養十方十阿僧祇世界所有眾生,經於百劫,乃至百千那由他億劫故,發菩提心;不但為教爾所眾生、令修五戒、十善業道,教住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教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故、發菩提心。
為令如來種性不斷故,為充遍一切世界故,為度脫一切世界眾生故,為悉知58  一切世界成壞故,為悉知一切世界中眾生垢淨故,為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淨
故,為悉知一切眾生心樂煩惱習氣故,為悉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為悉知一切眾生諸根方便故,為悉知一切眾生心行故,為悉知一切眾生三世智故,為悉知一切佛境界平等故,發於無上菩提之心。
三次校量,前二發心有限,最後則是發心無限;其實,前二都是反釋,明步進也。
下面尚有十大喻,其形式如第一大喻,其名稱為:第二速疾步剎喻,第三知劫成壞喻,第四善知勝解喻,第五善知諸根喻,第六善知欲樂喻,第七善知方便喻,第八善知他心喻,第九善知業相喻,第十明知煩惱差別喻,第十一明供佛及生喻。全部節略未錄。
十一大喻後經文接述、就前喻所發大心,所攝功德深勝,有五點開示,都是讚勝勸學之意。
解得圓滿(p.102)   發是心已,能知前際一切諸佛始成正覺及般涅槃,能信後際一切諸佛所有善根,能知現在一切諸佛所有智慧,彼諸佛所有功德。此菩薩能信能受、能修能得能知能證,能成就,能與諸佛平等一性。何以故?此菩薩為不斷一切如來種性故發心,為充遍一切世界故發心...為悉知一切眾生三世智故發心。 
妙果當成   以發心故,常為三世一切諸佛之所憶念,當得三世一切諸佛無上菩提;即為三世一切諸佛與其妙法,即與三世一切諸佛體性平等。已修三世一切諸佛助道之法,成就三世一切諸佛力無所畏,莊嚴三世一切諸佛不共佛法,悉得法界一切諸佛說法智慧。
何以故?以是發心當得佛故。
與佛平等   應知此人即與三世諸佛同等,即與三世諸佛如來境界平等,即與三世諸佛如來功德平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究竟平等真實智慧。共四句  初總  後三平等。
能作佛事   纔發心時,即為十方一切諸佛所共稱歎,即能說法教化調伏、一切世界所有眾生,即能震動一切世界,即能光照一切世界,即能息滅一切世界諸惡道苦,即能嚴淨一切國土,即能於一切世界中示現成佛,即能令一切眾生皆得歡喜,即能入一切法界性,即能持一切佛種性,即能得一切佛智慧光明。  
五大智現前(p.103)  此初發心菩薩不於三世少有所得,所謂:若諸佛,若諸佛法;若菩薩,若菩薩法;
若獨覺,若獨覺法;若聲聞,若聲聞法;若世間,若世間法;若出世間,若出世間法;
若眾生,若眾生法。唯求一切智,於諸法界心無所著。下述動地興供與他方證成  結通。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一萬佛剎微塵數世界 六種震動,所謂:......
是時十方各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外 有萬佛剎微塵數佛同名法慧各現其身,在法慧菩薩前,作如是言:善哉善哉!法慧!汝於今者能說此法,我等十方各萬佛剎微塵數佛,亦說此法;一切諸佛悉如是說。汝說此法時,有萬佛剎微塵數菩薩發菩提心,我等今者悉授其記,於當來世、過千不可說無邊劫,同一劫中而得作佛,出興於世,皆號清淨心如來;所居世界各各差別,我等悉當護持此法,令未來世一切菩薩未曾聞者,皆悉得聞。
結通無盡   如此娑婆世界四天下須彌頂上,說如是法,令諸眾生聞已受化;如是十方、百千億那由他、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盡法界虛空界諸世界中,亦說此法教化眾生,其說法者同名法慧;悉以佛神力故,世尊本願力故,為欲顯示佛法故,為以智光普照故,為欲開闡實義故,為令證得法性故,為令眾會悉歡喜故,為欲開示佛法因故,為得一切佛平等故,為了法界無有二故,說如是法。  下面、法慧菩薩說偈頌一百二十一頌,全略。

卷十八

明法品第十八(p.104)
前面五品經文已說明十住法門諸梵行,早發菩提心,能得廣大功德;本品精進慧菩薩向法慧菩薩追問更勝進之行,故能使前五所說更明,且令後來所行十行等法,更加明白,故名之為明法品。
爾時,精進慧菩薩白法慧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初發求一切智心,成就如是功德...
彼諸菩薩於佛教中:云何修習,令諸如來皆生歡喜?入諸菩薩所住之處,一切大行皆得清淨;所有大願悉使滿足,獲諸菩薩廣大之藏;隨所應化常為說法,而恆不捨波羅蜜行;所念眾生咸令得度,紹三寶種使不斷絕;善根方便皆悉不虛。
佛子!彼諸菩薩以何方便,能令此法當得圓滿?願垂哀愍為我宣說,此諸大會靡不樂聞。
復次,如諸菩薩摩訶薩常勤修習,滅除一切無明黑暗,降伏魔冤,制諸外道....
一切菩薩所行次第,願皆演說。...
爾時法慧菩薩告精進慧菩薩言:善哉佛子!汝今為欲多所饒益...為汝於中說其少分。
先行修習  佛子!菩薩摩訶薩已發一切智心,應離癡暗,精勤守護,無令放逸。其法如下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十種法名不放逸;何者為十?一者護持眾戒,二者遠離愚癡,淨菩提心,三者心樂質直離諸諂誑,四者勤修善根、無有退轉,五者恆善思惟自所發心,六者不樂親近在家出家一切凡夫遠離惡緣,七者修諸善業 而不願求世間果報修善無住
八者永離二乘行菩薩道離小行大九者樂修眾善令不斷絕,十者恆善觀察自相續力愛策也 若不連續 當連續。
佛子!若諸菩薩行此十法,是則名為住不放逸。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不放逸,得十種清淨;何者為十?一者如說而行,二者念智成就,
二、念則明記智則決斷,念有智故念即無念;智有念故 常得現前,此二相資故名成就。
三者住於深定不沈不舉,四者樂求佛法無有懈息,五者隨所聞法如理觀察,具足出生
三、不昏沉不掉舉。五、聞後思修清淨也。下七、妙慧清淨稱理平等。八、攝受等利益故也。
巧妙智慧,六者入深禪定得佛神通,七者其心平等無有高下,八者於諸眾生上中下類心無障礙、猶如大地等作利益,九者若見眾生、乃至一發菩提之心,尊重承事猶如和尚,十者於授戒和尚及阿闍梨、一切菩薩諸善知識、法師之所,常生尊重承事供養。
佛子!是名菩薩住不放逸十種清淨。   九、同行清淨。十、承事清淨,離輕心故。
令佛歡喜(p.105)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不放逸,發大清淨,起於正念,生勝欲樂,所行不息,於一切法心無依處,於甚深法能勤修習,入無諍門,增廣大志,佛法無邊能順了知,令諸如來皆悉歡喜。   此答第一問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十法,能令一切諸佛歡喜;何等為十?一者精進不退,二者不惜身命,三者於諸利養無所希求,四者知一切法皆如虛空,五者善能觀察普入法界,
二、內不惜身正念方成,三、外絕利養才有勝進。四、加行觀空方能不息,正證入理故無所依。
六者知諸法印心無倚著,七者常發大願,八者成就清淨忍智光明,九者觀自善法心無
六、五印即無常、苦、空、無我、寂靜;四印則空入無我;三印則合苦入無常,或除寂靜。諸印無印即不著、入一
實相印矣。七、護願小心能增廣大。八、智護凡見方順佛法。九、自無法愛也。下十、無作而修入無諍門矣。
增減,十者依無作門修諸淨行。佛子!是為菩薩住十種法,能令一切如來歡喜。
佛子!復有十法能令一切諸佛歡喜;何者為十?所謂:安住不放逸,安住無生忍,安住大慈,安住大悲,安住滿足諸波羅蜜,安住諸行,安住大願,安住巧方便,安住勇猛力,安住智慧觀一切法 皆無所住猶如虛空。佛子!若諸菩薩住此十法能令一切諸佛歡喜。
此十謂純熟究竟中,行修更成熟,則云安住。一是加行離逸,二正證捨相,此二入理行也;三四救生行,
五六隨緣行,此六乃十度別修諸行總攝。後四願智行,亦即十度後四也。
入所住處(p.106)   佛子!有十種法 令諸菩薩速入諸地,何等為十?一者善巧圓滿福智二行 二者能大莊嚴波羅蜜道,
此十答入菩薩所住處問。一具資糧,二成加行,下三智契實相故不隨他;此三乃入地自分行。
三者智慧明達不隨他語,四者承事善友恆不捨離,五者常行精進無有懈
四外近良緣,五內須自策,六能安果用,七不厭修因;此四乃住地勝進行。八則雙游定慧 深心契寂利智貫達,
以斯二法嚴於法身也。下九不住法門 須知住有二失:一不契地智,二不能進趣。十善窮地體 謂依一佛智方便多門。
怠,六者善能安住如來神力,七者修諸善根不生疲倦,八者深心利智以大乘法而自莊嚴,九者於地地法門心無所住,十者與三世佛善根方便,同一體性。
佛子!此十種法令諸菩薩速入諸地。
復次,佛子!諸菩薩初住地時,應善觀察,隨其所有一切法門指一切成地之法,
隨其所有甚深智慧諸地所證智,隨所修因所修加行因,隨所得果攝報等果,隨其境界所化境及程度
隨其力用進德修業所得斷障力用,隨其示現示現百身等,隨其分別分別諸願十善等法
隨其所得所證法界 以上皆言隨者 諸地非一故,悉善觀察,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無所著智與心相應故
因由心舉果是心成 境由心現 力用是心分位 神通是心現起 分別是心決擇 所得是心造詣 且心外無得 何所著耶?
,如是、知已入菩薩地,能善安住結觀成益。
佛子!彼諸菩薩作是思惟,我等宜應速入諸地;何以故?我等若於地地中住,成就如是
廣大功德;具功德已漸入佛地;住佛地已,能作無邊廣大佛事。是故宜應常勤修習,
無有休息,無有疲厭,以大功德而自莊嚴入菩薩地。

大行清淨(p.107)   佛子!有十種法,令諸菩薩所行清淨;何等為十?一者悉捨資財滿眾生意,二者持戒清淨無所毀犯,三者柔和忍辱無有窮盡,四者勤修諸行永不退轉,五者以正念力心無迷亂,六者分別了知無量諸法,七者修一切行而無所著,
此答第三大行清淨問。十句,每句前是因後是果,行因得成必得果而出障,故云清淨也。
此與十行大同,故亦通十度,今欲使勝進,先告知提前修也。前七文顯易知。
八者其心不動猶如山王於惡眾生修菩薩行,心要不傾動,是難得中義,九者廣度
眾生猶如橋樑善法行中 與眾生為清涼法池 大悲堅固 普攝眾生為舍為歸 是廣度眾生如橋樑義 有力能故,
十者知一切眾生與諸如來同一體性。真實行文云 此菩薩入三世諸佛體性 與三世諸佛善根同等 智決體同故。
佛子!是為十法令諸菩薩所行清淨。
菩薩既得行清淨因 乃得勝法果已,復獲十種增勝法;何等為十?
一者他方諸佛皆悉護念他力勝,二者善根增勝超諸等列善根勝,三者善能領受佛加持力深定勝
四者常行善人為所依怙同行勝,五者安住精進恆不放逸助道勝,六者知一切法平等無異真智勝
七者心恆安住無上大悲意樂勝,八者如實觀法出生妙慧觀慧勝,九者能善修行巧妙方便修行勝
十者能知如來方便之力增進勝佛子!是為菩薩十種增勝法。

大願滿足(p.108)   佛子!菩薩有十種清淨願;何等為十?一願成熟眾生無有疲倦,二願具行眾善淨諸世界,三願承事如來常生尊重,四願護持正法不惜軀命,五願以智觀察入諸佛土,六願與諸菩薩同一體性同善根,七願入如來門了一切法法通至佛名如來門 故攝法上首八願見者生信無不獲益三業不空也,九願神力住世盡未來劫,十願具普賢行 淨治一切種智之門具修諸行 現成正覺佛子!是為菩薩十種清淨願。
佛子!菩薩住十種法,令諸大願皆得圓滿;何等為十?一者心無疲倦,二者具大莊嚴,
三者念諸菩薩殊勝願力,四者聞諸佛土悉願往生,五者深心長久盡未來劫久則菩薩之德
六者願悉成就一切眾生悉成可大 乃菩薩之業,七者住一切劫不以為勞,八者受一切苦不生厭離,九者於一切樂心無貪著,十者常勤守護無上法門。
獲無盡藏   佛子!菩薩滿足如是願時,即得十種無盡藏;何等為十?所謂:普見諸佛無盡藏,總持不忘無盡藏,決了諸法無盡藏,大悲救護無盡藏,種種三昧無盡藏,滿眾生心廣大福德無盡藏,演一切法甚深智慧無盡藏,報得神通無盡藏,住無量劫無盡藏,入無邊世界無盡藏。佛子!是為菩薩十無盡藏。 共十句形成五對:一見佛持法對,二智深大悲對,三多定廣福對,四辯深通勝對,五豎永橫該對;文顯可知。
菩薩得是十種藏已,福德具足智慧清淨,於諸眾生、隨其所應而為說法福智用以攝生。
常為說法   佛子!菩薩云何於諸眾生隨其所應而為說法?所謂:知其所作識彼習氣,
知其因緣發心為因隨緣成種,知其心行個性表現如貪或嬾,知其欲樂知彼欲望享受
貪欲多者為說不淨,瞋恚多者為說大慈,愚癡多者教勤觀察。迷於事理者教觀法相,惡邪推求,不信業因,令觀十二因緣。
三毒等者為說成就勝智法門等重者教觀勝義,如淫欲即道等,若等輕者以生善為人等化之。
樂生死者為說三苦,此求人天樂也為說行苦,若著處所 說處空寂,心懈怠者說大精進,懷我慢者說法平等,多諂誑者 為說菩薩其心質直,樂寂靜者 廣為說法 令其成就;菩薩如是隨其所應而為說法。
為說法時:文相連屬 義無舛謬文連義正即依義不依語(文),觀法先後以智分別法智無差即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
是非審定不違法印審定無違 即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一法印非印門 若與無常寂靜無我三印相應為了義。
小乘三印非了義大乘方了 密門如密意宣說為不了 顯了說為了 大乘言未周悉為不了,
次第建立無邊行門令諸眾生斷一切疑即依了義不了義建立 立法義故能遍斷群疑,
善知諸根入如來教,證真實際知法平等,
斷諸法愛除一切執斷真法愛除人法執 謂真實觀智理事無違 心生愛著便不證實 若聖人少有所念便不得聖果也,
常念諸佛心無暫捨、了知音聲體性平等,念佛了體必得成就,
於諸言說心無所著,巧說譬喻無相違反亡言與巧說雖無說無示 但善順宗因也
悉令得悟一切諸佛隨應普現平等智身如是說法,眾生必悟諸佛隨應普現者定是平等智身。
十波羅蜜(p.109)   菩薩如是為諸眾生而演說法,則自修習增長義利不捨諸度,具足莊嚴波羅蜜道。
當諸菩薩為眾生說法時,實際就已經具備了十波羅蜜,縱使是在供養諸佛,或是聞法、或是親近善友時,自行修習時,也都是利他行為,都是不捨十波羅蜜道的說法。
菩薩諸行一向大悲,徹了諸法平等,這種態度通至佛果,所以稱之為「道」。
波羅蜜、華言到彼岸,謂菩薩修此十法化度眾生,可以超生死海 到涅槃岸意。
是時(p.110)菩薩為令眾生心滿足故,內外悉捨而無所著,是則能淨檀波羅蜜。
檀那波羅蜜、檀那華言布施,運心普周曰布,輟己惠人曰施;菩薩為令眾生心滿足故,內外悉捨而無所著,是名檀那波羅蜜。(內身外財施)
具持眾戒而無所著,永離我慢,是則能淨尸波羅蜜。
尸羅波羅蜜、尸羅華言清涼、防止、持戒;調練三業,止過防非,好行善道,不自放逸也。
悉能忍受一切諸惡,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無有動搖,譬如大地能持一切,是則能淨忍波羅蜜。
羼提波羅蜜、羼提華言忍辱 他人加惱為辱 於辱安受曰忍 菩薩悉能忍受一切諸惡 於眾生心平等 是名羼提波羅蜜。
普發眾業常修靡懈無餘修 長時修,諸有所作恆不退轉無間修,勇猛勢力無能制伏披甲勇捍修
於諸功德不取不捨,而能滿足一切智門,是則能淨精進波羅蜜。
毘梨耶波羅蜜、華言精進,練心於法曰精,精心務達名進,謂勤修善法,心無懈怠,是名精進波羅蜜。
於五欲境無所貪著,諸次第定四禪四空及滅想定為九次第定悉能成就,常正思惟不住不出安住理定
寂愛味佳智契不出名正思惟,而能消滅一切煩惱;出生無量諸三昧門,成就無邊大神通力精義
入神引發神通以致用。逆順次第入諸三昧逆順隨意超間出入名師子游步三昧
於一三昧門 入無邊三昧門一多自在 由一切入出一切,悉知一切三昧境界,與一切三昧 三摩缽底
智印不相違背,能速入於一切智地。是則能淨禪波羅蜜。首言訶五欲者,夫禪定虛凝,湛猶渟海;
高攀聖境尚曰妄情,馳想五塵豈當為道?云何訶之?色如熱金丸執之則燒,聲如毒塗鼓聞之必死,香如斃龍氣嗅之則病,味如沸熱蜜舐之則爛,觸如臥師子近之則嚙。此五欲(色聲香味觸或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者,得之無厭如火益薪,亡國敗家世世為害,過於怨賊故不應著,行者當訶也。
禪那波羅蜜= 禪那華言禪定、靜慮,謂念慮皆忘,安心理境也。
於諸佛所聞法受持(p.111),近善知識承事不倦,常樂聞法心無厭足以上聞所成慧;隨所聽受如理思惟思慧;
入真三昧 離諸僻見思而擇慧,善觀諸法得實相印悟入於如 連以下皆修慧,了知如來無功用道宿習思量故了無功用道,乘普門慧周備悟入聞思修慧一切名曰普門、
入於一切智智之門入於根本智後得智之門,永得休息;是則能淨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 般若華言智慧,決定審理名智,造心分別名慧,謂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故能通達無礙也。
示現一切世間作業巧智現世乃方便,教化眾生而不厭倦悲智相導 化而無厭 亦方便,
隨其心樂而為現身依體起用為方便,一切所行皆無染著非捨非受 雖方便而無染,
或現凡夫或現聖人所行之行凡聖雙行由雙非故,或現生死或現涅槃一切行皆無住道 是方便
善能觀察一切所作觀察進趣,示現一切諸莊嚴事而不貪著方便現相而不著,遍入諸趣此無生現生,
度脫眾生無化現化,是則能淨方便波羅蜜。
方便波羅蜜、方即方法,便即便宜,謂善巧方便,隨機利物,稱適機宜之意。
盡成就一切眾生化眾生願,盡莊嚴一切世界淨佛土願,盡供養一切諸佛供養諸佛願
盡通達無障礙法攝智慧願,盡修行遍法界行修法界行願,身恆住盡未來劫修上行願住盡未來劫
智盡知一切心念智慧願盡通眾生心海,盡覺悟流轉還滅窮盡十二有支的生死流轉與還滅涅槃二門願
盡示現一切國土現一切淨土願,盡證得如來智慧成正覺願。是則能淨願波羅蜜。
願波羅蜜、願即誓願,志求滿足也,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盡未來際成就行願也。
具深心力無有雜染故內離煩惱已成德具力也,具深信力無能摧伏故自信力利他 無有能壞者
具大悲力不生疲厭故拔苦心滿能護一切,具大慈力所行平等故與樂心盛 力能覆護一切
具總持力能以方便持一切義故,具辯才力令一切眾生歡喜滿足故內蘊法義 外能應機 此二利他有力
具波羅蜜力莊嚴大乘故有大行力能莊嚴一切,具大願力永不斷絕故弘道願力不斷 有大力故
具神通力出生無量故願大多助因故,具加持力令信解領受故果力普助故;是則能淨力波羅蜜。
力波羅蜜、力即力用,謂行滿功成,萬境無動,能善辦眾事也。
知貪欲行者,知瞋恚行者,知愚癡行者,知等分行者前四知病,知修學地行者,一念中知
無邊眾生行,知無邊眾生心中三知諸根欲樂,知一切法真實知法理,知一切如來力知佛力
普覺悟法界門知境智法門,後三知法藥(或法樂);是則能淨智波羅蜜。
又、前七成就眾生,後三現法樂住,即八知法真實乃無相智,九變化智,十一切種智。
智波羅蜜、智即智慧,謂決斷無惑,證法怡神,善入佛慧,明了無礙也。
咸令得度(p.122)   佛子!如是清淨諸波羅蜜時,圓滿諸波羅蜜時,不捨諸波羅蜜時,住大莊嚴住大乘十度
菩薩乘中,隨其所念一切眾生,皆為說法,令增淨業而得度脫。  下明化度之法
墮惡道者教其發心,在難中者令勤精進,初二令離惡果 除無間罪 勤修可脫三途八難,
多貪眾生示無貪法,多瞋眾生令行平等,三令離惡因 如貪色教修不淨法 貪財修無貪法使少欲知足,
著見眾生為說緣起,四前曾偏說多瞋違害令修慈 今瞋非情故令觀同體,五此癡見乃邪癡故令觀緣起。
欲界眾生教離欲恚、惡不善法,三界仍在輪迴流轉 欲界之色欲瞋恚   要遠離不善法,
色界眾生為其宣說毗缽舍那,色界恐其滯寂 故說觀其事理或無生觀,
無色界眾生為其宣說、微妙智慧,無色界定多 故為說妙慧及諦觀,以求永出,
二乘之人教寂靜行,樂大乘者、為說十力廣大莊嚴。後二隨機為說三乘 及引權歸實之一乘。
如其往昔初發心時,見無量眾生墮諸惡道,大師子吼作如是言:我當以種種法門、隨其所應而度脫之。菩薩具足如是智慧,廣能度脫一切眾生。
三寶不斷(p.113)   佛子!菩薩具足如是智慧,令三寶種永不斷絕;所以者何?說有三番如下:
菩薩摩訶薩教諸眾生發菩提心,是故能令佛種不斷;常為眾生開闡法藏,是故能令法種不斷;善持教法無所乖違,是故能令僧種不斷。⑴悲=初教發心 使未發者具學佛因故。
復次,悉能稱讚一切大願,是故能令佛種不斷;分別演說因緣之門,是故能令法種不斷;常勤修習六和敬法,是故能令僧種不斷。⑵願=次諸菩薩具有菩提大願 利樂眾生故。
復次,於眾生田中下佛種子,是故能令佛種不斷;護持正法不惜身命,是故能令法種不斷;統理大眾無有疲倦,是故能令僧種不斷。⑶智=三 下佛種子令成佛智 能證真如成無漏種子故。
復次,於去來今佛 所說之法所制之戒 皆悉奉持心不捨離,是故能令佛法僧種永不斷絕。結論
皆悉不虛   菩薩如是紹隆三寶,一切所行無有過失:隨有所作,皆以迴向一切智門,是故三業皆無瑕玷。無瑕玷故,所作諸善所行諸行,教化眾生隨應說法,乃至一念無有錯謬,皆與方便智慧相應,悉以向於一切智智,無空過者。一切無過失因→迴向智門三業無過→一切無空過
菩薩如是修習善法,念念具足十種莊嚴;何者為十?所謂:
身莊嚴,隨諸眾生所應調伏而為示現故;語莊嚴,斷一切疑皆令歡喜故;
心莊嚴,於一念中入諸三昧故; 佛剎莊嚴,一切清淨,離諸煩惱故;
光明莊嚴,放無邊光普照眾生故;眾會莊嚴,普攝眾會皆令歡喜故;
神通莊嚴,隨眾生心自在示現故;正教莊嚴,能攝一切聰慧人故;
涅槃地莊嚴,於一處成道周遍十方悉無餘故;以涅槃嚴地也 謂成道入涅槃處乃金剛地 今一切處成 則無非金剛也
巧說莊嚴,隨處隨時隨其根器,為說法故。
菩薩成就如是莊嚴,於念念中身語意業,皆無空過,悉以迴向一切智門。
若有眾生見此菩薩,當知亦復無空過者,以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若聞名、若供養、若同住、若憶念、若隨出家、若聞說法、若隨喜善根、若遙生欽敬、乃至稱揚讚歎名字,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子!譬如有藥名為善見,眾生見者眾毒悉除;菩薩如是成就此法,眾生若見,諸煩惱毒皆得除滅,善法增長。
行成由德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法中、勤加修習:此下答前結問,凡十二句,每句上是行,下是成德。
以智慧明滅諸癡暗,以慈悲力摧伏魔軍,用智慧滅癡,用慈降魔─柔克剛 弱勝強 惡魔無以施害
以大智慧及福德力制諸外道,以金剛定滅除一切心垢煩惱,以精進力集諸善根,
以淨佛土諸善根力、遠離一切惡道諸難,以無所著力淨智境界,
以方便智慧力、出生一切菩薩諸地、諸波羅蜜及諸三昧、六通三明四無所畏、悉令清淨,
以一切善法力、成滿一切諸佛淨土、無邊相好身語及心、具足莊嚴,
以智自在觀察力、知一切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悉皆平等,
以廣大智慧力、了知一切智智境界,
以往昔誓願力、隨所應化現佛國土、轉大法輪、度脫無量無邊眾生。
從因得果   佛子!菩薩摩訶薩勤修此法,次第成就諸菩薩行,乃至得與諸佛平等:
於無邊世界中為大法師,護持正法,一切諸佛之所護念;
守護受持廣大法藏,獲無礙辯深入法門。
於無邊世界大眾之中,隨類不同普現其身,色相具足最勝無比,以無礙辯巧說深法,(p.115)
其音圓滿善巧分布故,能令聞者入於無盡智慧之門;
知眾生心行煩惱而為說法,所出音言具足清淨故,一音演暢,能令一切皆生喜。
其身端正、有大威力故,處於眾會無能過者。
善知眾心故、能普現身,善巧說法故音聲無礙,得心自在故;巧說大法無能沮壞,
得無所畏故;心無怯弱,於法自在故無能過者;於智自在故無能勝者,
般若波羅蜜自在故;所說法相不相違背,辯才自在故;隨樂說法相續不斷,
陀羅尼自在故;決定開示諸法實相,辯才自在故;隨所演說能開種種譬喻之門,
大悲自在故;勤誨眾生心無懈息,大慈自在故,放光明網悅可眾生。
菩薩如是處於高廣師子之座,演說大法,唯除如來及勝願智諸大菩薩,其餘眾生無能勝者,無見頂者,無映奪者;欲以難問令其退屈,無有是處。
佛子!菩薩摩訶薩得如是自在力已,假使有不可說世界量、廣大道場滿中眾生,一一眾生威德色相、皆如三千大千世界主,菩薩於此纔現其身,悉能映蔽如是大眾。以大慈悲安其怯弱,以深智慧察其欲樂,以無畏辯為其說法,能令一切皆生歡喜。何以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無量智慧輪故,成就無量巧分別故,成就廣大正念力故,
成就無盡善巧慧故,成就決了諸法實相陀羅尼故,成就無邊際菩提心故,
成就無錯謬妙辯才故,成就得一切佛加持深信解故,成就普入三世諸佛眾會道場智慧力故,成就知三世諸佛同一體性清淨心故,成就三世一切如來智、一切菩薩大願智、能作大法師開闡諸佛正法藏及護持故。